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歷史直播:從千古一帝開始 > 第30章 始皇評價其一

第30章 始皇評價其一


[而歷經幾個小時,終于是說到正主——始皇嬴政,大家也不要怪up主水,誰讓這破平臺對于全勤底薪規定就這樣。]
  嬴政:朕謝謝你,還記得朕是正主,你就差從三皇五帝講起了。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三十二年。
  如果嬴政在這一年駕崩,歷朝歷代的史書毫無疑問會把他夸到天上去。不僅僅是千古一帝,而應該是萬古一帝,將會是整個世界歷史最偉大的人,沒有之一。
  可惜,嬴政沒死。]
  嬴政:這么刺激的嗎?要不要朕現在自刎?
  [古代在評價皇帝的時候,除去武功還有文治。
  為什么唐太宗之前,皇帝以漢文帝為榜樣,百姓官員也推崇文帝,因為文帝文治強,百姓過得好。
  為什么漢武帝的評價僅僅比嬴政好一點,因為他武功足夠,但百姓呢?說一句民不聊生不為過吧?
  為什么自唐太宗以后,皇帝的目標就成為了李世民,百姓官員都希望在位的是李世民,因為他文治武功足夠牛,到了獨一檔的地步。
  而嬴政如果死在那一年,那他的文治武功可是地球自從有國家以來,從未有過的!]
  大唐  貞觀年間
  群臣難得聽到喜訊,畢竟之前后人只言片語中提到大唐可都不太好,正準備恭賀陛下。
  卻見魏征已行禮說道:“為陛下賀,為大唐賀!
  李世民和朝臣都等著魏征繼續說,魏征卻早已直起身子疑惑的看著陛下和群臣。
  “各位將軍,如此看我干嗎?”
  群臣也不知道怎么說,還是程咬金大大咧咧的說道:“你這話不是沒說完嗎?我們在等你罵完陛下呀!
  “不是,我為啥要罵陛下?”
  “不對,你肯定要罵陛下,也不對,你肯定是等我們恭賀完陛下,把我們連陛下一起罵?”
  “將軍怎可如此毀我清譽?陛下被后世萬人敬仰,為后世為君之典范,我為何要罵陛下?”
  李世民也是目光呆滯說道:“玄成真的說完了?”
  “陛下,恕臣大不敬之罪,臣非得罵您一頓您才開心嗎?”
  “額,玄成,朕沒有這個意思,朕只是突然不習慣,哈哈……”
  魏征:我又不是傻子?陛下已經夠急火攻心的了,難得有件開心的事,我還去罵?我是諫臣,又不是有毛病。
  [公元前221年,嬴政滅六國一統天下,這個功績在幾千年華夏歷史上基本一雙手就可以數得過來。
  武功方面,嬴政幾乎統一了所有的已知文明,不要問匈奴,問請自己翻開初中課本查看對于文明的定義。
  文治方面:他一手搭建了此后華夏大地兩千多年的統治基礎和架構。
  后世皇帝基本都是在他的框架內修修補補,而最大的一次變革便是在隋唐時候,隋文帝改革三省六部,興科舉。而這一切從隋文帝一直到整個唐朝宋朝才算完成了對始皇架構的第一次大修補。他們可是有無數前人政策可以借鑒。
  嬴政做這些決策的時候可是前無古人,他幾乎沒有做錯任何一項選擇。
  公元前221到前225年這六年,嬴政做的任何一件事,放到古代任何一個君王身上,都可以被稱之為名垂千古的圣君。
  郡縣還是分封?這是嬴政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我們站在后世的高度當然知道郡縣是對的?少翢o參考,在他前面全是分封,兩周八百年,你別看周天子最后都成吉祥物,可人家是名正言順的天下共主。
  可嬴政選對了,選了郡縣。
  當然,肯定有大聰明和我杠,劉邦才比始皇小三歲,人家郡國并行,有了兩漢四百余年。
  嬴政就是選錯了,就該兩樣并行,不然秦也不會二世而亡。
  作為諸葛亮嫡出弟子,up主要開始罵王朗了。]
  王朗:罵我干啥?
  [現在看看劉邦建國時候什么情況?秦末天下大亂,人口幾乎減半,六國貴族先被秦軍干掉一批,項羽干掉一批,劉邦先是封了功臣六國貴族,然后又全干掉,全封的自己后代或者兄弟。
  天下百姓只想安穩過日子就行了,六國余孽再想復國也沒辦法呀,都不想打了。
  而嬴政那時候你告訴分封,怎么分封?
  封六國君主?那當初滅了干啥,直接找周天子讓他禪讓,除了周天子,六國那是巴不得,只要你秦王不滅我們,你就是秦天子,我們給你上貢。
  封宗室子弟?那就不用等到秦二世秦國就得亂起來。
  為啥?你們是不是忘了秦國的統治基礎是秦法了?宗室子弟是有什么功勞嗎?就算少數有,那大多數呢?功臣打生打死,宗室撿桃子,功臣干不干?
  封功臣?那你猜這些功臣有了封地之后會不會直接學秦國來一波變法,試圖一統天下。]
  [而這本可以是嬴政一言而決的事,他還是拿到了朝堂討論,儒家說那必須分封啊,您看夏商分封不徹底都有幾百年,周分封的好所以才有八百年呀。
  而站出來反對的還是李斯:你們可別瞎扯淡了,周武王周公當初封的那些同宗兄弟,剛開始那可是相親相愛一家人。

  五代都沒有就打生打死打成仇人了,搞得天下混亂,民不聊生,現在好不容易天下定于一,百姓可以喘口氣,可不能再走周朝老路。
  要賞宗室和功臣,賞錢賞美女,不能給權利,不然天下又要回到戰國混戰的局面。
  李斯啊李斯,聰明人,可人就是太聰明了,他要是沒有和趙高合謀而是直接扶公子扶蘇上位,或者干脆他死在始皇前面或者趙高胡亥篡改遺詔時候誓死不從直接自殺,歷史對于他的評價絕對是千古一相。
  可悲可嘆可憐又可恨。
  嬴政最終拍板:天下有幾百年紛亂,就是因為這些侯爵王爵,幸得祖宗保佑,諸位功臣,天下才得以一統,不能再讓天下黎明百姓受戰亂之苦,行郡縣不分封。
  而自此華夏歷史走上了一條分久必合的道路,我小弟的小弟不是我的小弟這個概念在華夏歷史不復存在。
  自此以后,天下一統這個概念開始深深地烙印在中國人的腦海里。
  三國、南北朝、五代十國,天下都分裂了幾百年,總會有一股最強的力量來將分裂的華夏統合為一個整體。
  在華夏人腦海里,整個華夏就應該是一體,誰敢分裂那是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的,這可是光頭都不敢做的事情。]
  大秦朝堂都看著李斯靠在柱邊,滿眼淚水,喃喃自語:“千古一相,千古一相,可悲可嘆可憐可恨。”
  也不禁有些可憐李斯,終生為了名利、為了名流千古、流芳百世,一念之差毀于一旦。


  (https://www.dzxsw.cc/book/30668216/3636603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