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藍圖
話說到這里,王元平好忽然想到一個問題。
他想找個機會得問問老支書給二叔多少工資,既然是來做工程師應該不能少了。如果都找像二叔這樣的技術人員,成本是不是有些高。
看來有必要提醒一下二叔和老支書他們,他心里這樣想到。至于怎么提醒他很犯難。
若這話明說,二叔肯定不高興。
怎么說呢?退休、退休......除了退休,還有什么人呢?
臨時工、臨時工......,他記得曾經聽說過,這些國營工廠有好多臨時工。
王元平一拍大腿,看著老支書和二叔,說道:“我有個想法你們參考一下。除了用退休的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臨時工呢,二叔,你們廠有臨時工吧。我說的是那種轉不上合同工的那些。用稍高一點的工資找幾個技術過硬又轉不上的不是很好嗎”。
老支書和王可成聽了齊聲贊成。老支書多精明,他贊賞的拍著王元平的肩頭悄悄說道:“元平,你是不是擔心請的技術人員多了,給不起那么多錢。放心,沒事的”。
王元平聽他這樣說,那是心里有譜。以他對老支書的了解,這是哥不打誑語的人。
見時間差不多了,王元平叫上栗軍起身到工地去轉了一圈。
路上他七拐八拐終于問清楚了二叔的工資,栗軍說大概每月是五百塊吧。
王元平一聽倒吸一口冷氣。
要知道上世紀八十年代,每月五百塊的工資那絕對是驚人數字!
他急切的對栗軍道:“栗軍,你們有些開玩笑了!哪有這么高的工資,這是誰定的?”
看著他著急的樣子,栗軍嘿嘿一樂,不急不躁的說道:“不多,我們出去打聽過,剛建廠的工程師一般都是五六百。”
聽他這樣說,王元平這才把心放下來。
但心里總是感到不安!他覺得這事情肯定和自己有關!心想“一定要勸勸老支書不要這樣做,否則,以后傳到鄉里,恐免不了有人會說三道四。”
晚上,王元平找了個機會和老支書認真的談了談,老支書卻安慰他不用擔心。
他說:“請王可成當顧問并不是看在王元平的面子上,而是王可成確實有技術水平、又懂管理,建廠和將來經營絕對離不開他。至于工資,人家值這個錢!你不要擔心,有任何事我擔著!
見老支書拍著胸脯這么說,王元平也不好再多嘴了,只得作罷。
回到鄉里,王元平把栗山的情況向吳、程二位書記做了匯報。
去吳明德哪里匯報完畢后,接著把二叔的事匯報一下。對于聘請技術顧問的事吳明德到沒有說什么,見他們沒有什么異議這才放下心來。
吳明德叮囑王元平,關于栗山磚瓦廠的建設,有幾個事情你千萬盯緊。
一是土地征用問題。栗山磚瓦廠的選址在村北的黃土崗上,是一片荒蕪的地塊。范圍就是那幾十畝的樣子,千萬不要擴大占到實耕地。否則,土地規劃部門一旦查下來那就不是小事。
二是資金使用問題。雖然錢是栗山村民集資加上信用社貸款,與鄉里關系不大,但資金使用一旦出了問題,那可就炸了窩了。在資金使用問題上你一定要把好關,增加一道手續,就是幫建小組總協調簽字方可入賬和報銷。
三是安全問題。建廠過程中絕對不允許野蠻施工和違規施工,絕對不能出現人身傷亡事故。
吳明德和王元平說這幾個問題的時候,臉上的神情是非常嚴肅認真。
王元平不敢有絲毫的怠慢。盡管他記憶力超好,但為了顯得尊重還是在本上認真記錄下來,并鄭重其事的向書記保證會盯緊。
見王元平知道事情的輕重,吳明德這才稍稍放下心來。
栗山磚瓦廠建設工作如火如荼開展,吳明德一直在琢磨一個問題,從哪里下手調整農業發展結構。
剛才聽王元平匯報完栗山的建廠情況后。他眼前一亮,栗山建廠勢必會調動栗山幾個村老百姓的積極性。而且栗山有那么多栗子樹,何不從這里開始那。
他用鉛筆在一張大陽地圖上畫了一個范圍。對,就是這個地方。可是,他手中的筆又開始微微轉動著,栗山栗子產量多,但這些年沒有賣出去多少。以往好多栗子都爛在樹下。
有特產沒有銷路這是栗山的最大問題!
哪里能賣掉這么多栗子呢?他苦苦思索。
敲門聲又響起來,他喊了聲進來,見是王元平去而復返。吳明德有些奇怪。王元平指了指茶杯,吳明德這才回過神來,是來給他收拾辦公室。
于是,便示意他不要收拾,他問道:“元平,根據咱們的報告,你覺得在哪里調整農業結構好”?
領導問下屬特別是年輕的下屬,往往是一種考驗或者考核。王元平心里很清楚這點。
其實這些天他也在琢磨這個問題。吳明德這一問他便不慌不忙的回答道:“書記,我試著說說看。不一定準確”。
吳明德擺擺手,意思是你說就行。
王元平接著道:“我覺得栗山幾個村可以調整”。
吳明德心里一驚,臉上卻波瀾不驚。
王元平見書記沒有說什么,知道他是感興趣。于是接著便把自己為何選擇在栗山的原因說了。他不知道他說的原因和吳明德考慮的正好一致。吳明德心里暗暗得意,看來自己選擇栗山是沒錯的。
等王元平說完了,他接著道:“哦,不錯。咱們報告提到以栗山幾個村為中心發展栗子和茶葉種植。但栗子和茶葉的銷路在什么地方你思考過嗎”?
王元平道:“書記,我還真的思考過。您還記得在嶺南街頭買糖炒栗子吃的事嗎”?
吳明德一聽來了興趣:“你是說嶺南的糖炒栗子嗎”?
“是的,書記。我買栗子時打聽過他們在哪里買的。商販們告訴我有個批發市場,那里很多栗子,我想如果能派人去那里聯系上就好了。至于茶葉我想在嶺南應該也有一定的市場吧”。王元平說道。
吳明德正愁栗子的銷路問題,聽他這么一說,立即來了靈感。心說是啊,如果派人去到嶺南能把栗子賣出去,只要見到錢再號召農民種植不是難事。
他欣賞的看著王元平,說道:“那好,就這么定了,去一趟。你認為誰去合適”?
“這個我就說不好了”。王元平也想過這個問題,但確實沒有合適的人選。
吳明德笑道:“有個人非常合適,但年紀有些大。再有,他正忙著建廠”。
王元平一聽知道吳明德說的是老支書栗世杰。他一想,還真是,老支書的如果出去這個事十有**會成。
他看著吳明德興奮的說道:“還真是,書記,我把他忘記了,他是干這個事的最佳人選,可是,現在建廠離不開他啊”。
本文來自看書蛧小說
...
...
(https://www.dzxsw.cc/book/3165/238273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