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學生實習老板計劃
至于冷飲店、泳衣店、手工藝品店、餐廳等店面的收入,也是一筆長久持續的流水收入。一般旅游景點的這些店的租金都是非常貴的,因為沒有競爭,誰拿到這些店的租用權,就可以穩定的賺錢,風險相對比較小,收入比較穩定。而租金高,也就導致商品的價格也比較高。而我的店,出發點是服務好游客,解決游客的需求,并不是靠這些店賺多少錢,當然主要原因也是團費賺得比較多,也就不在乎這些店的收入了。所以,商品的價格,只需要在成本價的基礎上,加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利潤就足夠了。也就是和大城市的普通店鋪里的價格幾乎相等。
而且這些店順便又能增加很多工作崗位。這些工作崗位并不需要太多的技術,所以,不管是u國人,還是中學生,都能夠勝任。
在富納島,沒有童工這個說法,政策是我定的,所以,這些學生,可以來店里體驗。這里說的體驗,不只是象國內這種童工,只能做服務員,賺一點零花錢。我的這些店,可以讓學生體驗店里的幾種角色,除了當店員,還有當老板。對,沒錯。就是當老板。
我的富納中學,除了英語特色之外,再就是培養老板的學校。怎么做一個老板,除了讓國內的很多行業的老板現身說法,利用碎片時間,錄一些短視頻來親身講解外,還得自己親自去試驗一下。真的去當一個老板,才能真正領會怎么做老板的精髓。
做老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懂的東西太多,很多事情不親身體會,是很難領略到其中的道理。只有去做老板,真的接做了老板,接觸過這些事情,才能領會到其中的各種辛酸苦辣,也能體味到各種樂趣,掌握面對各種問題的能力。
為什么沒有學校能培養老板?我覺得幾乎所有的學校,都只是教授學生課本上的知識,并沒有讓學生可以當老板的平臺,不能提供這么多讓每個學生都當一下老板的店鋪或公司。而我不一樣,既有學校,也有很多店鋪,而且這些店鋪的生意相對穩定,也不在乎店鋪是否能賺多少錢,這種前提下,就可以讓學生去當這些店的老板。來一場真實的老板之旅。
從選擇店鋪開始,讓學生先分析自己的性格和愛好,以及自己的能力,選擇開什么樣的店鋪,然后是研究人流,研究銷費者,研究什么商品或服務是客戶的需求,研究店鋪的定位,產品的定位,服務的細節,產品的價格等很多因素。
然后是簽合同,要理解合同的條款,懂得合同法,懂得談判。
店鋪開始運營,要懂得宣傳,懂廣告,懂針對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策略。
要招聘人員,要懂得勞動法,懂得分析人的性格,懂得分析人的能力,懂員工激勵。懂得制定人員規章制度。簡單的說是要懂得管人。說得復雜,那也涉及太多的知識了。
還要懂采購,選擇什么渠道進行采購,懂分析產品的質量,懂物流,懂成本控制。
服務類項目要懂服務的具體內容,懂服務項目的方方面面細節,要學會優化流程,改善服務項目,要懂分析客戶心理來提供合適的服務。懂得分析客戶的真實需求來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還要懂財務,懂做財務報表,會分析財務狀況。懂得看別人做的的財務報表。還要懂稅法,懂合理避稅。懂薪酬激勵,懂成本控制。
除此之外,還要有跟別的店鋪進行合作的能力,懂得和別的店鋪進行優勢互補,互相引流,捆綁銷售,跨界合作。
這么多的能力,不是真的去做一次老板,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做老板所面臨的問題和所需要的能力。所以,在富納中學,每個學生,都要進行做老板的實習,賺錢虧錢不是問題,就算把店賠光了也算不了什么,關鍵是讓學生在真正做老板這個角色中,理解到做老板的真諦。有不懂的,在學校可以問同學,可以問國內的老板們。除了平時的語文數學英語之類的課本學習,還要另外再學會計財務、hr、廣告宣傳、企業管理、員工管理等諸多領域。
二年時間內,每個小老板們,經過摸爬滾打,肯定能掌握很多做老板的技能,煅練了做老板的能力。而且現在還年紀小,還需要上大學,還有很多時間繼續在生活中觀察學習,還有很多時間去深入學習稅法、勞動法、合同法之類的政策,也有很多時間系統的去學習企業管理,一切都還有時間慢慢去補足。等到大學畢業,一個經歷過實戰,又有足夠豐富知識和技能的老板,就可以在現實社會中去做自己的老板了。
我要輝民記下這個計劃,跟輝民就具體的店鋪問題,以及讓學生來做這些店老板的具體問題再細細商量了一下。準備回頭讓周教授再設計一下這些店鋪,開設一條商業街,如果有一百家店的話,每個班一個店,輪流當老板,也一起討論當老板的各種技能和問題。廣集眾人智慧,也能促進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輝民提出一個問題,如果開學后,那游客住在哪里?
我表示不用擔心,既然能用半年多時間建一百棟教室樓,那工程隊就能再花半年時間或更少時間再建一百棟別墅樓。因為別墅樓的設計,大概跟教室樓差不多,只是內部裝修不同,整體結構還是一樣的。而且后面u國的工人,經過這一百棟教室樓的建設,都變成熟練工人了,那么多工人建起來,恐怕時間能縮短一半,而且材料會準備得更充分,建筑進展也會更快。我預計三個月,就差不多可以再建一百棟教室樓了。也就是到開學的時候,不單有一百棟教室樓,還會有一百棟別墅樓,就不用擔心游客來了沒有地方食宿的問題。
輝民算了一下,如果每周有五千名游客,那確實也可以足夠一百家店鋪的生意了。雖然這些店鋪都不是以賺錢為目的,是以服務好游客,以及培訓學生做老板為目的。
店鋪的建設是一次性投資,裝修也是按照百年經營的方式裝修,裝修后可以沿用幾十上百年。所以店鋪本身的使用成本并不高。學生做老板,只需要提供店里的商品和和服務設施就行了。而且店的類型定下來后,購買的設備也可以一直使用,并不需要全部重新購買。
學生基本是拎包做老板,大大降低第一次做老板的要求,學生馬上就可以做老板,進行日常經營。然后在實踐中摸索著成長。
這就解決了萬事開頭難的千古難題。其實很多人都有做老板的潛質和能力,只是剛開始時,需要大額資金,需要店鋪,需要設備,需要市場,還沒開始,就被這些給嚇倒了。沒有開始,自然就沒有結果。很多人也就放棄了自己的老板潛質,老老實實的打工,心有不甘又感覺無能為力,等時間久了,打工時間久了,激情和斗志都消退了,就更沒有勇氣出來創業做老板了。
我之前接觸過很多在工廠和大企業上班的人,明明很有能力,說得頭頭是道,管理很多人也游刃有余,但只要說到出來創業,卻各種理由借口,其實就是在企業工廠里做得時間太久了,膽子變小,激情消退,顧慮太多,不敢冒險,所以一提到出來創業做老板,雖然心生向往,但卻一直沒有勇氣踏出這一步。
如果有人提供店鋪,提供資金,他只需要輕輕松松拎包做老板,就算經營不好虧錢了,也不需要他賠錢影響生活的話,相信很多人都會試一試的。只是現實中,能這么提供的人實在太少了,除非親戚或好友偶爾會有這種機會,絕大部分人都不可能有這種機會。
我和輝民大概規劃了一下,在富納島,靠近學校的附近,選擇一塊區域,用于商業中心店鋪一條街的建設用地。
我覺得劇院的圓形設計很漂亮,如果把商業街也按圓形設計,就是一家店鋪挨著一家店鋪,形成一個圓,有點象客家的圍龍屋,一間一間房子圍成一個圓,每家房子都一樣高,可以建好幾層樓高,基于富納島土地稀缺的情況,可以建更高層一些,一二三樓是店鋪或機構,上面的是居住。可以給員工居住,也可以建酒店客房給游客住。
如果也一百家店,每家店寬約五米,那就是五百米周長的一個大圓形建筑,從空中看的話,我感覺可能會很象蘋果公司的飛船總部。當然,這只是指外形的形狀上類似,不是說跟蘋果總部那么高科技,投資也只是人家的零頭。
或者還是以客戶圍龍屋比喻比較恰當,一個大家族,子子孫孫都住在一個圓形屋里,一層十幾間房間。還是原來用磚木建的房子,青瓦蓋頂。作為一個客家人,對客家特色建筑,是藏在心底的一種情節。如果僅僅只是情節,那還不會有這么強烈的想法,但看到周教授設計的劇院也是圓形的,又知道蘋果總部是圓形的,雖然是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筑,卻都想到以圓形為外形,說明它還是很科學的,存在就是合理的。
我腦海中,浮現出一百家店鋪,圍成一圈,感覺這個場面也挺壯觀的。想到此景,我臉上露出微笑。
(https://www.dzxsw.cc/book/33740474/3100860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