第650章 盛世如火
第650章 盛世如火
冬至節(jié),大朝會。
雖然從前明開始,冬至節(jié)就已經(jīng)不再放假,但節(jié)日該過還是要過的。
文武百官會穿統(tǒng)一的陽生補子(吉服)和蟒衣,上殿朝賀冬至,
而且節(jié)日過后,還要再穿這種吉服三日。
皇帝同樣也會在百官朝賀之后,賞賜百官錦帽貂裘,以示隆重。
一番朝會節(jié)日拜賀,談不了太多政事,朱貴便照例在宮里設下宴席,請文武大臣們吃扁食(北方餃子)。
群臣也未有多少意外,冬至、元旦食用扁食,這是前明就有的傳統(tǒng)。
哪怕到了韃子朝廷,也只敢掐了元宵,但還是保留了冬至。
不保留不行,因為冬至對古人意義重大,甚至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為了維護統(tǒng)治,滿清更像是將冬至節(jié)當做政治任務,堵住天下悠悠眾口。而且冬至也不關百姓屁事,不會有百姓聚集起來大搞冬至燈會。
百官移步偏殿落座,御膳房提前烹飪好的扁食,早已端上大臣們的案桌,熱氣騰騰令人食欲大開。
朱怡炅率先捏起筷子:“今日冬至節(jié),眾卿家莫要客氣,快快開動,嘗嘗今年的扁食有何滋味?”
朱承訓這個內(nèi)閣首輔先提起筷子,儒雅的夾起吃了一個,沒啥特別滋味,只是比較鮮美。這源于餃子的餡料,不愧是宮里的御廚,手藝確實沒的說。
不過這話不用多說,皇帝剛剛問有何滋味,明顯有著深意,且看待會兒怎么說。
農(nóng)部尚書黃旭,卻是想起了之前的苦木薯,這玩意兒需要脫毒食用,工序比紅薯更為麻煩,而且比較適合制作薯粉。
莫不是這餃子皮?
大臣們心思各異,都在猜今年的餃子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連帶吃的也慢條斯理起來。
約莫用的差不多了,朱怡炅這才讓殿前侍衛(wèi)抬上來一籮筐苦木薯,這是吃剩下的。
沒錯,這次的冬至餃子,它的餃子皮全是用苦木薯粉,糅合了面粉制作而成。
朱怡炅笑著說道:“此物名為苦木薯,原產(chǎn)地在南殷洲,后被葡萄牙人帶到馬六甲等地。今日眾卿所吃的扁食,皆是用小麥面粉與苦木薯粉,糅制而成的餃子皮。”
朱承訓了解皇帝,這苦木薯既是薯類作物,那必然與紅薯一樣,也很高產(chǎn)耐活。他當即拱手道:“臣恭賀陛下,又得一海外新作物。
“臣等恭賀陛下!”
眾臣跟著起身拜賀。
朱怡炅今日很高興:“農(nóng)部已經(jīng)試著在各省育種,這苦木薯很好種植。不僅耐早耐熱,還不挑地,產(chǎn)量也比紅薯要來的更高。便是福建山地,些紅薯都不好生長的地區(qū),這苦木薯也能長勢喜人。而且農(nóng)部此前于瓊州、臺彎試種后的畝產(chǎn),達到了130石還要多。就算尋常山地,也能畝產(chǎn)80石。”
縱使心中已有猜測,但畝產(chǎn)能高達130石,還是叫群臣震動。
畢竟,現(xiàn)階段的紅薯在大明已經(jīng)很厲害了,能比尋常的稻谷麥子畝產(chǎn)高好幾倍了。
要不是紅薯實在不容易保存,而且吃了也容易腹部脹氣,怕是紅薯都能直接在全國范圍成為主糧了,而不是只在山區(qū)貧瘠土地種植。
可現(xiàn)在,陛下卻說這苦木薯在畝產(chǎn)上又是紅薯的好幾倍,四舍五入下來就是稻谷麥子的十倍有余,這就很恐怖了。
內(nèi)閣次輔王遠反應極快,當即高呼:“此乃天降祥瑞,陛下仁德圣賢,這才天賜大明與苦木薯。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嗯,龍屁拍的既響亮又舒服。
眾臣同樣從吃驚中回過神來,見勢也跟著嘩啦啦拜了下去。
無論大明新朝還是前明,除開大朝會與一些特殊儀式場合,百官都是不需要跪拜,也不能隨便亂跪拜皇帝,否則就是不守禮節(jié)的表現(xiàn)。
老朱雖是草根起家,但當了皇帝以后,對大明的禮儀要求非常嚴苛,百官隨便亂跪拜那是要吃板子的。
不過現(xiàn)在卻是不必計較,因為有正當理由,天降祥瑞嘛!
而且,他們當中不少人,是真的打心眼里有些相信,的確是天降祥瑞。
要不然,怎么會有畝產(chǎn)百多石的作物?
不是祥瑞也勝似祥瑞。
朱怡炅并未因祥瑞斥責反感,反而笑著催促群臣,快快動筷吃這冬至祥瑞,要不然就該涼了。
殿上頓時一片歡騰,群臣提起筷子,一個個端碗吃的很快,原來沒啥特別滋味的餃子,也仿佛變成山珍海味。
吃完了冬至扁食,接著宮女又端上飯后點心,烘烤熟的面包果(去皮切塊了)。
<div class="contentadv"> 這面包果口感如同面包,尤其烘烤過后更添一份醇香,而且皇帝又跟著介紹面包果的各種優(yōu)勢,與苦木薯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便是剛剛才拍過皇帝龍屁的王遠,也不由感嘆道:“繁花著錦、烈火烹油,此前所未有之盛世也。”
苦木薯與紅薯一樣,吃多了都容易脹氣,而且處理不好,就算去毒了也有苦澀味。但即便如此,這也是高產(chǎn)作物,與面包樹一樣,只要能夠推廣開來,必定能讓人口迅速激增。
人口大幅增長,那可不就是盛世了。
事實上,不用苦木薯和面包樹,這些年來大明的人口也一直在保持著穩(wěn)步增長的趨勢。
不僅是改朝換代,將各省土地資源打散了重新分配,還有新政改革與攤丁入畝的全面推行,百姓身上的負擔大大減輕。
而且朝廷大搞開海貿(mào)易,鼓勵支持民間商業(yè)發(fā)展,農(nóng)業(yè)稅比率不斷降低的同時,也讓百姓獲得了更多增加收入的機會。
如此種種,百姓手里有了余錢,自然也就愿意生孩子了。
這么簡單的道理,總不會有人不懂(?)。
大明新朝與前明一樣,每年各省都會自行搞人口普查。往往都是由鄉(xiāng)村先自行統(tǒng)計村民,再集體遞交到鎮(zhèn)上,由鎮(zhèn)長負責統(tǒng)籌報于縣里。
大明新朝與前明、滿清最大不同,在于有著正兒八經(jīng)的鎮(zhèn)長官吏
編制,官秩從九品,還有對應官服官印。
不要問為什么沒有鄉(xiāng)長、村長,因為這樣一搞,行政成本會瞬間壓垮新生的大明朝廷。
除非你不給鄉(xiāng)長、村長發(fā)工資,那就完全沒有意義了。
由鎮(zhèn)長聯(lián)手鄉(xiāng)村普查人口,基本上不會有太大錯漏。
而正式的全國人口普查,朝廷定下年限為十年一次,要不然算不過來,但中間五年也會隨機抽取一塊地方進行局部普查,以此推算全國人口變化趨勢,應對突發(fā)情況。
從今年年末開始,正好是一次局部人口普查,只抽取部分府縣推算統(tǒng)計變化。
朝廷今年抽取的多為河南、山西、陜甘等地府縣,陜甘被抽到的幾個府縣,人口恢復的已經(jīng)差不多,基本達到正常府縣水平。而河南、山西則要好的多,尤其河南幾座曾經(jīng)荒蕪縣城,不僅人口恢復到滿清時期,而且還呈現(xiàn)顯著增漲趨勢。
這還只是紙面上的數(shù)據(jù),真實人口肯定只多不少。
畢竟,官府統(tǒng)計之下,總會有百姓習慣性,故意把人口藏匿起來。
至于虛報人口數(shù)據(jù),不說地方官是不是嫌腦袋不夠用了,這些被挑到的府縣,都是皇帝親自來挑,根本沒有任何規(guī)律可言。
而且一旦虛報數(shù)據(jù),要是財政賦稅上對不上,官員一家子都得倒霉,輕則抄家流放,重則直接殺頭。
朱怡炅遵循傳統(tǒng),該連坐全族的就連坐全族,這樣還能順便增加移民人口。
說起來,今年早些時候,廣南省還真有一位知縣被抄家流放,直接流到了藏地開墾戍邊。
犯的什么罪嘛……這位知縣征發(fā)百姓民夫,為地方修路挖渠,還只給白粥榨菜,結(jié)果那些被征發(fā)的越族百姓,在漢人百姓帶領下,直接沖擊縣衙。
要不是府城那里及時調(diào)兵,怕是就得釀成大禍了。
(不用懷疑,我就是在嘲諷白粥榨菜小說……)
事后都察院來巡查審案,一整套下來確信情況屬實,知縣的確貪污了,直接帶隊抓人,皇帝、內(nèi)閣批下的抄家流放。
后世許多人都有刻板印象,認為古代人一定就是常年吃不飽飯,餓到皮包骨,天真的認為白粥榨菜,就能培養(yǎng)死士造反云云。
但凡稍微懂點常識,都該知道,古人也是生物,不是超人,天天白粥榨菜,營養(yǎng)嚴重不足,哪里還能干的動活?
更別說正常生孩子繁衍后代了,而且許多人以為徭役就一定是修長城、修大運河這些。
真要這些,那都是暴政,百姓早就造反了。
真正大部分徭役,基本就是鄉(xiāng)里修條路,挖個溝渠什么的,很多甚至千脆就是民用工程。百姓參加了也是能獲利的,只是官府占了大頭而已,因為官府不用付工錢,只用付糧食供養(yǎng)。
徭役也是要給糧食的,在秦代就已有嚴格的律法規(guī)定,大明新朝廢除徭役的根本,在于官府今后征發(fā)徭役,不僅要管吃飯,還要給工錢。
而且,有一些不算體力勞動的徭役,比如門夫等等,官府也不給口糧,但大明新朝卻是全都要給錢管飯。
這才是區(qū)別所在。
而這些后世的刻板印象,很大程度都是滿清的鍋,因為只有滿清朝廷,才真的有一段持續(xù)時間很長,全國范圍內(nèi)百姓極度赤貧,餓殍千里的情況。
(https://www.dzxsw.cc/book/35341444/13578711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