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夏子
“在當前的生產力下,可開墾的土地數目是有限的,所以糧食總產量也是有限的,在不考慮糧食運輸過程中的浪費問題,不考慮天災人禍等種種意外因素,每年糧食的總產量是一個定數!
“在開國之初,歷經無數戰爭,百姓數目降到最低,那時地廣人稀,開國皇帝只需與民生息,鼓勵百姓耕種更多的土地,便能形成盛世,即老百姓努力種田就能活下去的盛世。”
“隨著時間的發展,一代代繁衍之后,人口數目達到當前朝廷所能容納的上限,隨著吏治敗壞、官員上下其手,小吏化身碩鼠,世家、士族、貴族紛紛趴在朝廷身上,吸食百姓血液……”
讀到這里的時候,崔琰只感覺內心都快要炸了!
我清河崔氏,耕讀傳家,歷代出了很多名士、官員、太守,就連三公也出過,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怎么到了你嘴里,就成了吸食百姓血液的碩鼠?
不過,崔琰還是很有個人修養的,雖然內心深處很憤怒,但還是耐著性子讀了下去。
“這時,王朝危機初步顯現,土地所能養活的人口達到上限,農民因為各種意外只能賣地,進而紛紛破產,只得給世家豪族當佃戶求活!
“每一位自由民、小地主,都是大漢朝統治天下的基石,而隨著天災人禍的進行,自由民、小地主的數目不斷減少,地方豪強的規模、世家的規模,則不斷變大。終有一日,國將不國。”
“到了王朝末年之時,竟然出現了地方豪強傭兵數千的奇景。!”
看到這里,崔琰就想起了朱儁!
朱儁,是大漢朝三大中郎將之一,是平定黃巾之亂的三位主帥之一,和皇甫嵩、盧植并列為朝廷柱石,聲威遠傳九州之地。
可就是這么一位大漢忠臣,在充當交州刺史平定反賊叛亂的時候,一口氣直接從家里拉出來了五千私兵!
可能這五千私兵不全是朱儁自家的,還包含了附近郡縣其他豪強的私兵,但無論是哪種情況,五千和正規軍戰斗力差不多的私軍,都足以讓人說不出話來。
“豪強、世家每多一位私兵,每多一個佃戶,大漢朝的根基就少了一分,當全天下的百姓,半數以上都是世家、豪強麾下之時,朝廷的稅收至少減半,再考慮到王朝中后期吏治腐敗,朝廷到手的稅收不足原先的四分之一。”
“收不上來稅,就很難繼續把朝廷維持下去,就只能縮邊,于是并州數郡之地先后淪落為草原霸占,更是有大臣公然提出,放棄涼州之地……”
。ㄋ詣e笑話明宣宗沒錢縮邊了,大漢朝也一樣,呂布老家早就不在大漢朝治下了。)
“如果天子不想讓大漢朝滅亡,就只能通過各種方法開始搞錢!
賣官!
抄家!
搶劫世家豪強!
用各種各樣的法子,從豪強、世家那里搞錢。
這些,都是世家們宣傳漢靈帝是昏君的證據。以前的時候,崔琰也沒覺得這么說有問題。
天子富有四海,可你卻直接賣官,這不是昏君,誰是昏君?
但這篇文章卻從其他角度提出了看法:自由民、小地主都被兼并了,收不上稅了,天子沒錢繼續維持朝廷運轉了,只能耍無賴搶錢了。
這種時候,天子要是要臉,那大漢朝說不定已經沒了。
從這個角度看,大漢朝和大明朝滅亡之時是很像的,導火索都是財政破產,都是朝廷沒錢了。
但靈帝還知道賣官,還知道抄家,還知道耍賴,還知道不要臉,還知道自己哪怕當個昏君也要搞錢!
靈帝搞到了錢,但卻讓世家豪強對他更加失望,同時世家豪強又更加過分的從普通百姓那里壓榨回來,損耗的還是大漢朝的民心。
“黃巾之亂后,為了平定叛亂,只得授予地方太守軍政大權,后來劉焉建議廢史立牧,天下亂世至此而起。”
就算沒有董卓進京瞎胡鬧,大漢朝的滅亡也只是遲早而已。
因為世家豪強們,已經快要把自由民、小地主給完全吃掉了!
等到自由民、小地主徹底被豪強、世家吃光光的時候,大漢朝找誰收稅?誰又愿意把自己家的錢拿出來給朝廷用呢?
“是故,大漢朝必滅!”
看著最后的結論,崔琰已經驚出了一身冷汗,手里拿著這份書籍,崔琰長大了嘴巴,努力的深呼吸,整個人就像是窒息了一樣,大受震撼。
“不,大漢一定還有救!”
“天下間劉氏眾多,有兗州牧劉岱劉公山,他可是天下名士,如今又是兗州牧,手握兗州大權,定能撥亂反正,三興大漢!”
“劉公山死于百萬黃巾軍!
說到這里,孫乾頓了頓:“或許,我是說或許,劉公山之所以死于百萬黃巾眾,就因為他姓劉,就是因為他聲望太高,就是因為他有三興大漢的可能。”
聽到這話,崔琰就想反駁,但張了張嘴,還是沉默了。
“還有劉荊州和劉益州,他們可都是貨真價實州牧,手握一州大權,麾下兵強馬壯!
“劉荊州匹馬下荊州,靠著一張圣旨,成了實權荊州牧,他的能力確實值得信賴,但如今他成也世家敗也世家,如今還在平定宗賊叛亂,荊南四郡更是有反叛的可能,我不覺得他能挪的出手。”
“至于劉益州,他的兒子都在長安,連一個繼承人都沒有,他今年沒有六十也差不多了吧。”
“縱然劉氏有豪杰出世,三興大漢,那也無法說明這篇文章有問題啊,大漢朝不是已經滅完了嗎?新的大漢還是如今的大漢嗎?”
“那公佑兄有什么想法嗎?”
“我確實沒想到辦法,所以我想親自看一看這位夏子,看看能否獲得《治亂循環·下》!
“這位夏子已經占據了高昌縣,正打算開府建牙,稱伯建制,不久以后,就是夏伯了!
聽到這里,崔琰只覺得一口老槽憋在嘴里不知道該怎么吐:他本以為夏子是一位姓夏的大賢,所以尊稱為夏子。
如果后面的文章,都能有第一份文章一半的功底,那么憑借這本書,稱上一聲子,也不算過分。
可是萬萬沒想到,夏子的子,竟然是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子,這是周天子時代就存在的爵位了。
如今這位夏子把這一套體系從歷史堆里挑出來,拾掇拾掇從新使用,顯然是個大反賊啊。
想了想,崔琰問道:“這位夏子,姓甚名誰?”
“夏子姓熊名巖,可能是楚國王室之后。”孫乾不確定的道。
(https://www.dzxsw.cc/book/32388288/72048246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