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伴郎 3
思︿路︿客更新最快的小說網,無彈窗!
王元平在大陽當過副鄉長,對群眾的所知、所想和所盼非常清楚。
改革開放以前的老百姓是盼望能夠吃飽飯,不挨餓這就滿足了。等到土地承包以后,漸jiàn的老百姓的生活開始好轉起來了。能吃飽飯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又開始不滿足于僅僅吃飽肚子,不但要吃飽還要吃好啊。于是,大家又開始踅摸怎樣賺錢了,這時候的人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干什么的都有,處心積慮到處尋找賺錢的機huì,那時的社會是供方市場,即便是在農村開個小賣部,一年也能賺個一兩萬塊。如果頭腦靈活再善于把握機huì,那么迅速的賺滿第一桶金完成原始積累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就是這些富裕起來完成原始積累的人,他們由于長期在城里轉悠,幾年下來已經漸jiàn習慣了城里生活的模式,再回到農村已經不習慣了。這時,他們又開始想法設法把家搬到城里。
那時,還沒有商品房這一概念,沒人買賣房屋,即使有也是極其罕見的。到城里得有地方住啊,而戶口不解決是無法解決住房的。所以人們開始想法設法把戶口轉成了城鎮戶口吃上商品糧,這叫農轉非。那些實在搞不成農轉非的,就把戶口轉到城郊的農村弄成菜農。
那年月能夠辦上農轉非的絕對是能人,也能讓人另眼相看,尤其是在大陽這樣落后的農村。過年過節這些人回到他們的老家村里,左鄰右舍羨慕不已,總想著自己也能有這么一天。
這種背景下,農村的黨組織和村組織工作開始渙散了起來,形同虛設。老百姓不像過去那樣對村里的組織那么聽話了。
這種情況下,別說號召這么多村,即便是號召一兩個村那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而要把修路這么大的事搞定,那肯定要大陽全員參與才可以。這就是王元平佩服王明華和楊長征的地方。
忠誠告訴王元平,就是這個王明華和楊長征,在逐個做通干部的思想工作之后,又分下任務讓每個包村的干部,挨個村做群眾代表的思想工作,說明修路對大陽的重要性。
書記、鎮長挑頭做工作難度最dà的栗山片區的工作。如此分工下去之后,王明華和楊長征每人包了五個村子。你想難度該有多大。這個工作做了整整一個月,這才把老百姓說服。
王元平聽著張忠誠的話搖了搖頭,心想:在這種情況下,王明華和楊長征能夠挨門挨戶做通老百姓地工作,并且讓他們心甘情愿的出義務工,這實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張忠誠見王元平臉上露出欽佩的表情,便接著說道:“元平,說實話,他們倆在這樣的壓力下能干成事這是最讓人佩服的。魄力這兩個字真不是說說就行的,得看實際行動。說真的,我張忠誠這輩子沒服過什么人,這回對他倆卻是真的服了!”
張忠誠由衷的伸出大拇哥稱贊王明華和楊長征。
王元平微xiào著點點頭表示同意,轉頭盯著車窗外的那條白沙子路沉默了。
對于王明華和楊長征做出的這番事業,他和張忠誠一樣,也是打心眼里佩服。雖然,兩人做出的成績還無法和吳明德以及自己在大陽的時候比,但人家選的這兩個切入點是非常正確的。換句話說,吳明德和自己做的事是為了讓大陽的財政和部分老百姓的口袋鼓起來,這個政績不是顯性的,但卻是實實在在的。而王、楊二人所做的是能夠看得到的政績,要致富先修路嘛。
僅憑這一條,用不了兩年,王明華和楊長征都會提拔。
看來當領導不但要能干,還要會干,干的妙干的巧才能顯現出政績。王元平微微xiào著心里這樣想,不過,他一轉念,這些和自己關xì都不大了。
楊丹的家就在村口,五間嶄新的瓦房從外表看又寬又大,外墻用馬賽克貼成锃明瓦亮,彼時,這種房子在農村,尤其是大陽這樣的農村是不多見的,看起來楊丹的家里是比較富庶。
張忠誠得yì洋洋的和王元平介shào了半天,王元平心想,楊丹家庭條件不錯,自己以前真的不知道。還以為她是一般家庭的女孩呢,這個楊丹也從未顯示出她家境好的優越感來,只此一點足以證明這個女孩真的很有內涵。在王元平的印象里,大凡家庭條件好的孩子,一般都有一種優越感。
此時的楊丹家周圍已經聚滿了看熱鬧的人,站在最前面的是楊丹的兩個哥哥和幾個叔伯姊妹。張忠誠他們一下車,這幫人團團圍住。七嘴八舌的把張忠誠和王元平圍住。
洪南的習俗,新郎官和伴郎接新娘時不能隨便就進了丈人門,那是要說盡好話才能給讓路的。這個說好話的重任就落到了伴郎的身上,可任憑王元平怎么說,新娘子的姐妹們就是不肯讓路。笑著鬧著你推我搡把張忠誠和王元平弄得汗水打濕了內衣。
沒有經過這個場面的王元平心里這個著急,他手里還端著個盆子,里面好像是個豬蹄膀,這個豬蹄膀有些分量,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端在手里的盆子也越來越重,累的他滿頭大汗,可卻對這幫姑娘們毫無辦法。
就在他和張忠誠束手無策的時候,一個年紀在三十來歲的人過來悄然對張忠誠低聲嘀咕,趕快拿出幾個紅包和喜糖不就過去了嘛。
張忠誠咧咧嘴,對著王元平使了個眼色小聲道:“趕快,糖、紅包!
王元平給這幫姑娘推搡的把這些都忘記了,直到張忠誠提醒,這才猛然醒悟,想起昨天張忠誠母親囑咐自己,假如人家不讓進門,趕快用糖和紅包開路。糖給鄰居,而紅包要給那就要看娘家人的介shào了。
王元平騰出一只手來,從斜背的挎包里掏出一把糖,微微一笑道:“來,姑娘們,吃糖吧!闭f完,沖著人群撒了一把,這一下,圍著他們的人群轟然一聲散開,搶了起來。為了鞏固一下,王元平又撒了幾把,趁眾人彎腰揀糖得機huì,他拉上張忠誠從人縫中擠了過去。
好不容易擠過來,來到大門口,又是一群人,王元平和張忠誠頭皮發麻。兩人迅速對視了一眼點點頭,忠誠在前王元平在后,從大門口人堆中再次擠了過去。
王元平迅速回身掏出糖連著撒了幾把,把人群引開。
倆人好不容易來到正房門口,但卻傻了眼。正房大門關的很緊,幾個姑娘透過門玻璃向外喊:“想進來嗎?”
王元平點頭道:“必須進qù啊,要不然新娘子接不到!
領頭的一個面容姣好的姑娘隔著玻璃再次喊道:“你是伴郎吧,你說話不管用,讓新郎官過來,我們有話問他!
“得!哥們,我被嗆回來了,還是你去好使,嘿嘿……!蓖踉經_著張忠誠樂道。
張忠誠咧咧嘴,從兜里掏出一疊子紅包,“啪”的一下拍在門玻璃上。
“姐姐妹妹們,我帶著這個來敲門,心很真誠吧。請開門啊……”
這些姑娘們仿佛沒看見,嘰嘰喳喳的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把張忠誠問的不知道先回答誰了,無奈只得乖乖的聽任她們折磨。
好半天之后,姑娘們這才把折磨的夠嗆的張忠誠給放了進qù。
王元平沒跟著進qù,依然端著盆子站在那里,抬起手腕看看表,已經八點半了。他心里算了一下時間,從這里出發到洪南縣城的時間應該是兩個小時。那就是十點半。按吳軍的說法,必須在十二點之前回去看來是能來得及的。
這時,從屋里出來一個看起來能有四十幾歲的中年人,來到王元平面前熱情的打招呼。順手把他手里的盆子接了過去,王元平一下子感覺到輕松多了。
“你是洪南來的親戚吧?別愣著,快進屋啊。”
王元平一愣:親戚,怎么把自己當成了親戚了,于是趕緊辯解。
“您搞錯了,我不是親戚是伴郎!
“哈哈……,兄弟啊,伴郎也是親戚,快進屋吧!
說著,不由分說拉起他進了屋里。
這個屋看起來是個客廳,天花板上橫豎拉著五彩條子、氣球什么的,大紅的囍字帖在正中央,顯出一派喜慶的氣氛。
屋里正中擺放著兩張方桌,桌子上擺著十幾盆點心,方桌四周幾個長條凳,此時的長條凳上已經坐著幾個人。
剛才拉他進來的中年人拉著他把他按在長條凳的右邊第二個位置。王元平知道這個位置是很重要的一個位置。這個位置應該不是自己坐的,他心里這么想著便起身道:“我還是到下邊去坐吧,這里不合適!
坐在方桌最上首的一位年長者含笑按住他。
“別客氣,咱這里沒那么多講究,你就坐這里!罢f完,沖著剛剛拉王元平的那位中年人道:“長福,你們去忙吧,這里有我們呢!
那中年人點頭道:“好,那我去忙了!
年長者又沖客廳隔壁的一間房子喊了一聲:“忠誠,過來吧!
屋里的門開了,王元平往里看了一眼,張忠誠從里面走了出來,滿臉欣喜之情。王元平樂了,心想:這個家伙心里美成一朵花了。嘿嘿……。
年長者拍了拍自己左手的一個空余位置,沖著張忠誠點點頭,意思是讓張忠誠坐在那里。張忠誠沒有客氣,大馬金刀的坐了下來。
見他坐下,年長者開始和他們介shào,年長者是楊丹的父親,坐在王元平上手的是楊丹的大舅,還有幾個依次是叔叔、姑父和姨夫,被吩咐出去的名zì叫做長福的是楊丹的大哥等等……。
楊父前邊介shào,王元平含笑不停的點頭算是和眾人打了招呼認識了。
待他介shào完了,張忠誠也把王元平介shào給了這幾個人。
聽到伴郎就是王元平時,楊丹的父親吃了一驚!
這幾年王元平這個名zì他可沒少聽,包括自己的女兒也總是說起他。在他的印象里,能做那么多大事的應該是個叱咤風云的人物。但眼前的這個年輕人瘦瘦高高,皮膚白皙,劍眉星目,鼻直口方?刹幌駛髡f中的那樣叱咤風云!長得倒像是電視劇中的美男子。
楊父暗暗嘆息,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哎呀,忠誠,你不早說,王總能來當你的伴郎,那可是你們倆的福氣,慢待了,真不好意思!
說著,握著王元平的手使勁搖了搖。
王元平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叔叔,您可別這樣說,我能當伴郎是我的福氣,有地方做的不好的還請您多多包涵。”
“哪里話,哪里話!睏罡感α。接著回身道:“趕快上菜,時間不早了!
本部小說來自看書網
思︽路︽客更新最快的小說網,無彈窗!
(https://www.dzxsw.cc/book/3165/277359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