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大唐李二:恁祖宗來了! > 127.第125章 朕本來挺喜歡你的

127.第125章 朕本來挺喜歡你的


第125章  朕本來挺喜歡你的

    魚朝恩訥訥不敢言,他還能怎么說,難道這讒言是他聯合別的宦官進的?而且還有皇帝李豫的默許在其中?

    “那李光弼呢?還有郭子儀!”李世民此時已有怒火,眼中是止不住的殺意。

    李豫和魚朝恩對視一眼,根本不敢說話。

    “現在的李光弼因為害怕讒言,躲在徐州不敢出來,導致聲名受損,未來因此愧恨成疾,在徐州郁郁而終。”李清嘆息一聲,對李世民說道。

    李世民聞言須發皆張,咬牙切齒地看著李豫還有他身邊的魚朝恩。

    “李豫即位以后,程元振自認為有擁立之功,擔心老將難以制服,便多次在李豫面前離間誣陷,于是郭子儀便被罷免了副元帥的職位,還解除了兵權賦閑在家。”李清看了一眼跪在地上哆哆嗦嗦的魚朝恩,“后來李豫打算起復郭子儀,但程元振和這個魚朝恩多次在李豫面前進讒言,于是他便放棄了這個打算……”

    “賊奴敢耳!”李世民大吼一聲,從一旁的龍案上抽出一柄長刀。

    魚朝恩見機不妙,拔腿就跑,比兔子還快。

    “這就是你養出的賊奴?”李世民怒氣沖沖地質問道。

    李豫張張嘴,訥訥不敢言。

    他能說什么,他什么都不敢說。

    “看你那窩窩囊囊的樣子!”李世民怒其不爭指著他罵道:“朕本來還挺喜歡你的,誰知道伱竟然給朕這么大一個驚喜!起來吧!”

    “孫……孫兒不敢……”李豫狂擦瀑布汗,他真怕李世民一刀把他砍了。

    “起來吧!現在的當務之急不是追究你的問題,而是怎么守住長安城!”李世民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說吧,你是怎么想的?”

    “孫兒想……嗯,賊兵勢大,長安城急切之中無法調兵防守,不如留得青山在……”

    李豫擦著汗試探著說了一半,便被暴怒的李世民打斷。

    “恥辱啊!恥辱!當年頡利可汗率兵逼近長安,朕手里無兵可用,也未敢想放棄國都!”

    李世民提著刀,怒火簡直要把這大殿焚燒殆盡。

    “快快快!就是這!就是這狂徒挾持陛下!”魚朝恩帶著一群甲士沖進殿內:“看到沒有,他手里還拿著刀!這是要刺王殺駕啊!你們還愣著干什么?給我上!”

    李世民一愣,繼而神色不善地看了李豫一眼。

    李豫當即就是一抖,別管怎么著,他還需要這個祖宗幫他守長安呢。再說就算沒吐蕃入寇這檔子事兒,他也不至于和李世民刀劍相向啊。

    他又不是他爹那么個大孝子。

    “我本以為你是個懦弱的,萬萬沒想到啊……”李世民神色冷峻地看著李豫,根本就沒管魚朝恩:“好你個李豫,敢在朕的面前舞刀弄槍?膽子不小哇!”

    “你們這是做什么?趕緊給朕退下去!”李豫當然不能認,他立刻指著那群甲士大聲命令道。

    甲士們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聽誰的。

    “都給我上!給本監把那刺客砍了!”魚朝恩知道自己肯定不能活命,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本監保你們榮華富貴!”

    另一方面,魚朝恩也在賭李豫像李亨一樣,不肯受制于人,順水推舟之下便會默許自己砍殺這個所謂的“太宗皇帝”。

    聽了魚朝恩的話,甲士們不禁有些意動。

    與明朝的宦官不同的是,唐朝的宦官是掌握軍權的。明朝的宦官是為了制衡朝中文官而設定的,而且在掌握東廠這個特務機構的同時還有錦衣衛相互制衡;而唐朝為了應對藩鎮,以及朝中的文武,選擇用宦官來掌管禁軍——也就是著名的神策軍的同時,在皇帝的手邊又沒有能夠制衡神策軍的機構。

    這樣的結果就是明朝的宦官完全依附于皇權,皇帝可以一言而廢宦官;而唐朝的皇帝想廢宦官?抱歉,哥們兒可是有兵的,你想廢我?我先把你廢了!

    于是從代宗之后的十一位皇帝之中,唐穆宗、唐文宗、唐武宗為宦官所立,唐憲宗、唐敬宗被宦官毒殺。

    這也能夠理解為什么這群神策軍能夠聽從魚朝恩的調遣,畢竟宦官是掌控軍權的。

    “沒聽到朕的話嗎!都給朕退下!難道你們要和魚朝恩一起造反不成?”李豫龍顏大怒,直接給魚朝恩扣了一個大帽子:“他想脅迫于朕,難道爾等也要隨他造反嗎?斬魚朝恩首級者,賞萬金!”

    這話一出,神策軍甲士們瞬間變節,立刻一擁而上把傻眼的魚朝恩砍翻在地。

    魚朝恩到死也沒明白,為何李豫一個皇帝,竟然會選擇受制于人。

    “除了魚朝恩,還有李輔國,以及程元振等宦官。”李世民饒有深意地看著李豫:“水平不夠,想用宦官來制衡是可以的,但是不能讓各方勢力失衡。”

    “孫臣明白……”李豫擦擦汗珠,開始兌現承諾,將剛剛的神策軍衛士們逐一賞賜后,李豫看著李世民,恭恭敬敬地問道:“老祖宗,這吐蕃大軍即將逼近長安城,這可如何是好……”

    “放心,朕自有計較。”李世民一副智珠在握的神情,而后對他說道:“你先去令人起復郭子儀,這個人朕知道,非常值得你信任,還有李光弼,你要昭告天下,就說自己已經誅殺禍國殃民的宦官,下詔罪己,先把這兩個朝廷柱石穩住再說。”

    “至于仆固懷恩那邊,先以安撫為主,如果還不能幡然醒悟,那就壯士斷腕吧。”李世民又補充了一句。

    在李世民的強令下,李豫選擇了壯士斷腕。實際上任用宦官也是迫不得已,就他那個成長環境,的確也沒什么安全感。

    現在李世民來了,他也有了主心骨。畢竟這個祖宗還挺喜歡自己,并且也沒有廢了自己的意思。所以他選擇了相信李世民。

    不信也不行啊,皇宮里突然冒出的幾千兵馬可不是吃素的,他甚至還看到了傳說中的鄂國公尉遲恭。

    關于藩鎮還有國家改革的問題,并不是現在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正在長安城外耀武揚威,準備一舉沖進這個讓他們魂牽夢縈一百多年的繁華都城的吐蕃兵。

    李豫令人帶著魚朝恩和李輔國的首級,用叔祖提供的干冰鎮上,前去徐州安撫李光弼;又讓人綁著駱奉先,帶著程元振的首級,前去朔方安撫仆固懷恩。

    李光弼當即表示,即便是死也愿意率軍勤王。而仆固懷恩在將駱奉先凌遲之后,選擇派一萬兵馬前往長安,自己卻沒有輕舉妄動。

    實際上是他有點怕死,畢竟這次吐蕃人入寇和他的挑唆離不開干系。如果朝廷真的追究下來,他不死也得脫層皮。

    李豫又起復郭子儀為關內副元帥,令兒子李適為關內元帥,前去咸陽募兵。

    可憐的郭子儀自從之前被罷免回京城暫居,他的部曲早已離散,等到接受詔書為關內副元帥時,郭子儀麾下只有二十名騎兵。

    但他的忠心是無可置疑的,接到命令之后,他馬不停蹄地趕往咸陽募兵,準備解救長安于危難之中。

    對此他還有些欣慰,至少皇帝沒有像他爺爺一樣倉皇逃竄,倒也是值得安慰的事情。

    可他哪里知道,如果沒有李世民的話,李豫的速度恐怕比香港記者還要快。

    李豫親自前往城墻,安撫臣民,并且表示誓與長安共存亡。百姓們看到皇帝如此表決心,紛紛表示愿為陛下效死。很快,一部分由長安百姓動員起來的支援防守城墻的隊伍便集結起來。

    然而百姓們并不知道,跟在李豫身后的兩個人,只要他敢說一個不字,肯定就是一頓毒打。

    第三天,吐蕃渡過渭水,準備對長安城發起強攻。

    李世民早已令人在四面城墻上架設了八門大炮,雖然準頭差點了,但嚇唬吐蕃人絕對是夠用了。

    根據吐蕃人掌握的信息,長安屬于一座空城,根本沒什么兵力在其中。然而開始攻城之后才發現自己被騙了,長安城內不僅守軍眾多,而且有一座奇怪的“法器”,它的聲音像雷鳴一般巨大,威力如同神靈降下神罰,噴出的奇怪圓球只要沾到非死即傷。

    吐蕃人膽怯了,其實本來就是奔著有棗沒棗打一桿子的態度。既然長安城有充足的防備,他們在權衡之下選擇了退卻。

    實際上歷史上也是這般,吐蕃軍隊總共在長安燒殺搶掠了十五天,后來光祿卿殷仲卿率兩百騎兵直接渡過鏟水,引得吐蕃驚懼,以為郭子儀的主力過來了,于是便率軍退走。

    郭子儀總共就帶了四千人,聽到吐蕃逃跑以后率軍擂鼓向長安城進發,做出聲勢浩大的樣子。殷仲卿趁勢一鼓作氣進入城中,將剩下的吐蕃兵全部嚇跑,可以說這次長安的兩次易手十分具有戲劇性了。

    緊接著,吐蕃便被趕來的李光弼和仆固懷恩所部追上,與募得三千騎兵的郭子儀會合一處,斬俘兩萬余人。

    李世民并沒打算將自己的天策軍派出去,本身他就是來幫忙的,再說李豫又不是沒辦法自己解決。

    好在李豫這個年代還不像他之后的那些個皇帝在位時期,藩鎮還沒有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尚且在可控范圍之內。李世民對于藩鎮問題,也是頭疼不已。在他看來武力征討藩鎮只是治標不治本,不將制度徹底改革的話,藩鎮問題就如同按下葫蘆浮起瓢,這邊滅掉那邊興起。

    看出李哥正在頭疼,李清不由得關切地問道:“李哥,怎么了,看你捂著腦袋,頭風病犯了?”

    “唉,還不是在考慮日后的事情?”李世民以手扶額:“從他李豫的這個年代,我就能推測出后世的帝王治下,藩鎮是如何尾大不掉!”

    緊接著他忽然放下手,兩眼亮閃閃地看著李清:“賢弟可有良策?”

    李清聞言,摸出電鉆:“需一千萬。”

    “?”李世民不解地看著那滋滋作響的電鉆。

    見李世民接不上這個梗,李清攤攤手,對他說道:“我只是能帶你看到問題,并不能給你提出實質性的建議解決問題,不然的話還要你這個唐太宗干甚?”

    “是為兄孟浪了。”李世民唉聲嘆氣,每次一想到那些個藩鎮,他就止不住地頭疼。

    見李世民難受得緊,李清忍不住說道:“其實最大利益化的方式,便是能夠通過對外的重大勝利,像耗材一樣把這些藩鎮兵徹底消耗掉。然后再通過吸納這些百戰老兵,以他們為基干強化朝廷禁軍,一步一步地把主干強化起來。”

    “說起來容易,可做起來就難了。”李世民忍不住嘆道:“若是藩鎮能夠聽調,讓他們去和吐蕃人硬碰硬那不是更好?”

    “說到底就是一個價格的問題,話又說回來,其實大唐也應該遷都了,”李清打開地圖,指向長安的位置:“你瞧,長安由于氣候變化以及人口負擔加重,實際上并不適合繼續作為都城存在,關中地區的資源供給起這么龐大的都城也屬于捉襟見肘,于是在唐以后的后世帝王選擇了定都河朔之地。”

    “河朔苦寒邊塞之地,怎堪成為都城?”李世民不禁下意識地皺眉道。

    “你可能有所不知,從后世元世祖至元四年定都這個位置以后,差不多將近做了七百年的首都。”李清笑笑,繼續和李世民說道:“一般來說,國家的首都都定在重心的位置。這個重心,指的是國家的資源、人口與利益版圖的重心……”

    “那按照你的理論,都城應該定在江淮地區。”李世民眼中精光閃爍,指著地圖上的江淮地區說道:“自從兩晉以來,江淮地區逐漸成為經濟重心,為何不選擇定都在這里呢?”

    “李哥啊,這里已經是經濟重心了,你還要把他搞成政治重心,那北方你不要了?”李清呵呵一笑:“當然,都城應該是隨著實際需要不斷變化的,大唐一開始定都長安,一方面是因為長安四面環山易守難攻,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功勛舊貴的勢力范圍在關中,需要團結他們去抗衡中原的豪族。”

    “自從唐朝滅亡以后……”

    這話一說,李世民的臉色一下黑了起來。

    “豪族在各代帝王、安史之亂、黃巢起義等等多維立體的打擊之下,逐漸消散殆盡,中原王朝的內部威脅也就沒有了,而矛盾也變成了農牧關系的矛盾……”

    (求月票)

    (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30809702/3636593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