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滿城風(fēng)雨
三月中旬, 皇上啟程回京的消息傳入江寧,壓抑了半年多的各路紈绔子弟,出手十分闊綽,將城中的酒樓全部包下。
就連棋社都是好幾天都是人滿為患,曹家卻越發(fā)低調(diào),曹孫氏開始對外稱病。
沒過多久, 舒格帶著三個人回到江寧, 幾乎是狼吞虎咽的吃掉曹祤房中半碟糕點后, 才打開話匣子。
曹祤這才知道,小安子的親人, 還真被大海撈針的找到了。
兩人順著線索到蘇州后,發(fā)現(xiàn)梅花糕這種精細(xì)的糕點,不是平常人家能經(jīng)常吃的。
所以去找了當(dāng)?shù)氐闹h,查了十幾年前人口失蹤的卷宗, 有能力找孩子的一定會報官。
果不其然, 卷宗上找到一對老夫婦, 家中是開點心鋪子的。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多了, 老夫婦說出了小安子左肩的胎記, 三人便抱頭痛哭。
舒格說的簡單, 但曹祤明白如果不是小安子身后站的是太子,舒格的身份又?jǐn)[在那。
當(dāng)?shù)氐闹h哪里會這么好說話,還去查十年前的卷宗?
不把兩人趕出去都不錯了。
舒格吃飽喝足后想起正事,他從袖中拿出一個信封遞給曹祤。
曹祤沒急著看信,挑眉笑了笑, 心中對舒格帶到曹家的三人有了猜測。
“偏廳的人就是那對夫婦吧?”
舒格搖搖手中的折扇,示意曹祤打開信封:“這里面是安公公給的五千兩銀子,說請你代為照顧他父母與兄長。”
他嘆口氣:“也不知道你那里看上去可靠,明明我才是勞心勞力去找人的。”
“不過幸好去的早,再晚些恐怕就要鬧出人命了。”
“這些年,關(guān)家為了找安公公算是散盡家財,他兄長還因為患病變得反應(yīng)遲鈍。”
舒格指了指頭:“這里,出了問題。”
“本來家里有祖?zhèn)鞯母恻c方子撐著,可偏偏方子被一個大酒樓看上了,雖然沒明著下手,但是”
曹祤了然,沒有明著下手,就不能報官,眼下康熙已經(jīng)啟程,小安子自然要跟上。
家里的父母和兄長又是這么個情況,有錢估計也守不住,最后就送他這來了。
出手就是五千兩,太子身邊的人手筆夠大呀,曹祤不禁咋舌。
————
圣駕進(jìn)京前,小安子快馬加鞭趕了上來。
還引起了不少人的關(guān)注,連康熙都特地問了幾句,讓小安子頗有些受寵若驚。
夜晚行宮內(nèi),太子揮退了宮女太監(jiān),獨獨留下小安子伺候。
“如何?”
迎上太子期待的眼神,小安子紅著眼睛磕了個頭,將找到親人的經(jīng)過大致說了出來。
太子聽到小安子將人托給了曹祤,眼睛頓時一亮,看他的眼神都帶了三分笑意:
“行了,行了,趕緊起來,別弄的像孤虧待了你,以后每年讓你去探親。”
順便幫著捎點東西,送個信什么的。
小安子原本是想表表忠心,卻突然得了的許諾,頓時驚喜不已。
太子擺擺手:“交代你辦的事情,沒忘吧?”
小安子眼珠子一轉(zhuǎn),立刻很有眼力勁的說起了曹祤:
“奴才自然不敢忘,說起來也是好笑,剛開始我發(fā)現(xiàn)曹公子,屋內(nèi)服侍的人比較少”
“院子有些冷清,平時吃飯也是簡單的四菜一湯”
“穿的也很樸實,還以為”
太子臉色已隱隱有些發(fā)黑,他哥竟然連伺候的人都沒有幾個,院子還冷冷清清,連飯都吃不好!
曹家到底是干什么的,竟然敢苛待皇子!
他站起來來回走了兩圈,才壓制住自己的火氣。
咬咬牙從嘴里擠出幾個字:“繼續(xù)說。”
小安子后知后覺的加快語速,賠笑道:“殿下息怒,奴才都還沒說完呢。”
“后來奴才實在沒忍住,問了問才發(fā)現(xiàn),曹公子覺得飯菜太多他也吃不完,四菜一湯很夠吃。”
“院子中的花草,涼棚都是按照他的意思布置的。”
“冬日看起來冷清些,但到了夏日就格外的涼爽,那些花花草草還能驅(qū)蚊。”
“每年夏天曹公子都是擺上些吃食,躺在院中看書說的呀奴才都想去試試了。”
太子楞了楞,努力把想給曹家一個教訓(xùn)的心思壓下,問道:“他很喜歡這種生活嗎?”
小安子一頓:“反正,奴才覺得曹公子過的很開心,每天都樂呵呵的。”
這么舒服日子誰不想要,要不然他也不會把剛找到的親人送去曹府。
見太子又陷入沉思,小安子忙將曹祤的信拿了出來。
自覺的悄悄退了出去。
翌日,他就收到了太子的吩咐:以后的早膳和午膳不必那么奢靡,簡單些便好。
————
事實證明,曹家很有先見之明。
江南的平靜并沒持續(xù)多久,康熙臨朝后第一件事,就是讓跟著南巡的官員,包括太子和大阿哥,將一路上了解的情況寫成密折回報。
所謂密折,就是不會經(jīng)過別人之手,全部由康熙親自批復(fù),這可算是徹底攪亂了朝堂。
很多大臣拿不準(zhǔn)康熙的意思,寫了好幾本奏折帶在身上,準(zhǔn)備看情況來決定呈哪一份上去。
有說江南官員勤勉的,有說江南官員貪污的,有偽君子乘機(jī)陷害的,也有忠良之輩乘機(jī)上書的。
可大家都沒有想到,康熙居然是認(rèn)真的。
之前大多密折都是留中不發(fā),這次上折子的第二天,就連著對江南官員下了好幾道圣旨。
于是,在江寧的曹祤等人,繁忙之余的樂子就變成聽舒格講八卦。
昨天是誰家查出貪污被皇上抄家。
今天是京城那邊下旨宣誰上京問罪。
一連幾天抄家流放問斬,罪名還都不帶重樣的,聽到的多了,曹祤也漸漸明白過來。
康熙要開始動江南了。
官場一片風(fēng)聲鶴唳,可對于還未進(jìn)入官場的秀才舉人,卻沒有絲毫的影響。
菩提學(xué)院早已正式開始授課,沈宥準(zhǔn)備出書的事情,知情人都沒有故意隱瞞。
甚至頗有些搖旗吶喊的意思。
書院的學(xué)生算是第一批知道的,尤其是聽沈宥親口承認(rèn)是科舉有關(guān)的書,更是讓眾人的期待值達(dá)到頂峰。
誰讓馬上便是秋闈,春闈,沒準(zhǔn)沈宥的書,就能讓他們考的名次更好一點呢。
再說,書院收人如此嚴(yán)格,以后說不準(zhǔn)都是官場上,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同僚。
書院院長有能耐,更能讓他們與有榮焉,說出去有面子啊。
曹祤圍觀了魏則給書院學(xué)生的大型洗腦現(xiàn)場,嘴角抽搐的同時,深覺這人在書院混著真是浪費。
很快,在書院學(xué)生不留余力的宣傳下,沈宥出書從菩提書院傳遍整個江寧,不少人都暗中期待。
等曹祤覺得聲勢造的差不多,卻發(fā)現(xiàn)沈宥開始對初稿的第十遍修改,還遲遲沒有印的打算。
這怎么行,他一揮手,便帶著幾人組隊到書院探查進(jìn)度。
沈宥坐在書桌后蹙著眉,抬頭看到廳中整整齊齊的眾人,有些無奈:
“你們再怎么看,一時半會也出不來,這些挑選出來的八股文還需要帶上點評,不是一兩日能整理好的。”
“要是真有空便給這書取個名字,總不能一直參考書的叫著吧。”他總覺得這名字太通俗了些。
曹祤腦中頓時劃過一連串的名字,十年科舉三年模擬、菩提密卷、科舉直通車
可當(dāng)他把這些名字說出來之后,卻被眾人毫不留情的叉掉了。
曹祤一臉莫名,這些名字不挺好的嗎?都是幾百年后的暢銷品啊。
沈宥總結(jié)了一個字:“俗!”
最后眾人全部被轟出了書院,被沈宥勒令這些日子要想個好名字出來。
而沈宥自己,在修改完書稿后,便帶著東西消失了一段日子,說是去找好友探討去了。
從三月初春折騰到八月盛夏,才算是將書稿整理完畢,至于書名最后是幾人抓鬮抓出來的。
叫《菩提文選》
實在是大家都想要這命名權(quán),可偏偏最有資格的沈宥,看著他們鬧騰也不說話。
康熙二十八年十月,沈宥所著的《菩提文選》同時在江南各大書坊出售。
自古文人相輕,江南地區(qū)又是出了名的才子多,藏的事情又暫時沒有對外公布。
于是乎一本書鬧的是滿城風(fēng)雨。
作者有話要說: 康熙:兒子又在折騰了,書居然還不錯
太子:我哥沒有我過的很幸福,沮喪
(https://www.dzxsw.cc/book/30676549/3082027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