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8章大軍
“李淳風是哪個?”
今日殿中當值的是散騎常侍楊續,顏師古則給皇子李原上課去了。
當然了,這里也有各人喜好的原因在里面,李破喜歡用顏師古起草詔命,殿前問詢參贊,用起來很順手。
李碧監國之后,則多以楊續為佐參,倒也不是看不上顏師古,那畢竟是她親自選的皇子師,而是楊續是晉陽舊臣,又是弘農楊氏子弟,自從知道了李破身世之后,她對弘農楊氏的人不自覺的便有了些親近信任的感覺。
楊續才能平平,其實就是占了這么點便宜而已。
當初在漢王府中還算有一席之地,進了長安,李破身邊人才多了起來,他在門下省就有些邊緣化的趨勢。
所以他想外調一任太守什么的,還在猶豫不定之中,估計就算是外放,最少也是明年的事情了。
毫無疑問,他是從龍之臣中混的比較差的那種,家世如此顯赫,又曾在漢王府掌管機要,如今卻弄的上不著天不著地的,說明他的性格和才能上都有問題。
李碧監國之后用他,對他的仕途沒多大的幫助,因為皇后監國時間不會太長。
……………………
不過楊續顧問答對還是中規中矩,太常寺那邊地上的表章,在門下省都會得到梳理。
聽皇后娘娘一問,楊續立即答道:“回娘娘,李淳風是歧州雍縣人,年紀不到三十,曾為偽王李世民記室,后來去了長安書院任教授之職。
據說精研術數,歷算,星象之學,與何大府有半師之誼。”
李碧頭也不抬的哦了一聲,看著太常寺呈上來的奏疏有些眼暈,沒看完就失去了興趣。
李淳風借太常寺之名進言,指摘歷法之誤,她不懂這些,但她知道歷法對農時的重要,并不會對此不管不問。
她對朝中各個部門都很熟悉,當時就有了些疑問。
經由太常寺上書,看來是走了何稠的門路,能遞到御前,說明其人所言很有道理,并非無的放矢,不然的話郫國公那里就說不通。
于是她隨口就問道:“為何不交由太史局審閱?”
楊續回道:“許是太史令傅仁鈞定戊寅元歷,會見之不喜之故吧?”
皇帝身邊的散騎常侍起到的就是這個作用,顧問參贊,釋皇帝之疑,給人上眼藥也是輕而易舉,所以很少有人會愿意得罪他們。
李碧一下就明白了過來……
“太史局好像以前叫太史曹還是太史監來著?古時應該還有修史之責對吧?”
“娘娘所言無差,古時掌修史,藏書之權者,可謂太史公也,李耳,司馬遷等,皆可因此稱之。
漢末之后,多有沿革,至前隋,置太史曹,大業改太史監,為秘書監所轄,卻不再有修史之權,專管編修歷法,驗測天文等事。”
“本宮聽說傅仁鈞以前是個道士?”
楊續笑了起來,道:“傅太史年輕時是當過道士,后經前任太史令庾儉等人舉薦于李淵,才入職太史局,如今所遵之戊寅元歷就是他來主修的,耗時數載方成,得當精準,去前人之弊,頗得朝臣稱許。
還有就是李淳風少年時也曾拜入道門,陰陽歷法,乃至于術數,正為道家之所精,若非精通老莊之學,他們也不可能于歷法上有所成就。”
李碧長了些見識,點頭道:“門下省也看了,對此可有異議?”
楊續道:“娘娘問錯人了,臣等不通此道,本來交予秘書監復議即可,不過此事有關于何公……臣覺得應該給他一個顏面。”
李碧笑笑,習慣性的想了想丈夫遇到此事會怎么處置,這才笑道:“那就交由太常寺,秘書監共議吧,務求秉公商討……”
歷法的改動絕對不能算是一件小事,可對于掌握皇權的人來說,此事卻也不用太過關注,現在李碧的心神還是都放在了科考上面。
地方上報到朝中的奏章一日多似一日,除了大致描述了一下科考的情況之外,幺蛾子也是不斷。
之前她是真沒有說錯,到了年末勾決的時候,肯定比往年要多上不少……
……………………
遠在數千里之外的東萊郡城則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太守宇文士及忙的焦頭爛額。
大軍匯聚于海邊已有多日。
科考也在郡城中舉行,這地方沒什么人來趕考,科考之日進入文院的人數不足五十,很是凄涼。
可太守宇文士及等卻不敢輕忽,從長安傳過來的消息都是朝廷如何重視科舉的,宇文士及也沒瞞著眾人,于是郡中官吏就都緊張了起來,大事小情都要報到郡府,想讓個高的來抗雷。
弄的宇文士及也很頭大。
今日正值科考之日,他卻還不得不率人出城迎接一位重要的“客人”,吳王李伏威。
郡中高官他都帶了出來,之外新來的文士弘,陳凌等人也要隨他出迎。
出城十里,道左相迎。
宇文士及瞅了瞅左右,心里哀鳴一聲,除了文士弘等寥寥數人之外,其余皆為杜伏威舊部,讓他頗為懷疑,杜伏威這是來東萊聚集舊部來了。
更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像杜伏威這樣的降唐諸侯,竟然能夠隨意出京?還能陣前領兵?朝中那些人莫不是都睡著了?
陛下是怎么想的?不會擔心放虎歸山嗎?
一連串的疑問浮現在他的心頭,卻沒有任何的答案,甚至于他都沒想好,怎么接待吳王大駕。
而且大家聚集于東萊不足一月,糧草輜重卻已經堆滿了各處庫房,可見朝廷之重視。
河北那邊來了五千精銳,全部隸屬于左御衛府,也就是左御衛大將軍尉遲偕的部下。
宇文士及在天策府的時候就知道,漢王在晉地組建了八個衛府,四個騎兵衛府,四個步軍衛府。
大將軍尉遲偕的部下多數都是步軍,攻城拔寨,戰功赫赫,而渡海作戰,需要的正是步軍。
其余五千人則為江南水軍所部,由文士弘,陳凌兩人率領,現在大唐水軍之精華,估計大半已聚于東萊海邊。
大唐如今海船還不多,文士弘的江左水軍是先乘船到江都,再和陳凌匯合,一道乘大船出海到達的東萊沿海。
不用懷疑這些人的戰斗力,都是隋末戰亂中掙扎出來的人,大小戰事都經歷過,一個個鷹視狼顧的樣子,瞧著就讓宇文士及心驚不已。
他們不怕打仗,就怕沒仗可打……
宇文士及也到海邊去看了看,浮在海上的大船是密密麻麻,宇文士及從來沒見過這么多的船只。
而大軍聚集到東萊之后,休整了幾天,便陸續上船操演,尤其是河北的那些兵將,還得先撲騰到海里去練習一下游泳,上船之后就要在近海巡游一番,感受一下行船的“樂趣”。
沒幾天這些河北的旱鴨子,誰也瞧不上的驕兵悍將們臉就都綠了,有些人上船之后差點連膽汁都吐出來,在一些南人的嘲笑之下,再也耍不得什么威風。
這是一次標準的遠征,人數雖然不多,意義卻非同凡響,如果此行功成的話,也就代表著大唐開始將他的勢力范圍向外延伸了開來。
另外大軍到來之時,帶來了很多的工匠,修建碼頭的速度一下快了起來,如今東萊已有兩處可以停靠海船的碼頭完工,還有兩處正在修建當中。
這讓東萊稍微熱鬧了一些,和當年楊廣征伐遼東時征募民夫,弄的天怒人怨不同,大軍并沒有擾動地方,甚至還給東萊做了不少貢獻。
這一點不論是宇文士及這個太守,還是苗海潮這個郡丞看的都很清楚。
碼頭修建了這么多,將來應該有些用處吧?不管是大軍出征,還是外海來人,停靠東萊的機會都比較大,會給東萊帶來什么呢?苗海潮顯然比宇文士及更加的明白……
他打算等這事過后,跟宇文士及商量一下,能不能像南邊那樣在海邊建個集市什么的,也做一做海上的買賣,那可是一本萬利,能讓大家腦滿腸肥的好事。
………………
官道上馬蹄陣陣,數百人的隊伍漸行漸近。
東萊郡尉王雄誕首先忍不住了,翻身上馬就迎了上去。
到了近前稍一打望,臉上就笑開了花,打頭的那位,神采飛揚,可不就是自己的義父嗎?頓時眼睛就有了些濕潤,下馬之后狠狠的敲擊著胸膛,隨之拜伏于地。
“孩兒恭迎大王歸來。”
杜伏威大笑聲中,催馬上前,翻身下馬,一把攙起了自己的義子,“好好好,也就一年多不見,不用像個娘兒一樣,沒的讓人笑話。”
王雄誕順勢起身,抹了把臉,也嘿嘿笑了起來,“俺聽義父要過來,都不相信是真的,皇帝竟然敢放義父出來……”
杜伏威瞪起了眼睛,捶了他一拳,“說什么胡話?陛下待我恩重如山,以后再不恭敬,老子就砍了你。”
王雄誕不在乎的晃著腦袋,強壯的身體更是紋絲未動,“嘿嘿,義父說什么是什么,至尊度量大,咱們也不能對不起他,有義父領著咱們,殺他娘的。”
(https://www.dzxsw.cc/book/3333/374519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