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決心
蕭禹有點后悔,很想把之前脫口而出的話給收回來。
他在年前已晉中書令,以不到五十的歲數于仕途之上再進一步,來到了一個人生巔峰,不過他這人毛病可不少。
李破能用他,主要是身邊人才太少所致,再有就是他的家世……嗯,不得不說的是他沾了蕭皇后的光。
蕭皇后在晉陽和李破一家相處的不錯,她的親弟弟自然也就成了優先選項,其本人的才干卻要排在最后了。
此時蕭禹就試圖挽回一下,他這心直口快的毛病已經犯了無數次,好像還要繼續犯下去。
“依臣之見,不管使人前來所為何意,今年也必平定河北,所以不需顧忌其他,按照之前商議行事便了。”
其他兩人都微微頷首,蕭時文轉彎倒挺快的……
溫彥博道:“竇建德向來奸狡,即便有意降我,也定不肯輕易俯首,確實應該隨時準備過河擊之,不能予其喘息之機。
哼,劃江而治……竇建德若存此心,那可是大錯特錯了。”
封德彝也再次開口道:“臣也以為當整軍備戰,天氣漸暖,竇建德自知途窮,可能一邊示弱于我,一邊引突厥南下與我相抗……看來得讓前方各部將領小心行事了。”
李破沉吟片刻,心意已定,召幾位重臣前來是想聽聽他們的意見,當了皇帝之后這已經成了習慣。
看短短幾句的工夫,三人的意見就已經漸漸統一了起來,于是便道:“即是如此,不如傳詔代州總管宇文歆率兵走飛狐道,進兵幽州,先切斷竇建德北去之路,突厥人若有南下之意,也能把他們擋在幽州,你們以為如何?”
幾個人愣了愣,之前確實有人提議由并州出幽州,可卻被兵部否了。
顯而易見的事情,一旦代州成軍走飛狐道,過了太行山便呈孤軍之勢,幽州乃河北重地,城池堅固,若不能快速攻陷城池,站穩腳跟的話,時間一長,便有腹背受敵之憂。
還是蕭禹嘴快,“還請至尊三思,飛狐道臣雖沒有去過,但據聞……”
說到這里立馬頓住,他此時才想起來皇帝走過飛狐道,可能還不止一次,那里是什么狀況不用他來解說。
訕訕一笑間,跳過廢話,接著道:“至尊是否急切了些?竇建德盤踞河北日久,不會不提防太行狹道,一旦有所失利,并代兩州震動之下,極易為突厥所乘啊。”
封德彝也同意蕭禹所言,但他還是瞅了瞅蕭時文,心說這廝說話總是這么不中聽,估計什么時候就又被貶出京師了。
以后離這廝盡量遠些,以免沾了晦氣。
其實他和蕭禹不合已久,蕭禹覺得他賊眉鼠目,慣會諂媚君王,他則覺著蕭禹自詡出身名門,氣量狹小,誰都瞧不起。
于是這兩位在李淵時期就你來我往的較勁,秉承著晉末的官場風氣,兩個人只要找到機會,便會在李淵面前說對方的壞話。
蕭禹兩次被貶出京師,都有封德彝的功勞在里面。
現在也沒怎么變,封德彝借著門下侍郎之便,在李破面前沒少說了蕭禹的短處,只是李破沒李淵那么小氣,蕭禹在其位子上坐的很是穩當。
時日久了封德彝便也不敢輕易說人小話了,君心難測,哪天煩了,反而就成他的錯處了也說不準。
蕭禹就比較耿直,還延續著以前的作風,誰不招他喜歡了就要嘀咕兩句,處境確實比封德彝危險的多。
溫彥博沒他們那么多心思,他只就事論事。
“臣贊同蕭中書所言,突厥與我交好多年,其西方汗還能率軍南來,可見突厥之心性,并代之兵為備突厥,不可輕動啊。”
其實這也正是李破忌憚的地方,可他主意向來很正,做出決定之后不會輕易更改。
“你們想過沒有,一旦竇建德與突利汗阿史那多聞相勾結,河北便不復華夏之土也,自前隋以來,丟了多少地方你們算過沒有?
長城之外,幾乎盡為突厥所據,若其再染指河北……山東,河南,甚至是江左,將皆無寧日矣。
你們都乃朝中重臣,不會不知道各地殘破,無以為繼吧?戰事還能打幾年?一年兩年許還支撐的住,拖個三五年,拖也把人拖垮了。
你們不會想讓人管咱們叫西唐吧?割據一隅,仰人鼻息,朕是受不得那樣的委屈的,此戰必勝,若竇建德還敢頑抗,引突厥南下,朕不惜親身臨陣,也定要斬其首級而還……”
三人面面相覷,封德彝率先起身,躬身道:“至尊有此志氣,何愁天下不定?臣等能隨至尊左右,萬幸也。”
其他兩人慢了一步,卻也起身相合。
李破笑道:“不用如此,此戰雖險,卻也不無勝算,當年我去幽州殺了羅藝,移幽州之民充于代州,這才幾年過去?想來竇建德也沒那個本事讓幽州恢復過來。
朕專斷一回,卿等可莫要怪朕不納人言啊。”
皇帝談笑自若,胸有成竹的樣子確實能夠安穩人心,這個時候他們想的就是,皇帝在登基之前,常常率大軍作戰,用世之名將稱呼也不為過,在戰事上應該比他們看的要透徹的多。
蕭禹終于口吐人言,笑道:“至尊如此英明神武,臣等可不敢放肆……”
其他兩人聽了立即側目而視,可這廝話鋒一轉,就又叨咕上了,“宇文總管疏于軍事,當年就不很得力……嗯,莫如遣一上將去并州領軍,以免誤事。”
封德彝暗自一笑,蕭時文果然還是蕭時文,當年宇文歆曾罵過他,他還記得呢,真是氣量狹小,不足與謀。
李破笑而不答,他覺得蕭禹這人真的挺有意思,他難道不知道宇文歆降了以后,很受重用嗎?
至于宇文歆當年獻晉陽,那屬于棄暗投明,怎就不很得力了?蕭時文頭真的很硬啊,是不是借機敲他兩棒子,讓他說話時小心些?
那邊溫彥博已是搖頭道:“蕭中書此言差矣,宇文總管在雁門多年,勞苦功高,也很有智謀,臣以為以其領兵,正得其人,只是還需派一良臣赴雁門,暫代并州總管之職。”
封德彝在旁邊瞅了瞅蕭禹,若是李淵在位,他一定趁機薦蕭禹去雁門上任,可現在嘛,也只是想想罷了,皇帝明顯很信任蕭時文,暫時肯定動不了他。
倒是宇文歆,當年也只平平,不想去到晉陽之后,卻是生發了起來,在代州總管任上好像也有些年了,聽說還屢次出使突厥,乃皇帝心腹之臣無疑。
此次若真領兵東出,立下些功勛可能就會召回朝中任職了吧?這是皇帝在給他立功的機會?位置已經想好了嗎?
就憑他這心思,也不愧能經歷幾朝而不倒,聞到點濕氣就曉得哪邊要下雨了,你說絕不絕?
蕭禹試探著踢了宇文歆一腳,見被人擋住,卻也沒有繼續爭執,因為如今已經晉為尚書左仆射的溫彥博確實不太好招惹。
而且溫大臨和封德彝不同,他確實有幾分敬重。
李破點頭,“卿所言甚是,可有舉薦之人?”
溫彥博稍一沉吟,便道:“兵部尚書屈突通可堪大任。”
李破輕輕皺了皺眉頭,屈突通才能上沒有問題,可他已經六十多了,去了還能回得來嗎?若非了解溫彥博的脾性,不然一定會認為他和屈突通有仇。
再有就是并州總管陳孝意也已年近八旬,把兩個老人放在北邊,于心何忍啊?
不過還是點了頭,因為屈突通除了年紀大些之外,確實是合適的人選,再有就是折沖府的設立已經停滯了半年多了。
此議是屈突通提出來的,讓他去雁門邊塞改革府兵制度,應該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有了成效,對于防備突厥會有很大的好處。
心里是這樣想的,嘴上卻道:“屈突尚書年事已高,怕是不耐遠行……不如你們回想思量一下,舉薦些合適的人上來,從中選一選。”
三人都是點頭稱是,代州總管可不是別的什么總管,那是既是北邊的軍事重鎮,又乃朝廷牧馬之所在,它和后面的并州相互依存,幾可聯為一體。
以前能任職并代總管的人都是皇親國戚,外人根本無法染指,就怕有人受突厥蠱惑,致使晉地門戶大開。
而且前人還有“有并無代,有代無并”之說,也就是說兩州總管只設一人,以免相互掣肘,衍生禍亂。
到了現在情形就不一樣了,李破沒什么親族,而且并州總管陳孝意,代州總管宇文歆已經并存了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并代兩州總管的含金量都有所下降。
但代州總管這個職位自有其特殊性,只要有人能在此任上待兩年,便足以證明他的才能和受寵信的程度。
所以人選之上確實要斟酌再三,不然的話溫彥博也不會提議屈突通去擔任此職。
屈突通這人性情穩重,熟知軍事,才能上沒有任何的問題,至于忠誠之上,只要長安別被別人搶了去,屈突通還是值得信任的。
(https://www.dzxsw.cc/book/3333/373164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