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新的蜀地,新江湖(1)
成都府城墻高三丈、厚一丈八尺,共計四千一十四丈,分東西南北四門,護城河深寬數丈,多山蜀郡唯成都府平緩,酷似天然盆地,沃野千里,富足千年。
農歷八月初九,清晨,三人早早被府衙傳旨,從鼓樓南街上行,沿街锃光瓦亮的青石板跟老樓此起彼伏,吵雜早市熱氣騰騰,有蒸饃、豆花、油酥,炊餅,琳瑯滿目。
這是趙正立第一次進大城,難免東瞧西看,光是一條街都讓他花了眼,引路的兩位官差也沒催促,畢竟整個蜀地都知曉了這位人物,倆人接引自然倍感榮幸,何談催促。
又過了繁盛的蠶市,跨河流廊橋、巍峨府邸、高聳牌坊、蜿蜒綠地、涼亭,再前行數里總算看到成都府衙,那飛檐斗拱,青磚綠瓦,威嚴石獅更讓人肅然起敬。
府衙坐北朝南,有磚雕照壁,雄偉大門、儀門、戒石坊、石坊左右分文武六房,左為文官,吏、戶、禮。右為武職,兵、刑、工。
主路設公堂、二堂、三堂,并配些許廂房,供官僚及家屬居住。
總占地數十上百畝。
府衙大門兩側有帶刀侍衛靜立,見幾人臨近橫刀攔住,沖佩戴細劍的碧家姐妹道:“府衙禁止攜帶武器!”
衙內傳來一聲熟悉悅耳嗓音: “無需管制,放她們進來!”
隨后見余家小姐余小薇緩緩走來,依舊膚白艷麗的動人,流蘇髻束著三千青絲,發髻系真絲綢緞隨微風浮動,身穿白色襦裙僅顯文雅出塵,腰間系純白蜀繡暗紋腰帶,玲瓏腰肢掛香囊玉牌,外披薄紗錦袍。
本就絕美的臉蛋,再配如此穿搭,更添幾分仙氣,碧家姐妹是瞧了又瞧,那種羨慕勁兒估計只有她倆自己曉得。
其實她倆也不差,只是常年在江湖奔波,膚色差了些,再則,兩姐妹也有引以為傲的資本,單憑那兩座高聳山巒就應該抬頭挺胸做回自己不是?
屆時余小薇身后又多一人,正是峨眉大師姐李詹壹,穿著同樣講究,一身上下綾羅綢緞蜀繡蠶絲不在少數,腰間一“鴛”一“鴦”兩柄彎刀不離其身。
趙道長發現闊別個多月的峨眉大師姐風韻又足了不少,也不知她那兩個呼之欲出的‘沉甸甸’累不累,真想用手替她抬著點。
趙道長禮貌性的對兩人拱手,碧家姐妹緊隨行禮,不過她倆余光似乎在李詹壹胸前停留許久,也不知是學趙道長一樣替她擔心;還是為自個兒的謙卑。
余家小姐招呼三人入府衙,一路始終刻意疏遠趙道長,道長并沒過多理會,跟在后面穿過儀門來到公堂。
“明鏡高懸”牌匾之下是碩大丹鶴朝陽背景圖,公案擺放官印、文書、卷軸、筆硯、簽筒驚木堂一應俱全,公案兩旁還有書案、審案等督查陪審桌椅。
今日并非審訊犯人,故而公堂兩側的衙役殺威棒沒絲毫威壓。
也沒等趙正立一行人登上公堂,三位身著緋袍頭頂烏紗的官僚走下公堂迎來,最前方一人手托圣旨,是正三品督查監御史丁奎,后方兩位緋袍烏紗則是知軍州事胡勇幫,州牧曹銳,皆是從三品文官,執掌一州軍政跟民生。
在三人后方還有身著六品綠袍中年,此人便是漕運轉運使陶瑄,為一州副官,掌握錢糧水利等運輸,另外一職便是監督頂頭知軍、州牧兩位長官,因為轉運使跟刺史都屬朝廷派遣,監督地方也是心照不宣的事實。
如此官官監督的機構自然能明白做慣獨攬大權的‘二皇帝’節度使為何頂著腦袋反抗了。
刺史丁奎將圣旨雙手舉過頭頂:“青城道派第七道人趙正立接旨!”
公堂眾人雙雙俯首跪下。
刺史等了半晌也沒聽見他說“接旨!”,余小薇趕忙冷著臉低聲提醒。
趙道長這才后知后覺說了句:“貧道趙正立接旨!”
“朕紹膺駿命:成都府路道家圣府青城派第七道人趙正立下山助朝廷治蜀有功,特封;圣府第七道人趙正立為天師府門下黃師席位,已做表彰……”
隨后刺史收起圣旨遞交叩首的趙正立:“天師府張黃師接旨吧!”
趙道長抬手接過,直接忽略了“謝旨、謝恩”等尾話,突然弄的在場人跟著不知流程,按照程序接旨人回謝龍恩眾人才得起身,而這位年輕的趙道長似乎不按常理。
刺史丁奎也沒追究,無奈喊了聲:“都起來吧!”
顯然刺史大人都很少遇見這等怪事。
趙道長又不辨場合的公眾打開圣旨,瞧見金黃圣旨標準寫著一行一行烏黑工整漂亮的字體,擬旨落款時間在四天前“興統庚戌五年,農歷八月初五日下。”并附上好幾處簽名落款印章,上到尚書門下省,下到傳旨、喧旨人全全落章簽字。
幾位官僚嘴角抽了抽,刺史丁奎干咳兩聲:“張黃師莫要質疑,我等不敢謊報圣旨。英武圣德皇帝陛下還說,特批趙黃師半月時間料理事物,到八月底赴京正式受封上任天師府門下!
傳了旨,幾位州府官僚跟趙道長寒暄兩句各散去,畢竟他們幾人能站在成都府衙;這位年輕道長有一份功勞,自然與他交好,再則他已正式成為“廟堂三圣”一份子,說不定往后還有望成為常伴皇帝左右的天師席位,指點廟堂與江湖,此刻多說兩句,沒絲毫壞處。
后續府衙官吏安排三人暫住廂房,余小薇、李詹壹也在同院落。
廂房院落分東西兩個主屋,由趙道長跟余小薇居住,主屋兩邊各有次屋,主次共計六間,所以五人并不擁擠。
這邊剛忙完,趙道長就開始找余家小姐詢問酬勞問題,并打聽司徒瑤下落。
余家小姐好似不怎么買他賬,全程沒好臉色,不過還是將酬勞逐一結清,包括死去的老岳也在其中,余小薇告知胡亥有一妻女,已經差人將他那一份送過去了。
她對司徒小姐去向一知半解,只說在南街城外遇見過兩次。
詢問李詹壹也得到相同回答。
能問到線索已經超過趙道長預料,還以為那張冷臉會刁難他,趙道長也懶得在這兒熱臉貼她冷屁股,帶著碧家姐妹走為上策。
出了院落趙道長望著兩旁美人抱怨:“長得漂亮了不起!還不是一樣沒胸沒屁股。除了投胎命好,沒一樣能勝過碧柔,對吧!”
碧柔沒底氣的噘嘴:“余家小姐可比我端莊文雅多了。”
趙道長糾正道:“沒自信,就沖姐姐胸前二兩肉都能甩她幾條街了不是!”
碧柔嬌羞砸拳,碧玉則是跟著一臉壞笑。
碧家姐妹似乎很樂意趙道長與其她美人保持距離,此番又夸贊自己姐妹,這比領賞錢還舒坦愉悅。
心里固然舒坦;不過嘴上還是寬慰:“道長也莫往心里去,余家小姐是尚書大人之女,與我等江湖人保持距離也是應該!
三人剛走,余小薇就不屑癟嘴,冷哼:“男人果然一個德行,修道都守不住清規戒律,下山不過兩月就開始左擁右抱了,前些日子還看走眼了!”
出府衙的趙道長連打兩個噴嚏,暗道有人罵自己。
最近得罪的人似乎有點多,也沒細想,帶碧家姐妹直接朝南門方向走去。
沒了任務,兜里又多了錢財,此地又是美食之都,吃肯定少不了,還沒到鼓樓碧家姐妹都撐得不行,唯有趙道長越吃越猛,無論什么肉串美酒都得嘗上兩口。
而后三人在南城門里外晃悠徘徊,看能不能碰上司徒小姐。
一下午無果。
傍晚回府衙廂房余家小姐跟李詹壹緊房門,碧家姐妹也各自回屋,趙道長這才進自己那屋。
趙道長預計在成都府停留三日,尋找司徒瑤,無論結局,再南下峨眉,到老岳跟胡亥碑前一祭,前后共費五到六天,趕在中秋再回山門看一番,想必幾位師兄也知曉一切;就盼著他回去交代囑咐自己。
第二天又逛完北街每處酒肆茶館沒任何線索,下午反倒將東西兩街又吃了個遍。
傍晚再回衙門,今日余小薇并沒關門,她穿著素裙在院落石桌納涼,桌前擺著一套涼茶器具。
碧家姐妹余光瞄向趙道長,詢問意見,道長努嘴示意繞開回屋,他可不想招惹這位冷艷女王,比起初的碧家姐妹還冷,就差在臉上貼著‘男人勿近’。
誰知冷艷女王今日破天荒開口:“折騰一天不妨坐下喝杯涼茶?”
突然的熱情讓趙道長跟兩姐妹一時沒反應過來,只是語氣依舊冰冷,仿佛拒人千里。
她小嘴淺抿一口茶水頭也不抬接著道:“真不想知道司徒小姐下落?”
聞言趙道長撩起長衫坐下,碧家姐妹則在一旁站著。
余小薇這才抬起漂亮眸子打量著對面白臉道士,而后又細觀一旁碧家姐妹,反問道:“前后兩天尋找司徒小姐所為何事呢?是想新添一妾?還是差個正宮?”
“……”
直接問懵了道長跟碧家姐妹,這話是出自冷艷高傲;知書達理的尚書之女口頭?
反應過來的趙道長并沒急著回答,反問道:“余小姐,在您眼里我趙某就是色膽狂徒之輩?”
余小薇輕蔑一笑:“不然怎么對得起趙道長初一十五在埡風村買的另類書籍呢?”
趙道長腦海如響驚雷:“你調查本道?”
難怪這位余家小姐再次見面判若兩人,以他在埡風村的名聲實在響亮,只不過精細打聽全是反向劣質,她知曉后還能心平氣和坐下聊天,修養還真不是一般的高。
很快趙道長也釋然,又不跟她余小薇過一輩子,在乎她干嘛:“余小姐就是專程揭小道糗事?”
“自然不完全,就是想讓兩位芳華少女早些認清你那豺狼齷齪面目,順帶打消你對司徒小姐的非分之想!”
“……”
趙道長百口莫辯,看來誤會是解釋不清了,唯有碧家姐妹還滿頭霧水。
(https://www.dzxsw.cc/book/32917108/3870428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