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三丫頭,顧小敏 > 第122章 怕

第122章 怕


  鬼子扔下了江德州,離開了張家大車店。

                  風從馬廄里拽出一綹綹苜蓿草在院井里繚繞,順著西廂房敞著的門飄進了屋里,蜷縮在門檻前,小敏坐在灶臺下,灶堂的火舌舔著灶口,映在她的小臉上,兩串晶瑩的淚水悄然無聲地滑落,昨天晚上戚世軍和江德州一起去了趙莊,直到現(xiàn)在不見蹤影,她心里著急,又不敢多問,她怕,怕聽到不好的消息。她擦擦手站起身,從墻上摘下鐵勺子續(xù)進鍋里推推鍋底,一縷縷熬渣子粥的香味鉆出了屋子,在院井里飄蕩。

                  江德州側著身子躺在北屋的炕上,腫脹的眼睛盯著模模糊糊的窗戶,窗玻璃上映照著屋里的情景,西墻根有張長方形的桌子,小伍佰站在桌子旁邊,手里玩弄著一個陀螺,嘴里嘟嘟囔囔:“這是俺爹給俺做的,他說冬天河水結了冰,帶俺去冰上趕陀螺玩。”

                  聽到小伍佰的話,老人的心臟猛烈地顫抖了一下。

                  大約靜默了一盞茶的工夫,老人才緩過勁來,“伍佰,你去把敏丫頭喊過來,俺有話對她說,你再告訴那個招娣,讓她哪兒也不要去,看護好東廂房的那個女孩。”

                  小伍佰應了一聲,轉身撩起門簾躥了出去。

                  江德州艱難地翻了個身,眼神穿過了半拉門簾眺望著屋門口,兩行眼淚順著他清癯的臉頰滑落。

                  鬼子往淺灘壩口調(diào)遣了三支精銳大隊和數(shù)百名皇協(xié)軍,計劃用貨輪做誘餌一舉殲滅八路軍游擊隊,鬼子來勢洶洶,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氣焰,羅一品提前預料到了鬼子的企圖,她沒有放棄這次危險的任務,親自帶隊潛伏在了淺灘壩口附近的村莊,敵我力量懸殊,許連成和趙山楮他們從日照趕回來至少需要兩天的時間,坊茨小鎮(zhèn)附近的民兵還沒有過河,只有近在眼前的褸衣幫才能解燃眉之急,讓誰去龍口峽搬救兵呢?張媽做事風風火火,說話嘁哩喀喳,裘兆熠唯我獨尊的性格絕不會聽她擺布,怎么辦呀?

                  小敏手里端著一盆水走進了北堂屋,繞過中間屋走近西間屋門口,“江伯,您找俺嗎?”

                  “敏丫頭,進來吧。”江德州抬起衣袖揉揉眼睛。

                  小敏用肩膀挑著門簾踏進屋子,她徑直走到西墻根,把手里的木盆放在桌子上,從水里撈出一塊毛巾擰了擰,走近炕沿,“江伯伯,張媽給您去請郎中了,她走時讓俺熬鍋粥,粥熬好了,俺給您擦擦臉,洗洗手,待會俺喂您吃飯。”

                  “丫頭,丫頭。”江德州連著喊了兩聲,他不知怎么開口?又不能不說,“丫頭,羅一品她們有危險,俺想去龍口峽找裘兆熠下山幫忙,可,俺這身子骨……俺思來想去,想讓你跑這趟腿。”

                  “江伯伯,您的話什么意思?”小敏瞪大了眼睛,羅一品是許家的少奶奶,也是二姐夏蟬的恩人。

                  當年夏婆子從坊子碳礦區(qū)搬到灣頭村那年,夏蟬才六歲,生活來源全靠夏婆子替人家接生換幾個銅板,誰家女人天天生孩子,沒有生意做,母女二人常常饑一頓飽一頓,小小年紀的夏蟬拿起了砍柴刀,每天早早上山砍柴,下山賣柴,羅一品見她可憐,經(jīng)常送她一些點心和面粉。

                  夏蟬曾告訴小敏說,她和養(yǎng)母之所以沒有餓死,承蒙羅家的周濟,有機會她要報恩,報夏婆子養(yǎng)育之恩,報街坊鄰居施飯之恩。

                  想起可憐的二姐從小吃苦受累,小敏潸然淚下,她知道沒飯吃餓肚子的滋味,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她要替二姐報恩。

                  “江伯伯,俺去龍口峽。”

                  小敏挎著籃子走出了張家大車院,沿著門外的小道往西走了一段路,踏進了左側的麥田,踩著泥濘不堪的畦埂磕磕絆絆往南走著,遠處的林子和林子上面露出的山尖,飄渺著淡淡的煙霧;近處的麥田里人影攢動,麻雀成群,潮濕的風拂起一層層微黃的麥浪;溝坎旁邊的草地上追逐著幾個頑童,他們一會兒趴在草叢里逮螞蚱,一會兒追著麻雀上躥下跳,嘻嘻哈哈的笑聲在田間地頭回蕩。

                  整理溝渠的莊稼漢停下手里的活計,往后閃閃身子給小敏讓出一條路,嘴里叫喊著自家的孩子:“多逮幾只螞蚱,待會爹騰出手給你們燒著吃。”

                  一個老娘們從麥田里站起身,一邊用拳頭捶捶腰,一邊尖著嗓子念叨:“不要聽你爹的話,敗家爺們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刮碎了衣服沒有布打補丁。”

                  從另一片麥田里走出一個歲數(shù)大的女人,她的五官長得有點像趙媽,她的胳膊上挎著一個裝滿野菜的竹籃子,她的手里拎著一把小鋤頭,走到地頭上,她把小鋤頭在一塊石頭上刮擦刮擦,直起腰與小敏打了個照面。

                  “吆,這是誰家的丫頭呀,真俊,以前怎么沒見過呀?”

                  小敏向女人點點頭,匆匆走過她的身旁,走出一段路,還能聽到身后幾個老娘們嘰嘰喳喳:“看穿戴不像一般人家的姑娘,她的長褂舊歸舊,纖塵不染,頭發(fā)梳得精致,準是大戶人家的丫頭,她這是去哪呀?前面荒山野嶺的,山上有土匪出沒,她不怕嗎?”

                  “山上土匪不殺人,聽說還救濟窮人呢。”

                  “吃飽了撐的多管閑事,自家的事情還顧不過來呢。”一個男人悶聲悶氣地吼了一嗓子,“彌河水今天漲大潮,咱們的田畦地勢凹定會遭殃,若是再來一場大雨今年又會顆粒無收,俺只能去礦區(qū)挖煤,你帶著孩子去討飯吧。”

                  隨著男人的話音,灰白色的天空瞬間陰沉了下來,風卷著霧氣四處流竄,墨色的云從天際之間滾滾而來,一群烏鴉從樹林里飛起來,嘴里喊著不吉利的話,凄涼的叫聲在氤氳里盤旋。

                  風吹亂了小敏額頭上的劉海,她擎起手,把那綹擋住眼睛的亂發(fā)抿到耳后去,撩一眼身后的麥田,一個莊稼漢蹲在田埂上抽煙,他的煙袋桿上墜著一個煙荷包,隨著他翕動的嘴唇悠蕩,煙窩上飄渺著一圈煙霧,跳動著一點點小火星,灰蒙蒙的天色包裹著他的臉,看不清他的模樣,他一邊深深嘬著煙嘴,一邊向麥田里的女人吼叫,不知他喊些什么?佝僂的背影特別像巴爺。

                  巴爺很少笑,很少說話,他眉頭聚著一條深深的豎紋,沒事的時候背著手在院子里走來走去,他手里攥著長長的煙桿,煙荷包在他屁股上來來回回甩打著,晌午的陽光拽著他佝僂著的背影,像一只河里的大蝦,小敏忍不住會笑,他也不生氣,嘴里沒有一句責怪的話。

                  “真是好脾氣”這句話是潘嬸送給他的。

                  巴爺身上總穿著一件灰色的老布長褂,兩個袖口和胳膊肘有幾塊大補丁,臟了也不舍得脫下來洗洗,那是潘嬸給他做的,他不能隨便下山,不能天天看見他心愛的女人,穿著那件衣服他心里踏實。

                  有時候巴爺也會偷偷溜下山,回來時他的腳步歡快,默默站在院井里,高高昂著頭頸眺望著快亮的天,黎明漸漸拉開了黑色的帷幕,他的眼睛里多了兩束星瀾。

                  海仔嗤嗤笑著聊侃他,問他是不是去了潘家村。

                  他會用長煙桿敲海仔的頭,“你小子凈胡思亂想,沒有一點兒正經(jīng),俺就不能去見見老朋友了嗎?”他一邊說著,一邊蹲在鍋灶前點上一袋煙嘬了一口,吐出一圈長煙,好像把心中所有的怨氣和苦悶都吐了出來。

                  巴爺每次下山回來,都會給小敏帶回一包食物,不是兩塊油炸糕,就是一個芝麻火燒,今日想想回味無窮。

                  抬起頭,眼前是一片一望無際的樹林,樹冠密密麻麻遮擋著頭頂,看不清天的顏色,小敏大著膽子竄進了樹林,滿地都是枯枝爛葉,走在上面沙沙響;蔓藤纏繞著荊棘,織成了一張張蜘蛛網(wǎng),煙煴穿透了網(wǎng)眼傾瀉在腳下;幾只畫眉鳥在枝頭低唱,樹根下的蛐蛐在拉二胡,偶爾還能聽到高一聲低一聲的蛙鳴,伴隨著河水撞擊崖石的聲音,似在耳邊,又似在樹林的外面。

                  不知走了多久,前面出現(xiàn)了一條林蔭小路,彎彎曲曲、細細窄窄,并排只能走兩三個人,路面上落著一串馬蹄印,有新的,有舊的,踩爛了一片花草。

                  耳邊傳來了撲騰撲騰的腳步聲,腳步聲里摻雜著槍栓與皮帶扣碰撞聲,莫非是鬼子?小敏的眼睛飛快地掃過四周,小路南側矗立著一塊兩米多高的石頭,石頭旁邊蒹葭萋萋、荊棘叢生,在這之前小敏沒見過荊棘樹,不知道它的鋸齒會扎人,她扭身鉆了進去,她的腳丫子沒落地,荊棘上的刺鉤扎透了她的手指,疼得她額頭冒汗,她想退出來,來不及了,路上的腳步聲、說話聲越來越近,情急之下她用胳膊上的菜籃子推開一條路,硬著頭皮往深處走了幾十步,站住腳,把受傷的手指頭含在嘴里吮吸著,眼神穿過了藤條的空隙,屏息凝視著外面的動靜。

                  崎嶇不平的山路上出現(xiàn)了一支隊伍,中間走著二十幾個抗力,他們赤裸裸的大腳丫踩踏著疙疙瘩瘩的地面,碾壓著急促的喘息聲;隊伍前后躥騰著幾個偽軍,他們手里握著三八大蓋,動不動朝著走得慢的抗力踢幾腳,嘴里吆喝一聲:“快走,不要磨蹭時間,皇軍說中午十二點之前必須到達淺灘壩口。”

                  李老槐和梁子并排走在隊伍的前面。

                  梁子身上穿著一件沒有衣袖的小褂,敞著衣襟,身上的肌膚黑乎乎的,像下井的煤黑子;胸脯上滾動著大顆大顆的汗珠子,像耕地的犁,犁出一道道黑白分明的溝壑;他頭上戴著一頂破草笠,帽檐下壓著兩條劍眉,一雙大眼睛深邃又明亮。

                  李老槐頭上歪戴著一頂大蓋帽,額角露出一圈灰白色的紗布,汗水和膿液順著紗布往下滴答,越過了他的眉骨,掛在他凸凸的鸛骨上,他伸出手指頭揩了一下,舉到眼前瞅了瞅,在衣襟上蹭了蹭,咨牙俫嘴破口大罵:“媽的,俺的傷口化膿了,李賴也不給俺放個假,呸,官大一級壓死人,他有什么了不起的,還不是依仗李老財給日本人賣大煙,換了井上中尉一個笑臉,討了一個官銜,唉,那個老東西昨天晚上死了,這件事不知是好事還是歹事?”

                  “李叔,李賴要料理他堂叔的喪事,還要襄助皇軍搜查藏匿在趙莊的抗日分子,他分身無術,您是他最信任的人,他不用您用誰呀?”

                  “梁子,你知道趙莊為什么戒嚴嗎?昨天晚上死了兩個日本士兵,炸死三個皇協(xié)軍,井上能不著急嗎?他甩了李賴三個大耳刮子,聽手下兄弟說,李賴昨天晚上挨了兩次打,你說他倒霉不倒霉?”李老槐晃著窄窄的肩膀,砸砸兩片薄薄的嘴唇,“俺就納悶了,昨天晚上俺沒喝幾盅酒,怎么會醉得一塌糊涂呢?那么大的動靜俺愣沒聽見,話又說回來了,幸虧俺喝醉了,否則,李賴一定會拉俺去當炮灰,人呀今天活得好好的,不知從哪兒掉下一枚炮彈,轟隆一聲,只剩下了骨頭渣子,俺不是怕死的主,好日子俺沒活夠,俺舍不得朱唇粉面的姜寡婦,俺死了不知便宜了哪個臭男人。”

                  “昨天俺也喝多了,現(xiàn)在還頭暈腦脹。”梁子卯不對榫,他根本沒聽到李老槐胡謅謅什么,他抬起手整整頭上的草笠,眼神暗暗瞥瞇著四周,他隱隱感覺路邊的草叢里、大樹下有人,這兒離著龍口峽近,甚有可能是褸衣幫的人。

                  李老槐把槍帶子往胸前耬了耬,伸出一根手指指著半空說:“這么熱的天,俺的后脊梁骨冒冷風,皇軍在淺灘壩口布下了天羅地網(wǎng),憑俺多年的經(jīng)驗今天要有一場血戰(zhàn),這趟差事俺本來不想干,俺怕有命去無命回呀。”

                  “李叔,雞吃秕糠鴨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的福,您不是說日本人出動了三個大隊嗎,還有幾個連的皇協(xié)軍,再加上您這幾個兄弟,您怕什么呀?”

                  李老槐踮起腳尖,用巴掌捂住半張臉湊到梁子身邊,眼珠子往后瞥斜,“如果這趟任務順利,李賴說日本人要給他升職,他就會把這個崗位讓給俺,以后你跟著俺在趙莊吃香的喝辣的吧。”

                  “李叔,俺梁子以后跟著您鞍前馬后,為您撲湯蹈火在所不辭。”梁子說著從衣服口袋里摸出一根煙,塞進李老槐的嘴里,又從腰里摸出火柴,擦出火花捧在手心里。

                  李老槐往前探探頭,把嘴里叼著的煙卷送到那團火苗上,深深嘬了一口,煙氣從他嘴角噴了出來在半空旋繞。

                  躲在草叢里的小敏認出了梁子,她心里又高興又激動,眼淚溢出了眼眶,她帶著小九兒流落青峰鎮(zhèn)街頭走投無路時,梁子從天而降,遞上半碗救命的玉米粥……在苗先生家分手后,她再也沒有見過梁子。她真想沖出去喊一聲梁子叔,她身上帶著江德州的重托,孰輕孰重她還是分得清的,她怏怏不樂地轉回身,突然她腳下踏空,身體直線下墜,與此同時兩只白鹮從草叢里飛了起來,像箭一樣掠過了她的頭頂。

                  “什么人?”斷喝聲夾著拉槍栓的聲音,“出來,不出來開槍了。”

                  李老槐把身體躲到了梁子身后,幾個偽軍戰(zhàn)戰(zhàn)兢兢四處查看,就在大家驚恐萬狀之時,一個駝背的老頭從樹后面走了出來,他頭上戴著一頂破氈帽,亂蓬蓬的灰發(fā)扎煞在帽檐四周;他的左手里提拎著褲腰,肩上搭了一根灰不溜秋的布繩子,像是剛去蹲了個茅坑,還沒來得及系上褲腰帶;他的右手里提著一串一尺多長的草魚,魚鰓骨下露著鮮紅的肉,魚身上粘著綠油油的黒藻。

                  “長官,是俺,俺剛去蹲了個茅坑,歲數(shù)大了兩條腿軟弱無力,蹲不太久,摔了一個大跟頭。”老頭忙不迭地弓腰哈背賠不是,“對不住了,都是俺的錯,俺驚擾長官們走路了,該打該罰隨您處置。”

                  沒等李老槐發(fā)話,老頭顫悠悠走到梁子身前,自顧自說:“今天彌河水漲潮,俺在河溝里逮了幾條別人落網(wǎng)的魚,若不嫌棄小,您拿回去給長官做個下酒菜吧。”

                  梁子怔忡了一下,眼前的老頭是他心里念想的巴爺,“巴……”梁子嘴里跑出一個字,倏地,他意識到了失態(tài),趕緊擎起胳膊擺擺手,“罷了,誰稀罕您的魚,俺要跟著李叔去淺灘壩口,皇軍給俺們這些抗力準備了饕餮盛宴,俺們要留著肚子到那兒飽餐一頓。”

                  梁子沒有看錯,老頭正是巴爺,昨天夜里他留在了趙莊,暗中觀察收留戚世軍的日本人家,這家主人是一個氣質(zhì)優(yōu)雅的女人,她身邊帶著兩個女孩,小的還不會走路,嗷嗷待哺;大的十幾歲,聰明伶俐。

                  女人幫戚世軍處理了傷口,把他扶進了內(nèi)屋休息,天不亮熬了一鍋小米粥,親自端到戚世軍床前,她的一舉一動像母親伺候生病的孩子,滿眼愛憐……巴爺看到這一幕心里松了一口氣。

                  李老槐把煙頭從嘴里抽出來扔在地上,眼睛從下往上端視著巴爺,“你是哪個莊子的?怎么不走大路鉆樹林子呀?”

                  巴爺擔心小敏的安危,他沒時間繞圈子,直入主題:“長官,俺是八里莊的,劉蹶子是俺的堂弟,他喜歡吃清蒸魚,俺為了他起了個大早去河邊趕潮,潮水不大,魚不多,徒手抓魚也不行,俺回去找鄰居借一張漁網(wǎng),等大潮來了給它們一鍋端。”

                  “喔,是劉保長的親戚呀,俺給他家送過煤,聽說他的親戚朋友都在皇協(xié)軍里做事,很得井上中尉的賞識。”梁子赧然一笑,向巴爺抱抱拳,“咱們都是一家人,劉蹶子,不,劉保長是俺李叔的摯友,他們二人經(jīng)常坐在一起喝酒。”

                  李老槐愣眼巴睜,他不明白梁子話里的意思。

                  劉蹶子佛口蛇心,黑道白道兩頭吃,仗著許洪黎和日本人的器重,敖世輕物,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李賴見了他都要搖尾乞憐,李老槐一個小小的片警哪有資格與他坐在一張酒桌上推杯換盞?

                  李老槐的臉“刷”一下紅到耳根,變成了紫茄子臉,他不尷不尬地嘿嘿一笑,伸出右手小拇指剔剔后牙槽,噘嘴咂舌向草叢里啐了一口,他的眼珠子盯在草地上,上面落著一串泥腳印,一直延伸進路旁的蒹葭叢,那么清晰,這串腳印不像是大人的,也許是哪家的孩子竄進了樹林,他冷不丁從肩上摘下了步槍,端在手里拉開槍栓,朝著草叢里“砰”開了一槍。

                  突如其來的一聲槍響驚飛了草叢里棲息的一群鳥,烏泱泱騰空而起,荊棘枝刮下它們一簇簇羽毛,在半空飛揚;幾個偽軍跑到李老槐身邊,七嘴八舌問長問短;巴爺騰出一只手插進了后腰,他摸到了煙袋桿。

                  梁子趁亂退后一步,靠近巴爺,小聲嘀咕:“這些抗力都是孟正望的人,只有李老槐才能把他們帶到那艘貨船上。”

                  巴爺點點頭,把雙手插進腰里系上褲腰帶,眼睛看著李老槐一張面帶橫肉的臉,“李長官,如果沒俺的事,俺不打擾您了,俺走了。”

                  “走吧,走吧,給劉保長帶個好,俺李叔從淺灘壩口回來請他喝酒。”梁子說著把臉轉向李老槐,低頭哈腰,“李叔,咱們趕緊上路吧,耽誤日本人的事可不是鬧著玩的,弄不好要掉腦袋的。”

                  李老槐瞥睨了身旁偽軍一眼,意思是讓他盯著巴爺。

                  嘈雜的腳步聲漸漸遠去,小敏從坑底爬了起來,身旁是蓊蓊郁郁的葎草,頭頂上的天像井口那么大,一米多高的荊棘耷拉在坑沿下,濃密的黑麥草包裹著那塊天、那塊亮,霧氣昭昭,她的小身體猶如陷進了扎人的深淵,進退維谷。

                  在坊子碳礦區(qū)沒見過這么多的草,火車道附近的堤壩上生長著疏疏朗朗的牛筋草和幾棵永遠長不高的小樹,運煤的火車來來回回撕扯著它們孱弱的身體,盡管這樣,每棵樹、每棵草努力地活著,每年春天都會生出新的嫩芽,為黑暗增添了一絲綠色。

                  在紅房子和酒館旁邊的三岔路口生長著一棵香樟樹,年齡比爹的歲數(shù)大,褐黃色的樹干筆直挺拔,枝葉茂密,吸引著喜鵲在上面筑巢,也吸引著礦區(qū)的頑童,每次從火車道撿煤渣回來,他們都要在那棵樹下嬉鬧,一個個爭先恐后往樹上爬,騎在樹枝上往下扔石子,蜩螗羹沸的聲音傳出很遠,惹急了住在紅房子的女人,窈窕淑女變成了刁鉆刻薄的潑婦,雙手叉著腰又蹦又跳,時而嚼齒穿齦罵野孩子沒有教養(yǎng),攪擾她們的清凈;時而流著淚哭訴心里的委屈,把她們的不幸遭遇強加在了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們身上。

                  小敏白天一般不去那棵樹下玩,倘若天黑了爹還沒有回家,她就跑到那棵樹下等著,有時候她也會爬上樹干,躲在稠密的樹葉后面,靜靜地俯瞰著大地上的景色,路燈閃爍著鬼魅的光,穿過了橢圓形的綠葉,灑在泥濘不堪的小路上,燈影里出現(xiàn)了一群疲憊不堪的身影,互相簇擁著踏進了路旁的酒館。

                  紅房子門口掛著高高的紅燈籠,璀璨的燈光在風里蹁躚,映紅了一張張濃妝艷抹的臉,一個個羽衣飄逸,笑靨如花,手里甩著香噴噴的手絹,團扇遮住嗤嗤笑的紅唇,交頭接耳聊侃著一件件糗事,眼珠子撩撥著酒館里的男人。

                  小敏聞到了酒香,聽到了酒碗碰撞的聲音,娘親活著時曾囑咐她千萬不要踏進酒館,那里面有酗酒滋事的酒鬼,嘴里沒有一句人話,確實如此,爹和工友的醉話穿透了酒館的門和窗戶,跑到了大街上,回蕩在夜空里。

                  “俺顧家不缺錢,有需要錢的兄弟盡管開口。”

                  “虎皮呀,有你這句話撂在這兒,兄弟們心里敞亮,以后遇到剜肉補瘡的事情,俺們定會向你開口。”

                  喜歡占小便宜的人立刻瞪圓了眼珠子,臉上暴起一道道青筋和奸笑,“虎皮呀,如果你身上有兩個銅板,先借俺用一用,過幾天發(fā)了工錢還給你。”

                  “有,俺身上怎么會沒有兩個銅板呢?”爹用手背抹抹下巴頦上滴落的酒水,在掣襟露肘的衣襟上擦擦手,從腰里摸出僅有的兩枚銅板遞過去。

                  爹借出去的錢從沒有人還回來,即使這樣,爹依舊在酒桌上大包大攬,所有的酒水錢他一個人掏腰包,他身上沒錢就在柜上打個欠條,到了年關,酒館掌柜的讓小伙計舉著欠條到家里吵鬧,娘親又氣又急,她給討賬的連連作揖,她身上拿不出一個銅板替爹還欠下的賬,只有愧疚的話,還有傷心的淚。

                  “俺虎皮有手藝,明兒俺去村子里殺豬,一個銅子也不會缺你們的。”爹的話是實話,他手里有了錢第一時間給酒館送去,然后再擺上一桌,與工友一醉方休,如果不是掌柜的說關門打烊了,他也不會想到回家。

                  看到爹走出了酒館,小敏可高興了,從樹上往下探著頭,低聲呼喚:“爹,俺在這兒!”

                  爹瞪大了驚惶的眼珠子,醉意全無,他張開雙臂,昂視著樹杈上的小敏,“丫頭,快下來,慢點,別害怕,爹在這兒。”

                  “爹,俺害怕。”小敏坐在坑底輕輕啜泣,一陣啁啾的鳥叫盈入耳邊,被槍聲驚飛的鳥兒又飛回來了,有的落在坑沿上,低頭啄食著草種子,有的呼扇著翅膀在半空盤旋,輕柔的羽翼舞動起一股一股風,拽著葳蕤菡萏的鉤藤草,如煙、如氤、如氳、如夢;霧雨像拉著銀線的繡花針,一滴一滴沖刺著坑沿上的荊棘樹,順著耷拉著的枝桿滴落,落在小敏的臉上,她猛地跳了起來,踮起腳尖使勁拽坑沿下的黑麥草。

                  黑麥草連根拔起,小敏“噗通”摔了個仰面朝天,厚厚的泥土滿天飛,紛紛揚揚落在她的身上,她抬起胳膊遮住眼睛,她的后腦勺磕在一塊石頭上,疼得她打了個冷顫,她摸索著站直身體,撿起地上的黑麥草分成三股,在中間打了兩個結,一頭系在菜籃子的提手上,另一頭系在腰間,她伸手抓住了從坑沿上垂下的荊棘藤,雙手好似握在鋼針上,不聽使喚的眼淚沖出了眼眶,她往下拽拽荊棘藤,拽不動,小巧的身體往上一跳,騰空的雙腳蹬在旁邊的土墻上,雙手交替往上移動,腳丫子沿著土墻一點一點往上走,血水滲出了她的指頭縫隙,順著藤條滴落。

                  一炷香的時間過去了,小敏艱難地爬出了深坑,天上下著雨,淅瀝瀝落在她的身上,沖刷著她臉上的淚,把血淋淋的手掌舉到眼前,上面有折斷的棘針,一根根拔出來,一滴滴血落在草地上,撲簌簌的淚流進了她的嘴里,為什么哭?她也說不清楚,只想大哭一場,沒時間哭,她幽咽著解下腰里的草繩子,跪著趴到坑沿上,把菜籃子從坑底拽了出來。

                  挎上菜籃子繼續(xù)往前走,荊棘叢的外面出現(xiàn)了一條盤旋曲折的山路,往前看,看不到頭,霧氣濛濛,路的右側是懸崖峭壁,左側是濃密的樹林,透過樹杈之間,朦朧之中出現(xiàn)了一個籬笆院,小敏打了個愣怔,四周荒煙蔓草、幽道陡峭,怎么會有人住在這兒呢?她快步挨近籬笆院,身體躲在一棵樹下,張開眼睛看過去,院門外有一棵榆樹,比孟家的那棵還粗壯,上面拴著一匹高頭大馬,棗紅的鬃毛披在它健壯的脖子上,大大的眼珠子瞟著四周,它看到了小敏,撐起大鼻孔打了一個響啼,噴出一縷白氣,一忽兒,它“哧溜”了一下嗓子,埋頭嚼著地上的苜蓿草,把嘶鳴夾在草里吞了下去;一忽兒,它翹著尾巴甩打著屁股上的蠅蟲,四個大腳丫子有節(jié)奏地踏著地面,踏出了一個個坑,每個坑里漾著一汪水。

                  院里有三間坐北朝南的茅草屋,一條石基路把小院一分為二,東側是個平平整整的小場院,地上放著一個石碾子,墻根下整整齊齊堆放著一些豆秸子;西側種著幾埂寬葉植物,像是煙草,一片片煙葉上滾動著雨珠,像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閃動著翠綠的光;窗戶下面放著一個大水缸,缸口上蓋著一塊木頭板子,上面放著一個水瓢;石基路上踟躕著一個高大的男人,他英俊的瞳眸里閃動著星星之火,他身上穿著一件半新半舊的長褂,前裾塞在腰里,腰里系著一根寬寬的布帶子,布帶子上別著一支匣子槍。

                  這個男人是代前鋒。

                  代前鋒與沈家的交情不是一天兩天了,自從沈鳳仙犧牲后,他無論走多遠,都要抽時間回八里莊探望孤苦伶仃的沈老爺子,大年三十陪老人喝酒聊天守歲,在酒桌上老人聊到裘兆熠,說那個老頭值得結交,不僅膽量過人,還仗義疏財,收留了許許多多的乞丐,組建了一支不容小覷的隊伍,只可惜做事一意孤行,身邊缺少一個好謀善斷的諍友。

                  姚訾順與許連成共同商議,讓代前鋒上龍口峽,沒想到已是耳順之年的的裘兆熠是榆木疙瘩難開竅,無論他怎么勸說,老頭還是執(zhí)意下山刺殺李財主,昨天晌午下山至今沒歸,半個時辰之前山腰上傳來一聲槍響,他想下山去看看,又不放心山上的兄弟,讓他心急如焚,口干舌燥。

                  他走到水缸前彎腰抓起水瓢,拉開木頭蓋子,把水瓢續(xù)進水缸里舀了半瓢水,他的眼睛瞵視著院門口,他聽到了異樣的動靜,他把送到嘴邊的水瓢扔進水缸里,扭身躥到院門口,扯開兩片柵欄門,只見裘兆熠從密林深處走了出來。

                  “大哥,”代前鋒雙眸里跳動著兩束歡喜的光,“您可回來了,俺這顆心也舒坦多了。”

                  裘兆熠嗓子眼里嗯了一聲,垂頭喪氣走到榆樹下,伸手摸摸大馬的脊背,沙啞著嗓子喊:“老四,你是不是又下山了?俺不在家,山上的兄弟交給你,別讓他們變成無爹無娘的孩子。”

                  “三哥他們從八里莊回來了,俺在山下溜了半圈,沒走遠。”代前鋒撓撓后腦勺,呲著牙嘿嘿一笑,“大哥,您跟俺說說趙莊的情況吧。”

                  裘兆熠砸吧砸吧嘴角,提起長褂前裾,蔫頭耷腦地走進了院子,背過手捋捋長褂蹲在屋門口臺階上,低頭不語,想起橫尸在趙莊的兄弟他肝腸寸斷,因為他剛愎自用,聽不進任何人的勸說,低估了鬼子和皇協(xié)軍的實力,造成了追悔莫及的局面。

                  少頃,他竄進屋里,在屋里待了一會兒又走了出來,他手里多了一個盛著煙絲的笸籮,還有一根煙袋桿。

                  “大哥,院里有雨,您還是進屋吧。”代前鋒從懷里掏出一盒紙煙遞給裘兆熠,“大哥,您還是抽這個吧。”

                  “俺那一套煙具掉趙莊了,不要了,留給那些兄弟吧……”裘兆熠搖頭擺手,兩行淚水滑落他滄桑的臉頰,他手里的煙桿掉進了笸籮里,身體擦著門框堆萎在門檻上,深陷的眼睛穿過散發(fā)瞭望著院門口,小敏躲躲閃閃的身影出現(xiàn)在他的視線里,他打了個機靈,“騰”跳了起來,踮著腳尖向院墻外面眺望,“老四,來人了!”

                  “來人了?在哪兒?”代前鋒后退了幾步,轉身三步兩步躥到院門口,他看到了躲在樹下的小敏,一個臟兮兮的小丫頭,十幾歲的樣子,臉上的淚痕清晰可見,頭上、身上黏著草葉子和泥水,兩條毛糟糟的長辮子搭在胸前,腳上的靴子被泥漿包裹著看不清顏色。

                  代前鋒急沖沖跳出了院子,繞過拴馬的榆樹竄到了小敏的身邊,板起臉孔,厲聲質(zhì)問:“你是什么人?誰讓你來的?”

                  小敏雙手抱在胸前,彎彎腰,顫抖著聲音應答:“您好,俺要去龍口峽,路過您的家門,打擾您了。”

                  “你來龍口峽做什么?”代前鋒滿眼狐疑,一般人不敢獨自上山,何況是一個小丫頭,“你是誰,誰派你來的?”

                  “俺,俺自己來的……”小敏抬起了頭,她猝然打了個直眼,眼前是一張俊郎清秀的臉孔,一雙清澈澈的鳳目,高挺的鼻梁,桀驁不馴的眼神多了明銳,噙著驕傲的唇角勾著一抹冷峻,是代前鋒!在潘家村時小敏與代前鋒有一面之緣。

                  “您是代大當家的?”小敏不知道怎么稱呼代前鋒,他畢竟是許家的孫姑爺。

                  “你是誰?”代前鋒的口氣軟了下來,這個女孩似曾在哪兒見過,一雙大眼睛清澈又明亮,炯炯有神,“你是顧家二丫頭夏蟬。”

                  代前鋒在坊茨小鎮(zhèn)見過夏蟬,他也知道夏蟬犧牲了,他瞬間語氣磕巴,“俺,俺認錯人了,不好意思。”

                  聽到二姐的名字,小敏的眼淚奪眶而出。

                  “小丫頭,你,你不要哭,你是誰?”代前鋒慌了神,他是一個草莽英雄,也是個有情有義的男人,前天他去鳳凰村祭拜了沈鳳仙父女,順路去了坊茨小鎮(zhèn)楊同慶的面館,恰巧王曉和寶根也在那兒,四人推心置腹談了一宿,談到夏蟬,寶根涕泗橫流,捶足頓胸,在場的人面面相覷,都不知道怎么安慰悲傷過度的寶根,最后大家把手抱在了一起,發(fā)下錚錚誓言:不把鬼子趕出中國誓不罷休。

                  小敏用手背揩揩臉上的淚水,囁嚅:“俺是,俺是小九兒的姐姐。”

                  裘兆熠不知什么時候站到了代前鋒的身后,他的大眼睛端倪著小敏一張灰頭土臉,再多的污泥掩蓋不了丫頭的清純可愛,真誠與善良洋溢在她的一雙瞳眸里,他想起了昨天幫他拉車的女孩。

                  “你是,你是那個小丫頭,你從哪兒來?你是不是掉深坑里了?你是怎么上來的?”裘兆熠在小敏身前背后轉了一圈,關切地問:“丫頭,你沒傷著哪兒吧?”

                  小敏被裘兆熠一連串的問話感動,眼前的老頭是個好人,她搖搖頭,弓腰施禮,“裘掌柜的,您好。”

                  “你知道俺姓裘?”裘兆熠擎起手掌縷縷下巴頦上的胡須,他的姓名很少有人知道,難道這個丫頭是蟠龍山上的人。

                  “裘掌柜的,您認識沈老爺子嗎?他沒跟您說小九兒是誰的孩子嗎?”

                  小敏有條不紊的一番話讓代前鋒恍然大悟,他張口結舌,眼前的小丫頭是顧家的三丫頭。

                  裘兆熠蹙蹙眉頭,沈老爺子把小九兒交給他時囑咐,把這個孩子交給蟠龍山上的兄弟,或者交給一個姓顧的小丫頭,她是趙莊孟家的養(yǎng)媳婦。

                  沈老爺子被鬼子殺害后,他去趙莊打聽過孟家,聽說孟正望是個狗漢奸,是日本人任命的商會會長,他放棄了送走小九兒的打算。

                  裘兆熠不想與小敏說實話,他背起手在原地走了一圈,喃喃細語:“沈老爺子說讓俺把這個孩子交給蟠龍山上的人,或者交給一個姓顧的丫頭,俺不知道那個丫頭在哪兒,俺準備派人下山打聽一下,最近家里有點事情脫不開身,這件事情暫時放下了。”

                  “大哥,您忘了俺給你講過顧慶坤的故事嗎?還有上個月犧牲的夏蟬,這個丫頭是顧家的三丫頭,她小小年紀重情重義,為了巴爺?shù)暮⒆又簧砼苌狭松剑麄冾櫦胰齻丫頭都是好樣的。”代前鋒嗓音哽咽,向小敏豎起了大拇指。

                  小敏羞愧地垂下了頭,她心里的話隨著兩行淚水滾滾而落,

                  “小九兒是巴爺和潘嬸的孩子,潘嬸被鬼子殺害了……巴爺去了河北,他臨走之前把小九兒留在了沈家,他為此事跑到許家囑咐俺照應小九兒,俺辜負了他的信任。”

                  小敏把一切責任歸咎在她自己的身上,其實,她一直想把小九兒帶在身邊,只是不知道怎么與孟家人開口,其他人還好說,陶秀梅母女倆絕不可能容忍一個外姓孩子吃住在孟家。

                  “不,丫頭,你做得夠好了!”

                  “巴爺~”小敏驚詫地僵在原地,這是做夢嗎?從昨天離開孟家到此時她總覺著是一場夢,不,是真真實實的,淅淅瀝瀝的雨點穿過了樹杈淋在一張她熟悉的臉上,這張臉消瘦了好多,鼻梁更加筆直,和凸凸的額頭齊平。

                  “丫頭,把你的手伸給俺看看。”巴爺大踏步走到小敏眼前,“半個時辰之前,李老槐派人跟蹤了俺,俺只好又回了一趟八里莊……丫頭哎,你可心疼死俺老巴了,俺去那個坑看了一眼,那綹荊棘藤上全是血……”

                  巴爺把小敏的手捧在他的大手里,“丫頭,疼嗎?巴爺來晚了。”

                  小敏的眼淚像決堤的小溪,委屈地大哭,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在她心里巴爺就是親人,也是父親,她想把過去大半年的遭遇和離開孟家的經(jīng)過,清清楚楚說給巴爺聽,此時她情感激動,心里的血就像滾騰的一鍋開水沸沸湯湯,起伏不平,腦子也被淚水塞滿了,一時半會倒不出來,幾次想開口,被自己哽咽打斷。

                  好一會兒,小敏抬起衣袖抹抹臉上的淚,磕磕巴巴囁嚅:“巴爺,您罵俺吧,是俺把小九兒弄丟了。”

                  “丫頭,俺怎么會舍得罵你呢,俺老巴感激你,你為了小九兒離開了風不著雨不著的孟家,為了蟠龍山上的兄弟跑上了龍口峽,大家都感激你。”巴爺扭臉看著裘兆熠,“九兒被裘管帶照顧的很好,胖了,高了,會跑了,昨天俺自作主張把小九兒和裘天賜送到了郭家莊許家。”

                  裘兆熠聽清楚了巴爺最后一句話,他急得抓耳撓腮,裘天賜是他在黃河邊上收養(yǎng)的孤兒,這么多年從沒有離開過他,這個男人是誰?怎么能擅自帶走人家的孩子呢?他想叱責巴爺,又覺得不妥,孩子在人家的手里,不能輕舉妄動。

                  代前鋒向巴爺拱拱手,嘴角上揚,“巴爺,咱們進院吧,有話咱們屋里說。”

                  裘兆熠攢起眉梢,眼前的巴爺似曾相識,一時又想不起在哪兒見過,他攥緊拳頭頂在下巴頦上,咳咳嗓子,“老四,你,你們是不是早就認識,串通一氣對付俺老裘,其他話先不說,你們把俺的兩個孩子弄哪兒去了?”

                  “裘大哥,昨天您下了山,巴爺上了山,他老人家想做的事俺攔不住呀,俺也不敢攔。”

                  “你,你是……”裘兆熠認出了巴爺,他激動地嘴巴顫抖,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古北口的硝煙彌漫在他的眼前,兒子戰(zhàn)死,他被炮灰埋在瓦礫下面,是義和團的兄弟用手把他扒了出來,正在大家慶幸還活著時,一發(fā)炮彈在前面的戰(zhàn)壕里爆炸,巴爺撲在他的身上,當他睜開眼睛,剛才說話的幾個兄弟橫尸身旁。

                  巴爺抖抖身上的炮灰站了起來,他往前踉蹌了一步摔倒了,一塊彈片不偏不倚插在他的右小腿上,他不慌不忙撕開身上的破棉襖,扯下一根布條,把腿上的彈片硬生生拔了出來,剎那間血水四濺……

                  巴爺把雙手舉過頭頂抱成拳頭,往裘兆熠眼前一送,“裘管帶,咱們古北口一別整整十年,沒想到咱們會在坊子地界相遇,真是有緣分呀,俺老巴謝謝您收留俺的犬子,為了感謝您,您的孩子被俺一起送到了山下,您放心,許家舅老爺說會把兩個孩子視同己出。”

                  “好兄弟,你還活著呀?”裘兆熠情緒激動,雙手握成拳頭拍打著前胸,“俺的這條命是你,是你焦巴給的,要謝,俺老裘謝謝你呀。”

                  巴爺伸出巴掌在裘兆熠拳頭上拍了拍,“咱們是有緣人,俺說過,咱們還會再見面的。”

                  “你?!昨天夜里,是你?是你呀,好兄弟,你讓俺說什么好呀。”裘兆熠緊緊抱住巴爺?shù)拇笫郑白蛱焓悄氵@雙大手拉著俺跑過幾條巷子,撿了一條老命回來。”

                  “不,是江管家和戚少爺救了您,沒有他們俺也不可能帶著您全身而退。”

                  “江管家他還好嗎?”裘兆熠大手掌舉過頭頂搖晃著,滿臉愧疚,“他多次勸說俺做事不要太心急,俺一意孤行,造成了今天的局面,俺是嗟悔無及呀。”

                  “裘管帶,現(xiàn)在不是后悔的時候,井上帶著三個大隊的鬼子兵趕往了淺灘壩口,他們的鬼蜮伎倆蓄謀已久,想借這次行動一舉遷滅蟠龍山上的抗日游擊隊,希望您能摒棄前嫌,與八路軍游擊隊團結一心共同抗日。”

                  “好,俺聽焦兄弟的話,俺馬上通知山上的兄弟們拿上武器去淺灘壩口,增援蟠龍山的兄弟。”裘兆熠二話沒說轉身匆匆離去。

                  代前鋒往后退了一步,再次向巴爺拱拱手,他滿心佩服巴爺敢說敢做,昨天從山上帶走兩個孩子時,他擔心裘兆熠回來暴跳如雷,沒想到頑固不化的裘兆熠不僅默許了巴爺暗箱操作,還同意參加淺灘壩口的戰(zhàn)斗。“巴爺,咱們戰(zhàn)場上見。”

                  “好,戰(zhàn)場上見。”巴爺向代前鋒揮揮手,把臉轉向小敏,“丫頭,趙莊戒嚴,只準進不準出,戚少爺負了傷,藏在永樂街照相館后面,希望你能回趟趙莊……”

                  巴爺把小敏送下了山。在河邊他給小敏洗了手,洗了臉,還找來刺兒菜用石頭搗爛了敷在她的手掌心上,最后重新給她梳了兩根辮子。

                  巴爺給小敏說,他小時候和妹妹互相梳辮子,妹妹很小給地主家傻兒子做了養(yǎng)媳婦……說到妹妹巴爺眼眶濕潤,哽咽難言,很快他又說,人都要死,死是用另一種方式活著,小敏流著淚點點頭,她相信巴爺?shù)脑挘蛱煲估锼匆娏硕阆南s,二姐說娘一直在天上守候著她。

                  離開河邊,巴爺把一個錢袋子放進了小敏的菜籃子,“丫頭,在孟家住不下去了,你用這錢在趙莊買處院子,搬出來住。”

                  永樂街上,火硝味和灰塵在空氣里蔓延,幾個瘦弱的清道夫在街上忙碌著,有的手里抓著木桶和半拉瓢,舀起水均勻地灑在地面上,有的手里抓著大掃帚一下一下清掃著街面……他們身穿蓑衣,頭戴寬邊斗笠,撅腚哈腰露出里面一條遮羞褲,除了那條破舊不堪的褲子是布做的,其他都是麥稈編織的,遠遠看著像是一個個會動的稻草人。

                  偶爾有一輛兩輛人力車從碼頭方向往街里跑著,車夫腳下不小心踩到了瓦礫,硌得齜牙咧嘴也不敢放松身體,大手握出了青筋,汗珠子如同雨水般不停地灑落,“嘩嘩”打濕了地上。

                  天空沒有一絲陽光,周遭飄著厚厚的塵垢,還有潮乎乎的風,熱得人頭暈腦脹。

                  車斗里坐著的客人非富即貴,頭上戴著一定白色寬邊禮帽,露著梳得整整齊齊的鬢角;絲綢錦緞長衣,金線扣袢閃著金黃黃的光,衣襟袖口上繡著各色花鳥圖案,衣擺搭在翹著的二郎腿上,隨著顛簸的車子上下忽閃,露出青灰色綢緞長褲;擎起折扇在嘴邊呼扇兩下,斜睨一眼路上的清道夫,怒著嘴巴罵一聲兩聲,被車夫“撲騰撲騰”的大腳丫碾得七零八碎。

                  “迎春院還有多遠?快走!”

                  “快到了,您坐穩(wěn)了。”車夫累得氣不夠喘,嘴里蹦不出多余的話。

                  一個與眾不同的女人出現(xiàn)在街道上,齊耳的短發(fā)順絲順綹掃著她的衣領,一側抿在耳后,上面別著一枚白色的絨花,露出一張白皙的臉,臉上掛著一抹淡淡的憂傷,額頭上垂下一綹外翻的劉海遮住了她一雙俊秀的眉眼;一件碎花小褂勾勒著她清瘦的身體,一條灰白色直筒褲掃著腳面,腳上穿著一雙黑色的簍子鞋,鞋面上繡著兩朵白色的櫻花。

                  她的上身往前佝僂著,脖子上掛著一塊寬寬的背巾,一個幼兒坐在背巾里,圓圓的小腦袋在女人胸前拱來拱去,像個饑餓的小豬崽,女人一只手環(huán)繞著幼兒的身體,另一只手里提拎著一個輕飄飄的大鋁盆,白天的光落在鋁盆上滑動著清影的亮,像水,小時候家里也有一個大鋁盆,那是爹給人家殺豬換回來的,娘念叨這是爹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它不僅能洗衣服,還能洗澡,夏天把鋁盆里盛滿涼水放在日頭下,沒幾個小時水熱得燙手。

                  眼瞅著那個女人的背影消失在走馬樓旁邊的巷子里,小敏猛然想起了躲在秋代子家的戚世軍,她的腳步往前追了一步又站住了,巴爺再三叮囑她說回到趙莊要謹言慎行,小心永樂街上的日本特務。

                  日本商行門口,幾個日本浪人在門口兩側徘徊,他們頭上豎著馬尾辮,身上穿著青色和服,腳上踢趿著木屐,“咯吱咯吱”踩著石頭臺階;腰里挎著長刀,刀鞘掃著地面,劃出一道道寒光。

                  突然,巧姑的身影從葫蘆街口拐了過來,她頭上包著一塊花色頭巾,露出一張秀雅絕俗的臉,她的腳步匆匆,越過了酒鋪子,越過了走馬樓,越過了茶葉店,走進了金家食品店。

                  小敏急忙穿過街道,沿著街邊低頭往前走著,她的小身體慢慢靠近食品店門口,眼神穿過半敞著的一片門,屋里東墻根有一張長條桌,有兩把椅子,桌子上擺放著一套普通的茶具,墻上方有一扇窗戶,白天的亮透過窗戶穿進了屋里,鋪在地上,折射在西墻根的柜臺上,柜臺里面站著一個戴眼鏡的老頭,他正低著頭翻看賬本,灰白的頭發(fā)耷拉在眼鏡框上,遮住了他的半張臉,看不清他的模樣。

                  巧姑抬腿走進了鋪子,直奔柜臺,從衣兜里掏出兩枚銅板放在柜臺上,“金掌柜的,給俺稱二斤白糖。”

                  掌柜的聽到聲音抬起頭,眼珠子穿過了眼鏡上框,擎起右手掌搖擺著,“是巧姑呀,你要買白糖?沒有,日本人上個月下了通告,以后不允許咱們中國人賣白糖。”

                  “有這事?掌柜的您是不是故意不賣給俺呀,您不想做俺的生意直說,俺去其他鋪子轉轉。”

                  “巧姑呀,咱們在一條街上住了好幾年了,你的為人大家伙都知道,從不占人小便宜,也從沒有賒過賬,俺還能糊弄你?”金掌柜的抬起手整整鼻梁上的眼鏡,把賬本合上,唉聲嘆氣:“這生意不好做呀,俺想把這鋪子兌出去,這光景下哪有人盤店鋪,俺剛才合計,先處理一下剩貨,實在不行就關門大吉。

                  “難道咱們街上沒有人敢賣白糖嗎?”

                  “不知道。”掌柜的上身趴在柜臺上,佝僂著脖子向店門外東瞅西瞧,壓低聲音說:“日本商行里有糖賣,不過,只賣給他們?nèi)毡救恕!?br />
                  “是嗎?日本商行俺就不去了。”巧姑轉身往店門外走,一只腳剛要邁過門檻又收了回來,扭頭看著垂頭喪氣的掌柜的,“金掌柜,您是知道的,俺店里住的都是窮抗力,不過,他們接觸的老板都是有錢的主兒,您的鋪子多少錢轉讓?讓他們?nèi)ゴa頭上幫您吆喝兩聲。”

                  “那感情好。”金掌柜的臉上瞬間堆滿了笑褶,從柜臺里繞了出來,“巧姑呀,以前在咱們莊上買個正兒八經(jīng)的院子需要三塊大洋,隨行隨市,現(xiàn)在只需兩塊大洋,買下一個鋪子至少要五塊大洋,不過,如果是你的朋友或者認識的人要買,俺給你個面子,這兩間門頭房,外加三間北堂屋,院里還有一個西廂房,只需要三塊大洋,鋪子里的所有東西俺都白送。”

                  巧姑凄然地笑了笑,她只是隨口問問,老掌柜的卻當真了,她有點不好意思,一時無語。

                  “掌柜的,您說的話可當真?”小敏挎著菜籃子闖進了鋪子,與巧姑打了一個照面。

                  巧姑往后退了幾步,瞪大了驚訝的眼神,扎煞著雙手,“敏妹妹,是你嗎?”

                  昨天余媽說小敏挨了怡瀾一巴掌離開了孟家,巧姑心疼地吃不下飯,今清早上跑到了孟家巷子口,她想問問余福敏丫頭回來了沒有?剛拐過自家后山墻撞見了怡瀾,那丫頭眉宇間掛著一股酸傲氣,十足十的大小姐習性,年紀只比敏丫頭小一歲,就像黃忠說的,“心眼不小,嘴上強勢,又好占上風”,加上陶秀梅的十分嬌慣,對家里傭人、對街坊鄰居不屑一顧罷了,對大太太姌姀也愛答不理,唯獨對孟老太太不好發(fā)作,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沒地放發(fā)脾氣,就把敏丫頭當成了出氣筒。

                  巧姑硬著頭皮向怡瀾行了個萬福禮,“怡瀾小姐好。”

                  “你是誰呀?!”怡瀾翻愣著白眼珠子,從巧姑面前趾高氣揚地走過,支棱著鼻孔眼“哼”了一聲。

                  想起怡瀾那副尖鉆刻薄的嘴臉,巧姑長吁短嘆,此時看著小敏活蹦亂跳地站在面前,她開心地抹眼淚,“敏妹妹,俺,俺真怕你不回來了。”

                  “巧姑姐,您好。”小敏向巧姑彎彎腰。

                  “別跟俺多禮。”巧姑忘記了身旁還有一個掌柜的,她把胳膊上的菜籃子放在墻角,雙手抓住小敏的肩膀,“敏妹妹,讓俺好好看看你,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想死俺了,你是知道的,在葫蘆街,不,在永樂街上俺沒幾個知心的朋友,自從你來到俺們莊上,見了面尊稱俺一聲姐姐,俺這心里美滋滋的。”

                  金掌柜的搖搖頭,拖拉著鞋子往柜臺里面走,小敏急忙繞開巧姑,向老人的背影深深鞠躬,“掌柜的,您好,俺想買您的房子。”

                  “你?!”金掌柜的沒有回頭,擎起胳膊向后擺擺手,“丫頭,這句話如果是從一個大人嘴里說出來,俺也許會相信,這個光景下有錢的都跑到了城里,誰稀罕住在鄉(xiāng)不鄉(xiāng)、城不城的鬼地方?鬼子和漢奸每天在門口轉悠,他們動不動就殺人,這種膽戰(zhàn)心驚的日子沒法過,生怕哪一天走在大街上,不,躺在家里好好的,腦袋搬了家都不知怎么會事兒?。”

                  “掌柜的,俺真的想買下您的鋪子。”

                  金掌柜的臉色沉了下來,他怒氣沖沖轉回身,上上下下打量著小敏,眼前的丫頭十幾歲的樣子,身上的衣服雖沒有破爛不堪,碎了好幾個洞,怎么看也不像個有錢的主兒。“丫頭,俺就當你開玩笑,你們該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不要在這兒拿俺一個老頭子尋開心。”

                  巧姑操起胳膊往東墻根退了一步,后腰依靠在長條桌上,歪著頭端詳著小敏的臉,她的腦袋里打了好幾個問號?許家舅老爺是個有錢的主,莫非是他想在趙莊買套房子?丫頭表情形態(tài)不想撒謊,底氣十足,看來是真的,想到這兒,她往老掌柜面前扭了一步,“金掌柜的,您也是見多識廣的人,人不可貌相,這句話您比俺清楚,您知道她是誰嗎?她是孟家養(yǎng)媳婦,她不是缺錢的主兒。”

                  金掌柜的蹙蹙眉頭,童養(yǎng)媳地位低賤沒有家里丫鬟地位高,再說孟家那么多人,想買房子不至于安排一個小丫頭過來洽商,難道是那個孟家二太太陶秀梅想買這個房子,那個女人勾搭李奇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前面的櫻花街上開了一家戲院,專門供日本人消遣解悶。

                  “不,俺不賣!俺這房子不賣給漢奸。”金掌柜的一甩衣袖,憤然離去。

                  “掌柜的您什么意思?俺不是給外人買房子,也不是給俺自個買房子,俺是替巴爺買房子,他老人家讓俺在永樂街上找處既能住又能做買賣的門頭房。”

                  小敏的話也讓巧姑瞪大了眼睛,她不知道巴爺是誰。

                  “你說的話是真的?巴爺是誰俺不問,只要買主不是孟家二太太即可。”金掌柜的把身體往旁邊閃了閃,伸出左手指著東墻根的桌子,“丫頭,到這邊坐,咱們爺倆慢點說,俺先去燒壺水,沏杯茶。”

                  “掌柜的,俺不懂買房子的手續(xù),巧姑姐正好在這兒,讓她做個中人,您看好嗎?”小敏從懷里掏出三塊大洋,這是過年的時候許老太太給她的壓歲錢,本想用這錢給二姐買套漂亮的衣服,二姐自小到大沒穿過好衣服,十六歲之前沒穿過女孩的衣裝……小敏的手在哆嗦,眼淚滑出了眼眶。

                  “丫頭,你,你為什么哭?”金掌柜的把手收了回去,在長褂上蹭了蹭,“不想做的事兒,不要強迫自己去做,攥三塊大洋不容易,不知要吃多少苦。”

                  小敏吸吸鼻子,忍住心里的悲傷,把大洋放進金掌柜的手心里。

                  金掌柜的攥著大洋跑進了內(nèi)屋,不一會兒拿著一張房契和兩把鑰匙走了出來,他一邊往店門口走著,一邊瞟了一眼巧姑,他知道巧姑沒上過學,斗大的字不識一筐。“你們先坐坐,俺去東面茶樓找周先生過來寫份契約,他是趙莊有文化的人,寫一手好字。”

                  巧姑不好意思地垂下了頭,她認識自己的名字,再就認識秤桿上的星星,還是袁老爺子活著時教給她的。

                  周先生以前在沙河街當過教員,是個受人尊重的老頭,鬼子占領坊子后,他辭去了這份體面的工作,如今落魄,每天到處流浪,茶店掌柜的收留了他,讓他在店里當份小差事。

                  李奇和李賴是他的學生,街上人經(jīng)常拿這件事聊侃他,“周老先生,您去找李奇呀,他如今腰纏萬貫,一支紙煙頂您三天飯錢,以前他是您的學生,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他不可能不管不顧窮困潦倒的老師。”

                  他也不搭話,扭頭就走,嘴里絮叨:餓死不吃嗟來的食。

                  周先生是個有志氣的老人,在茶店做事不要工錢,只要三頓粗茶淡飯,他有房子住,住在金家食品店后面的巷子里,每天背著手穿過街道,遇到李賴巡街他也不會停下腳,也不會低頭哈腰,他的脊梁骨是竹子做的,頂天立地。他最大的愛好就是磨墨畫山水畫,點輟上他自己寫的詩詞,有時候他還喜歡拉二胡,哀怨與蒼涼,絲絲縷縷在街道上飄浮,聽得人淚水漣漣。

                  周先生來了,他的身后跟著孟數(shù)。

                  小敏一怔,她沒想到在這兒看到孟數(shù),她趕緊把手里的菜籃子放在桌子底下,鞠躬九十度,“大少爺,您好。”

                  巧姑臉上騰起兩片羞紅,紅到了她的耳根,無處安放的手揪著衣襟,眼睛盯著腳上的鞋子。

                  “聽說俺孟家人要買下這處屋子,俺跟著周先生過來看看,原來是弟妹呀,巴爺?shù)拇_應該有處屬于他的房子,這兒離著葫蘆街不遠,與咱們孟家酒樓隔著兩條街,俺隨時可以過來找他喝酒解悶。”孟數(shù)一邊說著,一邊走到長桌跟前,從桌子下拉出一把椅子,雙手扶著椅背,眼睛看著周先生,“周先生您過來坐吧,巴爺是俺爹的摯友,他在咱們趙莊買房子是為了與俺孟家離著近點,昨天他過來沒有跟俺爹聊起此事,他這個人脾氣古怪,要做的事兒從不會提前透露半點。”

                  “謝謝孟少爺。”周先生撣撣衣襟上的煙灰,提著長褂衣裾往前走了一步,走到椅子前面,雙手從后往前捋了一把,慢慢把身子塞進了椅子里。

                  金掌柜的捧著筆硯樂呵呵走到長桌前,恭恭敬敬把硯臺放在桌子上,雙手托著毛筆遞到周先生的手里。

                  “大少爺,俺,俺與巧姑姐出去吃碗面,巴爺?shù)氖虑榻唤o您了。”小敏心里有許多話要與孟數(shù)說,此時屋里這么多人她不敢說,只能找借口離開。“大少爺,這房契您替巴爺收著,鑰匙俺拿著,有時間俺過來給他收拾收拾屋子。”

                  “好,你們?nèi)グ桑 泵蠑?shù)沒有抬頭,只向后擺了擺手。

                  小敏拿著菜籃子,拉著巧姑的手走出了食品店,外面的天灰蒙蒙的,街邊的布招牌扯著一片片灰塵,在半空裊繞;街道兩邊多了人,賣小玩意的攤位上擺滿了各種玩具,圍攏了一些頑童;姜家面館雨棚下多了吃飯的人,大多是窮人。

                  一乘空滑竿晃晃悠悠落在姜家面館門口,前面的轎夫站起身走到雨棚下面,找了一個臨街的座位坐下,他二十幾歲的年齡,上身一件干干凈凈的灰布小褂,胳膊肘上摞著兩個補丁,前襟一排布紐扣,有的紐襻碎了,用一根繩子與扣眼連在一起,他的腿上一條青布褲子,挽著褲腿,露著一雙穿著黑布鞋的大腳丫。

                  另一個轎夫是個胡子拉碴的中年人,他繞過滑竿走到面館門口臺階下,從腰上拽下一個煙荷包,從里面摸出一條牛皮紙,疊成一個小斜角的紙筒,又從煙荷包里捏出一撮煙葉裝進紙筒里,在手里擰了幾圈直接塞進了嘴里,突然他想起了什么,把煙卷從嘴里抽了出來,往前一步邁上面館的臺階,哈下腰向屋里探探頭,“掌柜的在嗎?老規(guī)矩,給俺兄弟倆各來一碗面。”

                  “知道了,俺讓伙計馬上煮面,你兄弟倆別著急,找地歇歇腳,一會就好。”隨著話音從店里走出一個體態(tài)輕盈的女子,她就是姜寡婦,她曾是李老財?shù)娜烫彩抢罾匣钡逆邦^,這個女人長相不俗,窈窕身段,方桃譬李,淡妝濃抹總相宜,綾羅綢緞不離身,看這身行頭絕不會把她與開面館的聯(lián)系在一起,還以為是哪家的闊太太走錯了門。

                  她的左手掌里攥著一把瓜子,右手兩根手指里捏著一顆,嘴里叼著一顆,兩片嘴唇輕合,肩膀往一側傾斜,一邊吐著瓜子皮,一邊挑著媚眼撩撥著街道上的光景,眼簾里出現(xiàn)了巧姑和小敏的身影,她連忙把剩下的瓜子塞進衣兜里,從腋窩下抽出一方手帕,一扭一搖攔在了路中間。

                  巧姑撅起了嘴巴,“你想做什么?”

                  姜寡婦是做吃食生意的,她一打眼就看出巧姑是出來吃飯的,旁邊小丫頭的肚子在打鼓,不知餓了多少天了?她操起手,用手帕在嘴邊扇忽著:“吆,巧姑娘,什么風把你吹到永樂街了?是不是茍管家找人去你家提親啦,他昨天在俺店里說,他要做你的養(yǎng)父,傍上他這個大款你娘倆不愁吃穿。”

                  “你胡說什么?”巧姑舉起了拳頭,娘再有不是,再不著調(diào),她也不希望娘嫁給茍頭。

                  姜寡婦的手指頭勾動巧姑額前的劉海,“妹妹你還是那么漂亮,別說男人見了你走不動路,就是俺一個女人也稀罕你這張粉嫩嫩的小臉,生氣也好看。”

                  巧姑擎起胳膊打開姜寡婦的手,拉起小敏,“咱們走,別聽她烏鴉叫。”

                  就在這時,蘭姐從旁邊的巷子里走了出來,她瞅見了站在姜家面館門前的小敏,她氣不打一處來,陶秀梅罵她多管閑事、孟祖母罵她狗仗人勢都與這個死丫頭脫不了關系,想起每天要在主子面前卑躬屈膝,她怒不可遏,怒急沖沖躥到了小敏面前,“死丫頭,你怎么在這兒呢?你不是離開孟家了嗎,還回來干什么?”

                  小敏被蘭姐嚇了一跳,不能自己地往后退,腳丫子踩在一張包油果子的紙上,仗著她手疾眼快,背過手摁住身后的飯桌站穩(wěn)腳步。

                  姜寡婦認識蘭姐,每天跟在陶秀梅身后亦步亦趨、讒言妄語。“吆,這是從哪兒躥出一條母狗呀,逮人就咬,孟家丫鬟長本事了,大白天抓良家女孩,是你的主子給你的任務嗎?”

                  “呸,你少管閑事。”蘭姐往地上啐了一口,“這丫頭是孟家的養(yǎng)媳婦,她的地位不如一個丫鬟,俺來孟家五六年了,俺有資格替主子教訓她。”

                  巧姑把小敏擋在身后,向蘭姐怒眼圓睜,“蘭丫鬟,誰給你的膽子?敏丫頭怎么說也是孟家的養(yǎng)媳婦,你一個丫鬟怎么敢口出狂言,讓孟祖母知道了還不炒了你的魷魚?”巧姑知道蘭姐最怕被孟家解雇,故意拿出這件事提醒她。

                  蘭姐被巧姑的話激怒了,她心里的委屈像翻滾的海嘯灌進了喉嚨,一梗脖子噴了出來:“你是什么東西?你不配跟俺說話。”

                  姜寡婦把巧姑和小敏推到雨棚下面。“你們在這兒坐著,看看哪個不要命的敢在俺家門口撒野?”她說著把裙子往腰里一塞,露出里面一條花綢褲子,抬起一只大腳踩在凳子上,右手“啪”拍在桌子上,“哼,欺負俺的客人就是欺負俺,俺不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蘭姐脖子往前佝僂,眼珠子凸出了眼眶怒視著姜寡婦,她下巴頦上的一撮胡須支棱了起來,“你也是一個寡婦,與這個袁家小寡婦同病相憐,惺惺相惜,都是靠著野男人過活。”

                  姜寡婦冷笑了一聲:“是,你說對了,姑奶奶雖然是半老徐娘,至少有男人喜歡,不像某些丑八怪,倒貼也沒人要。”

                  蘭姐最不喜歡別人喊她丑八怪,她瘋了,她向姜寡婦撲了過來,兩個女人霎那間扭打在了一起,她們嘴里一邊謾罵,一邊揎拳擄袖。

                  坐在雨棚下的兩個轎夫大眼瞪小眼,嘴角勾起一抹笑,平時陶秀梅對他們吆五喝六,沒有一句溫和的話,不是嫌棄晚了,就是嫌棄抬轎子不穩(wěn),為這些芝麻小事克扣他們的工錢;蘭姐是個馬屁精,對她主子的話言聽計從,從不給好臉色,經(jīng)常惡語相向,如果不是為了養(yǎng)活一家老小,他們也不會受這種窩囊氣。

                  姜寡婦為人相比之下比蘭姐強百倍,在她面館吃飯從不會短斤缺兩,有時候還免費送上一碗面湯,此時他們希望姜寡婦狠狠教訓一下仗勢欺人的蘭丫鬟。

                  吵罵聲吸引了好多看光景的人,里三層外三層把蘭姐和姜寡婦圍在了當中,指手畫腳,竊竊私語,每個人的臉上出現(xiàn)了少有的笑容。

                  姜寡婦當街打架抹不開面子,她盡量往后退,眼睛掃過周遭的看客,把手里的手帕塞進懷里,雙手放在右腰上,屈屈膝蓋,“大家伙在一條街上住著,低頭不見抬頭見,俺也不想與這個不知好歹的丫鬟爭爭吵吵打擾鄰里鄰舍正常生活。”

                  姜寡婦的話還沒落地,蘭姐的大拳頭迎面而來,嚇得她趕緊貓下腰,躲過了一拳,她一雙繡花鞋往前碾了兩步,冷不丁揪住了蘭姐的長辮子,使勁往下拽。

                  疼得蘭姐眼淚擠出了眼眶,她一邊用雙手抱著腦袋,一邊踢蹬腳,一邊殺豬般嘶叫,“放開俺!你再不放手,看俺家主子怎么收拾你。”

                  姜寡婦希望大家伙出來拉個仗,說幾句勸解的話,這事就過去了,沒想到,所有的看客都擺著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tài)。

                  蘭姐身體在原地轉車輪,從姜寡婦手里拽出了長辮子,她喘了一口粗氣,再次餓虎撲食。

                  姜寡婦把身上的力氣運送到了胳膊上,左手抓住了蘭姐的肩膀頭,掄起右手巴掌左右開弓,邊打邊罵:“你個臭不要臉的丫鬟,俺給你個臺階下,你還不依不饒窮追不舍,今天俺要替你的老主子教訓你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丑八怪。”

                  膀大腰圓的蘭姐也不是吃素的,她掙脫了姜寡婦搟面條的手,跳開身體,摸摸被打疼的腮幫子,張牙舞爪直奔姜寡婦的面門,她的個子雖然沒有姜寡婦高,她心狠手辣,她的手指甲蓋又長又黑,像個翻土的鐵耬鏵,寒氣襲人。

                  姜寡婦一邊抬起右胳膊抵擋著蘭姐的爪子,一邊往后退,退到雨棚下,左手背到身后的飯桌上來回摸索。

                  年輕轎夫悄悄把一只碗送到姜寡婦的手里,她抓起碗“啪嘰”甩在蘭姐的臉上。

                  突如其來的一幕把小敏嚇傻了,她像木頭一樣定在原地。


  (https://www.dzxsw.cc/book/32446849/6100376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湟源县| 游戏| 彭山县| 沾益县| 封开县| 叙永县| 讷河市| 达拉特旗| 石屏县| 方正县| 大理市| 涞水县| 舞阳县| 蒙山县| 察雅县| 藁城市| 广丰县| 兴安县| 夏河县| 方山县| 辉南县| 营口市| 盖州市| 体育| 合阳县| 雅安市| 南岸区| 禹州市| 天长市| 安多县| 集安市| 砚山县| 平舆县| 和顺县| 图木舒克市| 常州市| 嘉峪关市| 合江县| 古交市| 长宁县| 松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