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雖然推演出了三個不同的可能,但朱慈烺其實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打贏這場大戰。
為了取得最終決戰的勝利,從糧草,火槍火炮,盔甲刀槍這些大宗軍事裝備,再到整個南直隸,浙江兩省的全面動員,兩廣,福建的基本動員,民夫的征召,朱慈烺和南京朝廷都重新做了調整。
曠日持久的戰爭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大明南京朝廷各地的府庫再次一空,若非明軍掌握了制水權,有長江,湘江,贛江三大水系和海運為依托運輸糧草軍需,明軍恐怕根本無法進行如此迅速的軍事動員。
要知道,若是走陸路,便是全程官道,路上的損耗也是驚人的,更別說浙江,福建,江西等地遠離徐州戰場了。
而且,南方各省的騾馬早已經被悉數征用,精良的好馬被用作騎兵戰馬,雜馬用作普通坐騎,大軍將領的護衛,以及輜重營的畜力。
便是各地的耕牛,也已經被征發了相當一部分,用以大軍的火炮拉運,以及補充輜重營騾馬的不足。
在南京明朝廷進行后方總動員的時候,清廷上下也在為幾十萬大軍的糧草軍需疲于奔命。
陜西,山西,河南,山東,北直隸等地都經過了幾十年的天災人禍,地方生產力遭到了極其嚴重的破壞。
而且,以清廷現如今的地方治理能力和中央財稅水平,根本無法為南直隸的大戰可持續地籌集足夠的軍費。
于是乎,就地取糧,就地征役就成了清廷攤派到了山東,河南南部,湖廣北部,淮河以北各州縣的官吏考核任務,如果對應的官員無法完成,便會失去官職,這也使得這些地區的壓榨幾乎達到了慘絕人寰的地步。
畢竟,不到迫不得已的地步,地方鄉紳們和官員們是一體的。很多時候,不是地方沒有糧食,而是普通百姓沒有糧食。
而明清雙方為了突然增加的大軍和行動,各使盡渾身解數之后,雙方的注意力再度回歸到了最終的徐州大決戰之上。
雖然清軍在湖廣取得了優勢,但隨著清軍的攻勢停頓,而明軍又開始了各種動員,許多原本有些動搖的地方將領官員們,又都暫時收斂了起來。
左良玉在李邦華抵達武昌后的第五天,基本上穩住了局勢之后,便再也支撐不住,死在了夢中。
左夢庚原本想要奪權,也過一過一方軍閥的癮的,但他根本彈壓不住那些驕兵悍將,最終只能借著李邦華的威望和南京朝廷的權柄,接任他父親的安南伯之位。
而李邦華得了朱慈烺的指示之后,將左良玉軍中那些有才之人悉數重用了起來,特別是不會投清的馬進忠,更是連升了兩級。
與此同時,明清雙方都在不斷地嘗試刺探對方的軍情,收買官員將領,提供情報。
不過,這個時候,大部分人對戰場局勢還只是觀望態度,態度也都是模棱兩可,不僅僅是朱慈烺打探不到機密軍情,清廷也同樣如此。
畢竟,就是雙方主將們對戰局都沒有絕對的把握,更別說是這些地方的將軍官員們了。兩軍主將掌握的情報都十分少,只能為作戰計劃的制定提供一些參考。
朱慈烺領著麾下的四萬新軍主力,還有劉澤清,浙兵的兩萬甲兵,在路上匯合了黃得功的近兩萬大軍,然后抵達了宿州城,暫時沒有繼續北上。
畢竟,要是兩支強軍在野外對峙,那除了決一死戰外,就沒有任何其他的可能了。
而明清雙方都沒有著急立刻開戰,只是不斷派出小股部隊相互襲擊,相互試探對方的實力。不過都沒有占到什么便宜。
要知道,一場大戰要打響,至少需要一方已經做好準備了。而多鐸對于朱慈烺還心有余悸,朱慈烺也需要試一試那些浙兵是什么水準。
朱慈烺從各省調來的明軍也很快抵達了宿州城,進駐了城內的營地,他隨即讓徐志彪從中抽調少數精銳士兵補充大戰開始以來兵力損失。
而最后剩下的那近三千精銳則編成一個戰兵營,朱慈烺親自指定了一個總兵集訓和統制。
至于剩下的兩萬余明軍,則和原本計劃中的一樣,成了大軍的輔兵和勞力。
這些身強體壯的地方精銳明軍士兵全都是按照朱慈烺新戰兵營的標準來裝備,由各營中抽調的老兵負責訓練,目的就是要讓他們以最快速度融入大軍,形成戰斗力。
當然,輔兵也是可以領到新裝備的,只是沒有上面那些精銳們的待遇,但無論是盔甲兵器的數量,還是質量,都遠不如戰兵。
“按照目前收集到的情報,北面多鐸所部的清軍,僅是八旗,總兵力就接近六萬,藩兵和綠營兵精銳也不少,在四萬以上,不過因為北面征糧太重,義軍爆發,他們有一部分被調回去了。”
“如此說來,清軍總兵力在十萬以上?”雖然早有預料,但是最終確定的時候,黃得功心中還是不免驚詫。
“咱們包括徐州城里面的兩萬大軍,單單是甲兵,便有近十萬,其他的那些地方軍,和那些普通綠營兵的戰斗力也差不了多少。”劉澤清這回倒是大膽了許多,朝著朱慈烺拱手抱拳,諂笑道。
不過,朱慈烺并沒有并沒有繼續感慨于清軍的兵馬,而是提醒道:“清軍之前在火器上吃了大虧,這次決戰絕對會特別防范,咱們的騎兵本來就比清軍弱不少,若是火器再被清軍占了上風,那局勢將會對我軍大大的不利!”
“雖說此次大戰我軍仍舊難以占優,但比一年以前,已經大為改善了。”張煌言忽然出言,“但清廷比起上一次,也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進,對咱們的戰術,戰力也都有了比較充分的認識,這對我們來說,才是最值得警惕的。”
“玄著說得沒錯。”朱慈烺點了點頭,又指著地圖上徐州城的位置說道:
“此次大戰的最終地點是在徐州城南面,幾乎都為平野之地。若是清軍早有準備,這對于他們是有優勢的。
咱們最終還是得和八旗精銳硬碰硬,這一次大戰沒有什么可以投機取巧的地方了。多鐸,尼堪,屯齊和孔有德這些人會親自指揮,要想贏,就只能靠真本事了。”
現在的明清兩軍在局部戰場,無論是兵力,兵種,還是武器裝備,都只能說是互有長短,并沒有一方特別占優,朱慈烺要想取得最終的勝利,就必須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我軍的戰兵和火器部隊訓練都比清軍嚴苛,特別是槍炮部隊和戰兵的配合作戰,這也是平日里最重要的訓練內容之一,這一點是清軍比不了的,我軍應當著重發揮。”徐志彪聽了朱慈烺的話,忽然出言道。
“特別是我軍的新式六磅炮,射速快,威力大,特別適合在近戰中使用,對沖鋒的敵軍殺傷力特別強大,至今還未在一場像樣的大戰中使用過,完全可以殺清軍一個措手不及。”
“嗯,說得不錯。清軍以騎兵為強,我軍的步炮混編攻擊力和防御力都十分強悍,但是追擊能力不足。若是這一點不解決,清軍一發現不對,極有可能立即撤退。”朱慈烺微微皺眉,搖了搖頭道:“若是一兩次還好,一旦多次反復,步炮混編就難以應付了。”
“殿下說的是。”徐志彪點了點頭,但隨即話鋒一轉,又繼續說道:“若是加派騎兵,戰兵,槍炮兵,騎兵協同作戰,相互支援,那清軍必不能敵。戰兵和槍炮兵負責提供火力打擊,騎兵在掩護兩翼的同時,趁機突擊,只要敵人一動搖,以我軍之騎兵方陣,必能一舉擊潰。”
“如果清軍不潰呢?騎兵方陣一過,便難以重組,到時恐怕就是任人宰割了!”常青山聽了,也忽然插嘴進來。
他哪里想不到這一點,可是三方混編,協同作戰說得輕巧,實施起來絕對困難重重。
“我軍騎兵方陣一出,固然可以得一時之勝,可是以八旗騎兵軍力之雄厚,恐怕沖鋒過后就會被一直襲擾,騎兵將難以重新集合!”
“到時可由戰兵掩護,槍炮手在騎兵沖擊的過程中,必然已經裝填完畢,只要雙方配合密切,絕對可以擺脫清軍的尾隨,只要如此反復數次,就能擊潰清軍。”徐志彪據理力爭道。
“問題就在于此,戰兵,槍炮兵可以密切配合,因為經過了大半年的密集訓練,可是戰兵,槍炮兵和騎兵三方在一起就不行,訓練太少了,現在再適應已經來不及了。”常青山也給出了自己的理由。
“這樣的辦法只能用一次,就是清軍經不起一次騎兵方陣沖擊的時候,要一擊得手。否則,到時的傷亡比恐怕會很難看。甚至會因為騎兵擾亂戰兵,槍炮兵的陣型,導致全軍大潰退。”
“意外總是會有的,什么時候都無法避免,可不能因為有這種可能,就放棄了這么好的戰法。”徐志彪是個倔脾氣,他只要認為自己是對的,便會一直爭辯。“最起碼也得試試,趁著這段時間,在軍中挑選精銳訓練一番。”
朱慈烺聽著他們的辯論,心中一時還難以抉擇。戰兵,槍炮兵和騎兵之間的協同作戰是他一直想要推進的戰法,也是領先于這個時代的戰法。
因為這個時代的軍隊組織度,根本無法適應這種程度的配合作戰,這要求士兵需要極高的的心理素質,極強的反應力,以及為了完成這些訓練,數以萬計的錢糧。
而他用新法訓練的軍隊已經在同等兵力,同等裝備的情況下,絕對已經屬于這片土地同時代最強了。但是,就是他自己,也沒有把握自己麾下的兵馬可以做到三大兵種的協同作戰
(https://www.dzxsw.cc/book/30859301/8149409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