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4章送禮
房玄齡來訪,就好像按動了什么開關一樣,接下來的幾天,范府門上來了不少訪客,不但讓范文進很是震驚,連褚遂良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了起來。
先是大將軍龐玉親自登門,這個好理解,龐玉在涼州和范文進搭檔了好幾年,算是老朋友了。
龐玉一見到范文進就分外親熱,連連告罪說自己來的遲了,因為他也剛剛得知范總管回京述職的消息。
礙于身份,龐玉沒有在范府久留,他是衛府大將軍,范文進以前是地方守臣,如今回京述職,也是肯定是要任職文官。
所以他們之間的交往就要注意一些,前隋時這種事倒是比較寬松,因為很多大將軍身上都有其他的職務,文武之間分的不很清楚。
可現在就不一樣了,大將軍之中,除了在兵部任職之外,不再能擔任其他文官職位。
這種變化你只要留心些就不難發現,龐玉回京半年多了,對此自然有所了解,所以能親自登門看望范文進一下,可以說是很給范文進面子了,因為人家身上是擔著政治風險的。
龐玉之后,左驍衛大將軍徐世績也派人過來問候了范文進一聲。
這是當年徐世績率軍出兵涼州與吐蕃作戰時結下的交情,兩人沒有太多的交往,但以范文進的身份,聽聞其回京述職,徐世績也稍微表示了一下。
除了這兩位之外,比如說宇文伏藏等涼州親信的家人也陸續上了門,這肯定是觀望風色半晌,才做出的決定,不然隔了這么長一段時間,足夠他們迎在長安城外了。
上門的人都送了不少禮物,各式各樣,沒有太貴重的東西,都屬于一番心意的范疇,主要是都留了話,有何不便之處總管盡管吩咐,只要咱們力所能及,都能給您辦了。
這些基本都還在意料之中,比如說龐玉和徐世績兩人,即便他們不聞不問,范文進也打算抽空去人家門上拜會一下的。
因為他在京中實在沒有什么認識的人物,自然要去跟這兩位套一套近乎。
然后……上門的人就有些雜了,阿史那大奈,陳禮等人因為護送山南三國的人來京,如今還沒有離開,紛紛派人過來探問。
大家都沒有親自露面,做的很有分寸。
最讓人意外的是,鄰居們都很熱情的派人過來問候,手上都帶著禮物,好像過年串門一樣,弄的范文進也很懵,多年不來長安,長安城中的貴人們都這么好打交道了嗎?
問褚遂良,褚遂良也很是疑惑,這些人都是從哪聽來的消息?
皇城中的人家,大部分都是外戚,京中貴姓屢見不鮮,只不過真正有權勢的沒有幾家罷了。
比如說范府東邊的鄰居就是歸寧侯王世偉,他是王世充的弟弟,如今宮中王德妃的父親,只知道吃喝玩樂,最讓人放心的一個人。
其他的搬進皇城居住的人家大致和王世偉都差不多,宮中的那些貴人,父母兄弟權勢不高,能讓人在意的一般都是她們的叔伯長輩。
最后連吳王李伏威的兩個女婿都登了門,送了一座血珊瑚,非常豪氣,很是符合吳王的人設,卻把范文進嚇了一跳,這么貴重的東西他還是頭一次見。
本不敢冒然收下,卻被褚遂良勸住,事后褚遂良笑語,吳王家資萬貫,富可敵國,他府中送出來的東西,總管若是不收,吳王回來聽說此事,一定以為總管瞧不起他,以后也就別想往來了。
吳王歸唐之后,跟京城人家結交的時候,鬧出了不少的笑話,杜伏威就是拿禮物開路,想要融入京師權貴的圈子里去。
這么粗暴的辦法是真不成,鬧的貴族們很瞧不起這個土包子兼暴發戶,吳王也很鬧心,覺著人家門墻高峻,讓他不得其門而入,于是就不再跟人來往了。
前幾年吳王嫁女兒,招的女婿非常好,是相州杜氏的后起之秀,后來杜伏威又被派去東海領兵,建立了不少功績,估計這次回京就又是另外一番模樣了。
關西人很看重戰功,吳王杜伏威回京之際,也許就不用他去巴結別人,而是別人上趕著來拜見于他了呢。
更讓人意外的是,成國夫人府也送來了禮物,來人還轉述了夫人的話語,說了說衛王如何如何,看來是看在衛王楊爽的面子上,這才讓人上的門。
范文進心驚肉跳,琢磨了好幾遍,心說別是來興師問罪的吧?按輩分來說,衛王可還是夫人的叔父呢。
“登善,這……禮物收還是不收啊?”
褚遂良……
自從他建議范文進收了吳王的禮物,之后凡是上門來送禮的,范文進都會有此一問,讓褚遂良意識到,這位范總管身體是弱了些,平日里待人接物好像也是平常,可心思絕對夠用。
只不過是藏拙于內,輕易不會表露出來罷了。
當然了,以范總管之經歷,又怎會是個平常人?庸庸碌碌的能掌管涼州那樣的地方這么多年嗎?
所以說問題不在于范文進,而在于他自身,他褚遂良有些多事了,他又不是范府的管事,說話是要講究分寸的。
在范府待了幾天,他多少有些被范文進的表現所迷惑,當起了范府的半個主人,那人家還跟你客氣什么?
“夫人向來不理外事,但她……送來的禮物是退不得的,還是收下為妙,日后回禮也便是了。”
說完這句話,褚遂良更是感覺自己成了范府的管事,這種感覺對于他來說實在不怎么美妙,于是便祈禱著皇帝趕緊召見范總管,他也就能早日脫身,去當他的散騎常侍了。
至于皇城里的人家為什么變得這么奇怪,褚遂良倒也有所猜測,說不定是宮中傳出來了什么消息,人們便紛紛來錦上添花。
房喬……再是交游廣闊,來上這么一趟,也不可能讓皇城中的人們對范總管如此之禮遇吧?
也許是他的祈禱起了作用……
這一日傍晚,天色才剛剛擦黑。
范府的地方大,人卻不多,一片黑暗中點點燭光燃起,幾處廚房也開始做起了晚飯。
范文進此時正在府中書房中看書,手中拿著的正是郫國公何稠所著的何氏工物,此書他在涼州時便有所耳聞,知道是朝廷重點推薦的書目。
只不過涼州人大多不喜歡讀書,范文進入鄉隨俗,不會在人前露出勤奮好學的模樣,只有在冬天里借著身體欠佳的借口,能夠在總管府中的書房中安靜的讀讀書,練練字什么的。
但何氏工物這樣的當世大作他還沒有機會拜讀過。
到了長安卻是閑了下來,褚遂良向他推薦了這本如今朝中之人幾乎必讀的工科讀物,范文進也就無可無不可的拿了起來閱讀。
這肯定不在于他的興趣如何,只在于一個風氣問題,既然朝中之人都要拜讀一番,那他要在長安任職的話,就要跟上節奏。
只是……郫國公寫的書也太艱深枯燥了些,書中多有術數之學也就罷了,怎么還弄了些古怪的符號?
而且對于書中提到的各種技藝,范文進也不太感興趣,倒是其中對于弓弩,兵甲之類的描述,范文進還能看的下去,因為他是隨衛王帶過兵的人,在涼州也一直和兵將們打交道。
所以他對關于軍事上的東西就很關注。
何氏工物涉及的門類很多,比北魏年間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還要駁雜,而且經過近百年的時間,許多技藝都有了改進。
范文進略略看了兩冊,就知道何氏工物在本質上確實是工匠之學,與朝中的大臣們無甚相干。
不過著述立說的是郫國公何稠,又得到了朝廷的認可,大力推行,何氏工物一書必然會成為當世的恢弘巨著。
朝中的人都要先來看一看,不代表他們對此感興趣,其實就像他范文進一般,拿來粗略觀覽,做到心中有數,起碼要知道何氏工物在講什么,這是為官之道的范疇。
而且其中也表明了朝廷的動向和風氣,比如近兩年朝廷開始修橋補路,那么是不是說朝廷缺少工匠之流,于是何氏工物便應運而生了呢?
即是朝廷有意推行,那么將來是不是說匠作之家不得入品的舊事順便也就徹底廢除了?
不得不說的是,九品中正制雖已廢棄多年,可一些劃分的等級卻還有留存,就像后來南亞次大陸的種姓制度,即便廢除了,人們依舊會在按照其規則行事。
九品中正制就是這樣一個制度,把人們明確的劃分了三六九等,即便廢除了幾十年了,余毒依舊還在。
匠作之家不得入品的規定就是其中之一,把手工業者死死的壓在底層,順便保證了宗師大匠皆出于貴族人家。
這是一種全方位的壟斷行為,是阻止社會進步的最為頑固的壁壘。
千多年之后,南亞次大陸的貧窮和混亂,根源上便在于種姓制度,人們的階級被固化了下來,保證了少數寄生蟲過著奢華無度,紙醉金迷的生活,大部分人卻淪為底層,掙扎著卻沒有一點的盼頭。
加上其中摻雜了許多佛教思想的影響,給人們進行了洗腦,讓人們失去了反抗意識,認為人天生就該如此劃分。
你瞧瞧,這和九品中正制是不是非常相像?
(https://www.dzxsw.cc/book/3333/76364814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