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屠四娘子主動送飯去了?
飯后,樊梨梨收拾好碗筷,順便把三個小孩帶回去。
因為王秀珍不在家,二老不放心把孩子們單獨留在家中,樊梨梨便自告奮勇,由她來照顧。
她喜歡乖順聽話的孩子,屠郁的這三個娃,都機靈活潑,又懂事貼心,她樂意照看。
夕陽火紅的余暉下,樊梨梨牽著三個孩子,從鄉(xiāng)間小道往家里走。
小雀和小兔一路歡聲笑語不斷,還摘來一大把野花送給樊梨梨。
小獸說話還不大靈光,就趴在樊梨梨懷中,伊呀呀呀地喊嬸嬸。
樊梨梨心都萌化了。
回到家里,她給孩子們洗過澡,又哄他們睡覺。
三個娃聽話得很,從不哭鬧爭吵,比小天使還貼心。
樊梨梨看著圓滾滾的白糯湯圓們,眼里的疼愛快跟高山泉水一般淌出來。
屠沉居然半夜才回來,只休息兩個時辰,天不亮又出去了。
樊梨梨心疼,蒸上一鍋饅頭,再做幾碗鹵肉面,配上新熬的野雞蘑菇湯,放在竹筒里,農(nóng)忙的那幾人一渴了就能喝,既美味又有營養(yǎng)。
她起床砰砰鏘鏘地在廚房忙碌,小雀揉著惺忪睡眼,幫她燒火。
“嬸嬸,好香啊,是什么好吃的?”小雀的瞌睡蟲被趕跑了,臟兮兮的花貓臉在柴火映襯下,比牡丹的花苞還嬌嫩可愛。
樊梨梨舀了一碗雞湯給她,“小雞燉蘑菇,來,小雀嘗嘗。”
小雀咽了咽口水,用勺子小口舀雞湯喝。
“真香,嬸嬸廚藝真好,這雞湯比小雀喝過的所有湯都好喝!”小雀眼睛都直了,要不是雞湯太燙,她能一口全喝掉。
樊梨梨笑了笑,又把鹽焗蝦端給她,讓她邊燒火邊吃飯。
沒多久,小兔也起床,去井邊的桶里舀了一盆清水,洗漱過后來替換小雀。
小雀去洗臉,小兔燒火吃飯。
這兩個小姑娘一點不讓人操心,還能幫忙做事,十分省心。
等廚房忙完了,樊梨梨再去把小獸弄起來,快速吃過早飯,再一起去送飯。
金燦燦的稻田里,村里人都在彎腰割水稻。
有人見樊梨梨背著竹簍,牽著三個孩子往稻田方向走,詫異得不行。
“屠四娘子,你這是送飯去?我的天,你是落水后改邪歸正,終于知道該怎么好好做人了?”
明明是很冒犯的話,樊梨梨卻聽出一絲滑稽的意味,哭笑不得地承認,“是啊,只有我家官人對我好,怎么都愿意收留我,我該好好跟他過日子。”
一大娘扛起一袋谷子,咚的一下扔到田坎上,再語重心長地囑咐樊梨梨。
“屠四娘子,你能這么想就對了。那屠四雖然丑瘸,可人家勤快能干啊!你瞧滿村的男人里,有幾個能像他那樣,田里工地一把抓,還是打獵的一把好手?”
另一婦人喊道:“可不是,什么長相容顏都是狗屁,再好看的皮囊,到老了還不是一樣皺巴巴的?與其找個文弱男人,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還不如找屠四那樣的,人從不花天酒地……”
婦人巴拉巴拉好一番夸贊,跟她一同干活的官人聽見,郁悶無比,跟她嚷嚷起來。
“你什么意思,你是說我空有一副好看的皮囊,卻是不頂事的文弱男?你是不是嫌棄我了?你說啊!”
婦人嗔道:“呸,就你那狗德行,還不如人屠四長得好看呢!”
樊梨梨聽見村里人的笑鬧聲,也忍不住笑起來。
這就是田園生活,平淡普通,卻處處透著溫馨真情。
雖然日常也會為雞毛蒜皮的小事鬧起來,可到底真摯善良,沒那么多陰狠毒辣的勾心斗角,爾虞我詐。
樊梨梨一路帶笑,逢人便主動打招呼,村里人人驚嘆。
這屠四娘子,落水后終于改邪歸正了?
這漂亮賢惠的小模樣,屠四可有福了!
幸好正值農(nóng)忙,沒人有那時間閑話家常,要不然,樊梨梨必定會成為水村的“頭條”,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全是她。
到了田坎邊上,樊梨梨招呼家里人吃飯。
屠老爹等人本就又累又餓,正商量讓屠大娘回去做飯,沒想到樊梨梨又送來了。
一家人吃得飽飽的,養(yǎng)足了精神,繼續(xù)割水稻。
這水稻割好后,稍微晾一晾就得脫粒,用的是一種木制的稻床。
這是一種木架竹面的打谷子工具,抓起一把收割下來的水稻,使勁在竹片上摜打,谷粒就會脫落。
稻床底下通常會放一個大木箱子,谷粒落在箱子里,不會四下飛濺。
這步驟非常累人,樊梨梨光是看屠沉摜打稻穗,就已經(jīng)累出一身汗來。
幸好她不用干這些,不然頂多半個時辰就能暈倒在田里。
這會是屠大娘和屠二撿地里的稻穗,抱過來給屠沉摜打,其余人都去了下一塊田。
等撿完了,這兩人也趕去別的水稻田,留屠沉和樊梨梨在這。
屠沉精壯強悍,雙臂有力得很,只見他抓起一大把稻穗,在竹片上砰砰地摔打,那稻穗受到重力擊打,谷粒紛紛脫落,乖乖落到木箱里。
箱子里的稻谷已經(jīng)滿了,屠沉還要往大房送,曬干后再脫谷子,分離大米和米糠。
他把脫下來的谷粒倒進竹簍里,取過扁擔。
樊梨梨小聲道:“全丟到空間里,不就不用一趟趟挑了嗎?”
屠沉朝周圍看了眼,低聲道:“人多。”
這塊地周圍還有好些人在收割,要是他們動作太明顯,難免暴露。
樊梨梨瞅了瞅,見那些人都埋頭收割,沒工夫瞧這邊。
她把玉佩放在木箱里,連木箱一起收進空間。
屠沉也矮下身,借稻谷的遮掩,進入空間里,將稻谷從木箱轉移到竹簍。
取出木箱,他繼續(xù)摜打稻谷,樊梨梨則帶玉佩去大房,趁著家里沒人,直接將稻谷倒在院子里晾曬。
這樣一來,就省去屠沉一趟趟挑谷子的麻煩。
一連兩三天,村里都忙著收稻谷,豐收的熱烈氣息洋溢在村里。
屠家人多,又個個是身強力壯的男丁,勞動力足夠,是村里最先收完稻谷的人家。
當其他家里還在擔憂收不完谷子會下雨的時候,屠家已經(jīng)把谷子曬干,開始脫米糠了。
(https://www.dzxsw.cc/book/32260449/8193362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