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平帝之死
卻說哀帝死后,王莽便與太皇太后商議,迎立中山王箕子為嗣。箕子為哀帝從弟,就是劉興嗣兒,馮婕妤孫子。馮婕妤死后,箕子幸未連坐,仍襲王封。當下派車騎將軍王舜持節往迎。王舜系王音子,為王莽從弟,太皇太后素來喜愛王舜,所以特使他迎主立功。
不久王舜將箕子迎到,王莽奉著太皇太后詔命,擁他登基,改名為衎,是為平帝。平帝登極時年方九歲,太后以其年幼又常多病,便親身臨朝,一切朝政皆令王莽處斷。王莽專權作威作福,便對王太后說道:“趙太后從前與其妹趙合德恃寵殺害皇子;傅皇后父傅晏,當哀帝時驕僭不法,傅后并不攔阻。論起二后都應辦罪,請將二后貶去尊號,并一同遷出未央宮。”王太后一一依從。王莽即傳太后詔旨,將趙太后貶為孝成皇后,令其遷往北宮,將傅皇后遷往桂宮。二后明知是王莽作弄,但因為王太后有旨,也只得委曲順從。誰知王莽接著又奏請王太后將趙后、傅后一律貶為庶人。二后聽說后十分氣憤,自思身為帝后竟被臣子廢貶,有何顏面為人?不如早尋自盡免受此辱,于是分別在宮中自殺。
王莽迫殺二后,又命有司彈奏丁、傅兩家罪惡,王莽借此題目奏請將傅太后貶為定陶共王母,丁太后貶為丁姬。所有丁傅兩家子弟一律免官歸里。獨褒前大司馬傅喜,召入都中位居特進,使奉朝請。
王太后平時受傅、趙二后惡氣,見王莽為己泄忿,自然暗地生歡。
論起四后優劣,趙太后生前淫亂死不足惜;傅太后專擅過甚,也應有此;丁姬母以子貴未聞干政;傅皇后更無過失,王莽將其廢貶以致自殺,真是死得冤枉。
忽有義陵寢寢令進報,說是義陵寢柙中所藏神衣無人移動,卻會自行出柙移在床上;又有人報告北方有女子姓趙名春,因病身死,家中人將她收鹼入棺。經過六日之后正想將棺材抬去安葬,忽見趙春走出棺外依然活著。眾人爭問其故。趙春答道:“我死之后,見著已經死去的父親和丈夫,他們說我陽壽未終命不該絕,我便不知不覺出在棺外。
不久又有人說長安一個女子未曾嫁人,忽然身中懷孕,生下一兒有兩個頭,四個臂,屁股上還生有眼睛,長至二寸。
王莽接連聞得幾宗異事,正想假造祥瑞以博眾人稱頌,于是暗中遣人前往塞外,對著一群蠻夷說道:“汝等可自稱越裳氏,將白雉一個進獻漢朝,必有厚賞。”蠻人即照來人所囑來到漢朝,口稱越裳氏進貢白雉。王莽大喜,命人賞與許多財帛,遣其回塞。
各官都想討好王莽,便一齊向太后奏道:“昔日周公輔周,越裳氏有獻雉之瑞;今王莽輔漢德同周公,所以越裳氏也來進獻白雉。周公有大功,得賜號曰周;王莽有安定漢朝之功,也當賜號為安漢公,并請加封三萬戶以示優異。”此奏既上,王太后立時批準。王莽卻故意上書辭讓道:“臣與孔光諸人一同定策迎立中山王以安社稷。請將孔光等論功行賞,臣莽不必加恩。”太后見書遲疑不決。孔光忙向太后奏道:“莽有安宗廟之功,今若不封,無以見賞罰公平。”王太后即封王莽為太傅,賜號安漢公,并加封食邑二萬八千戶。
王莽接到此詔,又假作惶恐不得已之狀,上朝受了太傅官職與安漢公名號,將封邑讓還。
當時一班朝臣偶有私議,說平帝入嗣大統,本生母衛姬未得加封,不免向隅。王莽恐衛姬入宮干預國政。但若不加封衛姬又不能塞住眾口,便遣少傅甄豐持冊至中山,封衛姬為中山孝王后,帝舅衛寶、衛玄爵關內侯,不過留居中山不得來京。
卻說匈奴王呼韓邪死后,其子雕陶莫皋嗣位,雕陶莫皋從胡人風俗,娶呼韓邪之妃王昭君為妻,且生有二女。長女號須卜居次,次女號當于居次,二女都已長大嫁人。雕陶莫皋又有弟三人,一名且糜胥,一名且莫車,一名囊知牙斯。呼韓邪臨死時命雕陶莫皋死后傳位與弟,依次繼立。后來雕陶莫皋身死,遂傳位與且糜胥。且糜胥死,傳于且莫車。且莫車又死,囊知牙斯便立為單于。
一日王莽記起王昭君二女,便令單于遣二女入侍太后。匈奴畏服,即召須卜居次、當于居次二女告知此事。
二女暗思自己母家本住中國,今有機會不可錯過。且母親在日也曾學過中國語言,此去不患言語不通。二女連忙依允,即日拜別單于回家,約同其夫陪伴同行。
一路攢程,但見風沙滿目駝馬成群,行了多日方到玉門關,守關兵士查明來歷開關放行。二女入關之后,又經過多時才抵京師。有官吏一面將他們接入館舍,一面上報朝庭。
王莽即將此事奏知太后。太后十分喜悅,即命人往召二女。二女雖是番裝,面貌卻也頗肖王昭君楚楚動人;再加上會說幾句中朝言語,跪拜應對大致如儀。太后大加贊賞,賜與許多財物。
時光易過,又是一年,王昭君二女懷念故鄉,懇請遣歸。王太后也不阻攔,準令北返,臨行又厚賞許多財寶,二女拜舞而去。平帝年僅一十二歲,情竇未開,但見二女言行半華半夷,很是稀奇,所以每次相見都為注目。王莽于是轉告太皇太后,應為平帝擇婚,王太后自無異議。王莽謂天子應娶十二女,以便多生男兒以廣繼嗣,于是下詔令有司選擇世家良女造冊呈入。
有司奉命向公卿各家選取子女。公卿人人都希望女兒得做皇后,好依仗她做國丈。于是有女之人都將女兒打妝得粉雕玉琢,以備有司選擇。
王莽先行展閱,見被選者除了自己女兒在列之外,還有好幾名也是王氏子女。王莽暗想我女與王氏諸女選取多名,太后必定將我女與王氏諸女同等看待,如此我女就不一定能做皇后。如今之計只有以退為進,再令人奏請選立我女,這才是萬全之策。
王莽主意既定,便向太后奏道:“臣女才居下等,不堪與眾女并列,今有司誤選臣女,應請太后下詔令其勿選。”太后見奏便下詔有司道:“王氏諸女是朕外家,有司毋庸選取。”
有司奉到此詔,便將王氏諸女一概除名,不久便有許多朝臣上奏,稱安漢公功勞卓著,如今選立皇后,天下之人皆望安漢公之女為天下母。群臣奏罷,太后尚未回答。又報闕下來了無數吏民,人人有書進呈,說王莽女兒儀容窈窕,德性幽嫻,宜正位中宮。王莽假意阻止。說也奇怪,王莽越是阻止,上書者越是多,他們又沒見過王莽女兒,但都說她美麗大方宜居中宮,王太后只好依了大眾之意。
王莽知道王太后已經下定決心立他女兒,也就不再推讓,于是續議聘禮。遵照先代聘后故事,計黃金二萬斤,錢二萬萬緡。王莽仍請另選十一媵女,自己只受聘禮錢四千萬,其余分給媵女各家。各家多得此金,雖然其女不得為皇后,也都歡喜無限。
光陰迅速,不覺已是元始四年二月丁未日,平帝大婚之期已到。王莽令女兒裝束齊整,出受皇后璽綬,登輿入宮。當有典禮官依著儀注,引著一十三歲的小皇帝與莽女成婚。莽女年齡與平帝相仿,也不通曉禮節,全賴男女儐相指導。禮成以后頒詔大赦,三公以下一律加賞。
卻說平帝漸長,一日在宮無事,忽被他查出王莽曾殺害衛氏一家,單剩生母衛后還不許相見,如此刻毒實屬難容,所以與王莽見面常露慍色,背地里且有怨言。宮中侍役多是王莽耳目,當然有人報知。王莽見這個女婿一天天長大成人,政治上也愈來愈成熟,十分害怕有朝一日會栽在他的手中,心想漢室江山已在掌握,女兒將來也好改嫁。我不如先發制人較為得計!主見已定,也不商諸他人。
公元5年,大臣們歡聚一堂為漢平帝賀壽。王莽獻上一杯酒給皇帝祝壽,平帝喝了這杯酒后,毒性在夜間發作,腹痛難忍。王莽得知平帝毒酒發作后心中大喜,但為了掩人耳目,卻又虛情假意地仿照周公替武王祈禱的故事,將自己甘愿代死的禱文封在匣內以示忠心。幾天后漢平帝不治身亡。
平帝既死,王莽臨喪偽作悲號,尊謚為孝平皇帝,奉葬康陵,命官吏喪服三年。太皇太后因平帝無嗣,特召群臣會議立儲。時元帝支裔已絕,宣帝曾孫中有王五人,列侯四十八人。群臣擬就五王與列侯中推立一人。王莽厲聲道:“五王與列侯都是大行皇帝兄弟,不能相繼為后,應就宣帝玄孫中選立。”王莽利在立幼故有此說,群臣聞言都不敢出聲。宣帝玄孫共有二十三人,王莽獨尋出一個最幼的玄孫,名叫劉嬰,父為廣戚侯劉顯,乃楚王劉囂曾孫,年僅二歲。托言卜相俱吉,應立為嗣。群臣怎敢抗議?于是全體贊成。
平帝死后,王莽念其女年輕守寡,心中十分憐憫。欲將皇后改嫁,又恐皇后不從,于是想出一法,將平帝后宮諸妃都遣回家出嫁,王莽想借此移奪皇后之心。誰知皇后生性貞烈,自從平帝死后,即托病不肯出宮,一任王莽將諸妃遣嫁,她卻不曾動心。王莽篡位之后,又想將其改嫁,于是暗中代為擇配,欲將皇后配與將軍孫建之子孫豫。即命孫豫修飾衣冠,假托請醫問病為名往見皇后。孫豫非常得意,心想若得皇后下嫁何等榮幸!即依王莽之言,裝扮得花團錦簇,帶領醫生往皇后宮中問病。宮中左右得知孫豫是王莽遣來問病,也不阻止。不料皇后見孫豫裝束華麗,猜是王莽欲將她配與,登時大怒。恨左右并不阻攔,即將她們拿下責打。孫豫見皇后打人,惟恐自討沒趣,急將此事報知王莽。王莽知道皇后守節難移,便不再提讓她改嫁之事。
一日謝囂奏道:“武功長孟通浚井得白石一塊,其狀上圓下方,有丹書寫在石上。其文說道:‘告安漢公莽為皇帝。’臣不敢隱瞞,特此奏聞。”王莽即令群臣將此事奏知太后。太后暗思石在井底,哪里來的丹書?肯定是王莽想做皇帝,故意令謝囂假造此石,我若依言準他稱帝,豈不惹天下人談論。太后尋思半晌后對群臣說道:“此乃欺騙天下之事,不可施行。”群臣未及回答,太保王舜上前說道:“事已至此無可奈何。依臣愚見,王莽非有他志,不過欲攝行皇帝之事以重其權,太后何妨姑且聽之?”王太后只得屈意依從。
不久王莽加號宰衡,位在諸侯之上。相傳伊尹為阿衡,周公為大宰,將這兩位輔臣的稱號結合一下,叫“阿大”顯然不行,所以叫“宰衡”。
不過權臣再牛逼畢竟還是臣,以經學大師劉歆為首的大儒建議對王莽進行封賞。大儒們思來想去,覺得加九錫最符合王莽的身份要求。
加九錫之后,王莽出入按天子禮儀,穿著天子的袞冕祭天祭地,而且上朝的時候面南而坐。王莽將年號改元為居攝,安漢公自稱為予,凡臨朝決事用皇帝之詔稱制,尊其女為皇太后。大臣們上書時稱王莽為“假皇帝”, “假皇帝”不是假皇帝,而是代理皇帝的意思。
(https://www.dzxsw.cc/book/32443022/6191085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