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蹭車的嬸子
吃過午飯,沈秋秋就從高洋家告辭離開了。
高洋送她下樓,十分歉意的道:“我媽就是那個性子,你別介意啊。”
沈秋秋倒不覺得有什么,笑著道:“沒事,阿姨的建議挺好的,我回去再好好想想,沒準真的可行。”
這下高洋傻眼了,目瞪口呆的看著她,“你不會真聽我媽的話,去倒賣土特產吧?
額……那啥,我覺得你還是踏踏實實種地吧,怎么著也比倒賣土特產靠譜。”
沈秋秋被他的語氣逗笑了,“哈哈,再說吧,我也還沒考慮好呢。”
和高洋道別之后,她開著車去了一趟農貿市場。
今天逢集,這會兒農貿市場里正是熱鬧的時候。
她在農貿市場里慢悠悠的閑逛起來,買了蓮藕、茄子、番茄和豆芽菜,又轉到肉攤上買了幾斤排骨和里脊肉。
路過烤鴨攤的時候,被香味吸引,忍不住又買了一只烤鴨。
上次奶奶炸的鴨架特別香,酥酥脆脆的。
最后她又到水果攤上買了香蕉、火龍果和橙子,都是好消化又有營養的水果,適合老年人吃。
沈秋秋逛了一個多小時,兩只手都拎滿了大包小包的東西,這才心滿意足的準備回家。
她剛從農貿市場出來,便聽身后有人大聲喊道:“小花!”
回老家這幾個月,她已經十分適應這個小名了。
下意識的轉頭看過去,不遠處站了兩個中年婦女,其中一人手里還抱著一個孩子。
這兩人也是清河村的,樣子看著眼熟得很,就是叫不出名字。
思忖間,她們已經走到沈秋秋面前。
沈秋秋笑著同她們打招呼道:“嬸子,你們也來趕集啊。”
抱著孩子的婦人叫秦滿香,站她旁邊的是她家鄰居童巧慧。
兩人今天約著來趕集,這會兒剛買完東西,正準備坐車回家。
她們家里沒有交通工具,來一趟鎮上都得花錢坐三輪車,三塊錢一個單邊,來回就得六塊錢。
兩人原本要去路邊坐三輪車回家,正好就碰上了沈秋秋。
沈秋秋買車的事情在村里已經傳遍了,她們當然也知道。
離老遠的看見沈秋秋,秦滿香想也不想就連忙開口叫住她,當然不只是為了打個招呼而已。
她和沈秋秋其實不是很熟,只是同村而已,此時卻十分熱情的道:“小花啊,你來趕集咋也不背個背簍,這拎著多不方便啊。
我們也正準備回去,來你把東西放我背簍里,我給你背著。”
說著,就要去接沈秋秋手里的東西。
沈秋秋連聲拒絕,“嬸子,不用了,這點東西也不重,我車就在附近,一會兒就到了。”
秦滿香倒也沒有硬搶,只訕訕笑著道:“哦……你開車來的呀。嘖,還是你們小姑娘有本事,自己會開車,還有錢買車。
不像我們,來趕個集還得去路邊坐三輪車,還得等半天才能坐上。”
她這話說得挺明顯的,沈秋秋又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人,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
哦,原來是想蹭車。
都是一個村的,順便帶她們回去也沒什么,而且她們還帶著孩子,確實不方便。
沈秋秋便順著她的話說道:“嬸子,你們也要回去了啊,那正好坐我的車一塊回去吧。”
秦滿香等的就是她這句話呢,沈秋秋話音才落,她便接口答道:“噢喲,那可真是太好了。
正好,咱們一路上還能說說話,省得你一個人悶得慌。”
童巧慧有些不情愿,扯了扯她的衣角,小聲道:“你昨天還在村里傳她小姑的閑話,咋好意思坐人家的車。”
秦滿香翻了個白眼,不以為意的說道:“她自己當年哭著喊著要嫁南灣村那個野男人,活該現在離了婚灰頭土臉的跑回娘家,我說的都是實話,又不是啥難聽的話,咋不好意思坐她家的車了?
再說了,這車是小花的,又不是阿秀的,你想那么多干啥。
能省三塊錢呢,不坐就是傻子。”
丟下這句話,她便急急忙忙的抱著孩子走到沈秋秋身旁,“小花,你拿著這么多東西挺重的吧,咱快點走。”
沈秋秋笑了笑,帶著她們到了車旁邊。
今天送宋娜來上學,為了方便放行李,最后一排座位被她拆卸了下來,后備廂也就特別的寬敞。
秦滿香和童巧慧的兩個大背簍都能放得下。
幫著她們放好了東西,沈秋秋把自己買的東西堆放到一邊。
抬頭看見秦滿香懷里的孩子,又從袋子里摸了幾個香蕉遞過去。
“嬸子,吃個香蕉吧,我剛買的,還挺甜。”
秦滿香笑著接過,還教懷里的小孫女給沈秋秋作了個揖,“小寶,謝謝小花姨。”
童巧慧反而有些不好意思接,還是沈秋秋硬塞給她的。
而后,沈秋秋幫著她們開了后座的車門,等兩人上車坐定以后,又幫她們關好車門。
五菱面包車的后排座椅很寬敞,坐起來其實很舒服。
秦滿香在扶手上摸了兩把,又在車里四下打量了一圈,感嘆道:“嘖嘖,這車真是不錯啊,老寬敞了,比破三輪車強多了。
等我兒子打工賺了錢,我也讓他買一輛。”
沈秋秋正專心開車,只象征性的笑了一下,并沒有回應她。
秦滿香以為她沒聽見,探身向前,扒著駕駛座的座椅的靠背問她,“小花啊,你這車多少錢買的?”
沈秋秋目視著前方,回答道:“我這是二手車,兩萬左右。”
秦滿香“嘖”了一聲,笑著道:“才兩萬塊啊,也不貴嘛,我兒子在外面打工,一年就能買兩張這樣的車了。”
她旁邊的童巧慧忍不住問道:“你家大松在外面打啥工呢?這么能賺錢。”
秦滿香清了清嗓子,笑得十分得意,“建筑工地,一個月五千多塊錢呢。”
童巧慧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事,驚訝得不行,“建筑工地一個月能賺四千多塊呢?都干些啥啊?”
秦滿香一邊給孫女剝香蕉一邊答道:“建筑工地還能干啥,就挑沙灰,拌水泥唄。
我家大松在外省挑沙灰一年能賺四五萬,你兒子在縣城打工一年頂多就一兩萬吧。
所以呀,年輕人還是得出省打工才有前途。”
(https://www.dzxsw.cc/book/35178413/71914351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