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江都亦有不良人 上
楊廣的三道詔書,可謂徹底將大隋的未來斷送了。
時局動亂,為了防止密使被攔截,楊廣并未在詔書中道明自己的意圖,更不可能把自己的計劃透露給密使,好讓他們轉(zhuǎn)述給張須陀等人。張須陀、楊義臣、李淵三個人接到密詔,反應(yīng)也各不相同。
張須陀大概猜出了楊廣的想法,盡管很無奈,還是遵照皇命,回了洛陽。
楊義臣性格剛烈,他雖然回了東都,但認(rèn)為受到楊廣的猜忌,再加上天下大亂,感傷于無法報效朝廷,氣結(jié)于心,竟一病不起。在床上躺了一段時間,終究撒手人寰,命歸西天。
至于李淵方面,李世民直接將密使斬殺,逼迫李淵舉兵造反。李淵調(diào)戲了楊廣的兩位貴妃,本就是死罪,如今更是沒有回旋的余地,只能暗中謀劃起兵之事。
“王威和高君雅都是陛下的人,如何才能瞞著他們進行招兵買馬之事?”晉陽宮內(nèi),李淵坐在首位,對著殿中的眾人說道。
在李淵面前,坐著十幾位將領(lǐng),李世民、裴寂等人赫然在列。
“劉武周和突厥人勾結(jié),已經(jīng)攻破了樓煩郡。”裴寂站起身,揖道:“主公身為太原留守,原本就該保護一方百姓的安危,為了防止劉賊南下,招兵乃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之事。”
劉文靜等人紛紛頷首,認(rèn)為這個理由頗為合適。
“玄真所言,確實有些道理,既然如此,世民,文靜,順德,弘基,你們四人負(fù)責(zé)到各地募兵。”李淵點了點頭,說道:“東都尚有二十萬大軍,一旦陛下察覺異常,太原必成眾矢之的,所以你們行事還需低調(diào)一些。”
李世民等人出列,恭聲領(lǐng)命。
時機未到,李淵自然不會貿(mào)然舉起義旗,他吩咐眾人切勿露出破綻,謹(jǐn)慎行事,然后拱手拜道:“諸位都是本將的心腹,大事是否能成,淵只能仰仗諸位了。”
在座的這些人都深知所行之事,關(guān)系到身家性命,勝則飛黃騰達(dá),敗則身首異出,即使李玄霸不吩咐,他們又哪敢大意?
將事情交代完畢,李淵讓眾人退出晉陽宮,把李世民、裴寂和劉文靜留了下來。他們?nèi)耍亲钤鐒裾f李淵造反的人,同時,也正是他們設(shè)下的計策,讓李淵不得不背叛朝廷。
“他們愿意追隨于我,是為了自己的前程,所以方才我不能道出實情。”李淵深深的呼了口氣,說道:“但我希望你們知道,我起兵的真正目的。”說完,他的目光緊緊盯著李世民,等待他的回答。
“世民知道,父親愿意起兵,是為了天下百姓。”李世民躬身回答道:“在天下安定以前,世民不會讓他們知道父親的真正想法。”
李淵對大隋依然很忠誠,他愿意一死,也不愿意舉兵造反。但楊義臣之事,讓李淵明白,不能任由楊廣胡鬧下去,否則大隋真的將不復(fù)存在。楊義臣被召回東都之后,竇建德死灰復(fù)燃,很快組建起十?dāng)?shù)萬大軍。若是自己也聽從詔令,那太原這里,會不會出現(xiàn)第二個甄翟兒?
“那夜的事情,不知陛下是否已經(jīng)知曉。”李淵頹然說道:“世民,假如陛下現(xiàn)在派兵征討,我們有幾成勝算?”
“父親拯救太原百姓于危難之間,百姓勢必對父親感恩戴德,此為人和;太原乃是中原要塞,易守難攻,此為地利。”李世民微笑答道:“占盡地利、人和,自保不是問題,但想要逼迫陛下退位,只能等待天時。”
“何謂天時?”李淵沉默片刻,淡淡的說道:“莫非你覺得這天下還不夠亂?”
“公子的意思,是希望各路義軍能夠與主公遙相呼應(yīng),否則只憑我們手中的兵力,難以成就大事。”劉文靜恭聲解釋道。
李淵聞言,眉頭依然緊鎖。
李世民知道李淵在擔(dān)心什么,胸有成竹的說道:“父親請放心,在大軍準(zhǔn)備好之前,陛下不會知道晉陽宮里發(fā)生的事情。”
李淵冷冷的笑了笑,說道:“既然你已經(jīng)安排好了,我還有什么可擔(dān)心的呢?”說完,站起身來,和裴寂、劉文靜道了別,走出大殿。
“主公還是在責(zé)怪公子。”裴寂笑道。
“如果父親不怪我,世民才會覺得奇怪。”李世民不以為意的說道:“當(dāng)務(wù)之急,是要備足糧草器械,變天的日子,已經(jīng)不遠(yuǎn)了。”
“寂家中還算殷實,愿獻出糧草九萬斛、雜彩五萬段、甲胄四十萬領(lǐng),充作軍用。”裴寂率先說道。
“文靜不能與裴兄相比,不過也愿意傾盡全力,相助唐國公。”劉文靜接著說道:“太原的那些大戶,也交由文靜去試探吧。”
“二位大義,世民在此謝過。”李世民躬身拜謝一番。
......
來護兒和宇文成都多番頂撞,令楊廣有些不開心,所以他將虞世基召入宮中,詢問最近發(fā)生的事情。虞世基相貌深沉穩(wěn)重,說話又能迎合楊廣的心意,特別受到楊廣的親近喜愛。身為帝王,終歸喜歡聽一些贊揚的話,哪怕明知是謊言。
“朕命人傳詔給唐國公,他卻沒有任何回應(yīng)。”交談一番,楊廣問道:“茂世,你覺得這是為何?”
“唐國公對朝廷忠心耿耿,如果收到詔書,必然會聽從皇命。”虞世基不慌不忙的答道:“微臣以為,唐國公雖然剿滅了逆賊甄翟兒,但余黨尚未肅清,傳詔的使臣半路遇害,也是極有可能的事情。”
“難道三位密使都沒有到達(dá)太原?”楊廣淡淡的說道:“既然如此,朕只能讓李玄霸替朕傳這道密詔了,畢竟滎陽還算安定,朕的詔書還能傳到那里。”
虞世基聽出楊廣的懷疑,不敢反對,連忙點頭說道:“張將軍麾下的將士,個個驍勇善戰(zhàn),讓他們送密詔確實安全一些。”楊廣又和虞世基聊了一會,發(fā)現(xiàn)他只會應(yīng)承,頓時覺得索然無味,便讓他退下。
“朕身邊的這些人,要么太過耿直,要么只會溜須拍馬。”楊廣看著空蕩蕩的大殿,自嘲的笑了笑,說道:“朕突然有些想念洛陽了。”;
(https://www.dzxsw.cc/book/3385/345513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