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那一句“回到原點”像魔咒一樣盤旋在王玨頭頂。
他這次是真被嚇傻了,一動也不敢動。
“你……變態……”
“變態……”
他想拼命往后躲,身體卻不聽使喚,就連瞳孔的操控權也失去了,只能死死盯著絨布盒子里的針頭。臉頰被他捧著,本來就崩潰的心態在看到針頭后起了應激反應,淚水大滴大滴往下掉,在蒼白的臉上前赴后繼地淌成兩行。
“我一直都是變態,”李微聞言笑了,“你不是知道嗎?”
很顯然,二者有著心理學與生物學的概念分歧。
就像王玨已經不知道這淚水是生理還是心理。
“我……”他上氣不接下氣地喘著,全身上下戰栗著,抖如篩糠。
“你害怕嗎?”李微問。
“我……怕。”王玨帶心理防線已經決堤,再無顧忌,“我怕……”
他決然不能回去,回到那個每次醒來就千刀萬剮的刑場里。
“是怕針頭嗎?”
好不容易從他的話聽出一點余地,生怕激怒了他,他不住地快速點頭,帶著濃重的鼻音回復道,“嗯……嗯……”
不是,是怕你。
他想讓李微邁出一步,至少不要讓自己看起來太卑微。
沒想到他已經越過自己,并且往他生命不可承受的方向發展起來了。
他胡亂去抓著李微放在他臉上的手,像貓一樣用臉討好地在他掌心蹭著,嘴里斷斷續續地吐著不成句又沒邏輯的話,幾乎哭出聲來,“我不想……我不要……嗚……求你了……”
“你……你讓我干什么都行……別……打針……”
只有嘗試過了那種煎熬,才知道自己第一次那種視死如歸的心理有多么可笑。
當初面對灰鯨有多強硬,做植物人時就多想跪下來求他。
“我會努力想的……我會努力想……”他抽搐得厲害,幾乎下一秒就要暈過去了,“我,聽話……我都聽你的……”
李微靜靜凝視著他。
他被看得害怕,絞盡腦汁討好地又示弱地叫了一聲,“醫生……”
“好吧。”李微眼下生出幾分不忍,輕輕摸摸他的頭,“那等你不怕針頭了,好不好?”
王玨抓著他的手抽噎著,頭點得飛快,活像一只撥浪鼓。
“那把藥吃了吧,鎮靜。”李微遞過去幾個小藥片,“你情緒起伏太大。”
王玨本能地躲了一下,猶豫著要不要接。
“那你選一個?”李微掃了一眼針管。
王玨一噎,幾乎是把藥搶過去,沒用水就吞了。
看著他身子逐漸發軟,眼睛開始打瞌睡,李微緩緩把他攬到懷里擁著,呼了口氣。
“真乖。”
--
老張醒來時,地上躺著一個保安。他定睛一看,與他一樣灰衣灰帽——是前不久剛和他抱怨自己孩子啃老的同事。
有人在收發室前停了下來。
“啊——啊——”
老張對著那個已經冰冷尸體,用嘶啞的聲音尖叫起來。
“你還好嗎?”李微停下腳步,敲了敲玻璃,“聽說這有我的東西,黑盒子。”
“……你是……葫蘆師父?”老張反應道,“這么年輕……不是,這,這,這有人死了……”
說到一半他止住了。
他看見李微有一張冷漠黯然的臉,像是生來無悲無喜一般。
感受到自己的失態,李微下意識笑了笑,隨即又立刻發覺不對勁,才忙換上了一副略帶驚訝的遺憾表情。
“他可能是惹到誰了吧。”李微好心地幫忙推測,“我待會叫人收了,您寬心。”
遠處,席眠捧著一個骨灰盒走出大樓。
--
灰鯨已經很久沒有進入總部大樓了。或者說,他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在別人眼前了。
他一層一層地上樓,掃視每個殺手的的工位。突然在樓梯的一個半層停下來,從一堵白墻打開了一道門,進入一間實驗室。
這里羅列著瓶瓶罐罐,每一個帶著標簽的成果都是動輒千萬的項目。這里是gw的天才制藥師衍辰的專屬實驗室。
他在他常坐的那個椅子上坐下來。
“我不是來吊唁你的,你無法安息。”
“你愛上他,”灰鯨撫摸著帶著他名字的工牌,“這是不能節制罪。”
“你自殺,是對自己犯了暴虐罪。”
該化成樹受鳥啄食。
“男同性戀者,是侮辱自然罪。”
該在火雨沙漠里仰臥。
“沒有從小培養的孩子就是求生欲低下。”灰鯨放開那個工牌,“你該下第七層地獄,孩子。”
他搖搖頭,打開他的抽屜,發現一篇遺書。
打開一看,竟是學術論格式的。
《本人自殺行為問題研究》
摘要:青少年自殺率居高不下,有低齡化的趨勢。……本將就自殺的原因、自殺的心理特征展開淺析。
關鍵詞:青少年自殺率;上升趨勢;見字如晤
……
我曾在少年時期始終保有自殺意念,并且在高時期有過自殺企圖。除去我是那種具有生物學抑郁氣質的孩子之外,還與我家庭與學校遭遇密切相關。父母在一個高度壓力社會的情況下將異化的精神狀態向下傳遞,使得作為子女的我將嚴厲的苛刻要求內化,進行“高道德標準”的超我,從而極度厭世。
在學校里時,社會的風氣仍然通過成人影響著每一個兒童。單純的智育作為壓倒性的教育活動,德育或淪為口號化空洞的道德灌輸——表現為行為方式上“學習與考試”的機械化和程序化。導致處于心理發展關鍵期的青少年身上明顯出現了冷漠、孤僻、沒有同理心的情感特征,人格發育嚴重不良。
……
其實自殺者就像一個一塊橡皮,無論單方面的壓力多大,都不足以自殺。導致自殺的其實是內心的紛擾,壓不斷的橡皮輕輕一扭,就會斷裂開來。我第一次自殺時正處于半幻想半現實的精神特質之,甚至具有想讓血液發光的奇特想法,想來甚是好笑。青少年時期的我,看待死亡也許就像玩一把電子游戲一樣,抱著無法通關就強制重啟的大方豪邁。
其實這些年我一直這么想。當我意識到死亡時,我的童年就結束了。
原來我已經咬著牙走了很久很久。
結語:由于本的定向受眾讀者應該只看得懂學術論,所以本人盡量以一種去抒情化的學術視角來與你進行一個告別。上提到的四種自殺原因定論之,一為自罪自殺,二為殉情自殺,三為為了使時間停留在自己體內、保有最完美的自己而自殺,四為出于報復心理而自殺。
你可能覺得我屬于第四條,但其實不是。
我并不屬于以上任何一個分支范圍。
這么多年,我做成了成千上萬種的藥,臨了臨了,把自己也制成了一味藥。
我希望你能就此驚醒,忘了我,然后痊愈。
算了,既然我此生再也逃不開你的目光,你也要記著我才公平。
——那我就愿你一邊念著我,一邊長命百歲,兒女雙全。
(https://www.dzxsw.cc/book/32439933/2282644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