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廣告效應
中央電視臺廣告播出的第二周開始,大陽廠提貨的車開始多了起來。
漸漸的,提貨的車輛越來越多,在大陽廠門前排出幾公里的長龍去,附近能夠停車的地方也挺滿了提貨的車輛。
大陽廠原有的庫存,不到一個月已經全部提空,外面拉貨的車輛卻絲毫沒有減少的意思。
大陽廠的生產吃緊了!
李平急和生產科的趙科長根據廠里的銷售任務,把生產計劃一改再改,工人統統改為兩班生產。大陽廠的產能已經達到了極限!
但即便如此,還是無法滿足客戶的提貨需要。
李平心里火燒火燎,天天給生產科和車間主任們罵的抬不起頭來,弄得這些人見到李平就像見到閻王一樣,紛紛躲著走。
李平把心一橫,干脆住到廠里,沒白天沒黑夜的在現場工作,他是真的拼命了!
與此同時,大陽廠擴張的速度也很驚人!先后擴建了兩個鑄造車間、三個機加工生產車間和三個組裝車間,工人總數已經到了近三千人,但仍滿足不了供貨需要。
與生產形勢一樣喜人的還有駐外業務量成幾何倍數增長,此時的大陽廠駐外辦事處的總數也已到了驚人的地步。南方十幾個省份基本每省一個辦事處,這么多駐外機構,業務員的管理成了一個大難題,這事讓李大海感到非常頭疼。
他心里明鏡一樣,這些業務員在一線活動,手里攥著錢和產品,說白了全靠自律。對待這些人管理過苛不行,管理過松更不行。尤其不在跟前,管理難度更大!大多數時候,李大海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思慮再三,他向王元平提報了幾次成立駐外銷售公司,但均被否。
這一次,當他再次舊話重提時,不知為何,王元平卻很痛快的答應了。
經過討論,大陽廠成立東南和西南銷售公司,隋勇和郭大年分任兩個銷售公司總經理,銷售公司總經理享受副廠級待遇。
同時將十幾個辦事處按地域劃分給了兩個銷售公司。
面對這么好的形勢,很多人開始腦袋發熱了,要求再度擴建,但王元平覺得不妥。
此時的王元平對于工廠管理理解的更加深刻,而他自己的性格越來越沉穩。對大家提的建議,剛開始他也覺得有理,但后來仔細琢磨和分析了一段時間,他覺得不妥。
經過反復權衡,王元平覺得還是謹慎一些的好,沒敢貿然決定繼續加大產能擴建。
對于王元平的謹慎,班子幾個人很是不解,現在形勢這么好,不趁機擴大再生產,等以后形勢下來可就錯失良機了。
而王元平此刻心里想的并不是單一增加木工機械的生產產能擴大,此刻的他在琢磨是不是利用這個機會,上馬其它行業機械。
還記得剛回廠上任時和李平的那次談話,也就是那次談話使他下定決心提拔李平。現在他覺得李平當時提的建議可以實施了。
班子開會時,王元平發現李平竟然睡著了?粗v的神色,王元平有些不忍,他知道近段時間李平一直住在廠里,盯在生產上,這段時間就沒有好好睡過覺,眼睛里充滿了血絲,瘦的人都脫相了。
再看李大海和老謝嗓子都是沙啞的,話都說不出來,形容憔悴。
這樣下去可不行,王元平心想:這幾個人可是自己的左右手啊,一旦有一個趴下,那整個大陽廠的工作都會受很大影響。看來得想個辦法讓大家放松一下。
放松?去哪里呢?他緊鎖著眉頭,想了半天,突然想到了一個地方,栗山!去那里放松一下,吃吃栗山的栗子雞,到山上去看看,應該能不錯。
王元平打定主意后,抓起桌上的電話撥通了栗山的電話。
老支書一聽,非常高興:“我說元平啊,好長時間了,想讓你過來一趟咱爺們聊聊天,但每次打電話你都說忙。這回好啊,來吧,就這個星期天來就行。你不知道,咱們栗山現在開了飯店,有了旅館。跟以前那是大不一樣了。過來看看你就知道了。”
王元平聽完心里有些納悶:栗山那地方開飯店?還有旅館?老支書真能瞎琢磨,那地方弄這個誰去?
通完電話之后的周六,他叫上幾位副廠長和楊丹開著車去了栗山村。
老支書說的不錯,此時的栗山村已經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磚瓦廠盈利后,在老支書和栗軍的努力下,村里先后建成了食品廠、面粉廠和織布廠,在村南的空地上蓋起了栗山飯館和栗山旅館。
有了集體經濟的支撐,栗山的老百姓紛紛安居樂業,再也不用頂風冒雪出去“唱門子”了,大部分村民都在自建的村辦企業里工作,有了工作也就有了收入,再加上村里每年的分紅,老百姓的日子好了很多;緦崿F了老支書的夙愿。
由于磚瓦廠獲利巨大。今年開始,老支書和栗軍商量,在改善完學校和村委教學和辦公條件后。逐步的改善村民的居住條件。
村里改善居住的計劃是,由村里統一規劃標準,建設新房,今年的計劃先暫時建設五十戶。
王元平他們來到栗山的時候,這時,栗山的新建房已經建好,正在打室內地面。
一到栗山村口,栗軍早早等在哪里了,見了王元平,連忙親熱的迎上去問長問短。大陽廠的幾位副廠長見他們如此熱烈,感到有些吃驚。
王元平給他們介紹了情況,大家這才明白。
眾人說著笑著,進了新修建的栗山村辦公室。王元平對這個辦公室是很熟悉的,但此時的辦公室里面的設置已經完全變樣了,墻面潔白干凈,顯然是新刮的墻皮,地面鋪的瓷磚錚明瓦亮。辦公家具全部新添置的,看起來非常有檔次。
王元平在老支書的辦公室轉了幾圈,不住的點頭,老支書和栗軍看著他來回轉,笑道:“我說元平啊,你就別轉了,再轉就成那什么了啊....,哈哈...!
王元平聽了,抬頭笑道:“成驢了是不是,老支書啊,你想說什么我還不知道嗎?哈哈.....!辈恢獮楹危坏嚼跎,王元平整個人變得特別放松,平日緊繃的臉也松弛下來。
大陽廠的幾位副廠長和楊丹面面相覷,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王元平這么高興。
老支書見眾人還在站著,趕快客氣的說道:“你看看,光顧照顧這個家伙了,竟然慢怠了客人了,對不起!對不起!別怪乎我啊!
“別怪乎”是洪南話,大概是怪罪的意思。
大陽廠的幾位紛紛客氣,找了地方坐了下來。
王元平看著老支書開玩笑說道:“老支書,這些天呢,我們廠的干部累慘了,我想找個地方放松放松,想了想,沒其他地方可去。沒辦法,誰讓咱們關系好呢,今天你管飯啊。我得宰宰你,吃個大戶!哈哈....!
老支書假裝臉一沉:“你個刮民黨,我這里剛有點小收入了就宰我,太不夠意思了,哈哈....。”說罷,接著扭臉對著大陽廠幾位領導說道:“你們這領導真摳門!你們快別跟著他干了,到我這里來吧,保證不錯!”
眾人又是一陣大笑!
笑聲中,栗軍悄悄的走到王元平跟前,附耳問道:“中午咱們去栗氏莊園吧!
王元平一怔,看了栗軍一眼:“栗氏莊園?還有這么個地方?我怎么不知道?”
栗軍沖他擠了擠眼,笑道:“去了你就知道了。九叔,咱們走吧?”
老支書抬起手腕看了看表,點點頭:“你領大家先走,我和元平在后邊吧!
眾人跟隨栗軍走后,屋里只剩下老支書和王元平,王元平拿起盤子里的栗子剝開一個,填在嘴里嚼著,老支書看著他呵呵笑道:“你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說吧,什么事?”
“看你說的,這次真沒事,就是這些天廠里的工作太緊張了,大家都快被我逼瘋了,照這樣下去非撂倒幾個,我想著利用周日休息的空擋,到栗山來放松一下!
“哦,我可都聽說了,元平,大陽廠的改革力度非常驚人,職工說什么的都有,總體上表揚大于批評。不過,我還是提醒你一下,那天我聽人說了一個詞,正好用上,講欲速則不達!
“呵呵,老支書,多日不見,您的學問見長啊!蓖踉礁晒藥茁。接著說道:“是的,這段時間的變革確實很快,取得的成績也非常驚人!我也是擔心,怕再往下改會出問題,所以,帶大家出來,一來是看看栗山放松一下,二來是到這里大家的思想會靜下來,專心討論事情。只是,這樣一來給您添麻煩了!
“嗨!這是什么話,咱們還分彼此啊,就這樣吧,走啊,去看看栗氏莊園怎么樣?”
跟隨這老支書,王元平從栗山村一路走來,說實話,栗山村的改變令他感到震驚!
除了磚瓦廠之外,新建了幾個小型工廠也是紅紅火火,看樣子效益不錯。村莊南部的坡已經整平了,面積有栗山村那么大!此刻,正在建設民房,工地上人車沸騰。
見王元平疑惑,老支書介紹:這就是集體新蓋的房子,第一批五十戶,全部是二層小樓,預計再有兩個月差不多就蓋好了。到時先把一些五保戶、困難戶和經濟能力較差的農戶搬進去。
聽著老支書的介紹,王元平暗暗贊嘆,不由得想起自己家鄉,海崖經濟發達的村子不少,但這樣為百姓考慮的卻很少。
老支書確實是為民辦實事的好支書。這樣的支書恐怕全洪南也找不出幾個來?粗现䞍E的身影,王元平熱血沸騰,心想:這樣的支書真的讓人肅然起敬,栗山村能夠攤上這樣的支書是栗山老百姓的福氣。
等到兩人一起來到栗氏莊園的時候,王元平才恍然大悟,原來所謂的“栗氏莊園”就是在栗成林的院落旁邊蓋了一個平房,這個平房是專門供來栗山參觀、學習和玩的客人準備的。
自從栗山的磚瓦廠建成后,名氣漸漸出去了。來這里參觀的縣鄉和周圍的兄弟鄉鎮干部們漸漸多了起來,人多了,吃飯就變成了一個大難題。
于是,在征得村里大部分人同意后,栗山村蓋起了這十幾間平房,接待之余也能賺到點錢。
王元平聽老支書介紹之后,心里一動:大陽廠每天拉貨的車這么多,各地的客商和司機吃住都去鄉里,來回幾公里不太方便。廠里辦公樓前邊的外圍可以建一排房子,既能解決這撥人的吃住,又能為廠里創收,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對!就是這個主意,待會討論工作時,一并商量一下。
本文來自看書蛧小說
...
...
(https://www.dzxsw.cc/book/3165/238278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