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喧囂之后 > 第九章 愛唱戲的何采菊

第九章 愛唱戲的何采菊


  
何采菊和陳背簍是在巴家嘴水庫工地上認識的。
1978年秋天,醞釀已久、反復論證的巴家嘴水庫工程終于上馬了,開工典禮上,各級領導講話之后,文藝節目助興演出,來自何家畔村的何采菊一段“聽奶奶講革命家史”,技驚四座。
巴家嘴水庫是全地區有史以來最浩大的水利工程,集發電、灌溉、養殖、防洪于一體,是準備獻給建國三十周年的一份厚禮,工期相當緊張,采用了大兵團作戰方式,全地區七個縣,抽調精壯民工輪番上陣,最繁忙最緊張時,聚集了三萬多人。
工地上彩旗飄揚、鑼鼓震天,十幾個高音喇叭,遍布周圍的山梁,滾動播送各個作業面的進展速度和涌現出來的感人事跡,有擦破額頭的、有砸斷手指的、有被亂石砸傷腿的、工地如戰場,輕傷不下火線,重傷包扎之后,再上陣地。
來自地區廣播站的播音員,每天都以激動的心情,噙著滾燙的淚花,嗓音顫抖、喉頭哽咽地播送著一條條感人肺腑的事跡,在巨大的精神感召下,民工們干勁沖天,每天都創造著令人驚嘆的奇跡。
工地分白天黑夜兩個班,白天塵土飛揚,晚上萬盞燈火,沒有大型機械,一切全是落后的手工勞作。
地區一把手,在開工典禮上豪邁地宣布,要用最原始的方式,創造出一個現代奇跡來,把巴家嘴水庫,打造成黃土高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何家畔村和油坊門村同屬一個縣一個公社,作業區緊挨著,任務是開挖土方,將挖下的土石運到指定地點,兩人一組,一把鐵锨、一把镢頭、一輛架子車。
男女搭檔、干活不累,工地指揮者為了趕進度,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性、能動性、創造性,善解人意地采取了這種方式。
那年何采菊十九歲,正是如花似玉的年齡,別的姑娘都扎一根或兩根辮子,唯獨她只松松地扎了一根馬尾巴,用一根棗紅色的橡皮筋扎著,顯得另類好看。
按理說,很多人應該搶著和她搭檔,但工地有規定,每天必須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完不成的,減免伙食費和勞務費。
何采菊唱歌唱戲是把好手,但她細胳膊細腿,手無縛雞之力,這么繁重的體力活,肯定吃不消,要么是完不成進度,要么等于兩個人的活要一個人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小伙子們掂量了一下,都紛紛退縮了。
油坊門這邊,陳背簍因為家里老父去世,耽擱了兩天,到工地時,男女組合搭配完畢,只剩下他孤家寡人。
公社主任說:“就剩你倆了,搭伙開灶吧。”
搭伙開灶是結婚過日子的另一種說法,陳背簍和何采菊都是未婚青年,也沒戀愛經驗,在眾人的哄笑聲中,紅漲了臉。
陳背簍偷看了一眼,發覺何采菊眉清目秀,又聽說她能唱能跳,便感覺她有一種別樣的美,心里蕩起了幸福的漣漪。
一干起活來,陳背簍暗暗叫苦,感覺公社主任給自己塞了一個鐵饅頭,吞不下啃不了。
兩人搭配的基本程序是,男的挖土,女的裝車,然后男的在前掌舵,女的在后幫著推車,兩人齊心合力,將一車子土推到六七十米之外。
何采菊裝土的動作,像在舞臺上唱戲,軟綿綿似風擺楊柳,她一次只能鏟半鐵锨土,扔到車上,喘口氣,再來下一次,整個動作像放慢了八個節拍。
看著周圍的兩人組,龍騰虎躍、熱火朝天,陳被簍急得腦門上冒火星,他想訓斥何采菊,但看見她滿頭大汗,額前的劉海都被汗水沾住了,溜到嘴邊的話又收了回去。
陳背簍只好搶過鐵锨自己裝,裝滿車,雙手扶住車轅,貓下腰,用力往前一竄,后面的何采菊卻摔倒在地,她本來在后面推車,沒有防備,來了個狗吃屎,陳背簍又好氣又好笑。
兩個人的活,陳背簍一個人干。
陳背簍的外號,來源于他一個冬天,用背簍背了一口窯洞。那時候,家家窮,買不起木料磚瓦,修不起房,只能挖窯洞,像原始人挖穴而居。
挖窯洞不要錢,只要有力氣就行,到了冬閑時節,一把镢頭、一把鐵锨、一只背簍,先在平地上挖一個四方大坑,挖到十幾米深時,再向四周掘進。挖窯洞,所有的土,都要用背簍背上來,倒在一邊。
整整一個冬天,陳背簍像一只土撥鼠,在土坑里鉆來鉆去,硬是用一只背簍,背了一口窯洞的土,其堅韌的毅力和強悍的力量,令人贊嘆,因此送了他背簍這個外號,大名卻遺忘了。
陳背簍不缺力氣,他一個人又是挖土、又是裝土、又是拉車,何采菊幫不上忙,即使跟在后面推車,也攆不上。
何采菊內疚,過意不去,便殷勤地伺候陳背簍,不斷地給他倒水,今天送他兩個雞蛋,明天塞他兩個蘋果,時間一長,陳背簍覺得何采菊除了干活懶散,別的樣樣拔尖,對她的好感與日俱增。
雖然流了許多汗、出了許多力,但眼前頭晃著這樣一個身材窈窕的女子,鼻翼間清香撲鼻,他沒覺著吃了虧,倒是占了大大一個便宜。
這天下午,何采菊不舒服,懶洋洋的,臉色慘白,陳背簍說你歇著吧,何采菊不肯,她揮著鐵锨裝土,用力了,一鐵锨土卻大半撒在車外,她不好意思地說:“我肚子疼。”
這天收工時,何采菊找陳背簍,說:“我想回趟家。”
何采菊的例假突然提前了,她沒有任何防備,褲子染紅了,令她措手不及,她想讓陳背簍陪她回趟家換條褲子。何采菊紅漲著臉,吞吞吐吐地透露了這個秘密,一下子拉近了兩人的距離。
巴家嘴離何家畔有四十多里路,來回八九十里,那得走整整一夜,干了一天的活,腰酸背疼,不休息,再趕一夜的路,明天還怎么干活?鐵打的人也受不了。
陳背簍猶豫著,何采菊說:“我借了一輛自行車,咱們換著騎。”
有自行車騎,八九十里路就不是難事,陳背簍已經喜歡上何采菊了,想對她吐露心聲,但白天人多口雜,現在能和何采菊單獨相處,而且要走一長段路,表白的機會來了,那點勞累算什么?
陳背簍一口答應,吃過飯就走。
這天恰好是國慶節,工地上改善伙食,每人兩個饅頭,一碗豬肉燉粉條,何采菊只吃了一個饅頭,兩口菜,剩下的全歸了陳背簍,陳背簍狼吞虎咽,嘴里塞滿了飯菜,見縫插針地說:“難怪你干活沒力氣,你吃的沒有一只貓多,人是鐵飯是鋼。”
何采菊笑吟吟說:“你吃吧,路上還要騎車帶我呢。”
天黑不久,月亮就升起來了,月色溶溶、秋風送爽,路兩邊快要成熟的包谷、糜子、谷子,散發著醉人的醇香,不遠處的河水嘩啦啦地流淌。
陳背簍騎車帶著何采菊,他聞著身后襲來的一股股清香,心潮澎拜,他知道何采菊不涂脂不抹粉,每天清早一把清水洗臉,素面朝天,那么這股香就是女兒的體香了。
陳背簍嘴里找不到話說,但他動了壞心思,他有意把車子騎得歪歪扭扭的,坐在后面的何采菊被晃得搖來擺去,不得不抓一下他的衣襟;有時,陳背簍一個急剎車,何采菊就撞在他身上,兩人身上的的衣衫都單薄,這一撞,就有了肌膚相親的感覺。
陳背簍身上竄起一股無名火,燒得他口干舌燥,他有意將車子蹬得慢些,他盼望路能再長些,天永遠不會亮,他和她,就在灑滿月光、鋪滿青草、開滿野花的路上,一直走,一直走,走到天老地荒。
何采菊以為陳背簍累了,說歇一歇再走,陳背簍說,不累,你唱一個“聽奶奶講革命英勇悲壯”,何采菊不扭捏不推辭,大大方方地唱:“聽奶奶講革命英勇悲壯,卻原來我是風里生雨里長,奶奶呀,十七年教養的恩深如海洋……”
何采菊父母雙亡,跟著兩個哥嫂過日子,兩個嫂嫂刁鉆蠻橫,她在家里有受不完的氣,整天以淚洗面,她是自愿報名去水利工地的,想逃出牢籠,透一口氣。陳背簍被何采菊的遭遇深深打動,心中涌起一股英雄救美的豪情。
返回的路上,陳背簍騎得很慢,有意拉長路的距離,但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再長的路也能走到盡頭。
再轉過一個彎,就能看見工地,天也快亮了,又大又圓的月亮,仍然掛在西邊的天空。
說了一路話的兩人突然都沉默了,陳背簍的一顆心要跳出來,這一路上,他一個勁地給自己打氣,說出來,說出來,但他的嘴像被膠粘住了,他的舌頭像斷了一截。
他們慢慢地靠近了工地,萬人攢動,人來車往,大喇叭震天響,就更沒有說心里話的機會了。
陳背簍一狠心,車子搖晃了幾下,倒在路邊的水溝里,兩人摔倒在地,陳背簍趕忙去扶何采菊,何采菊抱著腿叫疼,陳背簍挽起她的褲腿,看見她的小腿擦傷了,流著血。
陳背簍在路邊的草叢里,拔了一把止血消炎的草藥,揉碎了,在何采菊的傷口上擦,何采菊疼得流出了眼淚,陳背簍懊悔自己認為地制造了一場血案。
陳背簍將草藥敷在何采菊的傷口上,在自己的襯衣上撕了一條布,包扎了傷口。
平靜下來后,何采菊整理了一下頭發,摔開陳背簍,一瘸一拐地走向工地,這時,大喇叭響了,在放歌曲《洪湖赤衛隊》:“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啊,清早船兒去呀去撒網,晚上回來魚滿倉……”歌聲傳出很遠。


  (https://www.dzxsw.cc/book/30749058/6371797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泉县| 永济市| 安义县| 七台河市| 江山市| 博客| 永兴县| 盐城市| 江门市| 阿荣旗| 襄樊市| 石柱| 隆回县| 宁陕县| 肥乡县| 瑞昌市| 南漳县| 肇庆市| 济南市| 全南县| 高雄市| 牙克石市| 龙南县| 镇赉县| 高淳县| 汉沽区| 安国市| 博乐市| 盐津县| 博白县| 平阴县| 辛集市| 扎囊县| 开平市| 道真| 大方县| 民丰县| 万州区| 海门市| 松滋市|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