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 第669章 北巡

第669章 北巡


第669章  北巡

        “新明(澳洲)土著與昆侖(巴布亞)土著類同,皆棕膚赤身,唯新明土著膚色偏紅,昆侖土著更為黝黑。新明土著卷發(fā),昆侖王著直發(fā)……”

        “昆侖島氣候濕熱,遍布雨林,其中土著普遍皆有獵頭習(xí)俗。且不論敵人親族,皆會死后將其頭顱進(jìn)行干縮,此為文化……”

        “新明洲較之昆島,雖地大,卻物乏。這里草植豐茂繁多,卻無多少可食作物,更無牛羊牲畜。新明土著生活普遍更為饑苦,他們的主食除各種獵物肉類便是一種新明特有的堅果,東海侯謂之新明果……”

        新明洲雖無奇珍,卻有諸多異獸,其中一種比較常見,也被土著作為食物此動物形同鼠類,卻體大如人,可直立,腹部有口袋。東海侯謂之巨袋鼠……”

        “新明土著的飲食雖然清苦,卻并未發(fā)展出昆企土著的獵頭食人習(xí)俗,反而對外來者普遍更為友好,實為不可思議……”

        康子斐的船隊在新明洲東部沿海,沿途旅居了三個多月,與好幾個土著部落達(dá)成交流。

        最終得出結(jié)論,這塊大洲太窮了,雖然環(huán)境氣候都不錯,也適合人類生存,但物資儲備卻比之前的昆侖島還要匱乏。

        這里居然完全沒有能夠食用的作物,也可能是他還沒有發(fā)現(xiàn)。

        不過就算沒有發(fā)現(xiàn),那也證明這里的作物很少,之前的堅果甚至不能當(dāng)成作物,只能算一種水果。

        除了作物沒有,這里也沒有能夠馴養(yǎng)的牛羊性畜。

        他也是有養(yǎng)過牛羊的,對牲畜的基本要求還是知道

        新明洲的動物種類倒是挺多,有袋鼠、鴯鹋、豪豬、鼠貂、澳洲巨蜥、海龜……沒一個適合飼養(yǎng)馴化。

        不是過于兇猛,很難馴養(yǎng),就是完全不出肉,不出毛,吃的還多,馴養(yǎng)成本高的嚇人。

        這里的土著為了活下去,有的部落主食都在食用一種昆蟲的幼蟲。

        不過讓他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即便生活環(huán)境如此惡劣,這里的土著也沒演化出食人習(xí)俗,更沒有獵頭的習(xí)慣。

        每當(dāng)吃飯的時候,他們還會優(yōu)先給部落中勞動力低下的老年人喂飯,而且吃得也是相對而言較好的部分。

        如此原始而蒙昧,卻又帶有一絲文明,倒是可以嘗試進(jìn)行教化。

        至于物資匱乏的問題,這很好解決。

        新明洲氣候溫和,環(huán)境適宜,完全可以大規(guī)模蓄養(yǎng)牛羊家禽,種植水稻、小麥這些糧食作物。

        歷史上,英國人來到這里,做出的最大(唯一)貢獻(xiàn),就是為當(dāng)?shù)貛碡S富的牛羊家禽。

        后世新明洲主要蓄養(yǎng)的兩種牛,都是來自英國人。

        ……

        上海。

        一支艦隊走海路,向北駛?cè)ァ?

        艦隊的旗艦,懸掛皇家旗幟,大明新朝的太子殿下朱伯圻,此刻就在船上暈船。

        “嘔……”

        整整三天時間,朱伯圻都在船上吐,不過癥狀已經(jīng)有明顯好轉(zhuǎn),今天都可以趴在甲板上吐了。

        對于皇帝突然要太子北巡,代天子安撫北疆前線軍民,群臣一開始是反對的。

        畢竟,太子乃國家儲君,可不能有半點閃失,尤其太子剛剛大婚不過一年,還未有子嗣誕下。

        不過朱怡炅不聽,堂堂一國儲君,整天窩在南京,這像個什么樣子?

        而且,他這趟讓太子北巡,也有別的政治目的,因為這趟的目的地,正好就在北京城。

        這等于是留給后世的皇帝,還有太子一個選擇,到底是將國都定在南京,還是等合適的時機遷都北京?

        反正他在位,肯定不能遷都,不是他貪圖南京的繁華,而是一旦現(xiàn)在遷都,那黃河上千萬兩銀子的努力,還有近十年的治理,就全都白費了。

        <div  class="contentadv">        如今可不是后世,有著重工業(yè)機械,要治理好黃河,非一朝一夕之功!

        即便到了后世,黃河也治了幾十年,都沒能完全治理好。

        這也是在于明清留下的爛攤子,幾百年后已經(jīng)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

        可現(xiàn)在不同,既然他來了,那這黃河肯定不能不管。

        黃淮水患年年泛濫,北方堤壩幾乎年年都要決堤(小決口,不是大改道)。

        因此而流離失所,甚至干脆去河里喂魚的百姓,他們難道就不可憐嗎?

        明清只知道不斷加高堤壩,以至黃河成了地上河,原因就在于都城在北京,要是治黃河,那漕運就會癱瘓,單靠海運可供給不了北京百萬軍民的糧食物資。

        不過朱怡炅估算過,從他開始,等他駕崩,這黃河也該治理的差不多,后面就是每年投入的維護(hù)銀子。

        而且他開海以后,也加強了大明的海運能力,屆時他的兒子,亦或是兒孫們,是否要遷都,就全看他們自己了。

        朱伯圻也能摸透一點意思,因為他這次北巡,他的父皇專門要他去看看北直隸的軍防民政。

        “殿下,甲板顛簸,還是回來歇息一下吧!”

        “無妨,今日已經(jīng)舒服不少,孤還想再看看這海面景色。”

        太子這趟出行,雖是皇帝執(zhí)意,但也是挑了個順風(fēng)順?biāo)臅r節(jié)。

        而且,還專門派遣了水性極好的海軍好手,充當(dāng)太子近衛(wèi),以防不測。

        對這趟北巡,太子朱伯圻倒是很開心,別看他暈船暈的厲害,但難得能出來一趟。

        平日里都是窩在南京城,不是軍校便是皇宮,偶爾也去趟國子監(jiān),去過最有趣的地方,估摸著就是那次被老二拉去看蹴鞠……不對,現(xiàn)在應(yīng)該叫足球比賽了。

        父皇給取得這個名字,倒還當(dāng)真貼切的很。

        作為太子,雖然享受了最好的資源,但也不是世人所想的那么輕松舒適。

        試問,全年無休,每天兩點一線的跑,娛樂活動都沒幾樣。

        當(dāng)然,他的兄弟們也是一樣,凡是到了年齡,都得跟他這位太子相同待遇,只不過沒有名師一對一,但也不舒服。

        又過一日,暈船的癥狀大有好轉(zhuǎn),遙望大海遼闊,年紀(jì)輕輕的朱伯圻心中頓時涌出無限豪情。他的父皇征戰(zhàn)四方,拓土萬里,遠(yuǎn)邁漢唐,作為兒子,自然心中時刻都將父親當(dāng)做崇拜以及想要超越的榜樣。

        這一趟前往北疆,他不僅要去替父皇安撫北疆軍民,同樣也想去邊境草原看一看。

        看一看那草原的波瀾壯闊,大明鐵騎軍馬的雄壯。

        對了,還有遼東苦寒之地,那些大臣的奏章對遼東不無此類說辭,就連文人士子評價遼東,也是這般。

        他正好也趁著這次北巡撫民的機會,看看遼東是否當(dāng)真如此,父皇既然能在此地建制設(shè)省,怎么也不可能真的苦寒凋敝。

        朱皇帝養(yǎng)兒子還是比較成功的,這位年輕太子對臣子的話,顯然已經(jīng)有了一些自己的判斷力。

        雖然還很稚嫩,但卻是個好頭。

        下班


  (https://www.dzxsw.cc/book/35341444/13575429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