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籌備貨幣
涉及貨幣和經濟方面的問題,項玉實在是提不起興趣,但是這些東西也必須加以了解,好在還有個陳永華,他提議是明軍可以發行一部分的銅幣,也可以允許白銀和黃金的流通,銅錢可以官方自己鑄造,白銀和黃金目前明軍手中都幾乎沒有,所以允許流通之后可以用銅錢換取一部分,就像是兌水一樣,慢慢的將市場上的這些白銀和黃金都收集到官方的手中,到時候再將它們鑄造成官銀和金幣,以防止市面上出現假銀子的渾水摸魚。
對于紙質貨幣之類的,由于目前基隆的商業還不發達,與不需要跨境進行貿易,所以需求并不大,因此暫時不考慮發行。
每一個朝代發行的貨幣都是根據當時在位皇帝的年號命名的,比如唐朝有一種銅幣叫做開元通寶,這種發行于唐玄宗開元年間的貨幣流通極廣,遠至西域諸國,東至朝鮮半島甚至島國扶桑,可謂影響至廣。
但是目前明朝已經實際上滅亡了,最后的一位南明朝廷的皇帝也被吳三桂處死了,這樣一來明軍就沒有年號可用了,陳永華建議新貨幣不必遵循這個規律,可以重新取名。
項玉對這個倒是沒有什么意見,要真是自己這邊發行一種貨幣還按照他見都沒見過的皇帝來命名,他還真的不樂意了。
兩人商量討論了半天,最后決定稱新貨幣為漢興通寶,不采用任何一個皇帝的年號,而取漢人兩字中的漢字,興旺發達中的興字,意喻著漢人的興起與昌盛,在滿清統制天下,漢人日漸式微的情況下,這個名字更有深意。
明軍之前在鐵礦石之中發現了少量的銅礦,這些銅的數量不多,日后可以用來鑄炮,所以明軍將它們都收集了起來,但是由于銅的密度比鐵大,銅炮的重量會比鐵鑄的炮重很多,之所以會出現中國古代都是銅炮而沒有鐵炮,那是因為冶煉工藝達不到鑄鐵的要求的原因。
簡單點來說,銅中青銅的熔點只有八百度,而鐵的熔點是一千五百度,兩者之間幾乎隔了一倍之多。所以古代最先有青銅兵器而沒有用鐵鑄造的兵器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后來隨著技術的慢慢進步,用鐵鑄造的兵器這才漸漸多了起來。
不過如果考慮到炮身的鑄造要求,這個時候仍然是銅的性能要優于鐵,銅的延展性更好,鑄造過程中炮身上面形成的氣洞比較少,這樣一來出于安全方面考慮它的炮身要比鐵更輕,相反,鐵礦石里面雜志更多,在熔煉和鑄造過程中很容易在炮身上面形成大量氣孔,加上火炮在開炮時將炮彈推送出去的那股巨大的膛壓同樣會作用于炮管,由于鐵的延展性較差,脆性也大這樣會大大影響火炮的安全性,使之發生炸膛的風險大大增高,為了達到降低炸膛風險的要求,炮管要進一步增厚,這樣一來炮身的重量勢必大幅增加,加上冶煉工藝要求又高,所以這一考慮同時被中西方否定了,因此,這個時代還是青銅炮的時代。
但是在鐵中添加一定的元素使得它的性質發生改變,如果鐵中含碳量達到0.02%-2.0%,那么這時它就不再是單純的鐵了,這個時候搖身一變稱為一種新的材質鋼材了。
“倉庫里面的銅礦大約只有五萬斤,大約可以鑄造九千余貫的銅錢,加上市面上原由的錢幣,短期內流通方面應該沒什么問題,但是等到日后大的工程都完成了,那時候百姓們手里有了余錢,市面上的貨幣可能會出現短缺,到那時候再補充鑄造一批銅錢也還來得及。你說呢,將軍?”陳永華見他有點走神,出聲喊道。
項玉搖了搖頭,怎么想著鑄幣想著就想到了鑄炮上面來了,還是梁國的出兵給了他的壓力太大,使得他出于對戰事的擔心,這才總是聯想到軍事上面。
“這件事情你看著辦吧,銅礦可以不用留,全部用來鑄幣吧,目前這些銅也沒有別的地方的用處了。”項玉感覺有點困乏了,不是白天才睡過一段時間的嗎?怎么還是感覺十分疲倦。
陳永華比上項玉也好不到哪里去,這些天他一直在忙著處理難民的各種事情,還要思考對付梁國軍隊的辦法,加之鑄幣之事的分心,因此每天都忙到深夜,眼睛都黑了一圈。
趁著南方的軍隊還沒有到達的時間,明軍方面開始擴軍備戰,為了避免引起大范圍的恐慌,所以征兵進行的十分低調,只在原先有一定基礎的民兵中間招募五百人,這樣一來明軍的總人數將達到一千一百人,基隆城中的總人口在兩萬三千人左右,相當于每四戶人家供養一名士兵,這樣的比例是十分高的,對于百姓的負擔也是極重的,不過好在明軍自己有一定數量的軍墾天,糧食的供給并不需要征收,而且這個時候的稅負也是十分低廉,商業稅負是十稅一,土地稅負是三十稅一,而且鼓勵農民開墾新地,對于新開墾的田地五年之內都免征稅收,其實這樣算下來基本上基隆附近的所有田地都在免稅的范圍下,因此實際上明軍并沒有什么收入。
所以這個時候發行明軍自己的貨幣不僅可以大大減輕財政上面的壓力,而且可以促進商業的發展,農業是一個國家的基礎,而商業則是這個國家的主要收入來源,這一點上面基隆跟南宋的情況很類似。
項玉在前世看到過一篇文章,講得是為何中國的封建王朝一般只能維持三百年,如東西兩漢,魏晉南北朝,甚至是強大的唐帝國都沒能逃脫這個桎梏,后面的宋、元、明、清都一一證明了這個真理,文章的作者認為,這些朝代中除了宋朝之外,其他朝代都是因為土地的問題而最終亡國,一個朝代的建立一定是建立在前一個朝代的覆滅的基礎上面,這樣一來前朝的貴族的勢力將被從新瓜分,地主豪強的土地將被重新分給失去土地的農民,百姓們得到土地之后自然愿意安居樂業,如此一來,國家的穩定便有了基礎,而且新的豪強地主們都還沒有出現或者發展起來,這就造就了一個朝代起初的繁榮與穩定。但是隨著統制時間的延長,既得利益集團便會產生更多的貴族和豪強,這些豪強和貴族們通過權力或者財力霸占農民手中的田地,使得自耕農變成了佃戶,成為了地主的附庸,如此一來國家的財政收入就會減少,有些朝代就會因此加稅,進一步導致農民的破產,即使朝廷方面不加稅,那些地主和貴族們由于權力和財力的集中,土地兼并會變得越來越嚴重,失去土地的農民越來越多,成為地主家的佃戶和附庸的人數也將急劇上升,這邊為這個朝代的覆滅埋下了禍根,一旦發生天災人禍,這些底層的百姓們最先活不下去,各地的農民起義不斷爆發,最后將使得這個朝代從內部一步步的瓦解崩塌。
唐朝、元朝、明朝無不是如此,只有宋朝例外,它是死于外敵入侵,但是宋朝的土地兼并就沒有嗎?也有,只不過沒有上述的那些朝代那么嚴重罷了,因為宋朝的時候資本主要集中在商業運作上面而不是土地兼并上面,再加上北宋的滅亡,長江以北的豪強地主們多年的積累被一朝摧毀,這一進程被大大延緩,所以在南宋滅亡的時候也都不是因為土地兼并的原因。
項玉對于這片文章的內容印象比較深刻,為了防止土地兼并的發生,一方面要出臺法令,嚴格控制土地的買賣和轉讓,為地主和豪強們購置土地設置障礙,第二則是像后世對于高收入人群征收富人稅一樣,對于一戶人家擁有的土地超過一定數量,則征收重稅,這樣一來一些家族為了避免重稅,所以勢必會分家,可以阻止家族豪門的崛起,然后鼓勵商業,商人的地位和其他人一樣平等,除了不能做官,其他無任何區別,商業稅比之宋朝的五稅一還要低廉一些,這樣可以將一部分資金從土地兼并中分流出來,促進商業的發展。
基隆城目前地方和人口都不是很多,管理起來也十分簡單,但是這些法律法規這個時候就要實施起來,將她的發展引入正軌,以免又落入了前朝走過的老路上面來。
為了日后戰爭的需要,基隆城的第四面城墻這個時候終于開始要動工了,按理來說一般城市的新建,其城市規模和建筑結構,包括城墻的長度、高矮都是早就規劃好了的,但是由于明軍剛來基隆的時候,人口數量很基礎設施都十分稀缺,所以并沒有做這樣的規劃,因此整個城市雖然建筑物的設計和布局是對稱著城中間的一天直道,但是城墻卻建的稍有一定的距離,這樣的好處是為日后城市的進一步發展預留了一部分的空間,以免以后城中的建筑不夠,城市過小。
PS:明天就要下推薦了,所以我設置了自動更新,并且每天還是三章,一章字數在三千字以上,大家多多支持吧!
;
(https://www.dzxsw.cc/book/3373/248040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