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清穿之福晉好孕 > 第329章 書齋

第329章 書齋


  烏那希原本以為多西琿最多三五個月就能回京城,沒想到他這一去,將近一年后才回來,離開的時候才六月,回來的時候已經是來年的四月下旬了。

  將近一年的時間里,大概是因為注意力都在西藏的事情上,朝中還算平靜,爭論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倒是太子,自從索額圖死后,整個人頹廢不少,跟康熙也更加疏遠,脾氣也更加暴戾,毓慶宮隔三差五的就要換一批奴才,朝中被太子責罵的大臣數不勝數,甚至還有幾次動手打了大臣。

  大臣們心中怨言頗多,可康熙就跟沒看見太子的所作所為一樣,大臣們也只好把不滿憋在肚子里。

  胤禔自從決定抽身泥潭后,就開始著手安排,慢慢疏遠明珠籠絡過來的人,加上還有胤禩在不遺余力的撬墻角,原本的大阿哥黨,十之八九都轉投到了胤禩麾下。

  看著胤禩不管好的壞的都往自己碗里扒拉,胤禔也是真不知道該說什么了,現在這些人會因為明珠的隱退放棄自己轉投他人,他日也會因為其他原因放棄胤禩。

  只是胤禩現在被那些巧舌如簧的人捧得有些飄飄然了,看不到花團錦簇背后的危機。

  倒是還有件喜事,十四的嫡福晉人選定下來了,也是完顏氏,阿瑪是羅察,婚期定在來年初春。這個完顏氏跟烏那希沒關系,只是同姓而已。

  本來康熙還賜了十四兩個側福晉,舒舒覺羅氏和伊爾根覺羅氏,要在大婚前送進阿哥所,但十四嫌女人太麻煩,拒絕了康熙的好意。

  氣得康熙吹胡子瞪眼,要不是看十四沒額娘操心,身邊又沒個知冷知熱的人,他這個做阿瑪的又怎么會管十四后院有沒有女人?

  不識好人心,自個兒睡冷炕去吧!

  這日,終于從催稿中解脫出來的烏那希在書房里畫畫。

  這幾個月里,書齋按計劃開張,如烏那希設想的,新穎的話本子大受歡迎,每次都要加印,連帶著書齋里的筆墨紙硯的生意都比別的書鋪好。

  書齋開張前,烏那希把小說交給說書先生,讓他們在各大茶樓說小說的內容,等把大家的興趣勾出來后,書齋就順理成章的開張了。

  因為前期宣傳到位,書齋里的書種類多,不僅有孤本的摘抄版,胤禛默寫出來的皇宮里的收藏,還有從烏那希空間謄抄的,讓愛書的猶如魚入大海,每天都有不少人去書齋,不少人一坐就是一天,書齋的伙計提醒要關門了才不舍的離開。

  進書齋的人基本都會買一兩本書走,當然了,也有些囊中羞澀的讀書人,只能在店里看,書齋的伙計也不會趕人。

  書店里擺放出來的書都能免費翻看,二樓還專門準備了桌椅,提供免費的茶水,跟圖書館有點類似。

  三樓是雅間,提供的茶水糕點都是收費的,能進雅間的人,也不差買糕點茶水那點銀子。

  現在京城茶余飯后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如意書齋又出了什么話本子,沒錯,烏那希的書齋就叫如意書齋。

  如意書齋簽了不少作者,不管男女,只要故事寫得好,都能投稿,文筆和想法都不錯的就能簽約。簽約后就能拿到烏那希整理出來的那些小說分類、故事情節什么的,讓作者們做個參考,要是大家都寫一樣的話本子,那書齋就不用開了。

  剛開始給書齋寫話本子的人是書齋主動找上門去的,都是家境不太好,文章寫得不錯的讀書人,原本他們寫話本子是想賺些銀子糊口,避免自己在科考前餓死。

  但拿到書齋給的寫作參考資料后,直呼驚為天人,沒想到話本子還能這樣寫,有幾個屢試不中,又拖家帶口的讀書人,干脆也不考了,直接轉行,專職寫話本子。

  現在如意書齋已經穩定下來,烏那希想著要不要再增加一些兒童讀物,配上插畫,能讓小孩子讀書的興趣更濃厚些。

  她現在就是在畫故事繪本,簡單又富含道理的小故事,配上萌萌的插畫,很受小孩子的歡迎。

  別問她為什么知道,問就是她已經在自家崽崽身上實驗過了。

  烏那希覺得自己可能又一次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自從把故事繪本給小崽子們看了之后,大大小小七個崽子,時時刻刻都跟在她身后,問她什么時候畫其他故事,甩都甩不掉。

  胤禛就在一邊看戲,完全沒有幫忙的意思,烏那希氣得晚上不讓他進房,結果堂堂一個親王,居然翻窗戶!

  胤禛抱著烏那希輕哄道:“好了,我知道錯了,明天我一定好好管教那幾個臭小子。不過沒想到,只是一個話本子,就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不僅后院的女眷們愛看話本子,如意書齋推出的修仙、推理、懸疑、玄幻這些新穎的話本子,男人也很愛看,他去上朝還能聽到大臣們三三兩兩的湊在一起討論劇情。

  回到工部,也能聽到同僚們討論劇情,有時候還會爭得面紅耳赤。

  “如果這些話本子能傳到大清的各個角落,那在上面印一些朝廷的政令,豈不是看到話本子的人都能知道朝廷的政令?這樣一來,也不會出現政令不通,下面的官員欺上瞞下的情況發生了。”

  烏那希聽得咂舌,果然搞政治的人就是不一樣,一個話本子都能聯想到報紙上,要是換成她,只會想著故事情節精不精彩。

  “以后確實會出現你說的這種情況,把各行各業的消息,各地發生的大事,印在一張紙上,叫報紙,跟現在邸報差不多,有專門的出售點,人人都可以買。

  如果發行報紙,百姓們確實不會再像現在這樣,對朝廷的政令一無所知,全靠當地官員的理解和執行,可想要所有百姓都知道,這不太可能。”

  不說別的,大清現在還有很多百姓都不識字。而且一份報紙哪怕再便宜,至少也得幾文錢一份,就這幾文錢,也有不少人家舍不得出。

  報紙這樣容易傳播,影響力廣的東西,為了保證消息的準確性,只能掌握在朝廷手中,由國庫撥錢養著,可國庫的銀子還有其他用處,根本拿不出閑錢。


  (https://www.dzxsw.cc/book/35305959/3636573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