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腳剛從威遠堡回來,還不等朱國強與幕僚們商量黃臺吉開出來的條件,那邊劉漢儀就匆匆稟報道。
“世子爺,出大事了,洛陽被流寇攻克,福藩福王被的賊首李自成下令斬殺……”
聞言朱國強的心里“咯噔”一聲,臉色微微一變。
該來的終于來了!
李自成打下了洛陽,從此之后,就開始了他糜爛中原,四年后,更是直搗京師!
大明也就是這樣失去了天下。
足足半晌,朱國強就那么愣愣的站在大將軍府的正門前……
……
兩個血淋淋的腦袋,就那么懸在洛陽城頭,一個腦袋是前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的,因為拒絕歸順流寇,于周公廟被殺,而另一個腦袋則是福王朱常洵的,論輩份他是崇禎的叔叔。
先殺尚書,再殺親王。
而現如今,兩個腦袋就這么懸在城頭,血糊糊的腦袋隨著寒風搖曳著。
偶爾的,還會有人抬頭朝著城頭上看去,有一個花白胡須的莊稼老頭小聲嘆息說道。
“唉,這刑場上,自古以來只殺老百姓,不知屈死了多少性命,現如今又是殺尚書,又是殺王爺的,這天下當真是要大亂!”
旁邊一個中年人輕聲提醒道。
“小聲點,別嚷嚷,讓他們聽著了,要殺頭的……”
他的話聲一落,一個臉孔浮腫的青年饑民從旁插了一句:
“殺的好,把這些貪官都殺干凈了,這世道才清凈了!”
“就是,大家都說闖王來得好。闖王一來,就把世道翻了個兒:昨日殺呂尚書,今日殺福王。人家只殺官,不殺百姓。這才叫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這天底下又不是沒有好官,沒有好王,山東的德藩,人家就是……”
不待一旁的人辯完,旁邊一個人忍耐不住拉住他說:
“你想死了是不是,現如今坐洛陽城的可不是朝廷……”
坐洛陽城的確實不是朝廷,而是從商洛山里殺出來的李自成,此時他已經沒有了去年年初時的落魄,這些年,也就是今年這個年過的——有滋有味啊!
破洛陽轉眼已經過了六天。這六天中,他倒沒有住進洛陽城的福王府,而是住進了周公廟中,甚至就連福王府里的宮女,也都是賞賜給了下屬,至少眼下來說,正處于創業中的李自成,確實有那么幾分成大事者的潛質。
這天,漱洗后,李自成就坐下去寺堂里吃早飯。在吃飯時候,他向面前個頭不高的軍師問。
“軍師,現在這洛陽咱們是打下了,下一步該怎么辦?”
說起來,宋獻策能成為李自成的軍師倒也是機組巧合,長期云游四方,為人占卜吉兇禍福的他,幾個月前,遭遇流寇,被“綁到”李自成軍中,從那后他便為其出謀獻策,倒也才智非凡,深受李自成的敬重,凡戰前必先向他征求意見,不過幾個月的功夫,就被其拜為軍師。
就是這洛陽城,也是宋獻策獻計打下來的,面對闖王的詢問:
“破了洛陽城,要查抄的地方多,東西多,光一個福王府就有多少東西抄!事情一亂,就會使許多金銀珠寶和各種值錢的東西落入私人手中,糧食也會隨意拋撒。現在洛陽內外流民有很多,闖王不妨一邊分發賑糧,一邊令他們散布讖語。”
李自成問:
“散布的什么讖語?”
“闖王,前些日子,臣觀天象算出明朝“國運將終”,現在天下正待英主,所以闖王必須要盡快樹立威望,而流民四處流動,不妨借流民的口口相傳,把讖語傳播出去……”
想了想,宋獻策便說道。
““十子,主神器”,有此讖語,百姓將來自然愿意追隨闖王。”
李自成一聽,臉上立即露出喜色,
“軍師妙計。”
十孩兒是誰自然是李自成的“李”。李闖王的李啊!
百姓愚昧,聽著這樣的讖語,自然會以為“天命在李”,到那時又何愁大業不成。面上帶著喜色,李自成又問道。
“軍師,昨天大家在那件事議論紛紛,你卻很少說話。你對眾人的主張有何看法?”
打下洛陽之后,無論是李自成也好,劉宗敏也罷,其麾下眾人都有些飄然了,畢竟,這是他們打下的最大的一座城,況且,洛陽還是古都啊!于是昨天就有人在那談古論今,侃侃而談,先從據宛、洛以收中原,據中原以爭天下的道理談起,接著談到建立名號,最后談到請闖王建都洛陽稱王的時機已熟,不可錯過,特別強調說河洛民心如何擁戴,不可辜負父老百姓的一片殷望。
說得是道理充足,十分動聽。對此眾人自然是紛紛表示贊成。不過也有一部分將領主張趕快去攻占南陽,將宛、洛兩個地區連成一片,準備好同楊嗣昌和其他前來的各路明軍會戰中州,等再打幾個大勝仗,再商議在洛陽建都稱王的事。但是又有一些人主張目前應該乘勝西入潼關,攻破西安,以關中為根本,建都西安。當這后一個意見提出以后,很多人立刻贊成,并且七言語地補充理由。這是因為,昨天參加會議的人,除宋獻策外,全都是陜西人,衣錦不還鄉如錦衣夜行,現在他們“發達”了,自然應該還鄉得瑟一下。
當然,作為陜西人的他們也知道西安是古都,自幼老人們口口相傳的“關中是形勝之地”,這地方自然最為適宜建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是跟隨李自成多年的人,他們一心保闖王打江山,都巴不得闖王早日稱王稱帝。
其實,李自成的心里也想稱王稱帝啊。
作為驛站下崗公務員的他,可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可以領兵打下洛陽這樣的大城,這要是再稱王稱帝,那可真是祖墳冒青煙了。
不過盡管心里很想,可他就是沒說,一直沉默著,觀察著,觀察眾人的態度,最后宋獻策的態度,最讓他琢磨不透,
昨天從上午討論到晚上,宋獻策一直沒有說話,他心里在想什么?所以想了一夜之后,李自成還是命人請他過來,和自己一起吃早飯。
宋獻策答道:
“昨天意見雖多,都是出于對闖王的一片忠心。我在會上不多說話,是因為想到朱升對朱洪武說的九個字,不免思索起來。”
李自成問:
“朱升是什么人?”
宋獻策說:
“朱升是徽州儒生,很有學問,朱洪武打下徽州后把他請來,垂詢大計。朱升回答了九個字。后來朱洪武就按照這九個字去做,果然成就了大明近三百年江山!”
“哪九個字?”
“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嗯?”
“這九個字的意思就是:要先咱們的鞏固地盤,在咱們的地盤上站住腳地,安撫百姓,這樣才能足食足兵,緩稱王就是就是要避免成為眾矢之的,當年朱洪武就是靠著這九個字奪了天下。”
李自成邊思索邊輕輕點頭,隨即笑道。
“軍師的意思我懂了!”
大笑之余,李自成說到。
“咱們現在就造軍師的意思,辦,就仿著當年朱洪武的辦法去奪他的子孫的天下。”
說罷,他又感嘆道。
“哎,朱洪武是個好皇帝,要是咱大明朝的皇帝個個都和他一樣,心里頭念著老百姓,他們又怎么可能會造他們老朱家的反。”
“闖王所言甚是,咱們走到這一步去是因為貪官污吏橫行,也是因為朱明氣數將近,理應把天下讓出來。”
“嗯嗯,”
點頭贊同之余,李自成又問。
“那,那個德世子,怎么樣?他會不會是老天爺派下來特意給朱明續命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pluralapp.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