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廢立
胤祥也目光灼灼的看著胤禛,很顯然他也想知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這幾天皇阿瑪沒見過任何一個人,能進御帳的也只有太子和四哥。
雖然梁九功說康熙受驚要靜養(yǎng),不宜被太多人打擾,前兩天或許有人相信這個說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都察覺到,這不過是個借口而已。
胤禛找了張椅子坐下,給自己和胤祥、十四倒了杯茶,才回答十四的問題,“問這么多做什么,皇阿瑪明天大概會召見你們,想知道什么,你明天去問皇阿瑪吧。”
十四縮了縮脖子,嘟囔道:“四哥你這不是害我呢嘛,我要是真敢問皇阿瑪,還會到你這里來?早找皇阿瑪去了。”
胤祥拉拉十四的衣袖,示意他別再說了,再說下去,胤禛看著他的眼神都能殺人了,“四哥讓我們少問也是為了我們好,有些事情還是不知道的好。”
若是能說胤禛早就說了,不告訴他們,自然是因為這事兒不能讓更多的人知道。反正被蒙在鼓里的人又不是只有他們兩個,除了太子和胤禛,其他兄弟都一樣,沒必要心里不平衡。
康熙再次睜眼,已經(jīng)是第二天早上。
梁九功寸步不離的守在康熙身邊,見康熙久久沒醒過來,還以為他又昏迷過去了,火急火燎的讓人去把葉太醫(yī)給拽過來。
還好是虛驚一場,葉太醫(yī)診脈后說康熙只是身體太虛弱,需要好好休養(yǎng),睡眠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等睡飽了,自然就醒過來了,但下次發(fā)病是什么時候,他就無法確定了。
五天沒正經(jīng)用膳,康熙脾胃虛弱,只能吃些流食,簡單用過早膳,康熙吩咐梁九功:“讓人去叫胤礽過來。”
梁九功接過康熙手中的茶杯,又遞上濕布巾給康熙擦手,小聲道:“太子殿下一早就來了,怕打擾您休息,就在外面候著,奴才去請?zhí)舆M來?”
康熙擦手的動作微微停頓,“讓他進來吧。”有些事情早點解決好,對大家都好,他也能安心。
梁九功等康熙擦好手,接過濕布巾放好,才轉(zhuǎn)身去外室叫胤礽。“太子殿下,皇上讓您進去。”
“有勞梁諳達了。”胤礽對著梁九功微微頷首,然后才起身走進內(nèi)室。
梁九功看著胤礽的背影微微嘆氣,剛才他突然覺得,以前那個彬彬有禮、溫潤玉玉的太子殿下又回來了,可現(xiàn)在的情況……時也命也!都是命啊!
內(nèi)室,胤礽恭敬的給康熙行禮,還是大禮,背脊挺直的跪在康熙面前,開門見山的說道:“以皇阿瑪?shù)穆斆黝V牵雭硪呀?jīng)知道兒臣要說什么了。那天晚上,兒臣說的不是氣話,是真的覺得兒臣不適合再當太子。
兒臣以前的所作所為,已經(jīng)讓朝臣們對兒臣大失所望,在民間的威望也所剩無幾。更何況兒臣還被廢黜過一次,哪怕再次被冊封,大臣們依舊不覺得兒臣是個合格的太子。
現(xiàn)在還承認我這個儲君的,也就是那些死守儒家傳統(tǒng),說什么立嫡立長的古板大臣了,這個太子我當了三十多快四十年了,我覺得累了、倦了。
以前我覺得我是太子,哪怕我什么都不做,大清江山遲早是我的,從來沒有想過身為太子需要做些什么,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康熙閉了閉眼,然后眼神幽深的看向胤礽,“你想好了?圣旨一旦下了,這次可就再無更改的可能了。”
胤礽輕笑道:“想好了,通過這次的事情,胤禛的種種安排,比起我來不知道周全多少,皇阿瑪你也很看好胤禛,不是嗎?”
康熙問道:“你就不怕胤禛登基后找你的麻煩?要知道,沒有哪個皇帝能容忍曾經(jīng)的太子出現(xiàn)在眼前的,尤其這個太子是元后嫡子,而皇帝不過是個出身不高的妃嬪的兒子。”
胤礽搖搖頭,神色平靜的回道:“胤禛不是這樣的人,當初我鬼迷心竅對他福晉下手,他也沒有挾私報復(fù)。等以后他登基了,數(shù)不清的家國天下事等著他處理,他哪里還有精力理會一個前廢太子?”
“之前不動手,不過是因為手中權(quán)力不夠,以后就不好說了,你如何確保胤禛現(xiàn)在的處事態(tài)度不是裝出來的?手握大權(quán)后翻臉不認人的事情,從古至今數(shù)不勝數(shù)。”康熙似乎是看熱鬧不嫌事大,非要在胤禛和胤礽之間拱出火來。
“若真是如此,那也只能怪我技不如人,成王敗寇,輸了就只能任人處置。”胤礽抬眼對上康熙探究的視線,
嘆氣道:“皇阿瑪您不必再試探我,不管您中意的下一任太子是不是胤禛,我都不想再當這個太子了,還請皇阿瑪成全。”
康熙也跟著嘆氣,“既然你真的決定了,那朕就成全你。梁九功,宣所有皇子、二品以上的大臣到御帳來。”
“奴才遵旨!”梁九功低著頭,快速退出內(nèi)室,吩咐人去各處叫人。
皇子和大臣們被宣召時還有些摸不著頭腦,等在路上碰到同樣被宣召的人后,就更是一頭霧水了,一次宣召這么多人,全是二品以上的官員,這是要做什么?
胤禛猜到康熙會召見人,但沒想到他會一次召見這么多人,皇子就算了,那些大臣去御帳做什么?
康熙容色憔悴的半靠在迎枕上,榻前跪滿面帶疑惑的皇子和大臣,胤礽也跪在其中,康熙的眼神在眾人中逡巡幾圈,然后才吩咐道:“梁九功,準備筆墨。嵩祝,替朕擬旨。”
梁九功親自奉上筆墨紙硯,幾個小太監(jiān)抬著簡單的桌椅進來,放在眾人側(cè)方。
“奴才遵旨。”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嵩祝,起身走到桌子后面坐下,提筆蘸墨,等著康熙開口。
跪著的人神色各異,對于事情接下來的發(fā)展,眾人都猜到了幾分,雖然他們知道胤礽這個儲君的位置坐不穩(wěn),但沒料到康熙會這么快就再次廢黜他,那下一任太子人選?
大臣們的目光在眾皇子中打量了一圈,最后基本都落在胤禔和胤禛的身上,這兩個人,一個是長子,一個有能力,就不知道最后花落誰家了。
康熙在眾人的目光中緩緩開口:“太子胤礽自覺能力有限,不堪儲君大任,親自請辭儲君太子之位,朕思慮再三,為大清江山慮,今廢黜胤礽太子之位,冊封其為理親王,于宮外建府居住。
朕之四子胤禛,友睦兄弟,能力卓絕,功績斐然,心懷百姓,可堪儲君之位,今冊封胤禛為太子,待朕百年之后,繼任皇位,冊封胤禛福晉完顏氏為太子妃,禮部擇吉日舉辦冊封大典。
至于遷宮的事情,就等胤礽宮外的府邸建好后再說吧,胤禛暫時仍居于雍親王府。”
(https://www.dzxsw.cc/book/35305959/3636566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