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重回明末當皇帝 > 第一百零一章 梁軍的布局

第一百零一章 梁軍的布局


  這門火炮的全重在一千五百斤左右,差不多比同樣口徑的青銅炮要輕上五百斤,它的出現(xiàn)是基隆的煉鋼和鑄炮技術的共同提高所產下的結果。

  新式火炮的試射基地在城外的十幾里遠的一片空地上,首先開始的是測出火炮的射程,因此采用了重量更重的實心彈,將火炮調到最佳角度之后,點火發(fā)射,由于不同的裝藥量會產生不同的膛壓,因此這項測試要連續(xù)進行十余次,不僅測試設計角度而且還要測試裝藥量。

  最后的出來的最遠的射程在十三公里,普通裝藥量的射程在十公里左右,平射的射程為三公里。

  這些都大大超出了這個時代的青銅火炮,十三公里的最大射程可以對敵人進行遠程和超視距的打擊,盡管精度可能不佳,但是對于大范圍的敵人一樣能夠起到殺傷和震懾的作用。

  隨后進行的精度測試,測試的目標定在六公里遠的沙灘上,測試的結果十分不理想,一百發(fā)炮彈只有三十余發(fā)射中了實驗人員所標定的目標區(qū)域內,這樣的結果也在項玉自己的預料之中,滑膛跑雖然有精度比較高的特點,但是那也是對于平射來說的,六公里的距離上面要求這種前裝彈的老式火炮達到什么樣的射擊準度其實并不現(xiàn)實。

  由于炮管的變長,這種新式火炮帶來了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那就是裝填和清膛比較困難,射擊速度會比老式青銅炮還要低上許多。

  這個問題在歐洲帶來了火炮技術的革命,后裝填炮由此誕生,但是那也是一百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設計院的技術人員們在給火炮做實驗的時候已經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火炮的射擊速度和操作難度大大提高了,這對于日后的作戰(zhàn)肯定是不利的,項玉雖然覺得目前可能還沒有辦法發(fā)展出來后世的那種后裝填炮和后裝炮彈,但是還是將未來火炮的發(fā)展趨勢及后裝火炮的一些原理和技術都交給了學員,至于能不能夠制造出來,那就要看他們的能力了,至于基隆一號這種火炮,項玉覺得由于存在裝填困難的問題,所以后續(xù)的加長炮管和擴大倍徑的火炮也不用在制造了,這種制作出來的火炮要將口徑比縮小至四十倍然后量產裝備給明軍。

  明軍此前曾經制作出來了一兩種重裝青銅炮,后來因為實在是過于笨重所以并沒有大量量產,以至于明軍目前軍中上沒有合格的火炮可以使用,基隆海灣兩側和造船廠一側的三處高地炮臺也由于缺乏火炮而沒有完工,因此這型火炮在大戰(zhàn)之前必須生產出來以提供給明軍,隨著基隆的發(fā)展壯大,基隆的明軍已經引起了清廷的注意,雖然這個時候由于規(guī)模還比較小,加之并沒有威脅到清廷的海疆和陸地的安全,所以并沒有引起清廷的重視,但是隨著明軍的一步步發(fā)展壯大,和清廷的正面沖突的風險也在慢慢加大,清廷雖然并不重視海軍的建設,但是就算是目前擁有的水師的規(guī)模也足以令明軍倍感壓力。

  所以基隆的防御炮臺也不能再拖,必須盡快安上合適的火炮以加強對基隆城的保護能力,像這種專門對海防御的炮臺在無數(shù)的戰(zhàn)爭之中都被證明效果不佳,容易被敵人從陸地上面攻擊背后,1904年的日俄旅順港的爭奪戰(zhàn)和1942年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英日之戰(zhàn)便都是如此。

  所以被動的防御一方總是不能再戰(zhàn)場上占據(jù)主動,因此就算是有再好的防御武器防御體系也不能夠阻擋住敵人花樣繁多方式的進攻。

  因而海軍的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在飛行器沒有出現(xiàn)的戰(zhàn)場上面,尤其是對于臺灣這樣一個島嶼來說,明軍要防止清軍大軍攻臺,必須大力發(fā)展海軍,使其登陸部隊不能形成登陸,就算是登陸上來也因為渡海過程中損失過大而無法建立灘頭穩(wěn)定的防御陣地,還是一樣要被明軍趕下海去。

  戰(zhàn)爭打的是一國之力,是國家整體實力的較量,所謂: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也。這里的意思就是說打仗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決策者不能不詳細的考察推敲而貿然的發(fā)動戰(zhàn)爭。

  對于項玉來說也是如此,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后通過兩次戰(zhàn)爭,中日甲午之戰(zhàn)和日俄對馬之戰(zhàn)之戰(zhàn),一躍成為世界第五大國,僅次于英美法德,甚至還超過了沙俄這個數(shù)百來年的老牌強國,可見戰(zhàn)爭能使一個國家衰落(如大清)也能使一個國家迅速崛起,而眼下即將爆發(fā)的對梁國的戰(zhàn)爭便是明軍統(tǒng)一臺灣的契機,盡管臺灣此時的人口數(shù)量不多,但是一旦統(tǒng)一之后就意味著明軍的內部或者說來自陸地上的威脅的徹底解除,島內的各種資源和礦產也可以順利開采,臺南一帶的大片空地不僅可以生產糧食用來吸納人口,而且可以種植各種經濟作物,用來對外出口,對于一個新生的國家或者勢力來說,發(fā)展需要的是大量的人口和經濟發(fā)展,人口明軍目前已經在做了,經濟也已經開始對外通商了,但是這時候已經越來越面臨著土地的限制了,臺灣北部一帶能夠被開發(fā)的土地不是沒有,但是在這個時候由于荒無人煙,開發(fā)起來不僅耗時耗力而且周期很長,項玉并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等待,而臺南由于是船頭人口的定居地,土地和經濟開發(fā)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這一場戰(zhàn)爭不僅是為了消除內部的威脅,更是為了進一步的發(fā)展。

  明軍在臺北大規(guī)模的訓練集結備戰(zhàn),臺南的馮信很快就收到了情報,對于他來說這一戰(zhàn)幾乎不可避免,梁國的國內局勢一天差過一天,馮信心里清楚根源出在哪里,但是他不敢削減軍隊,因為在他的心中軍隊數(shù)量的減少意味著他的皇位將可能不保,而且他心中還抱有一點點的希望,那就是梁國此時是大清朝廷的藩屬國,藩屬國有難,宗主國勢必要前來增援,因此他將幾封求援信派使者帶去北京,一方面是上報康熙皇帝,另一方面則希望買通幾位輔政大臣。

  此時已經到了三月份了,就算是使者路上一帆風順,到達北京城恐怕也到了四月底了,等到清廷出兵只怕是最早也要等到十月份,因此梁軍必須至少要抵抗明軍半年的時間,此時梁軍沒有海軍,只有陸軍,陸軍的兵力在三萬兩千人左右,這已經是臺南的極限了,幾乎一大半的男子都被征兵入伍,隨著人口的大規(guī)模外逃,梁軍已經幾乎不可能在征到任何兵力了。

  目前梁軍的分布情況是臺灣城駐守了一千的兵力,守軍主將叫馮巖,是馮信侄子,今年二十三歲,馮信并不信任他手下的原來鄭成功的將領,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面陸陸續(xù)續(xù)將他們換成了自己的子侄和親信。

  臺灣城是承天府的東南門戶,梁軍在此修建有炮臺可以封鎖水道,以防止外敵從海上發(fā)起的進攻。

  除了臺灣城之外,臺東一帶駐守了五千人的軍隊,主將是李云聰,這是除了承天府一帶梁軍在外圍駐扎的最大規(guī)模的軍隊了,但是李云聰手中正真可以用到的具有一定戰(zhàn)斗力的軍隊還是他以前的西軍,梁軍后期招募的士兵實在是太多,倒置訓練和裝備都跟不上去,新招募的軍隊的裝備已經完全淪落到了冷兵器時代,由于臺南缺乏鐵礦,這些士兵甚至連像樣的鎧甲都沒有,還美其名曰臺灣炎熱,士卒皆不允著甲。

  臺中一帶駐扎了三千人的軍隊,這支部隊比起臺東來說更慘一些,他們幾乎全都是新軍,軍中的老兵還不到一個營的建制,人數(shù)不足三百人。主將姓鄭,叫鄭豹,但并不是鄭成功一族的,他的軍隊即將成為梁軍首支和明軍交戰(zhàn)的部隊了。

  李云聰此人十分聰明,他只道明軍在進攻之前勢必會打探清楚臺東和臺中兩地的情況,因此他一方面讓新兵抓緊時間訓練,一方面在城中持續(xù)戒嚴,禁止人出城,只許進城,這樣一來就幾乎阻斷了城中和外界的聯(lián)系,因此明軍的探子和細作就不能混進城中去。李云聰隨即調遣西軍精銳之軍趁夜悄悄出城,然后第二天早公然進城,以此數(shù)十天,使得外人以為梁軍防御的重點將放在臺東,這時正在向臺東持續(xù)增派兵力。

  不得不說他的這一計劃確實是得到了匯報,收到明軍探子的情報之后,項玉果然受到了影響,最終放棄了臺東戰(zhàn)線方面的推進計劃,也取消了海軍在臺東腹地登陸配合陸軍作戰(zhàn)的計劃,改為全面集中兵力進攻臺中。

  李云聰這么做的目的只是為了自保而已,隨著他在臺東的駐守的時間的增長,他已經越來越看清楚了臺南梁國此時面臨的困境,因此在這之前他一方面以兵力不足為由向馮信發(fā)去增兵要求,另一方面卻又不再臺東本地征兵,甚至還大幅度的吸納來自臺南的流民道臺東來定居。這才使得臺東盡管人口增加了,但是糧食的供應并沒有發(fā)生困難,只是新兵的裝備問題他卻是無力改變,畢竟他沒有像項玉那樣多出來的幾百年的知識,不知道哪里會有鐵礦還能開采。

  ;


  (https://www.dzxsw.cc/book/3373/248041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简阳市| 柞水县| 红安县| 九寨沟县| 涡阳县| 唐山市| 屯昌县| 德安县| 晋中市| 阳谷县| 葵青区| 鹤壁市| SHOW| 甘南县| 沅陵县| 张家口市| 那坡县| 通州区| 南通市| 清新县| 武功县| 保德县| 竹溪县| 赤壁市| 陵川县| 阳城县| SHOW| 顺平县| 桦甸市| 望奎县| 乌拉特后旗| 罗田县| 通化县| 鄂伦春自治旗| 平和县| 交口县| 延川县| 阳西县| 邳州市| 清远市| 徐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