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地域文化的隔閡
林子軒知道以沈叢文的寫作風格和魯訊永遠混不到一塊去,他的鄉土文學和這個時代的革命文學一點都不搭配。
1948年3月,郭沫偌寫了一篇斥反動文藝的文章。
文章中將沈叢文定為“桃紅色”的“反動”作家。
這篇文章被貼在北大的校園里,在北大的教學樓上掛出了“打倒新月派、現代評論派、第三條路線的沈叢文”等大幅標語。
沈叢文和郭沫偌的矛盾早已有之。
1930年,沈叢文就一再指出郭沫偌的創作是失敗的,不適合寫,空話太多,郭沫偌的“并不比目下許多年青人更完全更好”。
還說郭沫偌的文章只適合于檄文、宣言、通電,“一點也不適宜于”。
1931年,沈叢文發表論中國創作,在論及創造社的郭沫偌和郁達浮、張資評的時,他說:但三人中郭沫偌,創作方面是無多大成就的。
“方面他應當放棄了他那地位,因為那不是他發展天才的處所!
這就難怪郭沫偌要秋后算賬了。
其實,沈叢文并沒有貶低郭沫偌其他方面的成就,只是就而言,郭沫偌的確不擅長。
所以說,以沈叢文的寫作方向和思想覺悟來說,只能和徐至摩這類提倡純文學的人混在一起,太復雜的東西他弄不明白。
林子軒帶著沈叢文來到石虎胡同,他們排演齊德拉的時間非常緊張。
作為泰戈爾在中國的翻譯,徐至摩要全程陪同泰戈爾的活動,只有泰戈爾休息的時候他才有時間,而林徽茵父女的時間同樣需要協調。
泰戈爾在北平大部分的時間在講學,還要到各處游覽,可謂非常的繁忙。
林子軒回來的時候已經是午后,這個時候泰戈爾要午休,還要有一段時間用來冥想。
他向新月社的成員介紹了沈叢文,稱贊沈叢文很有寫作的天賦。
雖然沈叢文衣服老舊。一看就知道家境不太好,神情拘束,有點放不開,但有了林子軒的大力推薦。相信這位年輕人很快就會在文壇有一番作為。
林子軒可是輕易不夸贊人的。
他特意和徐至摩說起以后多照顧沈叢文一下,畢竟沈叢文的生活處境不怎么好。
他沒有直接給沈叢文錢,或者給沈叢文買一身體面的衣服,那樣看起來是對沈叢文的照顧,其實是傷害了沈叢文的自尊。
這位來自湘西的青年內心頗為敏感。只要把他介紹給北平文壇的人物,相信他能夠在這座大城市里好好的生活下去。
齊德拉的排演繼續下去。
沈叢文第一次來到這種文人聚會的場合,和這些北平文壇的出名人物互相介紹,他就好像找到了組織一樣。
他對于英文一竅不通,可看著臺上幾個人的表演,他心中充滿了快樂。
下午徐至摩還帶著沈叢文去聽了泰戈爾的講課,然后送他回去。
當沈叢文回到那間狹小的房子時,感覺這一天就像是做了一場夢一樣,他不愿意入睡,擔心一覺醒來發現這真的是一場夢。
當然。也是因為興奮的睡不著。
但想著明天還要去見世界晚報副刊的主編,他強迫自己躺下休息,不能精神萎靡的去見張痕水先生,畢竟他以后就要靠寫稿子生活了。
林子軒和沈叢文約在世界晚報的編輯部見面。
世界晚報創刊于14年4月1日,還是一份比較新的報紙。
報社的創辦人成社我做過北平益世報的編輯,在北大組織過編譯社,辦過真報,當過教育部的秘書。
但似乎都不能“說自己想說的話,說社會大眾想說的話!
于是,成社我當了大衣和手表。湊了200元,以自己的私宅作報社,辦起了一張四開四版的世界晚報。
該報初期一版為全版廣告,二版為中外要聞。三版有各地新聞、要聞簡報,四版為副刊,叫做“夜光”,刊發連載和文藝隨筆。
報社設在北平手帕胡同35號成社我的住宅,他的妻子是他的好幫手。
報社沒有印刷設備,報紙由私人印刷局代印。
這個時期的報紙。多由報販子批購零銷,批發價一般是打七折。
成社我有意要打破這一書報市場的秩序,提出五折優待,于是報販們紛紛轉向批購世界晚報,使晚報迅速占領了市場。
一個月下來,依靠報紙敢說真話的風格和張痕水的春明外史吸引了不少讀者,從而打開了銷路,有了兩千多份的銷量。
此時的世界晚報只能算是小報。
林子軒的通俗日報自從變成每日發行后銷量大增,有三萬多份,發行量僅次于申報和新聞報,成為上海市民消遣娛樂的主要報紙。
他看了看世界晚報的辦公環境,說實話實在是不怎么樣,不過成社我這個人倒是一個辦報的人才。
萬象書局在北平有發行網點,但這個時代地域文化的隔閡較為嚴重。
比如上海人喜歡看的雜志,北平人不一定喜歡,上海人喜歡時尚潮流,外國的新鮮消息,北平人喜歡政治話題,國內的時政要聞。
所以在上海暢銷的雜志,北平人可能根本就不感興趣。
林子軒想要找一位熟悉北平環境的報業人員來為萬象書局打開局面。
以萬象雜志為例,可以根據兩地的文化差異辦兩個版本,上海版在南方發行,北平版在北方發行,每個版本都有當地人喜歡看的內容。
這就和美國的時代周刊一樣,它后來就推出了國際版、歐洲版、亞洲版等等。
林子軒準備和成社我談談,打算注資世界晚報,在北平建立一個萬象書局的翻版。
不過這件事不能急,還需要觀察。
等到沈叢文來到手帕胡同,林子軒帶著張痕水和沈叢文找了個地方吃飯,介紹兩人認識,順便打聽成社我的為人。
張痕水對成社我稱贊有加,雖然成社我較為節儉,甚至節儉到吝嗇的地步,但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讓他沒錢呢。
如此林子軒便放心了,他選擇合作對象,一看才能,二看。
就在這個時候,晨報副刊刊登出了林子軒在北大的演講,他提倡的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都要兼顧的觀點在北平的文化界和思想界引起了極大的爭論。未完待續。
(https://www.dzxsw.cc/book/3256/242761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