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皇帝牌不粘鍋
但隱隱的,所有人心中也都有了些猜測。
無非就是鰲拜見關寧軍于潼關中龜縮不出,所才敢從軍中抽調兵力,用于突襲華陰。
至于說兵力被抽調了,軍中缺了人被關寧軍看出來了怎么辦?
其實不難,征召民夫來填補抽調走的兵力所形成的空缺就可以了。
反正關寧軍不敢出潼關,離遠了是發(fā)現(xiàn)不了這種細節(jié)上的問題的。
但是,雖然關寧軍上下都有所猜測!
但卻沒人敢說出來。
因為,下令決定關寧軍退守潼關,不得出城迎戰(zhàn)清軍的,就是他們的皇上吳三桂。
沒聽說過皇上有罪,臣子背鍋嗎?
在場的有一個算一個,又有誰敢隨意甩鍋給吳三桂?
大名鼎鼎的皇帝牌不粘鍋了解一下?
吳三桂也是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黑著臉,一言不發(fā)。
吳國貴站出來說道。
“我軍接下來該怎么辦,還請皇上圣斷!”
馬寶,王輔臣,吳應雄等人也是一起開口說道。
“還請皇上圣斷!”
話是這樣說,但他們所有人都是想要吳三桂下令大軍出關,同鰲拜決戰(zhàn)的。
畢竟這是吳三桂登基之后的第一戰(zhàn),必須得打好才行!
只是,吳三桂沉吟一陣之后,卻是開口說道。
“既然鰲拜那賊子能派兵突襲華陰,斷我后路,那就能派兵突襲長安!
“萬一長安有失,則后果不堪設想!”
“要朕來說,我軍此時應撤離潼關,退回長安,以保長安不失!”
吳三桂此言一出,廳堂內的所有人都懵逼了。
好家伙!
好家伙!
這特么就要撤回長安了?
現(xiàn)在潼關的城防還好好的呢,且城內也糧草不缺。
況且現(xiàn)在潼關內的關寧軍兵馬眾多。
雖然同清軍鏖戰(zhàn)了很長時間,可由于關寧軍一直都是在守城,損失并不大。
現(xiàn)在的關寧軍,別說憑城據守了,哪怕是出城同清軍野戰(zhàn),也不一定會輸!
為什么要撤呢?
這么大的一座潼關要塞,這就不要了?
明明可以將清軍擋在關外,為什么要將清軍放進關中平原?
有病啊!
但凡擺個正常人在吳三桂的位置上,也不至于作出這么糊涂的決定!
但是,誰叫吳三桂恐滿癥晚期的老毛病又犯了呢?
只是看到潼關外的清軍大旗,他便沒了戰(zhàn)心,一心只想著保存實力逃跑。
諸人皆是開口勸說,說潼關之戰(zhàn)還能打!
但吳三桂卻是心意已決,下令關寧軍這便撤出潼關,往長安撤去。
……
鰲拜見潼關發(fā)生了變故,關寧軍從潼關撤出,一路往西撤往長安。
冷笑一聲說道。
“吳三桂?”
“無膽匪類爾,就憑他也敢登基稱帝,造我大清的反?”
“呵呵!”
“傳令下去,全軍追擊!”
隨著鰲拜的一聲令下,清軍向著潼關城撲去。
只是眨眼的功夫,潼關易手。
鰲拜親率的清軍對著撤離的關寧軍發(fā)動了銜尾追殺。
大量的騎兵在潼關以西的關中平原上奔馳驅策,對著正在撤退的關寧軍沖殺,放箭。
箭雨如雨而落!
撤退中的關寧軍被箭雨覆蓋,不時的有人倒地慘死。
或是被箭矢貫穿要害,射城了篩子,或是在到底之后,被己方袍澤踩踏成了肉泥。
負責斷后的關寧軍將吳三桂跑的飛快,一個個心中都充滿了驚懼,以及怨恨。
你吳三桂怎么就能拋棄我們,自己跑了呢?!
士氣崩潰之下,大量的關寧軍士兵丟掉了手中的武器,脫掉了身上厚重的甲胄。
只為了跑的更快!
甚至有人選擇跪在地上,向清軍投降。
清軍的騎兵呼嘯而過,繼續(xù)追殺關寧軍的潰兵。
如果遇到殺紅眼的清軍,有可能會隨手一刀,將投降的關寧軍的人頭砍下來,當做軍功。
面對這樣殺紅眼的清軍,投降也不好使。
但也有的清軍騎兵保持了理智,只是從降兵身側呼嘯而過,并沒有順手給降兵一刀的意思。
陣前轉進的關寧軍,再次表現(xiàn)了一次什么叫做兵敗如山倒!
其實,如果吳三桂認認真真的好好打這一仗,而不是膽怯逃跑。
這一戰(zhàn)其實他也不一定會輸!
甚至,他的贏面要比鰲拜大的多。
畢竟關寧軍是有一座潼關作為依托的,但來犯清軍卻是只有一座營盤。
吳三桂如果有足夠的膽氣同鰲拜決戰(zhàn)。
那么,他在潼關城外,再復制一遍朱宏煜在嘉興城外取得的輝煌戰(zhàn)果,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沒辦法,誰叫吳三桂自己膽怯跑了呢!
……
清軍的追擊如同疾風驟雨般猛烈!
按理來說,吳三桂應該是派出關寧鐵騎阻擊清軍騎兵,然后再整頓兵馬,準備迎戰(zhàn)的。
但他就不!
吳三桂死死的將關寧鐵騎給握在了自己手里,寧愿不斷的斷尾求生,也沒有要把關寧鐵騎給派出去打阻擊的意思。
如果吳三桂只是一個軍閥,做這樣保存實力無可厚非。
一個軍閥要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軍隊就是重中之重!
一但沒了軍隊,這個軍閥也就要完了!
可是,現(xiàn)在吳三桂不是軍閥,而是皇帝了。
他再這樣保存實力,那就是實實在在的犯傻了。
如果將朱宏煜擺在吳三桂的位置上,那么,他現(xiàn)在所要做的事情。
便是竭盡所能,不惜一切代價,打贏這一場他登基稱帝之后的立國之戰(zhàn)。
為了勝利,哪怕是將自己手頭的關寧鐵騎,夷丁突騎都給砸進去,也在所不惜!
而非是玩什么陣前轉進,保存實力的一套。
這就是所謂的,思維方式上的差距了!
而吳三桂之所以作出這么傻的事情來,便是因為,他的思維還沒能完成從一個將軍到一個皇帝的轉變。
關寧軍在潼關撤出之后,便被清軍銜尾追殺。
一場潰敗之后,便一發(fā)不可收拾!
從潼關到關中,關寧軍遺尸一路,完成了一次大瘦身。
雖然吳三桂手頭的主力關寧鐵騎,以及他的親衛(wèi)夷丁突騎傷亡不大,可他手頭的步兵卻是損失了大半。
剩下的步兵,也是基本上都失去了戰(zhàn)心。
依舊能戰(zhàn)敢戰(zhàn)的,不剩多少了!
……
ps:月末了,撲街作者各種求支持!
(https://www.dzxsw.cc/book/31136924/75752965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