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經濟概論
這一個月以來劉瑩還在寫了一本書,名為《經濟概論》。
里面介紹了商品經濟的優點,利用市場靈活調控,可以促進大漢經濟發展。
此外還強調國家必須宏觀調控,防止出現大資本大商人壟斷,危害市場經濟的自由性。
同時劉瑩額外指出:只有完全解決糧食問題,才能全面實行商品經濟。如果做不到糧食安全,依然維持小農經濟才能維持政權的穩固。
劉瑩指出所謂糧食安全就是漢朝每年的糧食都能豐收盈余,國家從農民手里收購余糧,然后全國各地建立大糧倉。
只有囤積足夠的糧食災年來臨以后,漢朝各地才能穩定,不至于爆發農民起義。
劉瑩對東周、西周、秦朝的滅亡呈現不同的觀點。專門寫了一封私信給劉徹。
歷史上認為東周、西周的滅亡是因為分封制。秦朝滅亡是因為暴政。劉邦認為秦朝滅亡是因為郡縣制。
高祖劉邦見秦朝實行郡縣制才存在了幾十年就滅亡了,于是漢初重新實行分封制,然而連三代人都沒過,在漢景帝時代就爆發了七國之亂。七個諸侯國聯合起兵發動叛亂。
想明白這些以后。劉瑩提筆寫到:西周東周滅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氣候,秦朝能夠統一六國氣候因素也功不可沒。
劉瑩寫到只要翻閱周朝天文歷法的記載就能發現,西周和東周末年冬天結冰的時間更長。
這種情況說明冬天氣溫比以往要低,冬天持續時間也比往年長。
由于氣溫過低,糧食大量減產,加上王朝末年君王昏聵,各地紛紛爆發農民起義。北方游牧民族也因為冬天凍死了大量羊群,不得不南下掠奪中原。
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東周滅亡。
東周滅亡以后秦國祖先救駕有功,秦獲得了一塊封地。
歷代秦君開疆拓土,占領大片地盤,擁有蜀地天府之國。天下風調雨順,蜀地糧食大豐收,秦人糧草充足加上出來明君這才能統一六國。
劉瑩繼續寫道:秦滅亡的根本原因是統一六國卻沒有統一人心。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太子與皇帝不合。
陳勝吳廣的起義僅僅被咸陽幾十萬死囚撲滅。然而六國舊勢力反撲,燕,趙,楚,齊,韓故地紛紛起兵,大秦才被滅掉。
秦始皇嬴政逝世,長子扶蘇看了假圣旨居然直接自盡,拒絕了蒙恬大將軍的勤王提議。蒙恬見公子扶蘇自盡,無奈自己也自盡了,表明忠于大秦。
所以劉瑩寫道:皇帝與太子缺乏信任,王朝會存在巨大隱患。老爹你切不可如此。
所以糧食安全是重中之重,最多幾百年之后,世界必將迎來下一個寒季,寒季冬天要比往年漫長。
如果大漢沒有解決糧食安全問題,大漢十有八九必滅。望父皇重視孩兒的觀點。
接著劉瑩把這封信包好,準備等《經濟概論》成書以后,派人一便帶給劉徹。
《經濟概論》里面還闡述了紙幣的優點,運用紙幣發動經濟戰的威力。還有銀行的作用。
大漢只需要打贏一次,逼迫匈奴用紙幣,匈奴用了紙幣以后大漢收割匈奴的財富,匈奴只會越來越弱,游牧經濟越來越萎靡不振。
劉徹收到劉瑩寫的信以后感覺說的太踏馬有道理了。
劉徹還專門找來禮部的人員查找周朝農書。查閱農書以后果然發現東周滅亡那幾年冬天很長,春天很晚。
再看秦朝農書,秦統一六國的時候果然風調雨順,蜀地天府之國沃野千里,全部大豐收。
劉徹大驚,瑩兒莫非是真正的神仙?這一樁樁,一件件事都是凡人難以辦到的事。從格物院五花八門的新事物,再到建塔擒獲天雷的想法,再到如此有哲理,有智慧的觀點。
任何一件都驚天動地,就算神仙也不過如此了。
劉徹心中甚至涌現了一股強烈的沖動,讓劉瑩當皇帝!
可是轉念一想還是算了,瑩兒這丫頭太花癡,小小年紀就心儀霍去病,讓她當皇帝豈不是劉家天下以后改姓霍了?
而且瑩兒天真無邪,皇位之爭太黑暗了,可不能讓這些黑暗污染了瑩兒。就讓朕獨自一人承受這潑天的富貴,啊不,潑天的壓力吧。
朕承受不住就讓劉據來承受。得好好打磨一下,不過得柔和一點,不能學秦始皇嬴政那樣教育兒子,太嚴厲都把兒子嚇傻了,看見一張假圣旨就行自己抹脖子了。
過段時間劉據發現劉徹對自己說話柔聲細語,溫柔的不像話。劉據受寵若驚,還以為老爹受刺激了,不然怎么突然轉性了?
(https://www.dzxsw.cc/book/32252860/3636592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