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背景資料》
阿拉伯文明
阿拉伯文明影響廣大,是三大宗教之一的發源地;其文化在中世紀占優越地位,而且經濟也很發達,貿易和交易遠在當時的歐洲落后市場之前,同時也十分重視世俗文化的研究。
之一:伊斯蘭教的創立及其經典
伊斯蘭教創始人為穆罕默德,出身貧窮,依靠經商致富后,開始常常到一個山洞中去思考問題。四十歲時,聽到真主對他說教的內容,稱其為阿拉的使者。于是他開始向周圍人傳教,從家人到朋友以及一些貧困者,但社會反響并不大。后因涉及到許多社會問題,而受到當地大商人和貴族的壓制,由麥加城遷至郊區,在那里開始繼續傳教,引起了另一城市人們的關注,雙方簽訂協議,將傳教中心轉移到了麥地那,開始建立一個一宗教為主的實體國家,并著手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大致有以下幾點:
第一,建立崇拜場所清真寺,這所最初的清真寺就成為了以后所有清真寺的樣板:有院子,宣講臺,并規定聚會進行儀式的日期為星期五,規定跪拜方向是克爾伯神廟,取代了當時的自然崇拜。
第二,提出“凡加入伊斯蘭教皆為兄弟”的口號。
第三,建立麥地那憲章:一致對外。
第四,建立軍隊,號召進行圣戰。將戰爭作為神圣的義務。起先是與麥加作戰的口號,后成為進攻其它地方的口號,推廣伊斯蘭教到各地。
穆罕默德在麥地那積蓄了八年的力量,建立了一支一萬多人的軍隊,親率軍隊進攻麥加。在其攻克麥加后,實施了一系列的措施:以麥加為勝地,以克爾伯神廟中的隕石為神物。他親自主持了第一次朝圣活動,為以后的朝圣立下了規矩;并在山上發表了“辭朝演說”,于第二年病逝于麥地那。
眾所周知,伊斯蘭教在創立中形成了系統的經典:古蘭經。這部經典并非穆罕默德編寫。而是由不同的弟子記載穆罕默德的傳授內容匯編而成,因而也產生了不同的派別。其主要內容包括兩部分:其一是在麥加期間傳授的內容,為麥加篇章;其二事故在麥地那期間傳授的內容,是為麥地那篇章。
這部經書規定了一個伊斯蘭教信徒最基本的教義:
首先是信仰:必須信阿拉;信天使,就是介于真主和先知之間的媒介體;信經典。不僅僅是古蘭經。還包括舊、新約;新先知,服從歷代先知傳授的知識;信末日,相信末日審判說。
其次是實際的行動,也被稱為五功:第一是念證言。必須每天朗誦;第二是做禮拜,一天之中做五次,每逢星期五必須集中到清真寺去聚會;第三是齋戒,伊斯蘭歷法的九月,成年男女必須齋戒一個月(每天從日出到日落)。之后還要重新舉行儀式就是開齋節。第四是天課,就是付稅,也可以作為一種濟貧稅,規定一人一年中必須把多出的錢的2.5%作為天課。第五就是朝圣,凡教徒在一生中必須親自去麥加神廟朝拜至少一次,時間是每年12月的初七、初八、初九。
而伊斯蘭教與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點是:伊斯蘭教主張宗教和世俗并重,反對出家修行拋棄生活,因而沒有修道院和修士,反對禁欲和獨身主義。這主要是因為阿拉伯商業發達。人們以經商為生;而宗教的產生必須順應當時的社會現實。
之二:阿拉伯學術文化
阿拉伯在伊斯蘭教創立之前,文化較為落后。直到伊斯蘭教創立以后,才開始進入封建化,國家的形成時期。而其周邊地區文化水平高,為了傳播信仰。就鼓勵信徒們學習寫字(如希伯來文、敘利亞文),并讓在戰爭中捕得的識字的俘虜,來教育阿拉伯兒童。從此,教育和學術于阿拉伯開始發展。也與其領土擴張有關系;阿拉伯通過戰爭吞并了大量的文明地區,形成了多個文化中心。
學術上。首先是本土的文化中心。在麥加和麥地那地區,是研究伊斯蘭教最初的學術中心,當地最為發達的是歷史學和圣訓學。
而在本土之外,首推伊拉克地區,當地財富聚集,學術發達(是古代文明帝國所在地),有著多種文化傳統的沉淀。巴格達作為阿拉伯帝國的首都,文人學者大量匯聚,討論內容包括語言學、哲學、醫學。其次是敘利亞和大馬士革,保存和收集了大量希臘哲學著作,由此開展翻譯工作,保留了大量的典籍。然后是埃及,雖然當地的古文明因為外族入侵而至此斷絕,但也有現存的學術中心被繼承:亞歷山大里亞;由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帝建設,只要是建筑和學術事業,學術設施發達。
阿拉伯帝國通過地域擴張,吸收了各民族的文化,使之成為了阿拉伯文化的一部分,對以后的歐洲影響重大。
在教育方面,伊斯蘭教創立之前,阿拉伯地區沒有學校。從穆罕默德開始,教育也開始起步。一開始,以寺廟(清真寺)為主來建立學校,目的為習字念經典,但范圍狹窄。
阿拉伯帝國時期,有了書塾和小學出現,上課內容一古蘭經為主,并包括算術、語法和詩歌;學習方式為背誦,崇尚體罰制度,費用視教師個人經濟狀況而定。
到了九世紀,清真寺數量眾多,教育普及教廣。辦學特點為民間化,政府設有專門的辦學經費和統一辦學標準,學校設置課程和情況一切由學校自主,任何人都可進入學校就讀。到了阿狄斯王朝時期,開始出現官辦教育機構,又是研究機構,吸收大量人才進行研究,有意識地培養了一批高層官員。
1067年,阿拉伯第一所高等學校——尼采米亞大學,獲得政府承認和資助,組織管理嚴厲,教師聘用須經過皇帝同意,且配備助學人員2~3名。學生有獎學金,食宿皆在學校,開課科目眾多。它的制度和方式影響了日后歐洲的大學發展。
在圖書館事業方面,阿拉伯的圖書館系統發達,新建設的和舊有的并寸。如亞歷山大圖書館。兩河流域每所學校均有圖書館。但也有在戰爭中典籍遭到破壞而圖書館卻保存了下來的情況。并因此引發了數次的大規模翻譯運動。在歷史上,每位阿拉伯國王都曾主持過。
而且阿拉伯帝國的個人藏書也十分豐富,使社會上學術氣氛濃厚。
之三:阿拉伯的文學和藝術
阿拉伯的文學,我們現在所能讀到的。主要有兩種形式:詩歌和散文故事。
詩歌是阿拉伯人的文學傳統,起源甚早,早于伊斯蘭教創立之前,阿拉伯詩歌已經進入了第一個繁榮時期。當時的詩歌:長詩——格綏達和短詩——麥格圖阿。由上下句組成,行尾押韻;內容為歌頌部落英雄、戰役經過、思念親人。或是描寫沙漠等的風光。詩人在當時十分受人尊敬,成為部落代言人或精神領袖。當時還有專門賽詩會,地點在克爾伯神廟,勝利者被稱為“懸詩詩人”。當時著名的“懸詩詩人”為烏魯姆.蓋斯,其人性格好酒,寫了很多思念情人的詩歌。
而伊斯蘭教的出現打斷了詩歌創作的傳統,詩歌由此走向衰落期。伊斯蘭教注重研究經典,使得世俗詩歌開始沒落。直到帝國開始擴張,詩歌才重新有了恢復和繁榮期。內容以哲理性問題為主,反映人生享樂和厭世的兩種態度:享樂主義教導人們及時行樂,整天喝酒;厭世主義主要有勸世詩、教導詩,受了伊斯蘭宗教的影響,講述萬物必消之理。與世俗生活保持距離。
散文故事著名的文體為麥嘎麥(聚會之意)體,講述內容、出處,反映了社會生活方面的豐富多彩;比較口語化,流傳很廣。對后人影響甚大。
代表作是《天方夜譚》(也就是《一千零一夜》):天方,指的的克爾伯神廟(天房)。指稱阿拉伯;夜譚,指夜間講的故事。其中收集了各地、各時期、各民族的現有傳說,加工整理而成,內容繁雜,以格言、語言、童話、戀愛、冒險、諺語為主,反映了當時廣大階層的各種普遍現象,以及對惡的憎恨,贊揚了高尚品質,表現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阿拉伯的藝術,因為至今還有不能造塑像的教條,所以主要表現在建筑上。
建筑中又以清真寺為主要代表,其樣式規定于穆罕默德時期,開始較為簡單,但包含了三樣必備的東西:院子必須寬敞,有房頂,有宣講臺。
隨著阿拉伯帝國的擴張,開始進入建造清真寺時期。691年,于耶路撒冷建造巖石清真寺,是為早期的盛名建筑之一。特點:呈八角形,有巨大的圓頂,繪有花草的瓷磚,并以經文為裝飾,被認識是保存至今的最古的阿拉伯建筑。
705年大馬士革清真寺(原為羅馬神廟)建成,長158米寬100米,正門為凱旋式拱門,兩旁為希臘圓柱,并有三座尖塔——是以后清真寺的典范。
至此,形成了清真寺的主要特色和功能:
第一,有寬敞的大殿,且十分干凈;兩旁有走廊,保證信徒可以保持干凈進入大殿朝拜。
第二,大殿旁必須有宣禮塔和圣龕,以及沐浴室——以保證宗教生活的需要:進門要看到水。
第三,巍峨的建筑和復雜的雕飾,主要是圖案,為了顯示阿拉伯帝國的威嚴和權利。
騎士篇
中世紀的騎士,尤其是日爾曼騎士是一個非常發達的階層。
起初,騎士是由騎兵發展而來,而其先決條件就是只有騎兵取代步兵,騎士階層才能興起。第一次使騎兵們大顯身手的無疑是日爾曼擊敗東羅馬之戰,這一役,令騎兵確立了優勢。但是騎士并不等于絕對意義上的騎兵,騎士其實是西歐把軍事力量納入封建體制的產物。一開始,因為有大量的自由民存在,因而實行了自由人服義務兵役的制度。但是隨著土地的兼并,大地產制導致了自由民數量大減,使得義務兵役難以實行,能被征入伍的人范圍日益狹窄,而且自由民也無力負擔軍事裝備。于是騎士開始成為領主的特權。
為了保證相當數量的兵源,當時的上層采取了一些措施,即把兵役與經濟來源結合在一起,也就是以后中世紀普遍的采邑制,這個制度始于法蘭克王國的查理.馬特時期。兵役從義務制轉變為采邑制。于是封建領主的軍隊成了國家軍隊的基礎。這種制度具有穩定性和牢固性。使騎兵從分散的狀態轉化為一個騎士階層,即形成了騎士等于騎兵加土地所有制的組成。
騎士在當時的主要職責是軍人,而軍人形象極受社會尊敬,因為軍事活動頻繁是中世紀特征。在人們觀念中,戰爭屬于正常的社會生活狀態。在經濟領域中,騎士是封建體制組成部分,效忠于領主,并通過宣誓等儀式來加強這種紐帶關系。而在社會階層方面。貴族可以是作戰的騎士,但騎士并不一定是貴族。騎士主要職責是作戰,而不具備貴族所具有的司法權和一些世襲權,而是“貴族的隨從”,處于貴族、農民之間的中間階層。
12~13世紀之后的和平時期,騎士軍事只能開始削弱,在經濟、政治領域提高地位,逐漸與貴族融合。那個時候騎士的培養已經必須從出生開始,是一個十分漫長的歷程:出生時便由父親監督實行洗禮。從小由乳母養到7歲,不可和家人同住。7歲后,真正走上騎士的道路。離開住處到一個高于自己家庭地位的貴族家族,開始學習成為騎士的必備知識,如養獵鷹、各種宗教知識和禮儀。14歲起擔任貴族的貼身隨從。為禮儀性質,可從中學到很多經驗知識,直到21歲長大成人。
21歲時,必須經過一種特殊的儀式。才能脫離領主家庭成為自主**的騎士。儀式很隆重,這種授封禮被認為是過去成年禮的延續或變形:在第一天中要進行沐浴和祈禱兩個儀式。為的是凈化**和靈魂。第二天正式授封:接受戰馬,并舉行象征性的比賽,成為騎士的外在標志。
所以,當時的騎士具有固定的特點,并有專門的稱呼為“兵”。
中世紀騎士和教會的關系是中世紀騎士的一大特征,也是野蠻和理論的相結合。
最初這雙方是對立的,因為騎士代表摧毀的一方,而基督教代表被摧毀的羅馬帝國;騎士十分尚武,以掠奪為特征,且掠奪目標常常直指教堂。雙方在理論、實際上都沖突,基督教崇尚和平,騎士則以戰爭為樂。
導致兩者的結合主要是有以下兩個因素:第一,源于教會的世俗化。因為得到了大量土地,使得教會成為西歐最大的封建主,當時的一個小教會都可以擁有為數1000多個的莊園。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利益,教會開始涉足世俗事物,從對國王的依附到對國王的支配,也使騎士保護的對象發生了轉移,騎士作為基督徒,不能侵犯教會,教會從與騎士對立的機構變為被騎士保護的機構。第二點,則是騎士本身也發生了變化。因為進入教會是當時貴族后代獲得社會地位的方法,所以騎士們從小就接受宗教教育,遵從上帝的教導來選擇合適的行為,從小培養對上帝的信仰;另外,騎士在戰爭時戰途兇險,遇到困難就往往祈求上帝的保佑;還有一部分騎士因為戰爭太過殘酷而轉向修道,另一部分大難不死的騎士則因為需要精神上的安慰,而絕對的信仰基督教。
因此,很多教會的行為準則成為了騎士的準則,騎士成為了上帝的戰士。當時騎士的準則主要為以下幾點:做一個虔誠的基督徒。12~13世紀后,虔誠成為首要準則,信仰基督教既是品質,也是資格,對騎士有了規定和約束。騎士的裝備也代表著教義,劍是十字教的象征,盾代表著保護教會的職責,雙刃劍則代表了正義的一面和殺敵。而且信仰上帝,騎士也必須有實際行動,為祈禱和懺悔罪行。必須成為保護教會的衛士,世俗國家是上帝在人間的房間,國王是房間的代表,騎士保護國王既為保護上帝,從而轉化為保護教會的職責。
中世紀騎士的愛情觀也有其獨特之處。與現代人的觀念并不相容,可說是獨樹一幟。
當時的婚姻以財產為基礎,騎士們追求愛情,但對象都是貴婦人,且不以結婚為目的。這種觀念成為中世紀后期宣揚的主題。吟游詩人用詩歌在各地歌唱,對以后的歐洲產生了很大影響。而且這種愛情觀在當時具有一定的社會基礎。
和平時期騎士軍事只能減弱,開始依附貴族宮廷而生活,講究禮儀、風度而非武力。特別是十字軍東征后。男子大都外出打仗,世俗事物落在婦女的身上,能力和地位均有提高。女主人在宮廷中經常擔任重要的角色,其地位崇高,成為前來依附的武士所崇拜的對象。而且騎士從小在貴族家庭中長大。很多的教育是由女主人安排,兩者無形中構成一種母親式的崇拜。這也是對當時無愛情婚姻的補充,騎士為利益而結婚,為了滿足精神的需要,在正常婚姻之外尋找精神的依托,自己所崇拜的女主人自然成為他們追逐的對象。這種愛情有很多不同于其他時代的觀念:其中包含著效忠觀念,但并不追求平等;且不以婚姻為目的,歷經艱難也無所謂;這也是道德提升的機會,封建附庸關系在愛情方面的體現為服從。在當時人們的觀念中。貴婦人是那個時期女性的典型,原本粗魯的騎士如得其垂青,可變得有修養,符合作為上層人的規范,也是和平時期的要求。
教會篇
基督教及其本身的宗教觀點。對中世紀影響甚大,也是對中世紀經濟結構的總結。
正如同在前面所提到的騎士和貴族一樣,中世紀的基督教也有一個明顯演化進程:眾所周知,早期基督教脫胎于猶太教。在羅馬的后期終于得到國家的承認而開始發展,并成為羅馬國教。在羅馬分裂后。基督教也形成東、西兩教,即西羅馬的天主教和東羅馬的東正教,而在中世紀起主要作用的是為天主教,但習慣上以基督教稱之;在經歷了蠻族大遷移后,日爾曼人的入侵并沒有摧毀這一宗教,基督教作為上層建筑的文化遺留了下來,并參照古希臘的學說開始演變,成為以后中世紀的意識形態,其包括范圍比羅馬時期更為廣泛,將整個社會納入了一個體系。
在一開始,基督教的地位在整個社會中地位低下,其時羅馬王權已經滅亡,而日爾曼人有如同散沙,在不斷投靠、依附了不同的新力量之后,最終定在法蘭克王國,在《法蘭克人史》中就有詳細的關于教會和王國的接近過程,到克洛威時期基督教被正式接納。事實上,法蘭克王國也需要如此的一套道德理論體系來鞏固它的政權,雙方開始融合。在這一階段中,教會僅僅是獲得一個生存的機會,當時的教士均由國王任命,并聽命與國王。
到了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時期,是西歐封建化過程進行完成期,也是教會的力量積蓄時期。因為法蘭克王國追求統一,需要借助教會的力量。矮子丕平幫助教會建立了教皇國,查理曼大帝借教會之因討伐異端,向外進行大量戰爭,教會成為了當時戰爭的借口。而同時,教會的力量也開始發展,主要表現于經濟方面:得到了大量來自于國王所賞賜的土地,使教會從信仰、思想機構轉變為一個擁有財富的組織,為其以后的強大奠定了經濟的基礎。
公元九世紀以后,特別是十一~十三世紀是教會的鼎盛期,在各方面都有所表現:首先,教會開始論證教皇國的合法性,偽造“君士坦丁的贈禮”,確定了教皇國的神圣性,這一騙局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才為人所揭穿。其次,教會也開始形成了世俗的統治機構,也就是為人熟知的教階制度:最高位者為教皇,主持梵蒂岡的內部事物;下來是紅衣主教,在很長時期內教皇一直由紅衣主教推舉產生,紅衣主教是教會的主要領導人;然后就是都主教、宗主教和大主教,他們都是大教區的領導人;最下曾的則是主教和神父,神父的權職范圍是教堂,且不能主持圣禮。最后,教會開始編撰完整的神學和王權的理論體系,出現了著名的“雙劍(雙刃)理論”,即王權和神權都是由上帝授予教會的,然后再有教會賜予國王。教會成為了王權的中介者;并由此得出結論,王權可由教會收回,是教會在最強盛時期的理論。
由此,教皇的權利達到了頂峰,中歐封建化也是基督教傳播之時。所以很快便傳遍了全歐洲。也是基督教興起的重要原因,使得整個歐洲基督教化,教會從此確立了穩固的地位,在當時文化、經濟和制度上都是中世紀的總代表:
政治上。所有的理論都是擁護等級制度而產生,將社會等級和三位一體理論相融合,禱告、打仗、勞動成為社會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并演化整個社會成為有機一體:也就是僧侶等于眼睛,給人一指示道路。代表著意識形態;貴族為手臂,而民眾則是人體的下身,誰也不能錯位。同時還極力鼓吹武士精神,將教會信仰和武士觀念合為一體,形成完善的結合,將騎士由世俗的支撐轉變為教會的支撐力量。教會還維持封建制度,確立封建法律,教會為封建主當時的很多民事法內容皆來自于教會制定,教會本身也開始擁有了法庭。即宗教裁判所。
經濟上,教會為封建主的代表,主要體現在教會的本身擁有大量地產,一個修道院可擁有幾千處莊園,同時教會還取得了向教徒的征稅權。使得當時的錢幣大量流向教會;而且修道院本身還經營著當時最基本的商業交易,成為當時市場、集市的管理者和開辦者。在經濟生活中,教會十分活躍,雖然這和它的理論有矛盾。教會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和錢財。也是最大的消費者:教堂的消費等是一個固定的消費團體,而且教會也參與商業活動。教會有借貸。以抵押借貸的方式進行;其本身還有商人隊伍,即采辦商人,專門負責為教會進行商業交易;又是市場的開辦者和管理者,經常在交易時以“上帝的休戰”為名來進行交易。
總而言之,教會是當時封建制度最大得益者,因而對封建制度也進行限制以保持自己的地位。
貴族篇
中世紀為一個典型的貴族統治時期,貴族是維持統治的階級結構,無論是否長官都有統治權,且成分復雜,并隨早、中、晚期不斷變化。
早期人們不注重譜系,因為是個民族與羅馬的混容時期,是重視現有勢力和土地;中期,社會基本定型,人們開始注重譜系,強調封號,看重出身,貴族集團也于此時形成,成為一個封閉的團體;到晚期,因為商品經濟發達和社會上成分的流動增加,也開始有下層人加入貴族行列,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有封號而無土地的破落貴族。
關于貴族的起源,現在的學者們有不同的看法,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來自于學者布洛克,他認為中世紀分為兩期。第一期(第十一、十二世紀之前)為無貴族時期,羅馬的原貴族隨著帝國消亡而消失,而蠻方貴族沒有形成;第二期(十二世紀之后)才開始出現貴族,其典型特征為騎士階層開始正式出現,即騎士等于貴族。但后來的學者通過考察,對以上說法不認同。日爾曼大舉入侵后,羅馬貴族沒有真正消亡,與后來蠻邦上層結合為一體,中世紀前期就已經有貴族,到了后期貴族和騎士有所融合,但兩者之間也有區別,直到和平時期,騎士的軍事功能削弱和,兩者才合為一體。
十二、十三世紀后,隨著貴族和騎士融合,開始形成明確的貴族之間等級,要成為貴族必須成為騎士,等級性和集團性明顯。騎士必須是騎士的后裔,這種差距和其他階層的集團拉大,使得貴族具有了明顯的封閉性,且貴族內部也分出了不同的登記,表現出不同的權勢:
公爵,此稱號授予部落首領,為一地的統治者,仍有政治、經濟、法律和權利,這些人行為往往決定很多人的命運,他們僅為名義上的歸附。
侯爵,大都為邊防長官,是由國家派為邊境地區的長官負責數郡的統治,這些人大都出身于當地的大家族,為半**力量。可任命當地官員。
伯爵,是地方的行政長官,如郡首,由國王任命,時間長久后也成為半**狀態。公爵的委任者也稱伯爵。其權利甚大。尤其代表公爵時,常常由社會秩序的維護者成為統治者,如在英國建立安茹王朝的安茹伯爵,以及法國的香檳伯爵等。
以上三種貴族為高等貴族。均擁有大量的領土,能實行**或者半**的統治。
子爵,起初為高級貴族的侍從或是助手,帶其處理事物和司法案件。高級貴族不在場是可**行使其權利,到后來開始建造城堡。形成小統治中心。
男爵,大都與軍隊相連,以服軍役為條件從國王那里領取土地奉養土地的騎士首領,一位男爵最少擁有40~50個騎士領(一個騎士領是指供養一個騎士所需的土地面積)。
貴族的特征也反映在其它各個社會生活方面。
衣食住行方面:衣服的顏色、款式均以法律規定,非貴族者不得穿金戴銀,不能穿絲絨、毛皮衣服。農民只能穿黑、灰兩色,貴族可以追求華美,是當時服裝改革的推動者;但當時的服裝上仍然有不少缺陷,如無襯衣、睡衣。且男女衣服樣式區別不大。在飲食上,有限制和經濟實力兩種區別。如野味:孔雀、鹿肉、天鵝屬于限制方面;而因為野味氣味大,當時的儲藏技術的落后,令得從東方而來的長途運輸香料可與黃金等值,成為當時貴族的專利。在居住方面。中世紀貴族為土地貴族,他們衣服土地而生,在莊園中心地帶有貴族的住宅,但主人不會長住;另一處則為代表權勢之地的城堡。起初是皇家特權,一般建立在山上。是易守難攻之地,一防衛性為主且代表權勢,不追求舒適,內部潮濕、陰暗;城堡的作用眾多,不僅是貴族家族的居住地和社交場所,也是在戰亂時周圍居民的避難場所。
婚姻家庭狀況:中世紀貴族的婚姻為政治婚姻,貴族結婚的目的是為了延續后代和加強貴族家族之間的聯系。一樁婚姻可結成聯盟,化解矛盾。所以貴族長子更多考慮政治方面的因素,而無繼承權的次子則考慮經濟利益,所以當時追求寡婦就成為了一種習俗。因為中世紀無自由戀愛,婚姻都由父母、家族安排,所以雖然那個時候的婦女地位較低,但是貴婦人卻是例外。她們都具有雙重角色,一方面而言是賢妻良母,擔負相夫教子,料理家族事物的責任;另一方面又是羅曼蒂克的典型,成為騎士所追逐的對象和崇拜理想;她們所帶表的是純潔、高貴和愛情的理想。當時的貴族家庭是一個意義上擴大的家庭,包括仆人、傭人和依附者,即窮親戚、寄養者和騎士等,如果一個人可以住入貴族家中滿一年零一天,就可成為此家庭中正式成員,因而貴族城堡中事物繁多。當時的家庭是以父權制為中心,但當時的寄養制,使得子女和親生父母的感情很淡薄。
貴族在中世紀社會中屬于上層,所以各個方面都有特征,比如貴族只與貴族聯系,生活習俗固定、聯系固定,在封閉集團內大家共有貴族意識,并通過外部法令使其確立,使階層固定,與其他階層形成明顯的界限。
到了中世紀的中期,貴族集團的意識明顯,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
首先,貴族有意識的和自由人劃分界限。成為貴族不僅僅是財產上的要求,還必須經過授封儀式,越來越嚴格,使得貴族只能在貴族兒女身上產生,且授封只有國王才能進行,成為貴族的條件變得日益苛刻。
其次,貴族開始更加注重譜系,其中不能有模糊之處。貴族還開始采用族徽,這一標志的起源和戰爭有關,當時交戰的雙方習慣以一特殊標記來分清敵我,后來就漸漸演變為貴族之徽。
然后,作為貴族在職業上也和其他人有嚴格區別,他們所從事的工作大都與戰爭相聯系。當時的社會一般把工作類型分為作戰者、祈禱者(教會)和勞動者(農民),作戰是騎士、貴族的特權也是地位的象征。
最后,貴族的生活方式、觀念都和其他階層有所不同,他們崇尚忠誠、浪漫、風度。其榮譽不受玷污。
貴族本身作為一個相對**的階層,但是其中也有流動,尤其是到了后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達和社會上成分流動的增加,中世紀晚期也開始有下曾人加入這一行列。他們有的通過婚姻方式。因為貴族集團內部男女比例失調,出現低等家族和貴族的聯姻;有的是因為在皇室和貴族中服役,表現出色而受封貴族稱號;還有的是經濟富有者憑借經濟實力而上升為貴族。同時,也出現了無土地、破落的貴族,族徽成為貧窮的象征。
國王的地位
中世紀王權經常產生變化。尤其是在中世紀后期。特別明顯。中世紀時期王權統一的概念是在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之前,那時也可以看出比較統一的特點;而在這個時代之后,因為各自國家和民族的地理概念形成,彼此走上各自發展的道路。到了末期,王權又開始向資本主義過渡,逐漸走入衰弱期。
關于國王由來一說,其普遍原則是神授與民選的結合促成,兩者缺一不可。這與日爾曼民族的原始觀念有關。他們認為國王是具有神性的,所以才能在世間行使他的權利,因而能夠站無不勝,這種神性是整個王室家族共有的,所以此家族中成員都有成為國王的資格。但這一神性一定要經過人民民選才能證明其神性,總的看來中世紀國王均如此產生,克洛威就是在公民大會中被選出,而其祖先就是半人半神的墨洛克。后來加洛林王朝取代克洛威王朝,為了證明其合法。所以和教皇結交,由教皇授予這一職位成為合法國王;同時教皇也從中得到好處,形成了以后的教皇國。這一習俗是從日爾曼人沿襲而來,基督教則進一步加強了這一習俗。
這一方面表現在理論上,基督教早期的神學家就已有對于王權的論述:即國王是神。也是上帝在世間的代表,教會的代表者,所以具有神性;同時為了確保國王的神性,教會為此加入了一系列的登基大典。最主要的就是涂油禮(原古希伯來人儀式),多以橄欖油為香料。僅國王能夠使用。一般而言登基儀式有四項內容:選舉,宣誓,涂油和加冕。
國王的選舉范圍狹窄,國王選出后對應履行的責任和義務進行宣誓,結束后還需進行宗教儀式中的圣餐禮,加入很強的宗教意味。在教堂中加冕,說明他與神的關聯。其復雜的過程既表明國王神性,也表達了人民對他的信仰:不僅是國王,還是具有神奇功效的人物;但也有不合解釋之時:神授自上而下,民選由下而上,矛盾總會產生;此時就會出現兩個國王共治的局面,這也是導致中世紀混亂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法蘭克王國的分裂就是因為三子共治而出現的。
國王因為了解自己無神性,所以需要一定的實力作為王權統治基礎:在這當中,經濟基礎最為重要。每個國家的國王都掌握了一塊中心地區,為國王提供了持久的經濟基礎和保障,國王軍隊也能從中得到補給,也因此這塊中心地區往往就成為了王國的首都。此外,國王還擁有很多的動產和不動產,為其經濟基礎的一部分。除了領地外,搶劫和納貢是國王主要經濟來源。同時,國王的經濟基礎也靠社會關系。國王作為一個貴族,在統治中形成集體力量,并通過聯姻來加強統治,使自己的領土增大;所以婦女在當時政治生活中起很大作用,婚姻的失敗往往意味著一場戰爭,會引起全歐洲的混亂;平民結婚則是出于經濟利益。這些社會力量可加強社會統治,但共治共享觀念會引起災難,父子兄弟之間常為對手,且王權形式管理上也不完全,因為理論上全國土地都為國王所擁有,而實際上是由貴族等自治。當時還有司膳、司宮、司廄、總管等官職,其作用都是為了管理國王的領地,而非全國土地。直到中世紀后期,土地才逐漸演變為由官吏管理,可見當時并非獨裁同志,而是共治、民選并存的狀態。
而王權與教權關系也成為了中世紀的主要線索。
早期教權輔佐王權,因為一開始教會沒有地位,需要依附王權而生,所以極力宣揚國王的神圣性;中期以后,隨著教會的勢力增強,而地產什一稅使得教會的經濟實力加強,其宗教思想有是各國在割據時的統一標志,于是開始了和國王爭權時期。教會的克里尼改革運動,就提出了教權高于王權的口號,宣稱王權既由教權授予,也能由教會收回,開啟了中世紀后期的教權、王權之爭。
中世紀教權既扶助了王權,同時也限制了王權,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兩點:第一,王權在理論上與實際上有所差距,理論上至高無上又有神圣性,而且是法律的制定者;但實際上王權是虛弱的,當時的分散割據和教會限制都影響了王權。第二,封建與王權并不對立,君權至上仍是封建統治的觀念,國王奠定了統治基礎即封建制,在封建關系中王國仍有許多特權,比如外交事務只能由國王出面,司法是國王的最高權威,故能在四分五裂時期保證了國王的統治。
文化篇(哲學、文學和藝術)
在中世紀神學占統治地位,所以沒有純粹的哲學體系。當時人們研究神學的手段,為的是論證神學的正確性,只有經院哲學存在,以討論圣經為目的的哲學,但是也加進了人的推理,排斥了絕對的服從和盲目的信仰,而在推導中所出現的不和諧情況,自然就產生了爭論,即實際性問題。
當時哲學家們所爭論的問題主要有兩個:其一是哲學和理性以及信仰孰輕孰重,即應是信仰高于理性或是理性高于信仰,主張信仰者認為神學本身只能以信仰來認識,而上帝是不可認識的;主張理性的人認為只有通過理性論證,才能去進行信仰。其二則是一般和個別的關系問題。神學者認為認識一切事物從唯一出發,先有概念才有個別,萬事萬物從一般到個別;理性者認為概念是歸納出來的象征,即從個別到一般。人們對人的認識也提出了不同于信仰的觀念:開始出現了經驗主義說法(白板說——就是認為人的理智象白板,一切均從后天經驗得來)。
雖然當時的哲學是以論證神學的目的為出發點,但經院哲學的論證方法和信仰都突破了神學的范圍,從人的本性出發開始認識宇宙,將人類理性提倡到最高度,成為了日后文藝復興運動的基礎。
中世紀的藝術,正如大多數人所知,是和宗教密切相關的。當時的藝術種類依附宗教而存在,表現精神和也宗教相通。最能夠體現那一時期藝術的為教堂文化藝術;而中世紀的雕塑也大都為圣母、耶穌和使徒(天使),其表現形式對歐洲文化影響巨大,來源則大多是圣經故事。
中世紀的教堂主要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是羅馬時期的建筑,注重防御能力,墻壁厚重,窗戶小。教會采取此種式樣,使得教堂顯得結實、嚴肅,比如意大利的彼撒大教堂,德國的渥姆斯大教堂。當歐洲開始日趨安定之后,教堂開始出現了另一種風格,既感覺輕巧、明亮,大都以尖頂為主(包括窗戶),開始突出其宗教神秘性,主要是通過窗戶上的裝飾:使用彩色鑲嵌玻璃來反映,并在上面描繪圣經故事,造成神秘的光線氣氛,比如鼎鼎大名的法國巴黎圣母院,就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風格,還有英國的坎特伯雷大教堂等,都表現了時代的特色。
**********************************************************
【精彩東方文學 www.pluralapp.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