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狹路相逢
“我笑那朱慈烺無謀,張煌言少智,若是在此地埋伏數蹲火炮,一隊鳥槍手,一隊弓弩手,又當如何?
恐怕我軍就算不可能全軍覆沒,也必然傷亡慘重吧!可惜啊可惜,那尼堪皇帝的所謂精銳大軍,早已經全部潰退,哪里還有什么伏兵可以布置?”
緊接著,不等他手下的那個梅勒章京奉承幾句,碩塞那一腔豪情早已難以抑制,當即嚎呼著下令道:“全軍聽令,隨本貝勒一起,活捉了那個漢將,殺到尼堪皇帝的老營之中!”
而與此同時,碩塞話音未落,大軍兩側的山坡之上,卻登時戰鼓喧天,旌旗蔽日,人聲鼎沸......上萬大軍,人馬喧騰,烏壓壓一片,就好像是憑空冒出來的一般。
正如碩塞所言,常青山早已經在此地埋伏了十幾墩紅夷大炮,兩側的山坡之上,更是部署了一個營的火銃兵,一個營的強弩手,還有一個騎兵營!
所謂要瓜得瓜,應有盡有,也不過如此吧!
而隨著常青山一聲令下,身邊親衛揮舞帥旗,早已經在此地等候多時的火炮手立即點火,還沒等清軍反應過來,便是震天的火炮發射聲:
“轟!轟轟!!”
隨著一通戰鼓響徹山野,明軍的炮兵陣地突然爆發出一連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火光閃爍,濃煙彌漫之間,十幾發十來斤重的鐵彈從閃著橘紅色火光的炮口猛沖而出,在半空中呼嘯而過,徑直砸向了根本就是還沒反應過來的碩塞護軍騎兵。
隨著威力驚人的鐵彈砸下,又是一陣地動山搖,那些披著鐵甲的戰馬,驚恐不已,一片嘶叫,甚至有一些已經不受控制,將背上的騎兵甩得暈頭轉向,叫苦不迭。
而那些不幸被鐵彈砸中的,或整匹馬直接被撞飛十幾米,連帶著數匹被牽連的戰馬,轟隆倒下,血水四濺,身上還被砸出了一個血窟窿,或者就是馬頭,馬腿瞬間被砸斷,然后剩余的殘馬連帶著背上的士兵再轟然倒下,迅速在傷口處流出了一灘稠黑的血水。
其中,自然還夾雜著許多清軍士兵凄涼的慘叫聲和驚慌失措的哀嚎,戰馬的嘶鳴。說到底,管你什么真滿州八旗兵,什么全身披甲,什么身經百戰,在十幾斤重的炮彈面前,都不值一提。
不過,這個時代的重型火炮,由于還是實心彈,除了砸開城墻之外,野戰之中,更多的是恐嚇作用,而非殺傷力。
但這已經足夠了,在這個職業士兵都需要經過專業訓練,需要相互配合作戰,以軍陣形式才能形成強大戰力的時代,打亂敵軍陣型,勝算已然是大大增加了!
而隨著第一輪齊射結束,各炮炮手開始重新調整因為后坐力而偏移位置的火炮,隨后便有一個炮手用一根裹著濕布的棍子處理炮膛之中殘留的火藥殘渣,火燙的炮膛之中發出了水受熱蒸發的絲絲聲。
緊接著,等水汽帶走了部分熱量之后,火藥裝填手開始用一個杯狀容器往里填入恒定量的火藥,另一個炮兵又緊接著將鐵彈裝入,剛剛那個拿著棍子的炮手此時再次上前,用棍子將炮彈給牢牢壓實,至此,新一輪發射的準備工作才算完成。
這些明軍炮手都經過了專業的訓練,明清戰爭打了那么多年,又用了那么多次炮,那些所謂的專業動作,規范步驟,對于這些久經沙場的士兵來說,早已經是熟練無比了。
而此時的碩塞,看著眼前的一切,卻是一時啞語,目瞪口呆之際,完全說不出話來——明軍不是沒兵了嗎?明廷的大軍不是早就潰敗了嗎?怎么會突然之間,冒出這上萬大軍來?
而碩塞的三千護軍在一眾經驗豐富的中高層將官的指揮下,正試圖從慌亂中重新調整好部隊,甚至還頗有一番準備展開新攻勢的架勢。
不過,這樣的調整,隨即就被第二輪炮擊給打亂了,炮兵陣地上的白色煙霧再次彌漫,空氣中充斥著嗆鼻的硝煙味,炮彈飛馳而過的呼嘯聲讓人心悸不已。
常青山看著眼前的一切,目光愈發堅毅,懸著的那顆心,總算是暫時放下了,誘敵二十余里,歷時三天有余,損兵折將,己方還一直處于劣勢之中,誰知道他心中承受著多大的壓力?
但是清軍來的太快了,朱慈烺率領的主力大軍剛剛經過夜襲,一時之間還無法調動太多,只能靠著這次
隱忍至此,終于是將清軍引入了包圍圈,雖然只有區區三千,但滿清的前鋒悉數在此,便也算是值得了,常青山有把握能將其一舉殲滅,擒殺了那碩塞!
“來人,搖旗,讓騎兵營兩面夾擊,左右兩營緊隨其后,將清軍分割包圍,逐個擊破!”
隨著常青山一聲令下,旗手舍力揮舞,山坡后方的騎兵營,戰兵營同時收到指令,近一萬大軍同時啟動,戰馬踩踏地面而發出的轟隆聲由遠及近,震天撼地,甚至比剛剛十幾門紅夷大炮齊射的陣勢還要大。
而與此同時,清軍也沒有坐以待斃,他們開始朝著部署在低矮山坡兩側的火銃兵,弓弩手,以及少數輕型火炮陣地展開進攻。
這就是這個時代,火器的局限性了,火銃,鳥槍,虎蹲炮等輕型火器的有效射程實在是太短了,如果將其埋伏在有效射程之內,必然會被清軍發現,所以只能將其放置在近千步以外的兩側山坡之上,以防清軍突圍。
也正如常青山所預料的那樣,這支多爾袞麾下的精銳清軍騎兵悍勇異常,就算是被紅夷大炮偷襲了,也依舊沒有喪失膽氣,依著這一路連戰連勝的思維慣性,仍舊不把這些伏擊的明軍放在眼里,甚至還試圖進攻兩側低矮山坡之上的士兵。
當然,說是低矮山坡,其實和那些有著一定斜度的平地也差不多,并不能很好地阻止騎兵的行動。
不過,這些清軍可都是兩白旗身經百戰的老兵,作戰經驗十分豐富,被多爾袞多次加強,有的牛錄甚至多達四百丁口,在入關的歷次大戰中損失并不大,因此對明軍的畏懼之心并不大。
而且,他們很清楚火銃,鳥槍的射程和使用方法,并沒有貿然靠近,而是三三兩兩,停在了六七十步,火槍射程臨界點的距離。然后,開始拉弓搭箭漫射,肆意挑釁,想通過這種方式引誘明軍的火槍兵開槍,再沖殺過去。
不過,這一次,事情并沒有清軍想的那么簡單。
當他們借著馬速,朝著兩側的明軍熟練地斜向拋射出數百支輕箭之后,除了一陣箭矢擊中盔甲之后發出“鏘鏘”聲和幾聲士兵的慘叫聲以外,正面用盾牌死死擋住,只能看到有著無數黑洞洞槍口的明軍陣線依舊巍然不動。
而這,便是常青山麾下大軍的紀律,就是可以誘敵深入,假裝潰敗百里還能立即組織起反擊的精銳之師了!
那些黑洞洞的槍口架在了盾牌之上,對準著清軍,其后是一個個帶著明盔的腦袋,不少清兵看著這如林的陣勢,心中都頓時生出了一股怪異的感覺——這支明軍,確實和以往的很不一樣!
而這個時候,出乎清軍預料的事情發生了:只見明軍陣線之中,突然間閃開了幾十面盾牌,而盾牌的后面,赫然露出了幾十墫四磅炮。
這些火炮是明軍野戰之利器,質量較輕,移動方便,火炮前方也都有盾牌手舉著盾牌防護,而盾牌后面,則是跪著裝藥,填彈,點火的數名炮兵。
當然,正位于兩側低矮山坡之上的清軍可沒有時間思考這個,而根本不等他們思考,隨著火炮發射的軍號吹響,這幾十墫火炮同時發射,伴隨著如雷般的轟鳴聲,橘紅色的火光一閃而過,成百上千如鵝蛋,如雞卵般大小的彈丸爭先恐后地從炮口涌出,穿過了濃濃的白色煙霧,灑向了這些正在六七十步距離外挑釁的清軍。
剎那之間,根本不等驚慌失措的清軍調轉馬頭,那如同暴風驟雨一般襲來,威力巨大的彈丸,六七十步的距離,根本就是輕而易舉地擊穿了所謂的厚甲,所謂的鎖子甲棉甲的雙重防護,然后射進了戰馬的身體,清軍士兵的身體。
在火藥和鉛彈的組合面前,所謂制作精良的盔甲,弓弩無可奈何的盔甲,根本就是不堪一擊!
這上百名清軍騎兵就如同韭菜一般,被這些比鐮刀還要厲害得多的彈丸一舉收割,齊刷刷地倒下,身上血流如注,慘叫聲不絕于耳。
甚至,還有不少騎兵連著馬匹,正對炮口的,直接就是面目全非,尸骨無存。但是,他們比起那些要死不活,還被倒下的戰馬壓住了身體的清兵來說,就太過幸運了。
而毫無疑問的,這突如其來的打擊,殺傷了上百名的清軍,完全就已經打破了清軍擊潰明軍兩側防線,然后突圍而出的計劃。
要知道,除了這幾十門輕型火炮以外,盾牌之后,還有上千的火槍兵,弓弩手,別說是五百騎兵了,便是五千騎兵,恐怕也不一定可以沖破。
但更嚴重的問題還在后面,這些火槍兵,炮兵組成的陣線,雖然一時攻不破,但是他們也不敢隨便移動,只要遠遠地避開,問題就不大了。
可現在已經蜂擁而至,從山坡各處,道路兩端奔襲而來的明軍騎兵,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他們可是怎么也不可能躲得開的!
在震天的殺聲之中,轟鳴的馬蹄聲中,數千名明軍騎兵漫山遍野而來,無數馬頭跳躍在陣前的清軍士兵眼中,鋪天蓋地,勢如潮涌,其勢銳不可當!
明軍騎兵雖然三倍于敵,但仍舊不敢有絲毫懈怠,趁著清軍被火器偷襲,倉皇失措之際,當即按著計劃,以各自主將親領精銳強兵,猛突而入,將碩塞僅存的兩千余護軍硬生生地給截成了三段。
隨著一陣震耳欲聾的踩踏聲,叫喊聲,嘶鳴聲,金戈鐵馬碰撞摩擦發出的刺耳聲陡然響起,熟悉的一幕再度重演。
只不過,這一次,是清軍被同樣裝備精良,悍不畏死的明軍猛然一鑿,頃刻間損兵折將,死傷無數,三部清軍更是已經是被團團包圍,突圍無望了。
且說,清軍被炮火襲擊,又分兵突圍,陣型早已經松動,哪里頂得住蓄勢待發的明軍如此一擊?
若不是此處山道狹窄,明軍的優勢兵力無法展開,恐怕局勢只會更好,清軍更沒有時間緩沖周旋,組織反撲!
但作為碩塞的護軍,精銳中的精銳,這里的絕大多數清軍騎兵,都可謂是死人堆里殺出來的,而滿州八旗兵素來軍法嚴密,各級將官又身先士卒,勉力維持,更是反應得當,及時斬殺了妄自退卻的士兵,所以到底是且戰且退,拼死頑抗,還不至于一擊即潰。
縱然是已經遭受數擊,三千人馬已經折損了五六百之眾,碩塞的這支護軍,仍舊還有著極強的戰斗力。
這便是真正的強者之戰了:這些清軍護軍騎兵作戰經驗豐富,戰斗技巧嫻熟,但畢竟是長途奔襲,人困馬乏,如此又和以逸待勞,嚴陣以待的明軍騎兵形成了某種程度的平衡。
不過,清軍雖然被同樣悍勇的明軍給死死壓制著,但是雙方直接對決的兵力幾乎相當,明軍不過是占了些許優勢,所以一時之間,也還無法將這股清軍殲滅。
兩軍近萬人馬擠在這山道之間,彼此廝殺,對峙,你來我往,不斷交鋒,箭矢飛竄如雨,刀槍斧錘犬牙交錯,不斷碰撞......
這個時候,脫離了紅夷大炮,滅虜炮,虎蹲炮,以及火銃鳥槍等火器的干擾,士兵之間的配合和個人勇武,便又一次占據了上風。
不止是清軍將領奮勇殺敵,沖鋒在前,明軍的各級將官,也絲毫不示弱,特別是原本歷史上南明三馬中最為勇猛的武將馬寶,領著一支幾十人的騎兵縱馬而來,于亂軍之中率先突入清軍防線,揮動馬槊砍殺身旁的清軍騎兵就尤如砍瓜切菜一般。
而此時,碩塞也終于是從驚駭之中醒悟了過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見局勢到了如此地步,主動突圍已經是不可能,還是他真的以為滿州八旗兵是天兵天將,面對手下將領的要護送其突圍的要求,碩塞斷然拒絕。
便是到了此時,他依舊面帶傲色,睥睨道:“我滿州八旗兵凡臨陣御敵,非勝即死,何以輕言后退?何況本貝勒乃是皇家宗室,又何能言退?不殺光這群賊寇,我還有什么面目回去見攝政王?”
局勢如此危急之下,不等一時語塞的諸將出言相勸,碩塞環望一圈,卻是當機立斷,奮力大呼道:“達爾布!”
“末將在!”護軍參領達爾布當即于馬背之上應聲!
“領著你部勇士,跟在本貝勒的身后一齊沖鋒,直攻那常青山的中軍!”
說罷,碩塞再次將手中的長槍往前一揮,陽光照耀之下,高高舉起,閃閃發光的槍頭直指常青山的帥旗而去!
諸將幾乎是本能地扭頭朝著長槍指向的位置看去,然后無不一臉不可置信——如此危局之下,稍有不慎便是全軍覆沒,本貝勒難道還想要反殺過去不成?
這......這不是在送死嗎?
可戰場局勢如此危急,哪里容得半點猶豫?達爾布這位尼堪護軍中的支柱將領更是明知如此也只好毅然受命,隨即便開始號令本部人馬,隨著碩塞奮力沖殺而去。
“殺敵立功,為國捐軀,便是此時,咱們滿州的勇士們,隨本貝勒殺過去,砍了那個尼堪將領的腦袋!”碩塞見眾將沒有一絲猶豫,當即領兵跟上了自己,心中頓時大喜。
然后,他不顧四周箭矢飛竄,奮力抬槍,率領百余剛剛集合而來的騎兵,朝著常青山帥旗所在的方向猛沖直馳而去。
不過,碩塞這邊是所謂的冒死沖鋒,常青山則在親衛的簇擁下,正居高臨下,氣定神閑地看著山道之中的混戰,然后滿意地點了點頭。
眼下的局勢已經是再清楚不過了,如此分割包圍,四面圍攻之下,清軍根本就是插翅難逃了。
所以,當常青山遠遠地看到碩塞的認旗朝著自己的方向直沖而來時,卻是只覺得好笑——說到底,碩塞不僅缺乏一軍統帥該有的沉穩,還有勇無謀,若不是憑著出身,何以擔當一軍前鋒統帥?
而正當碩塞率軍奮勇直沖,想要突破明軍的重重包圍之時,卻被一支騎兵以極其粗暴的方式,給硬生生地截斷了。
且說馬寶一路所向披靡,帶著幾十騎兵在亂軍之中橫沖直撞了十幾回,僅僅是他自己,便已經殺了十幾人,卻始終沒能找到清軍貝勒碩塞。
結果,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碩塞居然直接朝著自己的方向襲來了!
馬寶隨即大呼一聲,一直緊隨其后的幾十騎兵當即有十幾個從混戰中脫身,然后跟著這位明軍中一等一的猛將,毫不懼色地朝著數倍于己的清軍沖去。
(https://www.dzxsw.cc/book/30859301/8126096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