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又見仇人
登記處的先生慢慢的從驚訝中恢復了過來。【最新章節閱讀】
他看著臨天,心中暗嘆,不愧是當今圣上選出的特殊名額,卻是有些才華。
“咳咳,夠了夠了,真是沒想到,臨天小友居然出手就是國運詩,這些書,你們便拿去吧!”
隨后在眾人滿臉驚訝中,臨天和拓飛上前行禮,隨后拿起了書籍,離開了書樓。
臨天等人走后,書樓仍舊是沒有人說話,不只是因為震撼,還是因為事情太快了,沒有反應過來。
只是田虹的臉色不是很好,因為這次的結局又一次和他想的有些不同。
臨天拓飛和金沙路回到了住處,放好了整整一摞的書籍,不得不說,面對他們幾人的前面,卻是有座大山。
拓飛一P股做到了床上,有些哀聲,“真是沒想到,這翰林院借個書竟然這么貴,真是離譜。”
臨天默默地點了點頭,文修之中的積累,任何人都明白,不是一朝一夕,更加不是寒窗苦讀就能完成的,其中間的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不計其數。
臨天微微一笑,“拓飛兄莫要抱怨了,既然已經借來了書籍,我等便快點研習。大不了過段時間,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如何賺錢。”
拓飛點了點頭,“恩,臨天兄說的是。”
藏書樓借書的事情,很快便傳遍了翰林院,對于臨天這樣的出手便是國運詩的傳聞,更加的增添了色彩。
就這樣,臨天拓飛和金沙路,在忙碌的學習時光中,過去了一個月。
在這一個月當中,臨天幾乎每天都在讀寫書樓的書籍,同時還能看一看前輩們的批注。
不得不說,這是讓臨天嘆為觀止的,因為前人的批注,很多都是不同的。每個人的理解方向也不一樣,但是其中的道理,五花八門。
臨天在這之中學到了很多,也參悟了一些道理。天地之間的規則,有很多的時候,都是人去創造的。
……
翰林院的講堂有很多,一些重要的先生講座,都會選擇一些較大的講堂。因為過來聽講的人會很多。包括一些已經馬上超越進士文位的人。
畢竟翰林院的先生們,也都不是簡單的人物,更有一些是朝廷的大員。
經義堂,是翰林院比較常用的教室,這里每隔兩天,便會有德高望重的先生過來講座,經義這一門課程,是很多文人的必修課,因為無論什么時候,這樣的學科。都會考到,而且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可以隨意提問。
所以每次,經義堂都會坐無缺席。
多日的學習,臨天基本已經掌握了舉人的基本知識量,只是其中,有很多都需要大量的記憶還有理解,所以問題也是不少,今天他和拓飛一起,來到了經義堂。準備學習一下。
對于前段時間的書樓作詩,風波已經漸漸平息,可是人們總是不會忘記,在翰林院里。有這樣一批人,那是玄德圣上親選的一批人。
臨天半睜著眼睛,同大搖大擺的拓飛來到了經義堂。
經義堂很大,其實就是一個比其他地方打上數倍的廳堂,不過里面的設計很講究,若是俯瞰。就是一個平面的梯形,講堂在最里面,外面則是扇形。
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可是有著前世記憶的臨天,倒是大致能夠看明白,這樣的建筑,很利于臺上的先生,因為梯形的結構,再加上棚頂,就像一個放大了的‘擴音筒’,講師在前面,不用特別用力,就可以說出很大的聲音。
此時里面早就已經坐滿了人,大部分人都想做到前排,這很簡單,因為坐到前面,自然聽講更加的方便,問問題也更加便利。
本來拓飛也是想躋身到前面去的,可是卻被臨天攔住了。拓飛有些不解,只是臨天解釋道,他不想再出什么風頭,坐到后面,倒還算安靜,如果沒人注意,那就更加的好了,他只想安靜的聽講。
執拗不過臨天,拓飛也只好同意,兩人默默的找了靠后的一處,坐了下來,等待著開始上課。
金沙路沒有來,這些天他為了準備不久之后的殿試,每天都埋頭苦讀,希望早日能夠獲得殿試的機會。
臨天知道自己和拓飛并不是金沙路一個級別,所以也沒有打擾他,只是吃飯的時候,說了幾句鼓勵加油的話,同時也小聊了幾句。
此時的課堂上,很多的學子都在交談,很少人注意到了臨天和拓飛的到來,經義堂其實還算是比較高深的課程,包括策論。
這樣的關乎社稷和政策的課程,一般的最低也是舉人進士前來,所以很少人能夠想到,僅僅秀才的臨天和拓飛會過來聽講。
不知不覺,已經快到了上課的時間了,很多人都回到了座位上,等待著先生到來,今天經義堂的講師,據說來的是一位朝廷禮部的大官。
經義分為很多種,大部分是針對大玄國選出的一部分書籍為準,對于這樣的方向,禮部的要員,最有針對性,因為禮部的職責,便是講究的一國之法,文人致禮,行為規范。
這更是對一些圣人書籍的解讀,需要深刻的理解,才能從事的職務。所以經義堂,很多時候,都是請來的朝廷官員,進行講課。
不多時,眾人漸漸地安靜了下來,因為在不遠處,走來了幾個人,一位是身穿朝廷禮部官服的人,想來應該是今天講課的先生。
而另外,則還有三個人,跟著這位官員前來,只是他們身穿的并不是官員的服飾,而是翰林院學員的白衣。從遠處看,就是這位官員領著這三人前來的,因為三人跟在后面,很是自然。
這樣的情況,倒是引來了很多人的奇異,因為他們很不解,為什么有三個人學員竟然能夠和講課先生一起前來,莫非有什么背景?
臨天半睜著眼睛,無意間打量了過去,慢慢的遠處的幾人的身影,漸漸地清晰,臨天看了個清楚。
只是他的眼睛,已經瞇起了一條縫系,微弱地目光中,漸漸變得冷了起來。
四人來到了經義堂的前面,很多人并不認識他們,可能就連聽說都沒有,但是除了臨天和拓飛。
因為來的四人臨天兩人正好都認識,禮部的官員,便是當今禮部尚書,文梁!
而他身后的三人,正是多日不見的,文家三子!
(未完待續。)
ps:抱歉各位書友,因為過年,斷更一個月,今天開始更新!
(https://www.dzxsw.cc/book/3392/345761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