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二世殘暴
卻說驪山在驪邑南境,與咸陽相近,山勢雄峻,下有溫泉。始皇在日就早已就山筑墓。墓宮備極巧妙,上象天文,用絕大的珍珠當作日月星辰,下象地輿,取極貴的水銀當作江河大海。宮中備列百官位次,刻石為象站立兩旁。。。。。。自興土建筑后,差不多有十余年方才告竣,始皇即死。當由胡亥帶著宮眷及文武官吏一體送葬。這時胡亥自出一令道:
“先帝后宮未曾產子者應該殉葬,不必出境!”
這令一下,宮眷等多半無子,當然號啕大哭。那胡亥毫不加憐,但命有子的妃嬪走出壙外;余皆留住壙內,不準私逃。胡亥命工匠閉了壙門用土封固。這班美人兒不是悶死便是餓死。
這時趙高又對秦二世說,機關工匠們對隨葬寶物都非常了解,如此貴重的寶物早晚會被他們泄密。秦二世立即叫人將墓道的外門放下來,工匠和負責填放寶物的人也全部被封閉在里邊,沒有人再能出來。
封墓已畢,又在墓旁栽植草木,環繞得周周密密,郁郁蒼蒼,墓高已五十余丈,再經草木長大起來,參天蔽日,真是一座絕好的山林。
秦始皇駕崩后,將一半虎符留下了,這是給繼位之君的。那么剩下的一半虎符去了哪里呢?這個虎符大概率在秦始皇陵中。秦始皇陵中最有意義的一件珍寶就是血書。在很多傳聞中,都記載了秦始皇母親趙姬曾寫下血書,其中的內容就有記載秦始皇身世的。
卻說胡亥聞扶蘇已死,便想將蒙恬釋放。趙高恐蒙氏兄弟復得進用,遂誣陷蒙毅道:“先帝素愛公子,久欲立為太子,只因蒙毅諫阻以致中止。此等不忠之人罪該正法。”二世聞言,自然不肯輕赦蒙氏兄弟,再經趙高日夜慫恿,也巴不得斬草除根,遂擬定詔書,欲把蒙氏兄弟就獄中處死。
于是便叫御史曲宮赍詔往代譴責蒙毅道:“先帝嘗欲立朕為太子,卿乃屢次阻難,究是何意?今丞相以卿為不忠,將罪及卿宗,朕頗不忍,但賜卿死,卿當曲體朕心,立即奉詔!”蒙毅跪答道:“臣少事先帝,迭沐厚恩,先帝未嘗欲立太子,臣亦未敢無故進讒。且太子從先帝周游天下,臣又不在主側,何嫌何疑乃加臣罪?臣非怕死,但恐近臣盅惑嗣君,反累先帝英明,故臣不能無辭!從前秦穆殺三良,楚平王殺伍奢,吳王夫差殺伍子胥,昭襄王殺白起,四君所為皆貽譏后世,所以圣明帝王不殺無罪,不罰無辜,唯大夫垂察!”曲宮已受趙高密囑,怎肯容情?待蒙毅說罷,竟潛拔佩劍順手一揮,砉的一聲蒙毅首落,曲宮不復多顧,抽身便走,還都復旨。
二世又遣使至陽周,賜蒙恬書道:“卿負過甚多,卿弟蒙毅又有大罪,因賜卿死。”蒙恬憤然道:“自我祖父以及子孫,為秦立功已越三世,今臣將兵三十余萬,身雖囚系勢足背畔,今自知必死,不敢生逆,無非是不忘先主不辱先人。今蒙恬世守忠貞,反遭重譴,想必由孽臣謀亂蔽惑主聰。桀殺關龍逢,紂殺王子比干,信讒拒諫終致滅亡。蒙恬死且進言,非欲免咎,實欲慕死諫遺風,為陛下補闕,敢請大夫復命。”朝使答道:“我只知受詔行法,不敢以將軍所言再行上聞。”蒙恬望空長嘆道:“我何罪于天,無過而死?”乃仰藥自殺。朝使當即返報,海內都為呼冤,獨趙高得泄前恨,很是欣慰。
蒙恬曾與匈奴有兩次大戰,一次是在公元前215年,秦朝三十萬大軍與匈奴交戰,秦軍在蒙恬的帶領下勢如破竹,器宇軒昂,戰俘匈奴近萬人,并收復了河南等失地;
另一次是在公元前214年,蒙恬率軍橫渡黃河,于黃河以北大戰單于軍,最后大勝而歸。這兩次戰勝讓匈奴士氣不再,向北退去。
秦朝北方邊境趁機擴張至今日的內蒙古一帶。蒙恬不但攘除外患,還擴大了秦始皇統治范圍。抵擋住了匈奴的侵犯,能名震四方,令匈奴人望而生畏。
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馬遷贊嘆蒙恬“為秦開地益眾,北糜匈奴,據河為塞,因山為固,建榆中”。蒙恬在外患這方面立下顯赫戰功,足以使秦始皇對他“甚寵蒙氏,信任賢之”。
蒙恬天資聰慧,能力過人,卻逃不掉命運的擺布,最后含冤而死。蒙恬一生為秦奉獻,功勞遠遠超過過錯,他輝煌的一生可悲可嘆,人們紙筆相傳,故成為“中華第一勇士”。
光陰迅速,過了一年,秦二世下詔改元,尊始皇廟為祖廟,奉祀獨隆。二世自稱朕,并與趙高計議道:“朕尚在少年,甫承大統,百姓未必畏服,每思先帝巡行郡縣,表示威德,制服海內,朕若不出巡行,怎能撫有天下呢?”趙高一聽便極力贊成出游。二世遂依照始皇方法東行郡縣,李斯隨從。自碣石循海,南至會稽,沿路游玩,每到一處,見有始皇所立之石,復命在舊石旁更豎一石,把先帝嗣皇的創業守成,一古腦兒說將上去,無非是父作子述,先后同揆等語照刻石上,然后還都。
又一日二世坐在宮中,趙高隨侍左右。二世喚趙高近前說道:“人生一世,譬如白駒過隙。吾已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今欲快吾心中所欲,極吾耳目所好,以終吾身,不知此事可行否?”趙高應聲答道:“此正賢君應行之事。但據現在時勢觀之,恐尚未可。”二世急問其故,趙高欲言又止。后被二世催促數次,趙高方請二世屏退左右,近前密對二世說道:“陛下欲盡情尋樂,臣竊以為未可者,其中別有緣故。只因當日沙丘奪嫡之謀,事后聽說諸公子及大臣各懷疑心。諸公子皆陛下之兄,各大臣亦系先帝所置,積有功勞,累代顯貴。今陛下即位未久,左右甚少親信之人。臣又出身微賤,幸蒙陛下拔擢,得居上位,管理內事。諸大臣不過表面聽從,心中不服。久之不免相聚結黨謀為變亂。臣日夜憂懼,惟恐死無葬身之地。陛下有此后患,欲享安樂豈非難事?”二世聽了趙高之言信以為真。呆了半晌方說道:“為今之計如何是好?”趙高答道:“欲除此患,須用威猛。陛下若陸續誅滅大臣、宗室,一切要任皆改用寒門白丁,貧者驟富,賤者驟貴,必能感激知遇忠心陛下。如此則舊臣盡去,德歸陛下,禍害不生,到得此時陛下方可高枕無憂一意快樂呢。”二世聽說后立即準奏。
于是趙高不分皂白,開始了一場空前的鏟除異己大行動。皇親國戚、功臣勛貴,逮捕的逮捕,殺頭的殺頭,一時血雨腥風株連無數。對此胡亥一點也不心痛,反而非常高興。
公子將閭兄弟無故被囚,不知身犯何罪,更不知二世存心殺他。還想見了二世自行剖白。偏二世急于尋樂,立遣使者迫其自殺。使者奉命到內宮口傳二世命令。將閭心中不服,便道:“吾平日并未失過禮節。受命應對亦未錯誤,自念毫無不臣之處,請將犯罪事實指明,死也甘心!”使者道:“公子是否有罪,臣不得而知。臣但知奉詔行事。”將閭乃仰天大呼道:“我實無罪!”遂與兄弟二人拔劍自殺。
公子高亦是始皇之子,見二世無故大行殺戮,便自思道:“二世此種行徑,不將兄弟殺盡不止,我現在雖然幸免,將來難保不生枝節。到時不但自己性命不保,連妻子財產都要斷送。與其伏誅,不如托詞從死保全家族。”公子高主意既定,遂作成一書上與二世:
先帝在時,臣入則賜食,出則乘車。御府之衣臣得服之。中廄之馬臣得騎之。受恩深重無以為報。及先帝駕崩,臣不能從死,偷活至今。自念為人子不孝,為人臣不忠。不孝不忠之人,無以立名于世。臣愿從死,請葬驪山之足,惟陛下哀憐之。
二世將書閱畢不覺大悅,心想:“我正欲借事殺他,他偏愿自尋一死,免我費力可謂知趣。他既情愿如此,我自然樂得允許。”于是將書批準,落得褒美幾句,并賜錢十萬,為喪葬之費。
公子高得了批準便服毒自盡,葬在始皇墓旁。后人有詩嘆道:
祖宗作惡子孫償,
故事何妨鑒始皇!
天使孽宗生孽報,
因教骨肉自相戕。
秦始皇除秦二世之外的22個兒子,除了扶蘇被迫自盡、公子高自愿為秦始皇殉葬,其余20個兒子全部被殺(12個被腰斬、6個被車裂、2個被斬殺)。秦二世不僅殘殺所有兄弟,對10個姐妹也不放過,這些生前榮華富貴、尊貴艷麗的公主們,與6個兄弟一樣,全部被車裂而死。
秦二世殺完兄弟姐妹后,以為從此可以縱情肆樂了。這時他忽然想道:“先帝建筑阿房宮尚未竣工。后因先帝葬事緊急,將原有工人移向驪山修墓。現在墓已修好,應令役徒仍舊建筑。”
此詔即下,阿房宮重復起工。二世又命召集天下勇猛之士五萬人屯扎咸陽,以為護衛。一面通飭各處地方官搜求狗馬禽獸進獻。從此二世鎮日游玩作樂,國家大事盡在趙高手中。
(https://www.dzxsw.cc/book/32443022/6193026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