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鄭和下西洋
六月初,寶船、貨物準備就緒,終于到了出海的時刻。
文臣之中,除了夏原吉一人,余者皆對出海相當排斥。
這些人之中,有的是因為出海貿易損害了家族利益,有的則是覺得天朝上國,做商人行當,有損威名。
當然,表面上都是眾口一詞:朝廷經商,有失體面。
對此,朱棣早有預料,表示:“寶船出海并非是為了貿易,而是宣揚國威……”
巴拉巴拉……
背后有女諸生出謀劃策,朱棣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講過后,文臣雖不愿,卻也毫無辦法。
鄭和一次下西洋,正式開啟!
本來朱棣想讓李青跟著去,但李青不情愿出遠門,這一去至少得兩年,實在太長了,朱棣也沒勉強。
不過,作為認識多年的朋友,李青一路跟隨船隊,為三寶送行。
六月中旬,寶船艦隊陸續從京師出發,在太倉劉家港集結,隨即至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
甲板上,海風揚起三寶長發,那個面容白凈的少年,如今已是中年,更加成熟內斂。
三寶不像其他太監,總是習慣性的彎著腰;也沒有諂媚之色,反而給人一種溫文爾雅的感覺,臉上始終帶著笑,不知情的人,誰也不會把他和太監聯系在一起。
“先生,再送可就要送出海了。”三寶笑道,“就到這兒吧!”
李青吁了口氣,叮囑道:“水長路遠,一路保重!”
三寶點頭,也頗為不舍:“此番一別,怕要兩年不能相見,先生也要珍重。”
兩人說話間,一張張船帆陸續升起,北風刮得獵獵作響,見狀,李青抱了抱拳,轉身下了艦船。
一刻鐘后,船帆盡數升起,水手攪動轉盤,隨著粗重的鐵鏈一點點纏在轉盤之上,船錨也被提了上來。
三寶立在甲板之上,海風把他的袍子吹得鼓鼓作響,他滿臉欣然,朗聲道:“啟航!”
半刻鐘后,寶船緩緩移動,朝著西太平洋、印度洋方向進發。
“三寶!”李青氣沉丹田,喊了一句。
三寶回頭,報以粲然微笑。
李青被其感染,嘴角也露出笑意,“一路順風。”
三寶滿臉笑意,使勁兒搖了搖手。
………
李青在港口佇立良久,直到堪比小型航母的艦船,徹底消失在視野,才轉身隨送行隊伍往回趕。
~
回到京師后,李青繼續樸實無華的生活。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越發珍惜眼前人,就連老和尚,他偶爾都會給予關心。
比如:有時去寺廟看看,這廝死了沒。
浙西的洪水被妥善治理,清淤還田事宜進行地有條不紊,修書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一切都在往好的發展。
這種欣欣向榮的氣象,可以切身體會的到。
不過,大明幾乎處處開源,沒有節流,國庫是日益吃緊。
在小胖、李青、夏原吉等人的周旋下,勉強還能支撐。
當然,能支撐的條件,讓很多文臣都不滿意。
因為,在幾人的建議下,加重了江南數省的賦稅。
雖然洪武朝南北榜之后,大明官員不再被南方士子壟斷,卻也沒好多少,大明的官員七成以上,都來自江南。
尤其以,江.蘇、浙.江、江.西,這三個省份為最,三省加一起,幾乎頂得上半邊天。
這一波操作下來,李青的名聲又臭了,御史言官對他的彈劾層出不窮。
但李青根本不在乎,不爽了就休息兩天,而朱棣對彈劾李青的奏疏,也只有一種處理方式。
——留中不發!
言官見彈劾李青無效,一氣之下,彈劾起朱棣來了,彈劾他破壞太祖禁海的祖制,彈劾他勞民傷財的修書……彈得是個不亦樂乎。
朱棣起初不以為意,但隨著言官的越彈越兇,他也有些吃不消。
這玩意兒,不亞于后世的網絡暴力,朱棣堂堂皇帝,哪會慣著這些鍵盤俠,于是抓了幾個典型。
他倒也沒有治大罪,只是罰了廷杖二十,怎料,這些人體格太差,二十廷杖下去,竟一命嗚呼。
對此,朱棣深表歉意。
……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
永樂四年五月,明軍平定安南。
出乎意料的是,安南王室成員都噶了,徹底絕了后,沒人可接替王位。
于是乎,在安南使臣、朝廷百官的請愿下,朱棣勉為其難,同意將安南收入大明版圖。
賜名:交趾!
共收四十七州,一百五十余縣,六百余萬人口!
將安南納入大明,除了版圖大了,人口多了之外,以后下西洋也有了中轉站。
便于就近取得補給,可謂是意義重大。
朱能在班師回朝的路上,得了重病,盡管李青極力挽救,也只為其續了幾個月的命。
十月,大將朱能病逝,朱棣大為悲痛,追封東平王,謚:武烈。
十二月,徐皇后也病了,太醫直搖頭。
朱棣心膽欲裂,嚴令李青務必治好。
李青倒沒令其失望,又是針灸、又是用藥,一番治療下來,徐妙云轉危為安。
不過,這位女諸生的身體,的確不太好。
……
朱棣對徐妙云的感情,不弱于老朱對馬皇后。
見媳婦兒病雖好了,卻仍是孱弱模樣,朱棣憂心不已。
“李青,你沒有辦法讓皇后徹底恢復嗎?”
“皇后娘娘的病,并不算糟糕,好好調養的話,還是可以恢復的。”李青安慰道。
朱棣聞言,這才放松下來:“那就好,你多上點兒心,盡快讓皇后恢復過來。”
“臣遵旨。”李青笑著點頭。
與馬皇后不同,徐妙云的病發現的很及時,好好調養的話,還可以活許久。
“皇上,皇后娘娘的身體無甚大礙,后面只需按時服藥即可。”李青勸道,“政務不可懈怠啊!”
徐妙云生病的這些日子,朱棣幾乎不離左右,甚至稱得上:大明第一深情!
但他是深情了,政務卻都壓到了小胖頭上,李青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朱棣點頭答應,“走,去御書房。”
“……”李青好笑道,“奏疏都在東宮,去御書房何用?”
“東宮?”朱棣眼睛一瞇,哼道:“這小子有些飄啊,朕還活著呢,就把奏疏弄去東宮了,這是在點老子嗎?”
李青無語:“太子是為了節省來回浪費的時間,朝廷增設了織造局、瓷窯、市舶司……那么多事,縱有黃淮、金幼孜、楊士奇他們幫忙,也不輕松;
太子如此辛苦,皇上你再挑毛病,未免太寒人心了。”
“你就會向著他。”朱棣沒好氣道,“麻煩你搞搞清楚,誰才是皇帝。”
兒子的醋也吃,真是沒誰了……李青腹誹。
~
東宮。
解縉、金幼孜、楊士奇、楊榮、黃淮、胡廣……儼然是個小型朝堂。
見朱棣過來,眾人連忙行禮。
朱棣掃了一眼眾人,神色更是不喜,皺眉道:“解縉,朕讓你修書,你跑這兒來干嘛?”
“回皇上,書已經修好了。”解縉解釋道,“這幾天皇上不曾露面,臣只好先稟明太子殿下。”
朱棣臉上的喜色一閃而逝,掃了眼小胖,淡淡道:“太子爺,這么大的事兒,朕是不是該知情呢?”
小胖見老子陰陽怪氣,臉皮子直抽抽,連忙認錯:“父皇恕罪,兒臣這些時日實在太忙了,就忘了這茬。”
“忘了?這么大的事兒,你竟然能忘?”朱棣冷笑道:“你咋不忘了吃飯?”
“兒臣……”小胖抹了抹臉上的汗,“兒臣知罪。”
李青解圍道:“皇上,既然書已修成,當務之急,是得取個響亮的名字。”
“對對對,李愛卿所言極是。”小胖忙道,“請父皇賜名。”
解縉、楊士奇等人也齊聲附和。
朱棣的臉色好看少許,沉吟片刻,道:“就叫永樂大典吧!”
(https://www.dzxsw.cc/book/31235218/3585879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