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 九宮絕機陣的極限
卻說這韓信、李左車等布的【九宮絕機陣】顛覆了傳統陣法的極限,將戰爭的戲劇性發揮至極限,這九宮大陣包括——天宮、地宮、風宮、雷宮、霧宮、獸宮、鬼宮、毒宮和火宮等,這九大絕陣,分別埋伏在九里山不同區域,只要項羽的人馬闖入這九大子陣中,必然慘遭截殺,就算不全軍覆沒,也會脫層皮。項羽率領眾騎兵從密徑殺上九里山,一路并沒有伏兵,他們悄悄掩殺到九里山第五高峰團山,這團山里有一處很深的山洞,這山洞后世稱之為霸王洞。山洞外表不顯眼,里面卻極大極深,典型的溶巖地貌,一萬三千騎兵來到霸王洞前,項羽停下來,向下探望,只見九里山中群山連綿、植被森森、一望無涯,方圓竟然有百里之遙!五十萬漢軍都埋伏在什么地方?還真是不容易發現……劉邦和韓信的指揮部會屯集在什么地方?這似乎只有神才能算出來!
項羽對眾軍士道:“眾將士,漢軍在這九里山中設了重重埋伏,我軍騎兵優勢無法發揮,所以我們需要改變戰法。為將之道,需先知天文地理,這九里山中地形我早就命人勘探過,我們需要將戰馬都隱藏在這霸王洞之中,派少量軍士在這里看管戰馬,以備我們將來殺出九里山之用。漢軍必然在最高主峰之上有指揮崗,我已經安排有奇兵去拔掉這個指揮崗,只要拔掉了它,漢軍就如同瞎子,雖然人再多,但左不能顧右、右不能顧左,在這群山之中互相不能聯絡,也就無法對我們形成有效制衡!”眾軍士聽得暗暗點頭,突然間也覺得漢軍雖然號稱五十萬大軍,到了山地里反而顯得沒那么可怕了。項羽繼續道:“這座團山,我也考察過,雖然不是最高峰,但山體險峻、碎石眾多,上山的道路十分艱難。我們一路進山,漢軍必將對我行蹤有所偵察,所以,我們需要留下主力部隊在這里據守,并且故意吸引敵人來攻打我們。我們需要利用這里的地形、武器以及植物等設置反埋伏,如果漢軍來攻打我們,這團山層層險峻,山路將成為漢軍伏尸之所!如果敵人攻將上來,團山、山腹之中的【密洞】將成為我軍第二戰場,只要漢軍能進得密洞中來,管叫他們尸骨全無。但是,你們要記住,這一路只是誘敵,不是絕戰,所以我們寧可在這里休息,也絕不主動出擊。山地作戰,最害怕的不是人多,最害怕的是你進入自己不了解的地方,中了別人的伏擊,那樣,你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眾軍士聽罷,都暗道:“項王果然不凡!能將九里山地形和漢軍情況做如此詳盡和精確的分析,難怪……”
項羽繼續道:“我將率領一千精銳,從團山后的絕壁攀巖而下,在群山之中,并不是人多就好,而是人越少越不容易被發現,敵軍有五十萬大軍設伏,就算你有百萬大軍從正面沖擊,也根本不可能躲過敵軍的暗算和陰謀。相反,我們的八千子弟兵在江東時,平日里每天練的就是山地作戰、水下作戰,我們對江南各種山地特征了如指掌,所以,只帶少數精銳突襲,更容易獲得成功。我們火燒漢軍指揮部,擒下韓信和劉邦,即刻命令其解散【九宮絕機陣】,如此,埋伏即解。如果不能成功,我們將從后山絕壁返回團山,與大家會合,繼續將漢軍引到團山之中決一死戰!”
大家終于明白,原來項羽進入九里山中,就像一顆釘子扎進漢軍心臟,但是此時楚軍并不能亂動,一動就會牽一發而動全身,陷入漢軍重重包圍之中。反之,大軍潛伏在團山,越是安靜、越是以逸待勞,漢軍越是不踏實,越是急于尋找楚軍作戰!
項羽繼續道:“大家帶的干糧夠支持兩天,如果到明天中午漢軍仍然未找到這里并發起進攻,我們就悄悄沿原來的密徑撤離九里山,避免主動與他們決戰。而我率領的突擊隊也將會返回這里,我們一起殺回垓下,再與漢軍正面決戰。所以,這一戰的關鍵,就在于能否繞過漢軍的重重埋伏,順利找到漢軍的大本營指揮部。記住,我軍身處險境,殺傷敵人數量并不是關鍵,關鍵是捕殺敵軍主帥,令其撤銷絕機陣。”
整個計劃聽起來相當完美,眾軍士一直都很崇拜項羽,也沒有人敢提出質疑。說實在的,漏洞還是相當多,因為這支奇兵、險兵、危兵,自從進入九里山之后,就已經陷入漢軍有意為之的汪洋大海之中,不管如何用計,眾軍都是兇多吉少,除非奇跡出現,生還可能性極小。不過,項羽信心十足,他信心十足的原因是什么呢?竟然敢只率領一千精銳部隊去挑劉邦大本營,吃了熊心豹子膽啊?!
(https://www.dzxsw.cc/book/3282/341411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