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新政
張名振聽完朱慈烺關于“國債”的設計之后,心中佩服不已。如此一來,作為每年都出資上百萬兩白銀購買“國債”,支持事業的公司,以各地海貿為主體的商人團體在新明中的影響力依舊存在,而且可以確保將來朝廷會以稅收的方式還這筆錢,這些人的投入也就有了更多的回報。
但商人的影響力只是有限的,同股不同權和債務的存在使得商人團體不具備控制權,這是王朝武力上壓制所取得的優勢,這自然也是給了商人土地之外,另外一種收入的可能。
不僅如此,等到這一體系順利運行,而新明在海外戰場上取得更多勝利之后,就算只是出于政治投機,也會有大量的白銀投入到“國債”的購買之中。畢竟,不買“國債”,如何表明赤誠的忠心,又如何在王朝中占有一席之地?
不過,張名振對于“山海錢莊”來負責國債的發售和贖買,心中又有些不滿,海上貿易受到“市舶司”的掣肘,國債又要受到“山海錢莊”的控制。如此一來,“海貿公司”的權力真的只限于海上貿易了。
但這些都是朱慈烺點頭同意的改革設計,張名振就算不滿,也只能是對負責此事,并撰寫了大部分方案的鄭成功不滿。
.
隨著新明召開“新政大會”的時間一天天逼近,軍隊的編制改革,北方地區,關外民政的屯堡體系建設,秋收,商業三大機構的籌建,海上貿易的重整,都在進行著最后的工作沖刺,他們必須在大會開始之前,完成對應的工作和各項改革的試點任務。
而遠在應天府李邦華,此時也乘船回到了南京,倪元璐則是選擇了留守北京,以防塞外的蒙古人得到消息之后,趁機偷襲。
張煌言此時已經從兩廣的軍政事務中脫身,準備參加完“新政大會”,得到正式的任命之后,就前往兩廣任總督,并開始主持那里的建設計劃。他今日是得了朱慈烺的準許,特地來接自己的老上司的。
“陛下此番讓你主持兩廣的軍政建設,恐怕是打算要你壓制李定國,劉文秀兩人,這些可都是容易引發眾怒的事情!”李邦華笑了笑,張煌言聽罷,心中也笑了笑,李邦華隨之又道:
“此事你好好干,該下手的時候,就絕對不要手軟。這些軍頭就得真的出手打擊,否則他們是不會怕的。”
“下官也是這么想的。”張煌言聽了,心中一喜,“陛下如今威望甚高,各部主官也沒人敢幫著鄉紳豪強。上面沒有人幫著,想要處理他們,就是易如反掌了。就是這些人在地方根深蒂固,若是要名正言順,著實要妥善處理,否則很容易造成惡劣的影響。”
“這些也都是權宜之計罷了,等到過十幾之后,地方上的治理,終究是要靠新扶持起來的力量的,陛下不可能如此短視,不顧及今后的計劃。”李邦華并不認為軍屯可以推廣到全國,沒有了嚴格的監管,那就是衛所罷了。
“不過,陛下似乎并不打算如此,下官聽說禮部,還有幾個朝廷的大臣,正在籌備組建一個新的學堂培養文官,陛下似乎是打算直接培養新的官員去協助管理地方。”張煌言想了想,又道:
“此事在北直隸等地的那些鄉紳鬧事之后,還加速了。但具體要如何籌辦組織,下官也不是太了解。將來可能各個地方的州縣衙門都會安插這些人,作為制約。”
李邦華聽了,倒沒覺得有什么,并不覺得這沒什么稀奇的。
這就是先入為主了,他并不知道朱慈烺是要培養自己的干部體系,也不知道新籌備的學堂,除了文官培養之外,還有各種實用技能,甚至是手藝的培養。
等有了十幾年的積累,各個主管官員也都在實踐和摸索中打破了原有的狹隘思維之后,他便能在南京府,或者是各個省府籌建一所技能培訓學校和一所研究型大學了。
而等到整個新的官僚體系都正式明確了各自的職能和歸屬之后,新明體系的行動效率也將會再度明顯提升了起來,強大而嚴密的組織是朱慈烺未來取得勝利的關鍵,土地,人口,海貿等資源則是這個組織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也是推動這個組織不斷壯大的動力。
朱慈烺通過軍隊制度,民政制度,商業制度的改革,確保了體系之內各方勢力的平衡,在新明嚴密制度的控制之下,任何將領和官員都沒有造反奪權的機會,貪腐勾結也會變得愈發困難。
軍權,財權和人事權雖然依舊分開,但朱慈烺這個強有力的領袖,又以自己為紐帶,把它們都整合到了一起,以確保體系的效率。
在之后的一個多月時間里,整個新明都是一片忙碌,同時也是一片欣欣向榮。原本從各地趕回南京的文武官員又大都原路返回,但他們的官職和身份已經大大不同,南京城內的一個個官署也都換上了新的牌子。
有了一年多前的機構劃分的經驗和新政大會之前幾個月的調整磨合,各署各部各司之間的對接變得順暢了許多,這些經驗豐富的官員許多都能在權責之內,自發地調整辦公流程。
不過,在一些涉及到錢糧對接的利害關系,存在部門之間利益糾葛的時候,又有不少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能拖就拖了。這個時代的官員踢起皮球來,技巧也高超得很,下面的基層官員很多時候跑斷腿,問題也不一定能得到解決,但官大一級壓死人,他們也不敢隨便越級上報。
各軍將領也紛紛回到了自己的崗位,李邦華和張煌言這兩個被部署在北面和南面,一頭一尾有力牽制了各方力量,確保新明安全的主將主官們在離開漳州府城之前,被朱慈烺分別私下召見。
張煌言則是在朱慈烺的召見之時,借著這個機會,他向朱慈烺詳細匯報了肇慶,連山,以及廉州府的防御工事建設最新進展,自己主持擬定的應對李定國和劉文秀突襲的幾個預案,以及數月來對廣西方面的偵察所得和自己據此的猜測。
這些本分之內,但可做,又可不做,做多一些少一些全憑自覺的事情,就是朱慈烺最欣賞他的地方,張煌言自然得繼續發揚光大。特別是,張煌言得趁著這個機會,多向領導請教方略,然后多恍然大悟,豁然開朗幾次。
有本事,有業績,還在領導的提點教誨之下悟了好幾次,留下了好印象,成為了領導一手教出來的,可信賴的門徒,升官自然也會快人一步。
張煌言作為當初就跟隨朱慈烺的老人,早就看清楚了局勢,朱慈烺對他也十分信任,但制約不僅是他,對鄭成功也一樣如此。換句話說,他的權力制衡和制度設計,并非對個別人,而是對所有人,朱慈烺只相信制度,不相信人性。
另一邊,民政,商事,海貿官員也同樣在大會之后,接到了新的任務和任命。
倪元璐繼續總理北方民政事務,北直隸,河南,山東等地的屯堡建設和稅賦征收,徭役征發都困難重重,想要從地方鄉紳大戶手中拿到錢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爆發的矛盾不斷,倪元璐和李邦華并非時時都能解決,很多時候都需要朱慈烺的圣旨親自出馬。
屯堡的建設,各地水利設施,主要道路,學堂官署的修建,軍隊的訓練,以及官營工坊,商社的前期投入,新明兩大公庫和地方縣庫里的銀子如同流水一般花了出去,這幾年戰爭的繳獲,各地府庫查點清算的臟銀和海貿的獲利很快所剩無幾。
好在,這一年各地的晚稻麥子獲得了大豐收,土地的產出和依托于此的賦稅增強了新明的財政實力,而官營工坊,商社,錢莊,市舶司等機構也將會在建成運營之后,很快創造價值。
在倪元璐的親自監督之下,民政署的建設司為了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專門組織了工匠和農戶,大力制造和推廣農業生產器械,并修繕了更多的水利設施,這些都使得農業生產的效率得到提升,從而為即將開設的工坊,商社騰出了人手。
在大江大河邊上,一座座工坊正在拔地而起,鄭鄭成功回到崗位之后,繼續指揮工坊的建設,各種利用水力的機械也正在制造,只等工坊正式落成。
這些機械除了原本就被新明各地,工坊使用的之外,還有許多是在中西方的各類器械書籍中找到的,建設司器械處的工匠們按照上面的指令,也都一一實踐,找到了可用的那些進一步改進。不過,體制初創,目前進展并不快。
與此同時,地少人多的江南地區,無數聽到工坊建設消息的人正在等待著工坊的招工,這里的商業和雇傭氛圍十分濃厚,種地雖然是最安穩的選擇,但對于底層百姓來說,他們的一大家子若是想要溫飽,還需要更多的創收方式。
秋收之后,土地上的那些農戶除了維修水利設施,三日一次的農兵訓練之后,便是到建設工地上打零工,也有不少人看到了消費市場的日漸繁榮,選擇了做一些小商品買賣,這些都是他們冬季獲取額外收入,過個好年的重要途徑。
與此同時,工商司的稅卡開始出現在新明治下各個州縣的關鍵路口,各州縣的牙行體系也正式納入監管,設立在松江,杭州,漳州,廣州等地的四個市舶司關口也開始了運行,商稅的繳納和海關的設立使得新明得以從龐大的商人階級和商業貿易中獲得養兵所需的財源。
張煌言在新政大會結束之后,立刻便奔赴了廣東,開始主持兩廣地方的屯堡改造,他還從北方借來了一些得力倪元璐的手下,而廣東的守備將軍馮雙禮,以及盧九德的軍情司,都將會配合他肉體上消滅那些拒不合作,甚至是負隅頑抗的地方堡寨首領。
當然,張煌言并不會一開始就全面打擊,他只打“典型”,同時也只誅“罪首”,但若是堡寨負隅頑抗,寨民沒有及時醒悟,喜迎王師的,也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新明固然沒有計劃再對這些堡寨進行大屠殺,但稅賦徭役加重是不可避免的,而那些宗族領袖更會被全部遷移流放。
而有罰必然也要有賞,對于那些一開始就選擇了合作,接受屯堡改造,土地清丈,核定賦稅的,張煌言也會遵照約定,將土地的兩成田租返還原本的地主,并將屯堡的商社經營權授予對應的宗族領袖。
若是那些數萬人口的大型堡寨,擁有足夠的本金,同樣可以選擇集資入股海貿的生意,獲得分紅。這也是新明拉攏他們,將地方納入自己體系的方式之一。
但是,兩廣地區堡寨林立,新明在地方的政治威信還有待加強,張煌言一時半會之間也不可能完成得了改造任務,而朱慈烺來自后世,更加清楚這一點,給了他充裕的時間處理。
這將是一塊十分難啃的骨頭,不打幾場攻堅戰,是不可能結束的。而廣東各地正在訓練的新兵和潮州府,廣州府的火器工坊,也將因此有了大顯身手的機會,那些負隅頑抗的堡寨,將成為新明南方的新兵訓練場和武器試驗場。
與此同時,鄭成功在新政大會結束之后,很快就向朱慈烺遞交了一份攻取和經營臺灣的計劃,軍情司在臺灣的提前布局,鄭成功在日本的胞弟都給他提供了大量最新的情報,而臺灣作為鄭芝龍曾經的老巢,鄭家的影響也十分之大,這讓鄭成功對奪回臺灣頗有信心。
不過,朱慈烺并沒有立即批準這個方案,他知道鄭成功急于立功,想要立即拿出服眾的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實力,但他如今還沒有足夠的強大的水師,并不想立刻和荷蘭人開戰,而且現在還遠遠沒有到海上開戰的時機。
澳門的葡萄牙人在荷蘭,日本和英國的多重打擊下,早就已經陷入了困境,朱慈烺很容易就能拉攏,但此時臺南的荷蘭人,臺北的西班牙人,還有他們在南洋的殖民地,就不是那么好對付的了。
臺灣的鹿皮,糖料和礦產資源確實吸引人,若是能夠進一步開發,擴大鹿皮,糖料和礦產的產量,將這些貨物販賣到日本,朝鮮等地,再從后者買回人參,礦產,馬匹,每年的利潤能有數十萬兩白銀之巨。
鄭成功說到這些白花花的銀子的時候,哈喇子都要流下來了。但朱慈烺還是再一次提醒了他荷蘭人在南洋的實力不容小覷,以及“馬尼拉大帆船貿易”背后的更長遠利益和呂宋等地數十萬華僑的性命之憂,這些都是打擊荷蘭人,奪取臺灣的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到的。
在聽完朱慈烺的又一番分析之后,鄭成功不得不暫時收斂起了和這些海上競爭對手們開戰的心思,這也讓他再一次意識到了自己對于海洋局勢的短視,甚至是無知。
不過,這種認知上的改變,并不是朱慈烺一兩次談話就能改變的。鄭成功雖然算不上狂妄自大,但毫無疑問的是,他對于自己所輕視的紅毛,還需要更多的了解。而數次大戰的經歷,也磨礪了這個海上梟雄的心性,使得他更容易接受目前的境況。
“馬尼拉每年輸入的大量白銀都是經過西班牙人之手,從墨西哥千里迢迢運來的,若是咱們直接打下了馬尼拉,那些運著白銀的帆船還會來嗎?”
朱慈烺之前大概和鄭成功說過墨西哥,不過,為了不太唐突,也為了能取信于人,他只告訴對方那里是產銀的地方,和曾經一直輸出白銀的日本很像。
“而且,臺灣,馬尼拉,巴達維亞等地聚居了數十萬大明百姓,咱們若是在臺灣貿然動手,他們必然得跟著遭殃。荷蘭人和西班牙人是有矛盾沒錯,可若是咱們奪了臺南,臺北的西班牙人必然也會擔心咱們另有所圖,馬尼拉的百姓恐怕就得再遭受一次大屠殺了。
所以,朕一直說的暫時斗而不破,就是因為這個。咱們需要他們手上的白銀,他們需要咱們的絲綢瓷器,還把銀子送上門了,這么好做的生意,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有人填補的。”
鄭成功又一次聽到了這些陌生的地名,一時還有些迷糊。在他的想象中,墨西哥,秘魯這些地方,就和日本,朝鮮一樣,十分迫切地需要大明的絲綢,陶瓷和其他手工業品。只不過這兩個地方離的要遠得多,幾乎是從海澄到日本的七八倍。
至于墨西哥和秘魯這兩個殖民地背后的西班牙帝國,就是鄭成功沒能想到的了。朱慈烺雖然曾經和他提過一嘴背后的白銀流向,但這還不足以讓鄭成功徹底理清楚整個脈絡。
要知道,這是整個時代背景的缺失,不是幾句話就能補足的。鄭成功要認識新的東西,也只能從自己的認知里面,找到對應的邏輯關系,然后以此類推。
(https://www.dzxsw.cc/book/30859301/8111757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