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出征
李青望著雪人,望了許久許久。
“先生好看不?”三女炫耀。
李青粲然一笑,輕聲道:“好看。”
閑來無事,李青也學著堆起了雪人,他想堆出三女的樣子,但多次嘗試皆無果,只換來三女的嘲笑,“不像不像,一點都不像。”
……
輕松愜意的日子,過得總是很快,眨眼間,餃子變成了元宵,再一眨眼,院里的果樹發出了嫩芽。
冬去春來,雪人融化,目之所及,生機勃勃。
薊州、真定、濟南等地的精銳,先后趕赴京師,前去視察民情的朱瞻基,也趕了回來,經此一趟,他更內斂了,有了責任與擔當。
出征在即,京營也開始動員,李青、張輔整日忙著調糧。
在此期間,兵部都給事中忙得腳不沾地,幾乎跑斷了腿兒。
~
“稟尚書,都辦妥了。”于謙呼哧呼哧地喘著氣,來到衙門后堂。
“坐。”李青提起茶壺倒了杯溫茶,推到于謙面前。
這么久的相處,于謙對他少了分敬畏,多了分親切,舉杯‘噸噸噸’一飲而盡。
李青笑了笑,又給他倒了一杯。
于謙扶著茶杯,問道:“尚書大人還有吩咐?”
相處了這么久,他對這位尚書有了一定了解。
——對誰都不客氣,一旦客氣,準沒好事兒。
“這次北伐,你隨本官一起。”李青開門見山。
于謙怔了一下,遲疑道,“南民北遷的國策在持續進行,下官還需監督,有些…抽不開身啊。”
他是個文官,并不喜歡打打殺殺,雖然看演武看得很上頭,但他始終認為,若想國泰民安,必須以文治,而非打仗。
“你負責的事,交接給給事中。”李青不容拒絕,“跟著我就是。”
于謙拱了拱手,“下官遵命。”
見他一副怏怏不樂模樣,李青好笑道,“怎么?是害怕行軍苦,還是害怕上戰場?”
“不是怕!”于謙搖頭,“只是下官對軍事并不在行,雖也讀過兵書,但真實的戰場并未經歷過,怕是無法為國效力。”
“你能有如此覺悟,便已超越了許多人。”李青笑道,“沒經歷過也無妨,這次不就是帶你經歷嘛,呵呵……技不壓身!”
李青抿了口茶,“會了可以不用,卻不能不會。”
于謙撓了撓頭,不明白這話的意思,但明白這次北伐,他不去是不行了。
“敢問尚書大人,何時出發?”
“大概五日后。”
于謙點頭:“那時間還來得及,下官去交接一下百姓遷徙事宜。”
“嗯,去忙吧!”李青道,“忙完后就不用來衙門了,好好歇兩天。”
于謙怔了怔,拱手稱謝,“下官告退。”
他前腳一走,后腳朱瞻基就來了。
“青伯,你看我這桿槍如何?”后堂只有李青,朱瞻基用著私下稱呼。
他炫耀道:“這可是用極品牛筋樹的樹心,精心打磨而成,后又經桐油浸泡三日,拾起來得心應手,無懼普通刀兵劈砍,還有這槍頭……”
李青懶得聽他巴拉巴拉,伸手拿過長槍,來到院里耍了耍,別說,真好用。
“你回頭再讓人做一桿,時間上完全來得及。”李青愛不釋手,“這桿搶歸我了。”
“你想得倒美,我就是讓你看看。”朱瞻基哪肯割愛,當即伸手去奪,卻根本碰不著李青半分。
朱瞻基急了,“你快還我。”
“我是你的保鏢,沒有趁手的兵器如何保護你?”李青淡淡道,“你還想不想隨軍出征了?”
“我……”朱瞻基噎了一下,“你先還我,我回頭再讓人給你做一桿。”
“這桿就挺好。”李青笑瞇瞇道,“你再讓人給你自己做一桿就成。”
好東西到了他手里,豈能再還回去。
“你……”朱瞻基氣急敗壞,早知如此,他絕不來顯擺。
“好了,回頭我再教你兩招。”李青沒好氣道,“瞧你這小氣勁兒。”
“那…說好了啊,不能食言。”朱瞻基臉色緩和了一些。
李青笑道:“放心,我拿人品保證。”
就你那人品……朱瞻基翻了個白眼,“你還是拿俸祿保證吧,回頭你若食言,我讓皇爺爺扣你俸祿。”
李青:-_-||
該說不說,這桿槍確實好用,揮舞起來很有感覺,手感也是一流。
李青耍了一會兒,扛著槍樂呵呵地回家了。
~
“先生,要去打仗了嗎?”婉靈問,眼眸中透露著一絲不舍。
李青點頭,笑道:“用不了太久就回來了,估摸著也就三個月。”
現在遷都北平了,一來一回可以節省大量時間,加上補給線的改革,出征一次,并不需要太久。
三女聞聽此言,失落的心情好轉許多。
憐香問道,“什么時候出發呀?”
“還有好幾天呢。”李青把槍放好,拍了拍手,“走,帶你們出去轉轉。”
幾女年歲大了,腿腳不如以前,出行也都是乘車坐轎。
李青帶著三女在把京城熱鬧的地方逛了個遍,吃好吃的,玩好玩的。
……
五日后,校場點兵。
六十多歲朱棣英武不減當年,腰挎寶刀,甲胄在身,盡顯大帝風采。
朱瞻基立于點將臺,慷慨激昂地做著戰前動員,校場兵甲林立,氣焰滔天。
‘咚咚咚……’擂鼓聲響起。
‘鏘啷啷……’刀出鞘聲緊隨其后。
明軍將士,手握長矛、高舞刀劍,整齊劃一的‘殺’字喊出口,驚天動地,氣沖云霄。
于謙心懷激蕩,熱血沸騰,情不自禁地融入其中,扯著脖子大吼:“明軍威武……!”
~
時隔七年,皇帝再次御駕親征,將士們個個激動。
太子朱高熾攜群臣為大軍送行,送出京城外。
接著,群臣行禮,預祝皇帝旗開得勝……簡單的禮節過后,大軍正式出發。
一日后,出居庸關。
天空湛藍,水草碧綠,視野開闊,一望無垠。
于謙坐在馬背上,顛得他很是難受,渾身像是散了架一般,但興致卻很高,這種風景他以往不曾見過。
“還習慣嗎?”
于謙扭頭見是李青,拱了拱手,還未來得及說話,身子卻先是一歪。
“小心點兒。”李青以槍桿扶了他一下,撥轉馬頭離他更近了些,“你不會騎馬?”
“騎過,但馬術一般。”于謙尷尬道,“從沒騎過這么久。”
李青笑了笑,“過會兒就傍晚了,晚上好好休息一下,這才剛開始呢。”
“下官明白。”于謙苦笑點頭,關外風景的確不錯,但行軍也確實辛苦。
但許多士兵都是步行,他一個騎馬的也不好說苦,只得咬牙硬挺。
到了傍晚安營扎寨的時候,于謙大腿內側都被磨禿嚕了皮,走路都顫顫巍巍。
“喝兩口。”李青遞上酒袋。
于謙接過,‘噸噸噸’灌了幾大口,抹了把嘴,感慨道:“真痛快!”
“呵呵……留著慢慢喝。”李青笑道,“后面的路還長著呢,吃過飯早些睡覺。”
“嗯。”于謙又灌了口酒,好奇道,“李尚書,你這是第幾次出征了啊?”
他的確好奇,李青都六十多了,這一天行軍下來,跟沒事兒人似的,比他這個年輕人好了不知多少。
李青掰著手指頭算了算,招降乃兒不花一次,捕魚兒海一次,靖難后一次隨藍玉出征,兩次隨朱棣親征,“算上這次,第六次了。”
“這么多次啊?”于謙面露詫異,“難怪……”
“難怪什么?”
于謙訕笑道,“難怪尚書你行了一天軍,一點不顯疲憊。”
頓了頓,又好奇道:“尚書出征這么多次,怎么做了文職,而非大將軍?”
“這個……”
“是因為不善打仗嗎?”于謙問。
(https://www.dzxsw.cc/book/31235218/3585871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