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龍武盛世的萌芽
劉瑩接著問道:“科舉舞弊聽說過嗎?”
眾人想了一下紛紛表示沒有聽說過。
劉瑩仔細一想,目前科舉只進行了鄉試,在各縣舉行。會試還沒有舉行。各縣情況良莠不齊,長安附近可能好一點,遠離長安的地方天高皇帝遠,情況就不好說了。
東方朔補充道:“科舉中各項防止舞弊的政策大部分都由殿下親自制定,另外中書省提出來一點補充辦法——糊名抄錄,殿下也同意了。”
所謂糊名抄錄就是把名字用封條糊住,然后讓專人抄寫考卷,防止閱卷人員通過字體認人,照顧特定考生,達到舞弊的目的。
劉瑩當時想了一下同意了這個制度,因為當時國道修筑的并不完善,很多地方交通不便,做不到異地考試和異地監考,只能本地官員監考本地考生,糊名抄錄這個辦法很不錯。
提到糊名抄錄東方朔猜道:“莫非糊名抄錄的時候有人做了手腳?還是考生夾帶小抄?究竟是通過各種辦法舞弊?”
劉瑩感嘆道:“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啊,科舉制度剛出來不到兩年,地方上就有了舞弊的辦法。”
眾人穿過幾條街,發現到處都是正在讀書的學子。
劉瑩感嘆道:“世間多不公,這么下去可不行,應該成立專門的立法機構和司法機構,機構名字就叫法院和檢察院吧。”
東方朔疑惑道:“這法院和監察院有何職能?”
劉瑩說道:“法院主要通過審判活動懲治犯罪分子,解決社會矛盾和糾紛,維護公平正義,也就是說以后各大衙門只有抓人的權利,沒有審判的權利!”
“至于檢察院的職能是監督各級官員有無不法行為,另外我說的是是檢查院,不是監察院。”
東方朔聞言說道:“這不就是監察百官嗎?和刺史差不多,后來刺史監察百官,權利過大,加之不利于團結,朝廷曾經一度取消刺史一職。”
劉瑩說道:“刺史畢竟只有一人,監督一州官員有點監督不過來,應該專門設立一個部門比較合理。而且普通官員也可以反過來監督監管者。至于部門名字,你們覺得監察院和檢查院那個好聽?”
【各位讀者不要惜字如金,留個言,監察院和檢察院選哪個名字,我按照熱度最終確定名字。】
幾人你一言我一語,有人說檢查院這個名字好的,有人說監察院這個名字好的,劉瑩犯了選擇困難癥,實在不知道選哪個,只能說名字日后再議。
穆老說道:“依殿下所言,法院分化了衙門的審判權,這樣衙門不容易捏造冤假錯案,確實是個好辦法。檢查院監督各級官員,也很有創意,那京都長安也要這么辦嗎?”
劉瑩想了一下說道:“長安的法院是最高法院,各地百姓如果不服地方法院的判決可以向上級法院提起訴訟,直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的人可以從中書省和御史諫官里面抽調。”
“至于最高檢查院的人選可以從門下省的官員中抽調,地方檢查院也可以從原先負責監督的官員中抽調,無需額外招人,官員過多會加重朝廷負擔,而且官員之間容易相互推卸責任。
“所以不能干活,沒有能力的官員要全部辭掉,朝廷不養閑官!”
這些人經常和劉瑩交談,已經知道了訴訟、職能等詞的含義,所以可以理解劉瑩的話。
【應該不需要我水字數描寫一下他們什么時候知道這些現代詞匯的意思吧?放開寫又是一章(? ??_??)?】
此時眾人并不知道他們討論的事情有多么偉大,他們已經創造了歷史。
后人評價法院、檢查院(監察院)、全民代表大會是龍武年間的重要創舉!創造了開放包容的社會環境,文化環境。為龍武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制度基礎!
后人評價龍武盛世是歷朝歷代持續最久的一個盛世。雖然后來改朝換代,但是人們全都自稱漢人,自稱龍的傳人,可見龍武盛世的影響力有多深,有多大。
后人評價龍武年是漢朝騰飛的開始!
龍武元年一月衛青楊仆統一東南亞,漢朝疆域直達赤道。
龍武元年三月,朝廷廢除太監制度,以及部分酷刑。
龍武元年五月,漢武帝劉徹與劉瑩等人下江南,影響深遠。
下江南期間劉瑩殿下為格物院指明科研方向,此后漢朝新發明如雨后春筍一般出現,迎來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工業革命。
法院、監察院以及在龍武二年出現的全民代表大會制度更是影響深遠。
此后歷代王朝都以龍武盛世為目標,勵志實現民族偉大復興。
(https://www.dzxsw.cc/book/32252860/3636585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