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早知如此
安陽城
自殷夢華不戰而逃后,紅蓮教在安陽的命運便如同秋日枯葉,搖搖欲墜,終至一敗涂地。
黑水使的隕落,更是讓紅蓮教的支柱崩塌,如同暗夜中的最后一絲火光,被無情的寒風徹底吹滅。
安陽城,戰云密布,血染的夕陽映照著羽林軍堅毅的臉龐,他們身披鐵甲,手持長槍,穩步推進,殺氣騰騰。
紅蓮教徒已經被狂熱信仰蒙蔽了雙眼,他們的眼中沒有恐懼,只有對教義的盲目忠誠,即便面對如山般的羽林軍,也未曾有過絲毫退縮。
即便圣女逃了,護教使者死了,他們依舊揮舞著刀劍,口中高呼著紅蓮教的口號,一心要將自己的靈魂獻給那虛無縹緲的紅蓮凈土。
戰場上,刀光劍影交織,血花飛濺,每一聲兵器碰撞的巨響,都伴隨著生命的消逝。
紅蓮教徒的頑強抵抗,讓羽林軍也付出了近萬人的傷亡。
然而,大勢所趨,隨著最后一個紅蓮教徒倒下,安陽城終于恢復了平靜。
戰后,安陽城滿目瘡痍,斷壁殘垣間,橫七豎八的躺著尸體。
羽林軍將士們忙碌于清理戰場,救治傷員,臉上寫滿了疲憊。
吳孝文初入羽林軍時“不近人情”、“鐵面無私”。
但此時此刻,他的心境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獨自漫步于安陽城的廢墟之中,凝視著遠處一堆尚未掩埋的尸體,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情感。
那些尸體中,既有紅蓮教徒的狂熱信徒,也有羽林軍的將士。
他們曾經都是鮮活的生命,如今卻化作了冰冷的尸體。
“這就是戰爭?”
吳孝文喃喃自語,顯得格外沉重。
這一刻,他不再是那個只知道尋找“錯誤”的冷酷監軍,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人。
他開始思考,這場戰爭的意義何在?
是為了守護什么?
又失去了什么?
風,帶著幾分蕭瑟,穿梭于碎石之間,發出嗚咽之聲。
曹鯤沒有吳孝文的多愁善感,此時他的心中充滿了喜悅。
祭壇之上,光芒四射,仿佛匯聚了天地間所有的靈韻與寶藏。
寶物五光十色,神兵利器寒光凜冽,靈丹妙藥香氣撲鼻……殺人放火金腰帶!
一場大戰下來,他已經賺的盆滿缽滿。
僅僅是那個愚不可及的黑水使,就讓他大賺一筆。
此人雖然傻,但修為高深,氣運濃厚。
一卷上古時期的傀儡術就是獻祭黑水使的氣運所得。
這卷傀儡術包含著七七四十九種傀儡的煉制之法。
其中最強的傀儡堪比仙人。
雖然煉制仙人傀儡,還太過遙遠,但煉制普通傀儡,絕對是手到擒來。
憑借著錦繡商號的財力,就是煉制出一支傀儡軍團也絕不是問題。
就在曹鯤清點戰利品的時候,雍州如同發生了大地震。
紅蓮教再次戰敗,圣女殷夢華不戰而逃,十幾萬教徒喪命。
雍州各方勢力大為震驚。
尤其是田猛、祝士達這些反王。
就在這些反王心思浮動,考慮要不要拋棄紅蓮教時,又一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打的各路反王心驚膽寒。
雄踞一方的韓世雄突然暴斃,疑似中毒。
而在韓世雄暴斃后,韓世雄的二兒子韓誠接管大權。
說起韓誠這個人,雍州之人都會說上一句虎父生犬子。
因為韓誠雖然是韓世雄的長子,可是他為人放蕩,文不成武不就,只會尋花問柳,飲酒作樂,以至于韓世雄都不把他當成兒子。
可是,就是這么一個犬子,居然能在韓世雄死后,接管了韓世雄所部的大權,至于長子韓廣因為不服韓誠,被紅蓮教的高手亂刀砍死。
至于韓世雄最出色的兒子韓璟,在兵變中重傷而逃,不知所蹤。
消息傳出,田猛、祝士達等人遍體生寒。
因為韓誠之所以能接管大權,靠的是紅蓮教。
那么豈不是說,韓世雄所部已經淪為紅蓮教的掌中之物。
至于那韓誠,擺明了就是紅蓮教扶持的傀儡。
那么有一就有二,幼兒就有三。
紅蓮教能這么炮制韓世雄,是不是也能這么炮制他們?
可怕!
田猛、祝士達不再猶豫,當即點齊兵馬,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安丘效命。
生怕赴了韓世雄的后塵。
安陽一戰雖然敗了,但紅蓮教依舊是紅蓮教。
殷夢華用韓世雄震懾了各路反王,很快就在安丘郡下轄的藍臺縣重整旗鼓,聚集了數十萬大軍。
公孫通、韓況等人收復了安水、鼎安二縣,打了勝仗,提振了士氣。
浩浩蕩蕩的趕到安陽與曹鯤匯合。
與此同時,監軍吳孝文的奏章也送達了玉京。
皇帝姬康看過奏章后,眉頭舒展道:“曹鯤可用。”
中車府令趙茍跪地稟報:“前線傳回軍情,紅蓮教聚集各路反王大軍,兵力不下五十萬,其中有眾多紅蓮教的高手。”
皇帝姬康舒展的眉頭再次皺起:“傳旨,命令安魯侯秦文遠出兵雍州,馳援羽林軍,雍州之亂,該停了。”
趙茍低聲問:“陛下,是否與太尉商議一二?”
皇帝姬康面色一冷:“這江山是朕的,朕要調動兵馬,還需太尉點頭嗎?”
趙茍慌張磕頭:“奴婢糊涂,奴婢糊涂,奴婢萬死!”
皇帝姬康不耐煩道:“去傳旨吧。”
趙茍戰戰兢兢的退出仁德殿,皇帝姬康面色陰沉的合上奏章。
旨意迅速傳達,太尉閻奇、平信侯柴亮等人大吃一驚。
“陛下是什么意思?”
“為何不與我等商議就突然調兵!”
“是不是前線有了什么變故!”
“是不是曹鯤死了?”
“查!速速去查!”
“曹鯤不死,我睡不著覺!”
平信侯柴亮對曹鯤恨之入骨,巴不得曹鯤戰死沙場。
可是,愿望終歸是愿望。
很快消息傳了回來,曹鯤非但沒死,反而在雍州又立下了戰功。
皇帝之所以調兵,是因為收到了監軍吳孝文的奏章。
至于奏章的內容,柴亮用屁股猜也猜到了,十有八九是向著曹鯤的,要不然皇帝不會突然調兵支援雍州,讓安魯侯襄助羽林軍討賊。
柴亮咬牙切齒:“吳孝文這個書呆子,壞了本侯的事,該殺!”
本來提議派遣監軍是為了懲治曹鯤的,沒想到吳孝文這個書呆子反而幫助了曹鯤。
早知如此,還不如派一條狗去。
(https://www.dzxsw.cc/book/33042907/3636573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