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霍光不忘武帝重托~
在漢武帝駕崩后的深沉寂靜中,輔政大臣大司馬霍光獨自站在書房內,書房里彌漫著陳舊書籍和淡淡檀香混合的氣息。
他凝視著漢武帝臨終時送給他的《周公負成王朝諸侯圖》,那幅圖被莊重地掛在墻壁上,仿佛散發著神圣的光芒。
這幅圖繪制得細膩而生動,輔臣姬旦身姿挺拔,背著年幼的周成王,目光堅定而慈愛,周圍的諸侯們神色各異,或敬畏、或猜疑、或諂媚。
畫面中的色彩雖已略顯陳舊,顏料的細微剝落之處更增添了歲月的滄桑感,但其中蘊含的深意卻如千鈞之重。
霍光的眼神專注而凝重,他輕輕撫摸著畫卷,粗糙的手指緩緩劃過那些細膩的線條,能感受到當年姬旦的擔當與責任。
他深知漢武帝賜予這幅圖的深意,那是對他寄予的厚望和沉重的托付。
“陛下,臣定不辱使命。”
霍光喃喃自語,聲音在空曠的書房中回響,帶著無盡的堅定與忠誠。
他回想起漢武帝臨終前那殷切的目光,那充滿期待和信任的眼神,像一把火炬,點燃了他心中的決心。
此后的日子里,霍光全身心地投入到朝政之中。
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還未照進書房,他便已坐在堆滿奏折的案幾前,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他的案頭總是擺滿了各種文書,竹簡和錦帛交雜,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猶如一座小山。
他認真審閱每一份奏報,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時而眉頭緊皺,時而微微點頭,手中的毛筆不時蘸墨,在奏折上寫下批注。
有時,他甚至顧不上用膳,只為能盡快為百姓解決問題。
仆人們幾次送來的飯菜都在一旁漸漸變涼,他卻渾然不覺。
在朝堂上,他面對各方的壓力和挑戰,始終堅守公正。
對于那些企圖謀取私利的官員,他毫不留情地予以斥責和懲處。
有一次,一位位高權重的大臣在稅收上動手腳,中飽私囊,被霍光當場揭穿。
霍光怒目而視,聲音如洪鐘般響亮道:
“你身為大臣,不思為國為民,卻只顧自己的私欲,該當何罪?”
那大臣嚇得面如土色,伏地求饒。
對于關乎民生的政策,他則深思熟慮,力求做到盡善盡美。
他推行了一系列減輕百姓負擔的政策,鼓勵農耕,興修水利。
在視察水利工程時,他親自走在泥濘的堤岸上,與工匠們交流,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
這使得農業生產逐漸恢復,百姓們對他感恩戴德。
然而,他的公正和堅定也引來了不少人的嫉妒和怨恨。
上官桀等人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不斷在背后策劃陰謀,試圖抹黑霍光,動搖他在朝中的地位。
上官桀暗中拉攏了一些富商和地方豪強,他們在奢華的府邸中密謀。
房間里擺滿了珍貴的古玩和華麗的綢緞,香爐中飄出的香煙裊裊升起。
他們沆瀣一氣,試圖在經濟上對霍光進行打壓。
他們操縱物價,囤積居奇,導致市場混亂。
百姓們在集市上為了一點糧食和布匹爭得面紅耳赤,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霍光察覺到這一情況后,果斷下令嚴查。
他派出精明能干的官員深入調查,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那些不法分子起初還妄圖抵賴,但在霍光的堅決態度下,最終被繩之以法,打擊了這些不法分子的囂張氣焰。
同時,上官桀還勾結了宮廷中的一些宦官和宮女。
在陰暗的角落里,他偷偷塞給宦官們沉甸甸的錢袋,對宮女們許下誘人的承諾。
讓他們在少皇帝劉弗陵面前說霍光的壞話,試圖離間君臣關系。
但劉弗陵雖然年幼,卻聰慧過人,他深知霍光的忠心,并未被這些讒言所迷惑。
有一次,一個宮女在給劉弗陵送點心時,故意說起霍光的不是,少皇帝劉弗陵當即沉下臉來,怒道:
“霍光大人忠心耿耿,休要胡言亂語!”
“等朕就廢了你!”
那宮女嚇得連忙跪地求饒。
一次,朝廷商議一項重大的決策,各方勢力爭論不休。
涉及到與匈奴的和戰問題,主戰派情緒激昂,揮舞著手臂,大聲疾呼要出兵雪恥!
主和派則憂心忡忡,認為此時國力尚未恢復,不宜開戰。
雙方僵持不下,朝堂上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霍光挺身而出,以清晰的思路和對局勢的深刻分析,闡述了此時不宜開戰,應以休養民力為主的觀點。
他站在朝堂中央,聲音沉穩而有力,詳細地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兵力、糧草和民心向背。
他的言辭有理有據,最終平息了爭議,確保了政策的順利推行。
回到家中,他已是疲憊不堪,腳步都有些虛浮。
但仍不忘翻閱典籍,書房的燭光在夜風中搖曳,他的身影在墻壁上拉得很長。
時刻都在思考如何讓大漢更加繁榮昌盛,案幾上的書籍堆積如山,他不時拿起一本,認真研讀,不時在紙上寫下自己的思考。
他的夫人心疼地走進來,勸他多休息!
“老爺,您這樣日以繼夜地操勞,身體怎么吃得消啊?”
他卻搖搖頭說:
“國家大事為重,我怎能懈怠?”
在教育劉弗陵方面,霍光也是盡心盡力。
他時常陪伴在小皇帝身邊,耐心地講解治國之道,傳授歷史的經驗教訓。
在御花園中,陽光灑在他們身上,霍光指著盛開的花朵說道:
“陛下,治國如同養花,需用心呵護,順應天時。”
他還請來博學的大儒為劉弗陵授課,親自監督課程的進展,培養他的品德和才能!
他看著劉弗陵一天天成長,他的心中充滿了欣慰。
日子一天天過去,霍光的身體逐漸消瘦,兩鬢也增添了許多白發,臉上的皺紋日益加深。
但他的眼神依然堅定,步伐依然沉穩。
然而,朝廷中的暗潮始終洶涌。
上官桀等人勾結外臣,捏造霍光謀反的謠言,試圖煽動人心。
他們在京城散布謠言,說霍光擁兵自重,意圖篡位。
一時間,京城人心惶惶,街頭巷尾議論紛紛。
但霍光憑借著自己的忠誠和智慧,一次次化解危機。
他當機立斷,召集朝中忠臣,在密室中秘密商議對策。
忠臣們紛紛表示愿意追隨霍光,揭露上官桀等人的陰謀。
少皇劉弗陵在關鍵時刻也站出來力挺霍光,在朝堂上鄭重聲明~
“霍光大人忠心為國,朕深信不疑,誰敢誣陷,嚴懲不貸!”
表明對他的信任。
最終,上官桀等人的陰謀被粉碎,大漢的朝堂暫且恢復了平靜。
可霍光知道,這只是暫時的安寧,他仍需時刻警惕,守護著大漢的江山社稷,不負漢武帝的重托。
(https://www.dzxsw.cc/book/31443268/3636569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