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箭C喉
一片驚心的警鈴聲,在江北監獄嚴管隊,這幢三層的獨立小樓里,立體地響成了一片。
禁閉犯方松在位于三樓的禁閉室,被一箭c喉。一支30來公分長的弩箭,從他的左前方s入,挾著凌厲的箭勢,c過頸項,足足有半支箭從他的后脖頸上c了出去被害者雙目圓睜,僵硬的坐在門前的水泥墩座椅上,兀自不倒
犯人在監內遭此慘烈的襲擊,不僅在江北監獄,這座關押男犯的老監獄內尚無先例,就是在國內的監獄里,這種犯人被詭異又兇殘的方式,慘遭謀害的事,也實屬罕見!
被襲者方松,今年58歲,犯故意傷害罪,判15年,已入監服刑4年半。他的被襲,是在禁閉室門未開啟,獨自一人呆在室內,連禁閉室上方監控巡視的j員,也沒發現的情況下中招的。
第一時間趕到的,是監獄獄偵支隊支隊長林小兵。略略看過現場后,他能做的事情,是將雙目圓睜,還面朝門口方向,坐在水泥墩座椅上,僵硬不倒的受害人,趕緊拍了視頻,命隨后趕來的監獄醫院醫生,將其送往醫院搶救。隨后,他馬上封閉現場,將嚴管隊三樓所有的j員和犯人,全部清空圍成禁區。
20來分鐘后趕到的,是江北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秦海洋一撥人。這位有著20來年,貫見各種腥風血雨慘烈現場的老偵查員,見過林小兵拍下的視頻后,被受害人的如此慘狀,也不禁驚得連吸冷氣,想用這種深呼吸,來平伏自己微微發顫的身軀。
現場勘察和取證,安排了相關人員有序展開后,因為被害人,是帶著他脖子里的那支j,一起送往監獄醫院的,他又趕去了醫院。
方松的命不夠大,那支箭c過喉管,殃及頸動脈,直接造成了他的失血性死亡。
等到秦海洋和林小兵兩人趕到醫院,方松已經躺在被一條白布單,從頭蓋到尾的床上了。從他脖子上取下的那支j,放在了邊上。
秦海洋把那支箭掂在了手上。
20多年的刑偵經歷,用作殺人兇器的,林林總總五花八門,用箭弩這種冷兵器時代的武器,來殺人的案件還從未經歷過。這種可用作兇器的管制品,不僅市場上不可能買到,他的來路,要么來自作為文物收藏的兵器箭弩之類。可這又是一支什么箭弩啊?絕不是那種制作考究,具有某種文物價值的收藏品,是一支制作極其簡單,當成箭桿的是一種密度很高,類似紅木的那種箭桿。箭羽是一種藍色的,不知是什么鳥類羽毛制成的。箭頭為鋼鐵材質,粗糙的純手工制成。放大鏡下,看見的是斑斑鐵銹
秦海洋在林小兵的陪同下,回到了嚴管隊,開始對三樓的禁閉室做勘察。
位于嚴管隊三樓的緊閉室,是那些嚴重違反《監規》的犯人,接受禁閉處罰的場所。一間2米5寬、8米長的禁閉室,四面墻上,包裹著為防犯人的撞墻自殺,厚厚的海綿墻壁。沒有窗戶,只在門上方和后墻上,各留一個幾乎快接近天花板的小小換氣孔。余下便是一扇通外的小門。奇葩處是它的頂棚,中間開著一個大大的長方形天窗,封著厚厚的樹脂玻璃。監督的j員,站在天窗上來回巡視,監看著坐在禁閉室近門正中,水泥墩坐椅上的禁閉犯。
這間禁閉室是一間絕對的封閉密室。讓秦海洋大大吃著分量的是,此箭從何射入?
秦海洋在對禁閉室里外,做過勘察后認定,這間禁閉密室,除了唯一的那扇窄窄的小門,它的通外,就只有前后墻上,靠近頂棚高高的兩個換氣孔了。箭之射入,除這三個途徑,別無通道。
第一途徑,是門上方的那個換氣孔。
禁閉室的高度有4米,這個換氣孔的大小,也就兩只橫放的手機那么大點,位置在正中距頂棚20公分處,幾乎接近頂棚。秦海洋讓部下去搞來了一把,能彈射橡皮子彈的玩具槍。對坐在距門兩米的,水泥墩椅上的“受害者”進行模擬試驗。試驗的結果,從這個換氣孔上的高度上,不管從什么角度來發射射擊物,都不可能夠著目標。
第二途徑,是后部墻上的換氣孔。
高度跟大小與前方的換氣孔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8米長的緊閉室,目標坐在距門兩米的水泥墩椅上,他距后部墻上換氣孔的距離成了6米。用不著再做模擬試驗了,趴在換氣孔上一看便知,坐在那邊水泥墩椅上的目標,箭是完全能射到他的,問題是,如果兇手是從那兒發射的,這支箭就只能射中受害者的后脖頸。而現在,奪命箭射來的方向,是受害者的左前方。
箭是不會轉彎的。
(https://www.dzxsw.cc/book/30701178/3233321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