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不是赫氏買不起,而是南山碳纖維更
第725章 不是赫氏買不起,而是南山碳纖維更有性價比
波音和諾斯洛普·格魯門的動作很快。
既然已經選擇了跟南山碳纖維接觸,那么說明他們就真的擔心繼續不用南山碳纖維,到時候自家的產品在碳纖維復合材料方面的運用會落后于世界。
華夏的廠家在用,歐洲的廠家在用,就連北極熊這個競爭對手也在用。
如果就它們不用的話,到時候花了更多的錢去買赫氏的碳纖維,結果性能還不如南山碳纖維的產品。
那就尷尬了。
“陳總,美利堅那邊對于南山碳纖維的制裁,相當于名存實亡了。”
“波音等公司都已經正式的跟南山碳纖維簽署了合同,要采購一批碳纖維復合材料。”
“現在看來南山碳纖維T1200的成功研發,還是起到了不小的刺激作用。”
陳清詳作為光威集團的銷售部部長,對于碳纖維行業的情況是非常了解的。
“看來公司也需要提前考慮一下新工廠修建的事情了。”
“所以現在南山碳纖維再一次的率先研發出了T1200的時候,估計大家都很快就選擇了相信。”
當初光威集團生產釣魚竿等漁具的時候,都需要從東麗等公司高價購買碳纖維原材料。
“哪怕是它們能夠很快就研發出跟T1100碳纖維復合材料類似的產品,估計市場也被南山碳纖維給占據了。”
之后跟南山碳纖維合作之后,發展才進入到了快車道。
陳梁靠著生產釣魚竿起家,如今把光威集團是徹底的做大了。
至于T1100和T1200,那就更加不用多說了。
一旦大家的想法有巨大差異的時候,那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不涉及到核心利益的時候,什么都好說。
因為光威集團和南山碳纖維兩家公司的碳纖維產能,就占據了全球產能的60%。
陳梁對南山碳纖維的情況也是非常了解的。
不過,光威集團主要做的是T300和T400碳纖維,更加高端的T700和T800,華夏只有南山碳纖維能夠生產。
“它們一直依靠的赫氏,在T800以內的產品上面還能保持技術優勢,到了T1100上面就已經明顯落后了。”
只能說各有優劣,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哪怕是乙方落后了,甲方也會想盡辦法的帶著它一起走。
之后靠著光威集團自己的研發和南山碳纖維的異軍突起,最終才改寫了華夏碳纖維行業的歷史。
搞采購的人都很清楚,這個世界上主要有兩種采購模式。
一旦有更加有優勢的廠家,那么他們立馬就會拋棄你。
并且這個比例還在不斷的上升。
但是一旦赫氏落后了,波音拋棄赫氏也是眉頭都不會皺一下。
你有某方面的優勢的時候,我就把訂單給到你。
陳清詳太清楚那幫巨頭的采購人員的想法了。
另外一種模式就是歐美企業的競爭模式。
光威集團是做漁具出身,前些年才開始進入到碳纖維領域。
在南山碳纖維的幫助下,光威集團具備了T300和T400碳纖維的生產能力。
“T1200都給搞出來了,實在是太厲害了。”
一種就是東瀛和高麗走的跟供應商共同發展的模式,甲方和乙方的關系,更多的是合作和共同發展。
當然了,這種乙方不少都是有甲方的一些股份,或者是有其他千絲萬縷的聯系。
這兩種方式很難完全說哪一種更好,哪一種更不好。
光威集團會開始生產碳纖維,就是因為不想過那么憋屈的日子。
“但是后面的情況已經證明事實勝于雄辯。”
“是啊,T1200碳纖維的出現,以及T1100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大規模量產運用,應該是給了波音它們挺大的刺激。”
“南山碳纖維現在的產品既然已經能夠出口到美利堅,那么這就意味著相關的制裁已經名存實亡,那么國際市場的需求就會很快的爆發出來。”
美利堅赫氏跟波音等公司有很長久的合作。
那個憋屈……
如今,只要說到碳纖維材料,就沒有辦法避開華夏。
并且你就是有錢也買不到人家最高端的產品。
有技術優勢,又有成本優勢,華夏的碳纖維材料絕對是可以把國際巨頭給打的丟盔棄甲。
估計再過五年,全球80%的碳纖維都是華夏這邊生產的了。
“到時候他們的產能也許又要不夠用了,找我們購買碳纖維材料的廠家肯定也會變多。”
“當初南山碳纖維率先研發出了T1100碳纖維的時候,東麗和赫氏等國際巨頭估計都是半信半疑,覺得不大可能。”
而陳梁也沒有止步于此,他親自帶著研發團隊,已經快要攻克T700碳纖維的技術了。
雖然這樣子會跟南山碳纖維形成一定的競爭關系,但是大家的產品定位不一樣,其實競爭關系不是那么的強。
就像是吉利、奇瑞也生產各種車型,星辰汽車也生產。
但是很難說它們之間有什么競爭關系。
光威集團和南山碳纖維也是如此。
一個是做中低端產品,一個是做高端產品。
哪怕是同樣的T700碳纖維,性能也是有一定的差別的。
就像是后世的一些西藥,同樣的化學成分,進口的就要比國產的要貴不少。
并且客觀的說,有時候進口的藥的藥效也確實是要更好一點。
因為人家的藥的純凈度等各方面的的性能做的更好,最終的效果也就不一樣了。
南山碳纖維的產品,情況也是類似的。
當波音等美利堅公司都開始采購南山碳纖維的產品的時候,原本心中還有一些顧慮的其他公司,自然就更加不糾結了。
“依巴特,你確定從南山碳纖維購買T800碳纖維的價格比從美利堅赫氏那邊購買要便宜三成?”
保時捷總裁馬赫特現在的壓力也是比較大。
自從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歐洲那邊的情況其實是一直都沒有完全恢復。
所以相關的跑車等車型的銷量,增長有限。
但是公司的成本支出卻是一直都沒有怎么下降。
為了讓財報更好看,他也是希望公司能夠在采購方面做一些成本削減。
這么一來,采購總監依巴特的壓力就大了。
“是的,這個價格已經再三確認過,是沒有問題的。”
“并且我們跟技術部門也一起確認過南山碳纖維的材料品質,是完全符合我們的圖紙要求的。”
<div class="contentadv"> “甚至我們之前的個別車型的擾流板,其實就是使用南山碳纖維的材料生產,通過它的兄弟公司南山汽車零部件出口過來的。”
“我聽說法拉利那邊其實也有類似的情況,所以南山碳纖維的質量是不需要擔心的。”
依巴特現在自身難保,肯定就不會去照顧美利堅赫氏了。
以前,保時捷的碳纖維材料有一半都是使用美利堅赫氏。
現在情況變了。
不是赫氏買不起,而是南山碳纖維更有性價比。
就連空客和諾斯洛普·格魯門這種美利堅巨頭企業都找南山碳纖維購買材料了。
它們一家德意志的汽車公司,還有什么必要堅持支持赫氏呢?
“既然如此,那就先切換一半的碳纖維原材料給到南山碳纖維吧。”
“不過在跟他們交易的時候,對于新車型的一些信息要注意保密。”
“畢竟它們的兄弟企業星辰汽車是我們直接的競爭對手。”
馬赫特做這個決定,顯然也不是一點顧慮都沒有的。
找競爭對手的關聯企業買東西,肯定是會有一定風險的。
“我們只是單純的找它們訂購原材料,材料是用在哪些零件、哪些車型上面,對方都是不知道的。”
“所以基本上不需要擔心信息泄密的風險。”
到了這個地步了,依巴特肯定是要讓老大放下顧慮。
對于跑車來說,碳纖維原材料的占比還是比較大的。
畢竟上面有大量的零件是使用碳纖維來生產。
甚至保時捷自己就有一家公司是生產碳纖維零件的。
一些大的零件就自己生產,小的從供應商那邊采購。
這倒是跟四門兩蓋這些零件的模式有點類似了。
……
伴隨著南山碳纖維將最先進的碳纖維材料出口給國外的各個客戶,南山碳纖維自己的業務是蒸蒸日上了。
但是國內的航天科技和中航等廠家,心中難免就多了幾絲擔憂。
“趙總,相關部門如今已經允許南山碳纖維把自己生產的所有原材料都對外進行出口。”
“這么一來我們在碳纖維零件上面積累的技術優勢基本上就不存在了。”
“這對于我們的航空航天產品追趕甚至超越世界水平是不利的。”
“我們要不要一起跟南山碳纖維那邊溝通一下,看看能不能對供應給國內的材料和出口的做一些區分。”
“最先進的材料,還是要優先供應給我們。”
“只有產能有剩余,我們不需要那么多的時候,才進行出口。”
錢俊峰作為航天科技的總經理,集團下面有那么多的公司使用了南山碳纖維的材料。
他也算是操碎了心。
以前是通過各種手段去國際市場買國家的T700和T800,關鍵經常還買不到。
這對火箭和衛星的研發來說,肯定是很不利的。
航空發射的成本是很高的。
你能夠用更少的重量實現同樣的功能,就能節約更多的發射成本。
所以各種衛星上面,基本上都是會大量的使用碳纖維材料來降低重量。
比如今年航天科技復雜研發和發射的某偵查衛星,就是使用了南山碳纖維T1100復合材料,性能實現了大幅度的提升。
“南山碳纖維好不容打破了美利堅的封鎖,我們現在這個時候去找它們是不是有點不合適?”
趙天靈作為中航的老總,考慮的東西有點不一樣。
國內的航天產業其實跟國外的差距比航空產業更大。
對趙天靈來說,現在最需要的是航空發動機和雷達相關技術的突破。
目前來說,南山碳纖維哪怕是把最先進的碳纖維材料全部供應給中航,也是沒有辦法確保生產的飛機就是全球最先進的。
當然了,它也知道波音那些企業就算是從南山碳纖維購買了材料,也不會輕易的用在自己最先進的軍用飛機上面去。
所以碳纖維出口對中航的影響比較有限。
“曹總是講道理、明事理的人。”
“我們又不是不讓他出口,只是希望南山碳纖維優先將先進的材料供應給我們。”
錢俊峰這話剛剛說完,趙天靈就說道:“如果只是這個要求的話,我覺得都不需要找曹陽,南山碳纖維肯定是沒有意見的。”
“這點覺悟他們肯定是有的。”
聽趙天靈這么一說,錢俊峰有點扭捏的說道:“這不是出口的價格和國內采購的價格不一樣,到時候人家出的價格更高的話,南山碳纖維的想法可能就不同了。”
到了這個時候,趙天靈算是明白錢俊峰的想法了。
這是又希望優先使用先進的材料,又不想多花錢啊。
不過錢俊峰畢竟是一心為公,趙天靈倒也不好多說什么。
畢竟這個事情要是真的能夠搞順,對中航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相關部門在南山碳纖維那邊是有聯絡代表的,我覺得這種事情讓他們出面就行了。”
“我們直接跳出來,反而不大好。”
趙天靈這么一說,錢俊峰想了想,似乎也挺有道理。
最終才熄了要直接給曹陽打電話的心思。
不過他們的想法通過潘軍轉達到曾建英和曹陽那邊的時候,曹陽倒是沒有什么意見。
他要搞出口,并不是真的要去資敵。
而是為了提升華夏碳纖維行業在全球的地位,最終掌握碳纖維材料的定價權。
遍觀所有的材料,沒有幾種材料的定價權是掌握在華夏手中了。
這種局面,曹陽是非常希望改變的。
碳纖維這個領域,就是他現在能夠發力的一個行業。
要是能把東麗和赫氏的市場份額給吃掉一大半,那么南山碳纖維在全球就再也沒有對手了。
到時候帶著光威集團等其他的企業,大家一起制定一個碳纖維材料的價格規則,那樣子掙錢就容易很多了。
畢竟,一流企業是做標準的。
曹陽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公司都是一流的公司。
(https://www.dzxsw.cc/book/33378668/13589827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