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變化
撫遠,當年的抗擊蠻族第一線,如今已是定州的軍工重鎮,定州第一兵工廠這些年來不斷地擴張,規模愈來愈大,兵工廠的急速擴張,使他在人員的管理,出產的效率之上,已是不如從前,為了讓兵工廠能夠集中精力研發技術,保持定州在兵工產業之上優勢地位,除了一些關鍵的核心技術,李世將兵工廠的一些輔助器材外包出去,允許民間資產插足其間.
軍工生產一向是塊香餑餑,以前口子一直很緊,外間人再有錢,也無法涉足其間,現在一旦放開,大量的民間資本立時之間忽啦啦便一擁而上,無數的商人涌向撫遠,一馬車一馬車的銀子拖向撫遠,為的就是一件事,買地,建房,開廠,招工.兵工廠開放的一些設備技術成本不高,很容易就能生產,只要有地有房有人,便能干開了.
如此一來,撫遠地價飛速標升,從當初的一畝地十兩銀子,到最后一畝地一百兩銀子還是有價無市,主要是因為撫遠縣縣衙門手里的公里處理完之后,已無地可賣了,而民間私田根據定州律法,又是嚴禁私自買賣的.百姓即便眼紅這銀子,也無法自行賣掉.
得知這一情況的李世,在第一時間便與內閣商議,雖然內閣所有人都不同意李世打開這個口子,但李世利用自己的威權,力排眾議,內閣發文,特批撫遠縣土地可以自由買賣.雖然內閣擔心如此一來,容易造成新一輪的土地兼并,重新走上大楚朝的老路,但在這一點上,李世有著自己的想法,撫遠如今的土地買賣與大楚朝的土地兼并情況大不相同,暫時勿需擔心,高昂的土地價格足以使失地農民另外去做一些小本生意,而且那些商人在購賣土地建廠之后,也需要大量的產業工人,這也為失地農民找到了另外一條生存之道.何況現在只是特許撫遠一縣,其它地方還是會嚴控土地買賣的.
撫遠土地的放開,使撫遠一縣掀起了又一輪的土地買賣熱潮,整個撫遠縣幾乎變身為一個大工地,到處都在開工建設,各種各樣的廠房拔地而起.
定州第一兵工廠并沒有指定承包商,而是采用了招標制,誰的價格更低,誰的質量更好,便采購誰的產品,合同一年一簽,一年過后,便又重新招標,這一個新機制使撫遠的各商家雖然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但競皺卻也更為殘酷,經過一年多的優勝劣汰,一大批商家無奈退出,也有人為此而賠得傾家蕩產.
拋開這些負面效應不談,對于定州而言,買賣土地聚斂了一筆銀錢,同時激烈的競爭又使各商家不敢有絲毫懈怠,一旦質量下降,下一年便面臨著被淘汰的命運,一面要賺錢,一面還要保質保量,壓低成本,迫使各商家不斷地花錢研發新技術,新工藝,倒使這些設備日新月異,生產成本比之當初第一兵工廠有了很大的降低.
當然,也不是沒有想走一走歪門斜道的,通過賄賂第一兵工廠的采購人員從而使兵工廠能夠采用自己廠的產品,但定州監察院內情司可不是吃素的,當受賄官員被五花大綁地囚在籠車之中,從商家云集的撫遠新城中,然后人頭被高高掛在兵工廠大門外的旗桿上之后,當行賄的商家被逐出撫遠,并嚴禁其此生永不得涉足此行業之后,所有懷有這個心思的商家立刻便老實了,將心思都用在了如何提高工藝,降低成本之上.
同時,定州特許除了與敏感技術相關的匠師之外,其余的匠師允許自由流動,可以離開第一兵工廠自謀職業,這一命令又使撫遠各商家又掀起了新一輪的搶人高潮,大量的定州第一兵工廠的匠師走出兵工廠,成了這些民營資本之中的技術中堅力量.
這兩年來,撫遠比起當初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田愈來愈少,工廠越來越多,城鎮愈擴愈大,已經隱隱成為定州城之外的定州轄區內第二大城市.大量的人口流向撫遠,使那里的服務行業也隨之開始擴張,其繁華已經不輸于定州城.而撫遠以一縣之地,上繳給中央財政的賦稅幾乎與一州等同.
如果說定州城是定州的政治文化中心,那撫遠已經毫無疑問地成了定州轄下的經濟中心.
馬車走在撫遠延綿數十里的街道之上,路一鳴雖然早就從文字簡報之上得知撫遠的盛況,但真正身臨其境,還是贊嘆不已,驚訝不已.
李世卻是見怪不怪,懶洋洋地躺在馬車之上,笑道:"一鳴,這馬車怎么樣?"
路一鳴贊道:"的確不錯,主公,這比您那輛馬走起來還要平穩啊,而且沒有了以前那種吱吱喀喀的的聲音."
李世笑了笑,"這種馬車的速度比起以往的馬車,要快了一倍多."
"怎么會有這么大的差距?"路一鳴驚道.
李世從身后摸出一個玩意,遞給路一鳴,"就是這玩意兒!喏,你瞧瞧,這是一個專門造馬車的商家弄出來的,他就憑著這個小玩意,便幾乎壟斷了整個定州轄下的馬車生意,如今已是富得流油了."
路一鳴接過李世手中的那個輪子模樣的東西,仔細端詳,內外兩個圈,內里打著凹糟,里面鑲嵌著一顆一顆的小鐵丸子,用手拿著里面那個圈,用力一轉,外面的鐵圈便呼啦啦地旋轉起來,聲音極小,轉速極快.
"呀,真是好東西,這里面油呼呼的一層是油脂吧?"路一鳴饒有興趣地不斷地轉著手里的鐵圈.
"是啊,是油脂,可惜啊,要是這油脂能進一步改進就好了,但現在,能做成這樣,也就了不起了."李世搖頭嘆息,"任何事情總歸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慢慢來,慢慢來,一鳴,你知道嗎,這小東西原來是用生鐵做的,雖然不錯,但極易損壞,要說這個商人也是個角色,居然花大價錢從兵工廠購買精鋼來生產這玩意,有魄力啊。
"精剛是管制產品,不過這東西在軍工之上也大有用武之地."路一鳴點頭道."賣給他一點也無妨."
李世大笑,"老路啊老路,任如清這些年當工部尚書也當出些意思來了,眼界寬闊了許多,他才不要錢,他拿這種精鋼入股,這商人想提高這滾軸的質量,必須有用精鋼,而精鋼又只有定州第一兵廠獨此一家,別無分號,任如清便仗著這一點,以定州兵工廠提供精鋼,在這家馬車廠家占了三成股份.坐地分紅."
"三成?這么高,那商人也干?"
"怎么不干?"李世笑道:"別以為這商人吃虧了,他有了第一兵工廠的入股,腦袋上那可就戴上了帽子,那是紅頂商人了.稱一句官商也不為過分."
"奸商。。⒙芬圾Q搖頭嘆息."當真是算計不過他們."
李世微笑不語,要說起算計,又有誰能算計得過要權者?別看官商很威風,但當權者要收拾你的時候,那可更加的容易.說起奸,說起詐,那還得得自己這些當權者吧.當然這話,他可不會說給路一鳴聽了.看著路一鳴眼光閃爍,也不知在打些什么注意.
"這小玩意雖然小,但卻意義重大啊,這代表著我們定州商人們開始在走自己的路了."李世道:"其實不止是滾軸,像這樣的技術革新在如今的撫遠可謂是寸出不窮!"李世掀開車簾,指著外面迭比鱗次的廠房,"看到了嗎,現在還能矗立在這里的,或多或少都擁有一項足以立足此間的新技術,而那些不思進取的商人,已經被淘汰了,而現在這些商人,如果就此駐足不前的話,他們很快也會被后起之秀取代.自由競爭永遠是前進的永動力.所以不要怕那些商人們追逐財富,我們只要引導他們追逐財富的方式方法就行了.你看這一次隨著衛之華準備去海外淘金的那些人,大部分人就出自這里,他們如今有錢。。
路一鳴也是感嘆道:"是啊是啊,我們水師淘汰下來的舊船,被人一掃而空,新船訂單甚至已經下到了十年之后,當時看到簡報,我簡直是驚呆了,這么龐大的船隊,有史以來,還是第一次啊。
"龍四海,祈玉一次性就各自購買了十條淘汰下來的舊式軍艦,他們有錢也有門路,而其它的人沒有他們這么雄厚的資金,但數人合股,也各自購船下海,你知道嗎?監察院甚至來報,我們的商人們買船都買到定州勃州登州去了."李世笑道.
"這些情報我也看了."路一鳴卻有些擔心,"主公,允許這些商船聘請退役軍人,而且允許他們武裝船只,這,會不會對定州造成威脅?這么一支龐大的商隊,不,應該說是龐大的水師,足以撼動國本了。
李世大笑,"無妨無妨,不要怕,他們的根在我們這兒,再說了,他們的商船武裝還停留在過去的一些裝備之上,與我們的水師比起來,那是天差地別,去海外嘛,還是可以耀武揚威,但在我們本土,不堪一擊,再說了,他們也只能附著在我們這條大船之上,才不會有翻船之虞,如果真有誰想不開,我也愿意殺雞給猴看,再說了,這支龐大的商船以龍四海和祈玉為首,有這兩人壓陣,你還怕他們有什么歪心思嗎?"
路一鳴捻須道:"那倒是.說起來龍四海這人倒是眼光極佳,膽子也大,嘯天比起他老子來,可就遜色了."
"嘯天擔任全州知州,也是盡心盡力,頗有成績的."李世道:"第一代打江山,第二代坐江山,龍嘯天能有如今的本領和成就,想必龍四海已是老懷欣慰了.這也是他敢于在年近花甲之時,還揚帆出海的原因啊,后繼有人。。
聽李世一幅老氣橫秋的口氣,路一鳴知道李世是有所感,當下笑道:"主公春秋正盛,而幾位公子更是聰穎過人,有幾十年的培養教育,將來成就豈是龍嘯天所能比擬的,主公這感慨可是讓一鳴不敢茍同啊!"
(https://www.dzxsw.cc/book/30841080/14456794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