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召見(上)
左都督平遼總兵官戰死,全軍覆沒。
當江白青聽見這一句的時候,發現事情正朝著不可預料的方向出發,自己費勁千辛萬苦,似乎什么都沒有改變,毛文龍還是死了,皮島也還是丟了。
毛文龍一死,遼東如斷一臂。
“袁督師呢?”
“聽說陛下倒是沒有怪罪督師大人,這件事情說實話就是遼東兵力不夠了,現如今全遼東的兵力已經不足十萬了。”
江白青知道那些兵幾乎都投進了農民軍的汪洋大海中,突然發現才發現時隔幾個月,就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現在的明王朝可所謂是每況愈下。
貪官污吏,朝廷越來越腐敗,很多人在其位不謀其政,
陜西,甘肅等地的農民軍現在可不是當年幾百上千之眾了。而是上萬人,甚至幾十萬人。
現如今其實也不怪他們造反,尤其是陜西。
崇禎元年,陜西大旱。
崇禎二年,陜西大旱。
崇禎三年,陜西大旱。
赤地千里,寸草不生。
什么地方也架不住大旱三年,再加上這里隸屬西北,民風彪悍,我不造反,誰造反。
這里造反的人還與其他的地方不同,別的地上是農民造反,而陜西造反的竟然有一部分都兵卒。
國家不給他們發俸祿,只能官逼民反,帶著明朝發給自己的武器,轉手又去搶劫明朝,只有這樣才能活下去。
江白青清楚從崇禎元年開始,明末農民起義正是拉開序幕,如果什么都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即便是明朝滅亡了,這場轟轟烈烈的起義依舊沒有結束。
前前后后三十多年,光農民軍死傷就足足有幾百萬人。
這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眼下明朝最大的威脅是北面的女真,但想要解決北面的女真,必須得先解決西北的農民軍。
攘外必先安內。
這是江白青給自己定的方針,雖然不知道這個方針究竟是對的還是錯的。
和驛長交談完了之后,江白青就躺在床上,看著頭頂的天花板,腦海中一直想著這個問題,對于這農民軍的汪洋大海,究竟用什么方法才能徹底的根除他們。
在床上翻來覆去,可終究是想不到一個好的方法,三年前,他對這件事情躊躇滿志,可現在經歷的越多,越感覺到了時代壓在一個人身上的絕望。
……
……
乾清宮。
剛下了朝崇禎皇帝正在批閱今天的奏折。
這時候門口的小宦官走了進來,跪在朱由檢的面前。
“陛下,江楓回來了。”
這是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年初一戰鳴天下,然后就銷聲匿跡,人間蒸發了一般。
已經許久沒有聽說了這個名字。
“他現在在哪里?”
“稟陛下,就在城郊的驛站之中。”
“召開吧。”
“領命。”
朱由檢看著奏折卻發現已經有一些看不下去了,腦海中滿是關于西北的農民軍。
兩年前,三邊總督楊鶴剛到任上,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幾乎平定了陜西的所有兵變和農民軍。
江楓曾告訴過自己以撫為主不是長久之際,果然這句話說出還沒有一年,那些被招安的農民軍又揭竿而起,勢頭比之前更甚。
他本以為楊鶴在西北創造了一個奇跡,沒想到那只是回光返照,僅僅堅持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并且前前后后花費了上百萬銀子,要不是當初抄了八大晉商的家,抄出來不少銀子,這朝廷可就面臨著崩潰了。
朱由檢發現身邊似乎還有一個敵人,他們不像農民軍和女真那樣,直逼利害,而是看不見摸不著,但一直阻礙著自己,確是的存在。
朱由檢看不見的這個敵人叫做文官集團。
明王朝從開始的時候無疑都是君強臣強,到中期的君弱臣強,然后現在的君弱臣弱。
明朝的這個制度,君王幾十年不上朝都沒有問題,國家依舊沒有覆滅,但臣弱就不一樣了。
自從閹黨被除,朝廷上還有其他黨派,這幾個黨派整天沒有別的事,也不先天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只干一件事——吵架。
派別太多,政黨林立。
這讓本就搖搖欲墜的明王朝更加岌岌可危,可很顯然,如今的崇禎皇帝朱由檢還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他只知道如今朝廷辦事效率極低,卻又無可奈何,也不能全殺了,換一兩個也沒有什么效果。
驛站里的江楓剛推開門,就看到現在門口的兩個錦衣衛,和一個小宦官。
“傳陛下口諭,召寧遠指揮使江楓入宮。”
江楓有一些震驚,自己昨天下午進的城,今天早上竟然就有人找了上來,這情報工作做的可是真的好。
江白青在小宦官帶領下,再一次走進了紫禁城,一回生二回熟,一通七扭八拐之下,江楓看見了牌匾上刻著的三個大字——乾清宮。
經過了一番搜身之后,江白青站在了乾清宮門口,上一次也是在這里召見的自己,一晃大半年,這其中卻發生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幾經生死。
小宦官輕輕的敲了敲門,“陛下,江楓給您帶過來了。”
“讓他進來吧。”
(https://www.dzxsw.cc/book/33492883/3591162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