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逍遙相師 > 第二百六十二章 山情濃又親

第二百六十二章 山情濃又親


  手機閱讀</fn&

  三萬英尺高空,從濱海直達昆明的航班,李淳風捧著報紙,摘下墨鏡,靠在椅背上,靜靜瀏覽當天的新聞。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交通發達的現代社會,幾千里路朝發夕至,說走隨時可走。

  潘如煙甚至沒來得及換衣服,仍然穿著職業套裝,兩個人在街邊隨便買了些節日禮物,匆忙趕上中午的航班,現在,午飯就擺在面前。

  航空午餐,簡單,卻不爽口,但她吃得津津有味。

  兩個人話不多,一副公事公辦出差做業務的樣子,下了飛機,輾轉奔向長途客運站,從昆明搭乘城際大巴,沿高速路快速行駛。

  “變化真大,去年從這里到灣城還要走省道,現在一個小時就解決問題了。”潘如煙輕聲說道。

  “日新月異啊,下次再來,我們直接坐飛機到家門口!”李淳風笑呵呵說道。

  “想什么呢,航空公司是你開的也沒門!”潘如煙將腦袋倚在他肩膀上,幽幽地說道:“你怎么想起來要和我回滇南?”

  “如果說怕你跟洋鬼子跑了,你信不信?”

  “你會怕?你不是有女朋友?”潘如煙嗔道。

  “我這個人最大的缺點就是貪心。”李淳風說著無恥的話,臉上卻沒有什么羞恥之意,“與其讓美女投進洋鬼子懷抱,我就算做一回花心韋小寶也認了。”

  “切——你愿意做我還不愿意呢。”潘如煙伸手在他的胳膊上掐了一下,“亨利比你好多了。”

  “瞧瞧,還沒怎么樣就幫著他說話。”

  “喲,真吃醋了?”于是,這個女人妖媚地笑。

  老李冷哼一聲別過臉,看向外面翠綠的大山。

  灣城是他們的最后一大站,長途汽車站外頭,停滿等待拉客的摩托車,人流操著濃濃的方言,笑臉相迎,詢問一個個走出的旅客。

  像李淳風和潘如煙這樣裝扮的客人,一下車就被幾個車主圍住了。

  他們郎才女貌,打扮時尚干練,看樣子就和那些土生土長的小城人不一樣。

  “去巴壟鄉多少錢?”李淳風主動和這些人談價。

  “兩個人,一趟車,給三百吧。”一位留著短短胡須的中年車主笑嘻嘻說道。

  “嫌貴?大哥,五百里山路可不好走啊!”另一個人在旁幫腔,“要不你給二百五得了,老莫,還不趕緊幫客人拿東西?”

  那個胡須車主笑著就去幫潘如煙拎袋子。

  “等等,你們當我是二百五,還是看我們倆像好宰的客?我長得很好說話嗎?”李淳風攔住他,笑著看向潘如煙:“多少錢?”

  “一百五。”大美女抱著手臂也笑了,她用的是滇南方言,著實讓這些跑山路的摩的司機愣了神。

  “山窩里飛出金鳳凰啊——”有人起哄大笑。

  “呦喝!上車吧,老鄉。”老莫笑著幫他們搬禮盒。

  摩托車穿行在滇南山道,揚起厚厚的煙土,老莫一邊開車,一邊和身后的李淳風攀談。

  他是地道的黎人,生在大山,長在大山,以一輛摩托在這里謀生,每年能給孩子們賺夠學費就是最大的心愿。

  “巴壟鄉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你們小倆口是回來探親的吧?”老莫扯著嗓子問道,掩蓋了突突的馬達轟鳴聲。

  “可不是,快過節了,給老人家送點禮物。”李淳風喊道。

  “有這份心就難得啊,老人們不圖啥,常回來看看就好。”老莫說。

  “是啊是啊……”

  紅黑的泥土,遍山的蒼翠,在這荒蕪人煙的窮山溝里,偶爾能看到一小片一小片的玉米甘蔗地,在這些艱難開墾出的貧瘠土地旁,總有一兩座木屋茅舍。

  從進入這片無盡連綿的大山開始,潘如煙就沒說過一句話,她的手只是從背后緊緊抱住李淳風的腰,側坐在后座尾部。

  四個小時,不多不少,摩的到達大山深處的巴壟鄉時,天色早已漆黑一片。

  零星的豆粒燈光從山腳屋舍里透出,家家戶戶只有土制燈油照明,犬吠聲偶爾在寂靜的山寨響起,驚動沉睡的大山。

  這是與現實脫節的社會,比起神農架的牽牛村更加落后。

  “喲,沒零錢,兩百塊算了,別找了,給孩子買點過節的零嘴吧。”李淳風下了車,遞給老莫兩張鈔票。

  “這……這太不好意思了。”老莫憨厚笑著,都是老鄉,哪好意思接錢。

  “叫你拿就拿著!”潘如煙拎起東西,向巴壟鄉的深處走去。

  老莫連連說著謝謝,推車向村寨另一邊遠去,那里有他的家,老婆,孩子,年邁的父母。

  “怎么,就這樣趕夜路?”李淳風追上潘如煙,搶過她手里的禮盒。

  “看你了,翻過兩座山,走快點要兩個小時,你行不行?”潘如煙停下來,望著他。

  “我怕你走不了。”李淳風笑道,“要不要找個地方借宿一晚?”

  “這是我從小生活的地方,怎么走不了!”潘如煙彎下腰,把高跟鞋提在手里,穿著絲襪扭頭就走。

  “哎,小心有刺扎腳!”李淳風趕緊拉住她的手。

  “心疼了?”潘如煙咯咯地笑,“要不你背我?”

  “啊?”李淳風這才知道上當。

  “就知道你不行……”

  “上來!”李淳風二話不說,在她面前彎下背。

  潘如煙笑著伏上去,將彈性十足的胸口貼在老李后背上,摟緊他的脖子。

  “那里是巴壟小學校,以前只有一個老教師,現在有支教志愿者了。”潘如煙指著遠處低矮的校舍和空曠的操場,山風吹在孤伶伶的旗竿上,幾處微弱的燈光點亮希望之光。

  “這就是你上學的地方吧。”李淳風說道。

  “對。”

  巴壟鄉間的小路通向更加偏遠的山區,靠著一只手電筒和手機的微弱燈光,僅僅能照亮崎嶇不平的窄道,花香與草葉的香味隨風飄蕩,大山中靜謐的氣息讓人倍感渺小。

  抬頭是星空,低頭是土旮小道,在這只能容一人獨行的山路上,李淳風飛奔如馬,背著身后的女人疾馳,如履平地。星空下,山野中,傳來潘如煙不斷的笑聲和尖叫。

  “怎么樣,我現在行不行?”翻過一座山,也只花了半個鐘頭而已。

  “我哪知道你行不行,又沒試過。”她在他耳朵后背吹著暖氣。

  “好!反正這里沒人,我就讓你瞧瞧我真行還是假行。”李淳風作勢就要四處找地方,把她就地給辦了。

  “好啦!快點走吧,荒山野嶺的,萬一有野獸出來,我可不想死在家門口。”潘如煙拍打著他的肩膀,笑聲傳到很遠很遠。

  又走過一道山梁,空氣中有濃濃的潮氣撲面而來,大巴山的溪水聲嘩啦嘩啦流淌。

  “前頭有座小木橋,過了那里,就是黃龍寨。”潘如煙輕聲說道,“過橋的時候,放我下來。”

  “好。”

  兩個人站在橋頭,潘如煙輕輕撫摸著木頭制成的堅固護欄,六七米長的小橋對岸,一盞煤油燈靜靜釋放米粒之光,掛在橋頭的老柳下,輕輕搖曳。

  踩在兩人寬的木板橋上,腳底大溪呼嘯而過,水流湍急澎湃,奔騰如龍。

  這一片黑夜下的村寨,竹舍背倚大山,面朝耕地,隱隱有世外桃源的風光。

  黃龍寨。藏在滇南十萬大山中一顆未蒙塵的珍珠。

  寨子里的狗吠起來,這些忠實守護村寨的衛士第一時間發現了外來者。

  然后是此起彼伏的聯合叫嚷,幾家燈火點亮,夜晚原本沉靜的村寨又復蘇了。

  “快點!”潘如煙已經走到橋下田地中,李淳風還在老柳樹下張望那十來戶人家的燈火。

  稻香撲鼻,這是豐收的味道。

  竹寨的門打開了,跳躍的火苗映紅了一位老人蒼老疑惑的臉。

  “阿爹!”潘如煙飛奔而至,“是我!”

  老人遍布褶子的臉一瞬間舒展開來,喜悅的笑容取而代之,這是世間最美的表情。

  咔嚓!閃光燈突然亮起,將這個畫面定格在相機中。

  “煙妮,煙妮回來了?”屋里,又一位老人驚喜的身影出現在門口。

  “阿娘!”潘如煙和這兩位老人緊緊相擁。

  “怎么回來的?你一個人走山路?”老婆子關切地上下看著她,眼睛里都是舐犢情深的憐愛。

  “阿娘,有人和我一起回家呢。”潘如煙笑著指指后面。

  “他是……”裹著黑頭巾的阿爹已經注意到了李淳風。

  “阿爹阿娘,他是你們未來的郎婿。”沒等李淳風開口,嘴快的潘如煙就略顯幾分羞澀介紹了。

  兩位老人先是一訝,接著就滿臉喜色。

  “阿爹阿娘,這是給你們二老帶的補品。”李淳風臉皮更厚,送上禮物,就被二老拉著端詳起來,問這問那。

  潘如煙主動充當翻譯,四人邊談邊走進竹屋。

  “老婆子,快給娃們弄點吃的,回來一趟不容易,別叫他們餓著肚子。”阿爹笑著說道。

  確實還沒吃晚飯,一整天舟車勞頓,歸心似箭的潘如煙還好,出體力活的李淳風真有點餓了。

  阿娘應了一聲,走向屋外的灶臺,炊煙很快升起,間或有幾位熱情的寨民前來詢問狀況,屋外的說笑聲漸漸多起來。

  “他們在說什么?”李淳風奇怪問道。

  “阿娘說,我帶回了郎婿,大家說要好好慶祝一下。”潘如煙解釋道。

  “哦,不用這么麻煩吧?”李淳風從她的笑容里感覺到,這個慶祝一定沒那么簡單。

  阿爹瞇著眼,坐在竹椅上抽著旱煙,看著這小倆口,越看越覺得順眼。

  “入鄉隨俗,你躲不掉的。”潘如煙悄然掐了他一下。

  飯香濃郁,兩大截長長的鮮嫩竹筒上桌了,剝開竹片,香馥沁鼻的味道讓人口舌生津,一個字,香,兩個字,真香!

  沒有污染,沒有農藥和化肥,雖然貧瘠,卻慷慨地向人們貢獻出果實的土地出產來的大米,不需要任何佐菜,甜糯芳香,入口回味無窮。

  阿娘端來兩碟小菜,一碟山干辣椒腌制的醬,一碟清火橘皮。

  兩位老人家滿臉欣喜,注視著他們頭碰頭吃光竹筒米飯。

  “煙妮,我給你們收拾床鋪。”阿娘忙里忙外,又吩咐老頭照看好灶臺里燒的熱水。

  土灶大鐵鍋,旁邊擺著一只大水缸,李淳風瞅了瞅里頭的水,只剩小半缸了。

  “我去打點水吧,不能老閑著不做事,讓老人家操勞。”

  “算你有點良心,來,我幫你背上水桶。”潘如煙手腳麻利,替李淳風挎上竹扁擔,兩只水桶左右搖晃,一前一后掛上竹篾編成的鉤秤。

  大溪水清涼剔透,撲撲面頰,洗上一把,李淳風裝滿水,一路晃蕩回來。

  阿娘和閨女在屋內促膝長談,阿爹坐在門口,盯著灶臺上的水鍋。

  裝滿水缸,灶上的熱氣撲騰開了,阿爹躬著背,從柴火堆里翻出幾只烤得噴香的玉米棒子,說了句讓李淳風聽不懂的話,語言不通,但意思卻明白了。

  接過這燙手的烤玉米,潘如煙和阿娘正巧從小屋里走出來了。

  “洗洗睡吧,明早寨子里的鄉親還要請你吃郎鍋飯。”潘如煙端著木盆,阿娘一瓢一瓢舀著鍋里的開水,然后倒進去。

  “什么是郎鍋飯?”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走了一晚上,燙個腳吧。”潘如煙抱起水盆,招呼老李一起走進她的竹舍。

  兩間竹舍緊鄰相挨,構造簡單,沒有太多的陳設。

  竹床,竹椅,竹桌,竹窗。

  坐在這吱吱呀呀的竹椅上,李淳風正要脫襪子,蹲在他面前的潘如煙伸手抓住了他的腳。

  “算我獎勵你的,背著我走兩座山,累不累?”她的手輕輕將李淳風的臭腳丫放進水盆,輕輕柔柔按起來。

  “累啊……腳板都浮腫了。”李淳風享受這難得的服務,心里樂開了花。

  “我瞧瞧,呀,還真是啊……”潘如煙抓起他的腳,突然在腳心撓了幾下。

  不可抑制的笑聲傳出竹舍,阿娘欣慰地笑著抹了抹眼睛,拉著吧嗒旱煙的阿爹進了屋。

  “就一張床,咱倆睡一起?”嬉笑過后,李淳風眼睛在屋里轉了一圈,打起了歪主意。

  “你說呢?”潘如煙咯咯地笑。

  “你都說是郎君了,哪能不給面子。”李淳風厚顏無恥踩著拖鞋坐到竹床邊。

  “那好,聘禮呢?按黎寨的風俗,兩頭牛四只羊八尺紅布六道糕,現在拿的出來就躺下。”潘如煙白了他一眼,在老李瞠目結舌的驚訝中,指著洗腳盆說道:“拿不出來是吧?那還不趕緊的,給姐姐倒盆清水來!”

  本文來自看書蛧小說

  <>


  (https://www.dzxsw.cc/book/3153/238011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远县| 东辽县| 贵州省| 仁化县| 拜泉县| 金沙县| 湘阴县| 安徽省| 清涧县| 宁国市| 广河县| 铜鼓县| 固原市| 寿光市| 尉犁县| 龙泉市| 蒲江县| 印江| 淳安县| 嘉鱼县| 靖安县| 多伦县| 讷河市| 若羌县| 聂荣县| 岳池县| 岚皋县| 岐山县| 毕节市| 六安市| 定陶县| 舞钢市| 大余县| 滁州市| 河北区| 松阳县| 岚皋县| 芜湖县| 通海县| 寿光市| 水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