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三教緣法
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一頭霧水。
老和尚繼續道:“法號身外之物,想是施主也是為了身外之物來的吧?”
周元福見老和尚顯然知道寶藏之事,于是躬身行禮道:“小子此次非是施主,而是求布施。”
老和尚聞此哈哈大笑說道:“好一張巧嘴,可惜老和尚身無長物,恐怕你求施不成啊。不如入我佛門,舍此身外之物,以成正果。”
周元福心道,佛門是來一個度一個,廣撒網多捕魚啊,隨口應付道:“個人修正果算什么,待我取了這身外之物,救萬民成佛,我自然就成佛了。”
老和尚原本笑呵呵的慢慢鄭重起來:“難怪張角老兒說你有三教緣法,元福此時不入我佛門,恐怕以后就身不由己了。”
周元福心焦財寶與張角之事,也不愿意多打機鋒,于是說道:“佛門都講緣法,估計我佛緣還未到,等到了再說吧。”
老和尚高深莫測一笑道:“難入佛門成正果,只緣前生未堪破。八甲子后若回頭,應悔今日佛緣過。”
說完就站起身,引幾人去普彤寺塔。
走至塔前,老和尚前去開了鎖,轉身說道:“施主幾人且自方便,我已命閑雜人等不得靠近。”
周元福深施一禮道:“大師,我還有一個不情之請,可否先將我師傅法身安置在此處。”
老和尚合手道:“一切因結一切果,這非不情之請,而是暗合我們三教之緣。元皓也在寺中躲清靜,想不到我們儒釋道三教以此種方式再次見面,你自管去辦,到時我與元皓也來祭拜一番。”說完就離去了。
周元福想是師傅之前的老友也在,也算是一場緣分,也不多問。
當時佛教傳入中國不久,讀書人大都秉承著子不語怪力亂神,看老方丈離去,徐元直不屑的說道:“裝神弄鬼,還八甲子回頭,八甲子差不多五百年,我們估計骨頭都沒有了。”
關羽笑笑不說話,周元福原也是不信,但自己靈魂確實是被召喚了,又很難解釋,也就沒接話。
三人開門進去,見塔內也不多大,約有5米多寬,塔心正中是個石磨,石磨東南西北四面各有石佛一座,三人逐一拜了幾拜。
周元福指著中間那石磨說道:“這塊石磨之下有古怪。”
關羽與徐元直皆不解其意,周元福就解釋道:“石磨上沒有石碾,那石磨有什么用?而且此間方圓不大,所以我覺得這其中有古怪。”
周元福跳上石磨,從石磨孔往下觀瞧卻是黑洞洞什么都看不到,只覺得一陣陣涼風吹出來,“果然有古怪,不知道我們三人合力是否能將它抬起來。”
周元福暗想他們都說自己雙臂有千斤之力,何不現在露一手試試,看這石磨直徑約一米,應該也有千斤了吧。
“何必三人,我自己來試試。”周元福頗為豪邁的說道。
說著就邁步向前,雙臂一較力,喊了一聲“起!”磨盤竟然微微動了一下。接連又喊了三聲“起!”,磨盤都是微微一動,但是卻搬不起來。
周元福這下知道自己的力氣了,直起身來試探著拍了拍石頭,口中低聲念道:“芝麻開門。”石磨依然巋然不動。
“想是這石頭下面生了根,所以搬不動,要不咱們三個抬吧。”周元福見此,絕望說道,現在已經臊的滿面通紅,好歹臉黑看不出來。
關羽走過來說:“不需這許多人,我來試試。”
伸手就抓住石磨兩邊,一使力氣就將手指扣入磨盤之下,口中說道:“你們兩個給我閃開點地方啊,我可搬起來了。”
周元福與徐庶聞言都往后躲了躲,關羽就將磨盤搬了起來,如同抱了一個鍋蓋一般,“放哪兒?”
周元福徹底無語,看來自己與關羽確實有些差距。
徐元直在旁邊拍手叫好,“關老弟好一把力氣!”
石磨掀開,下面果然是一個井口。
幾人都很高興,趴到井口向下觀看,只覺微風拂面,想是井下空間極其寬大,徐元直點燃了一個火折子下去,頓時飄落數丈,不知多深。
幾人一時也無法下井,只好回去叫人,待晚間再來,屆時將天師法身也秘密運來。
三人回到營中,將所遇之事細細說了,周元福命人準備下井所需之物,讓裴元紹選一些可靠的人手一同前去。大營也需要留守人員,關羽就毛遂自薦,周元福知他對張角頗有微詞,而且去廟中也沒什么危險,所以也就答應了。待到天黑,裴元紹選了五十名可靠的軍士,幾兄弟率人悄無聲息的出營向廟中趕去。
天氣漸寒,一路走的無聊,周元福向幾位兄弟詢問到時誰先下井,幾人都是爭先恐后。最后徐元直說自己輕功最好,眾人便不和他搶了。
周元福想到后世看的諸多盜墓小說,不免多囑咐元直幾句,將小說中古墓中的種種機關一一說明,眾人一聽大感興趣,正好打發一路上無聊的時間。
周元福說道:“……還有一種機關,以機括將箭支藏于井壁之中,若下井的時候若觸動井壁相應石塊,則將箭支都激發出來,將下井之人射成刺猬……”
眾人嘖嘖有聲,都贊這些奇思妙想真是巧妙,若是一一碰上估計難逃性命。
周元福講完看離寺廟已經不遠,就招呼眾人息聲。悄悄走到后門,果然有老方丈安排的人手接應,和尚也不知這些人來做什么,接進來后也不多問,各自散去。
周元福吩咐軍卒在塔外守護張角法身,自己與幾位兄弟先去探路。
到了井口周元福問道:“路上我已將兇險全部講過,元直可還敢下井?”
徐元直目光堅定道:“我向來不曾出力,這次我就為先鋒吧。”
說罷將井繩縛于腰上,囑咐幾人拉著繩索,打著火把就跳了進去。
繩子慢慢往下放,待放到十丈左右就覺繩子一松,徐元直在井下喊道:“已經到底了,我先前去探探。”說完就看不見蹤影了。
裴元紹恐徐元直出事,也跟著下去了。崔牛皮等了一會兒,也不見兩人回來,想到下面是金山銀山,頓時百抓撓心,也央求著周元福將他放下去,這樣井上就剩周元福一人了。
等了一刻鐘仍不見人回來,周元福也擔心了起來,走出塔來叫軍卒幫忙。
出塔就見老和尚引一人前來,周元福忙上前見禮,老和尚指了指旁邊一位老者,說帶友人前來祭拜。
周元福叫軍士將棺槨擺好,搭好靈堂并擺放祭品。
見軍士得忙一會兒,周元福向老和尚旁邊人看了一眼,只見壽眉國字臉,年紀五旬左右,一臉正氣,頗為不凡。
周元福見禮道:“在下周倉周元福,拜見老丈,不知老丈尊姓大名。”
老者細細打量了一下周元福說道:“你就是張角收的關門弟子,怎長的如此之丑?”
周元福頗覺尷尬,老方丈哈哈笑道:“元皓,就給小輩留點臉面吧,再說人不可貌相,元福長的雖然黑一點,但還是很英武的。來,元福,見過你田豐伯父。”
周元福被人說丑心中有氣,隨口就拜道:“小侄見過田伯父。”
嘴上一說,心中一驚,田豐田元皓,此人不是袁紹四大謀士之一么?荀彧評價袁紹的四大謀士,‘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知,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無用’,這田豐位居榜首,怪不得說剛而犯上,上來就說人丑,倒是真不客氣,嗯,不討人喜。
這邊田豐不以為然道:“你不用套近乎,聽說張角三兄弟收了三個徒弟,分別是元紹,元福與元直?”
周元福此時恭敬了許多,不由拱手道:“正是,我們三人也結為兄弟,待,待會兒讓另外兩人也來拜見田伯父。”
田豐氣哼哼說道:“不敢當!聽說張角老兒給你們三個起字‘元’,我字元皓,這張角老兒將你們幾個毛頭小子也起這個字,是不是瞧不起我田豐啊?”
(https://www.dzxsw.cc/book/35316749/3138267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