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殲滅倭軍
明軍第一軍、第二軍、第五軍主力跨過東江,向倭軍繼續進攻。
藤野快速收縮兵力,將剩下的四十萬人沿津江布防,構筑防御工事,做最后的掙扎。
在倭軍快速撤退的情況下,明軍于九月十五日推進到津江東岸和北面,大明海軍封鎖光州的海域,鎖死倭軍。
大明四個軍主力六十多萬,殲滅這支倭軍綽綽有余。
九月十八日,在物資和彈藥準備充足后,明軍正式發起進攻。
早上,谷城戰役率先打響。
該城兩面環江,是光州的東部門戶。經明軍偵察,倭軍大約有十萬人防守這里。
明軍第一軍先讓重炮旅和各師炮兵,計上千門火炮進行炮擊,摧毀倭軍的江防工事和火力點。炮擊一個小時后,第一軍七個師步兵主力全部壓上,強行渡江。
在炮兵的壓制下,倭軍的反擊點很少。不到百米的津江,明軍突擊部隊很快就沖到西岸,在突擊部隊搶占有利地形和陣地后,明軍的工兵開始架設浮橋。
兩個小時后,谷城的江面上架起上百座浮橋,明軍主力快速渡河。
明軍主力渡河后,從東部和北部進攻,將谷城包圍起來。
谷城城墻上,親臨一線指揮的高橋幸直無視明軍的戰術,命令剩下的軍隊,做好玉碎的準備。
他要在先于藤野平拓為皇國盡忠。
在高橋幸直下達命令后,倭兵重整士氣,力求一戰。
云伯當和徐堅看到倭軍想決戰,很高興。
云伯當讓炮兵渡河,直接將谷城夷為平地。決戰,那不就是打優勢局。
下午一點,明軍火炮準備完畢,再一次傾瀉炮彈。
轟轟轟。
那漫天的炮火,將谷城城墻直接炸塌了。高麗王國的城墻就是豆腐渣工程。
城內,高橋幸直在臨死前,總算體會到什么是絕望。之前的清川江戰役,他不明白古川輝為什么會自殺,體會到絕望,才明白活著是痛苦。
他明白,藤野平拓的決心下錯了。
“參謀長,明軍步兵進攻了,可是,可是,我們剩下的人不多了。”一名師團長帶著哭聲。
明軍的火炮,讓他的部隊損失慘重,無數人連明軍的樣子都沒看到,憋屈死去。
高橋幸直慘然,“去吧,用明人的話說,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到。”
師團長嘆一聲氣,鄭重敬禮后離去。
高橋幸直讓指揮部的所有士兵拿上武器,去和明軍戰斗。
此時,明軍突入谷城。
1團團長趙云又一馬當先,帶著1團不斷突破倭軍防線和阻擊點。
“媽的,這幫倭人,臨時抵抗這么兇猛。”
“二營長,把炮兵連的六門炮給我拉上來。”
趙云看到前方依托廢墟高墻的倭軍陣地,有點堅固,還有洞口,重機槍掩護效果不好,幾名沖鋒的士兵受傷。
這個時候迫擊炮還沒出來,就算是37毫米的火炮,都是帶輪子隨軍。明軍主力火炮是75毫米,雖然笨重,但在攻城或攻堅的時候,步兵會協助一個炮兵連跟隨,這樣隨時能支援破點。
十幾分鐘后,六門炮兵簡單瞄準,對著高墻就是一陣平射。
轟轟轟。
十幾發炮彈打下去,高墻轟然倒塌。
“沖!”
趙云不知道,這座高墻背后,是倭軍的指揮部。
等他帶隊沖到門口,看到一群倭兵嚴陣以待。
“架上重機槍,手榴彈準備。”
噠噠噠。
重機槍響起,手榴彈天女散花般扔出去。
砰砰砰。
一瞬間,倭兵化為烏有。
“沖上去,殺了他們。”
趙云帶著一營兩百多人直接包抄上去,將剩下的倭兵全部射殺。
“團長,團長,咱們又立大功了。”
一營長撕掉高橋幸直的軍銜,遞給趙云。
趙云一看,好家伙,大將軍械,夠本。
“將有軍銜的全部撕下來,記錄好,繼續戰斗。”
趙云將東西丟給一營長,帶著三個營繼續清剿倭兵。
才沖出去沒多遠,就看到己方部隊,原來,古城被明軍殺穿了!
谷城戰役,明軍全殲倭軍十萬,其中俘虜兩萬多人。
在谷城戰役打響后不久,北面的東北軍發起井城戰役,比谷城戰役結束得早,殲敵不到五萬人。南面的第二軍發起寶城戰役,殲敵三萬多。
一天的時間,倭軍的防線基本瓦解,明軍三面包圍光州。
光州城上,藤野看著抵達外圍陣地的明軍,心情復雜。
明天是他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后一天了。
他不想見證倭國的滅亡。
在他的期待中,天漸漸亮了。
明軍的火炮跟誰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落在倭軍陣地上。持續一上午的轟炸,讓倭軍的防御工事千瘡百孔。二十萬對抗六十萬,優勢在大明。
在明軍的強大壓力下,絕望的倭兵在明軍沖到陣地的那一刻,紛紛舉槍投降。
藤野看到外圍陣地失守,想要與光州共存亡。然而,他想多了,在生死面前,在強大的武士精神,也擋不住大炮的問候。
在光州城墻出現無數缺口的那一刻,宣告他的想法失敗。
盡管光州城內的五萬倭兵選擇死戰到底,依舊擋不住明軍強大的火力和涌入的數十萬士兵。
明軍各個突擊團為了戰功,根本不帶猶豫,特別是第二軍和第五軍士兵,他們知道,這可能是對倭國的最后一戰了。
登陸倭國本土的作戰序列里,暫時沒有他們。
兩個軍長下達死命令,必須打爽了。
光州城的倭兵,就像桌子上的菜,被人快速瓜分。
看到結局,藤野帶著幾名高級軍官在指揮部切腹自盡。得知長官自殺后,剩下的倭軍殘兵選擇投降,他們的眼里充滿了恐懼。
就這樣,歷時五個小時的光州戰役打完了。
歷時兩年半,大明軍隊和倭國遠東軍的糾纏徹底結束。
當前線戰報傳來,曹行彰拉上朱悟?,一定要請喝酒。
盛情難卻,朱悟?只好赴會。不過,在朱悟?的提議一下,兩人帶著衛隊,便裝找了一家燒烤小吃店。
曹行彰先是舉酒敬三杯,“殿下,就在不言中,這三杯,臣代表所有東北軍將士,敬您。”
快五十五歲的曹行彰,豪爽地喝下三杯,這可為難朱悟?了。酒這方面,前世可以,這一世酒量沒練起來。氣氛到了,他隨老將軍的意,仰口喝下去。
沒有他,倭國的百萬大軍早就入關了。
三杯下肚后,一老一少,開始暢談起來。
另一邊,當捷報再一次傳遍全國的時候,百姓們小小激動了一下,好像,他們不約而同的留下期待值。
(https://www.dzxsw.cc/book/33438583/3636594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