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歷史直播:從千古一帝開始 > 第40章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

第40章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


感謝“雅俗都愛看”大佬的打賞
  感謝“@紫宮~初雪”大佬的打賞
  [而整個帝國對整個基層統治如此薄弱,秦國對六國幾乎單向透明,必然會導致一些極端份子給始皇帶來更大的驚喜。]
  [始皇帝一共遭遇了三次著名的刺殺,除了荊軻和高漸離,還有一位貫穿整個秦末楚漢的名人——張良。]
  大秦  韓地
  張良原以為后輩都講到那暴君的功績,之后應該講講他的過錯然后講到秦二世,誰知道這后輩回馬槍來的如此猝不及防。暗自罵道:“你這后人,有譜沒譜,沒重點的嗎?講我干啥,混蛋。”
  又吩咐隨行仆人道:“收拾東西吧,看情況我要去咸陽了。”
  仆人不解:“主君,這是為何?咸陽可不好刺殺!
  “不是刺殺,是去給該死的嬴政效力,后輩能出主意用楚王后裔威脅項梁,難道不能用先王后裔威脅我嗎?
  他若是廣發天下若我為他立下功勞,便為我韓國復國,若不去便屠盡先王后裔,我能不去嗎?
  我刺秦便是為了復我韓國,現在嬴政許諾復國,我若不去那便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
  這后輩心思忒惡毒,毫無禮義廉恥!
  [張良家世代韓相,韓被滅變賣家財只為刺秦復國。
  如果說項梁項羽多少還有點自立心思,張良最多有點封侯拜相的心思,甚至可能這點都沒有,漢朝建立不管因為什么原因,人家直接掛印回鄉云游四方。
  從反秦開始,他就一直幫助韓王盡心盡力,哪怕韓王是個廢物,劉邦高官厚祿拉攏,人家就陪著韓王。
  要不是項羽把韓王干掉,張良可不會投劉邦。
  張良可太好拿捏了,只需要把韓王后裔能夠繼承王位的全抓到咸陽,下詔書讓張良來效力,干得好就幫韓國復國,不來不僅把韓王后裔屠了,直接把韓國建立之初一直到最后一任后裔全屠了,讓張良想找一個有血緣關系能夠登基的都找不到。
  反正我嬴政都是暴君,你愛咋咋地,我不屠你還是要罵我刺殺我,那我還不如直接全屠了。]
  (額滴額滴都是額滴):吾覺得始皇一定會這樣做的。
  秦——張良——(尊老愛幼第一人):無恥
  漢——張良——(云游四方):無恥
  (額滴額滴都是額滴):暴君的事怎么能叫無恥?這不都是暴君應該做的嗎?
  (尊老愛幼第一人):便是復國又能到哪里去了?該不會隨便給座城池就算了吧。
  (額滴額滴都是額滴):天下之大,何處封不得,再差也比原來韓國苦寒之地要好吧?
  (尊老愛幼第一人):哼,吾覺得張良會去咸陽找嬴政的。
  [博浪沙刺殺,我們不去考慮那大力士用一百斤大錘干掉嬴政的計劃是否可行。
  大家反過來思考一下:
  一個全國通緝犯在被滅國之后還逍遙法外,公然招募刺客刺秦而無人追查。
  一個通緝犯能清楚知道嬴政的巡游路線,甚至能夠知道經過的大概時間。
  這已經不能叫單向透明了,簡直就像巡游計劃是被他制定的一樣。
  而張良在劉邦手下除了我們熟知的工作,他最早還負責情報工作,之后才交接給陳平。
  而嬴政也是被刺殺出經驗了,搞了三十六架一模一樣的馬車,張良三十六選一選錯了,擊中副車。
  可就是這樣一個當面刺殺始皇的人,不僅沒被抓到,還能正大光明的在秦國各地行走。
  而且張良很早就和另一個反秦集團項梁項羽有聯系,項伯殺人之后投奔的就是張良,這就是為什么鴻門宴時候項伯要幫張良救劉邦一命的原因。
  反秦看似是陳勝吳廣打響第一槍,而后天下揭竿而起。
  但從上面就可以看出其實很早反秦陣線聯盟早就被組織起來。
  你要反秦就一定離不開百姓的支持,你不管六國貴族瞧不瞧得起黎民百姓,不可否認的時候打仗需要他們當兵沖在前線,后方需要他們種地交稅。
  秦始皇三十一年,秦法頒布了一條新的規定:黔首自實田。
  承認土地私有制合法化,百姓只要肯干,開荒多少土地都算自己的耕地,向官府報備即可,然后官府根據報備上來的土地收稅。
  可人性本就如此,多占便宜少吃虧,自行申報導致整個反秦聯盟想交多少稅就交多少。
  這項改革還沖擊到軍功爵制度,以前想多擁有土地就需要舍生忘死奮勇殺敵,因為土地是公有制,想要土地就只有靠賞賜。
  當然并不是說以前秦國就不鼓勵開荒,有但并沒有如此巨大的改革。
  而現在六國遺老遺少搖身一變成為地主,變相承認了六國貴族的土地權益。
  而且士兵更愿意去種地開荒,至少種地開荒苦是苦了點,總比上戰場一不小心就沒命強吧?
  這項政策我更愿意相信始皇帝無奈之下做的妥協,我承認你們土地權利讓你們雖然沒了權利但還是大富之身,你們也別整天琢磨反秦了。

  因為你不可能把六國貴族全殺完,不去探討究竟能不能打過的問題,六國貴族全殺完,可能除了一些未開化的野人,秦國內部都要死一大半。
  不是白起坑殺四十萬那么簡單,這可能是四百萬甚至一千萬。
  因為你不僅要殺主脈,分家出去的也要殺,不然主脈死光了,副支就名正言順的成為了主脈,人家還是要反秦。
  這事情不要說是始皇,你把白起朱元璋始皇三人綁一起他們也不敢做。始皇敢下命令,都不用六國反秦勢力,第二天秦王宮就會傳出始皇駕崩的消息,眾大臣直接擁立扶蘇靈前登基。
  不要覺得皇帝一言而決無所不能,政治是一門妥協的藝術哪怕是君王。]
  大秦  咸陽
  扶蘇匍匐在地請罪:“父皇,兒臣不敢,請父皇賜罪!
  “起來吧,后人無非打個比方,不過你若是真敢這樣做,朕倒是能高看你一眼!
  扶蘇:………………
  [我們都知道土地私有會導致土地兼并,而土地兼并就會導致物價飛漲通貨膨脹。
  根據出土秦簡記載:
  大秦統一之前一石糧食三十錢,每天的工資是六到八錢。
  成年男子每月要吃兩石糧食,一個月干十天就能保證你不會餓死。
  但在該項政策頒布的當年,關中糧食價格漲到一千六百錢,將近六倍之差。
  劉邦老丈人呂公初到沛縣開宴席,只有賀禮滿一千錢的人才能夠入堂就座。
  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的物價已經飛升到即便是富豪也有些難以承受的地步。
  而《史記·秦皇本紀》記載:十二年大旱,十五年地動,十七年民大饑,十九年大饑,二十年大雨雪。
  天災也沒有放過大秦,而人口也已經達到了這片土地所能承受的最大極限。
  說一個殘忍的事實:為什么古代但凡戰亂之后就能迎來大治?
  因為死的人足夠多。
  沒有科技的進步和良種的發現,人口達到頂峰就一定會不夠吃,不夠吃就只有造反,死的人足夠多了等到新王朝建立與民休息便能夠迎來盛世。
  為什么宋朝如此弱地盤如此小都能夠養活近萬萬人口?科技的進步和占城稻的輸入。
  到了明清,尤其是清朝,這片土地已經能夠承載四萬萬之數,耕種技術的進步和番薯土豆的傳入不無關系。]
  大秦  咸陽
  “蒙恬,去告訴徐福,只給他半年時間,我大秦樓船必須要能夠出海遠行,不然他可以去見神仙了!
  嬴政:四萬萬呀,我大秦最多四千萬,若是找到這兩種優糧,我大秦千年基業便可期。
  [而在這種情況下,普通人的生活本就難以維持,按常理來說應該直接拿貴族地主開刀。
  可始皇把目標放在普羅大眾身上,為什么?
  因為沒辦法,你連一個刺客都抓不到,如此薄弱的基層統治,怎么拿六國貴族開刀?
  始皇帝只能靠著修長城,移民戍邊,以工代賑疏散了大量關東人口,減輕土地承載。
  是的,以工代賑秦朝就有,不要看穿越小說主角回去提到以工代賑就鎮住皇帝,皇帝還說大才,要封侯拜相。
  這玩意你連春秋戰國的君主都鎮不住,以工代賑管仲就用過,而最早周公制定周禮,里面就有以工代賑的詳細做法。
  嬴政或許是為了疏散人口減輕負擔,也或許是為了其他都不重要。
  事實證明不但沒有減輕負擔,反而加重負擔。
  百姓本來就因為嚴苛的刑法和飛漲的物價生活的水深火熱,這時候進行如此大的工程無異于竭澤而漁,飲鴆止渴。
  嬴政對于這些情況清楚嗎?
  我想即便他不知道事情全貌,也是能有個大概印象的。
  畢竟關于使者被劫這件事史書記載:
  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過知一歲事也。退言曰:“祖龍者,人之先也!
  始皇帝沉默許久說道:神仙鬼怪也最多知道一年的事情,退朝的時候又說祖龍或許說的不是朕,是人族的祖先吧。
  可想而知始皇此時是有多么無奈……
  嬴政能夠猜到自己死后天下大亂嗎?
  我想應該是能夠猜到的,他說不要讓刑徒的孩子穿上刑具,那些官員還是給路都不會走的嬰兒戴上枷鎖。
  他說要用郡縣制讓大秦傳至萬世,可哪怕是老秦人這些官員也想著世襲王侯。
  始皇最后這幾年的高壓政策讓他變成了一位被咒罵千古的暴君。
  可up主不想用暴君來形容他這最后幾年。
  他不過是為了帝國、為了自己的子民,哪怕拼盡自己的身前身后名也要把這群該死的六國貴族一起拉入地獄的普通人。
  天下從嬴政還在世一直到近代,天下人都說他是暴虐之君。
  可他殺過一位功臣嗎?
  他最大一次殺戮也不過是殺了幾百個騙他罵他的神棍。
  他有對六國后裔進行大規模屠戮嗎?
  劉邦狡兔死,走狗烹,殺韓信。
  李世民殺兄囚父。

  趙匡胤欺負孤兒寡母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朱元璋洪武大逃殺。
  可他們有人罵也有人夸,為何獨獨始皇千古只有暴虐之罵名?
  他是一輪嶄新的封建主義的朝陽,
  他是奴隸制的掘墓人,受到了舊貴族奴隸主的集體攻擊。
  他用一次次東巡想讓天下人記住這個世界沒有那么多亂七八糟的王,只有一位至高無上的皇。
  在嬴政的統治下再難過,難道還有六國從未停止過的年年攻戰苦嗎?
  難過也能活,可戰國幾百年朝不保夕的日子你們忘了嗎?
  秦法再嚴苛好歹讓普通人有個上升通道,六國在的時候是什么樣?農民的孩子就該一輩子種地被貴族剝削壓榨。
  你出生就是牛馬,你這一輩子就該是牛馬,就該被欺負。
  嬴政到死都沒有放棄一統天下的理想,可人總會死。
  可秦朝雖然二世而亡,可大秦一統萬世的理想沒有亡,會有見過他的年輕人扛過這面旗幟繼續前進。
  也讓我們這片五千年的大地不論經歷什么都能夠再次統合成一片整體。
  而沒有像歐羅巴洲一樣碎成一片,如果沒有始皇,那今天四川人就該是蜀國的,去陜西就是出國。
  始皇的功勞是要遠遠大于他的過錯的,對華夏功莫大焉,始皇為千古一帝當之無愧。]
  北宋  汴梁
  趙匡胤不帶一絲語氣的聲音響起:“德昭,光義看到了嗎?朕是那欺負孤兒寡母的人?”
  “皇兄,這后人竟然對始皇贊譽有加,可知其觀點之偏差,始皇縱然有大功勞,可不恤民力、大型土木、勞民傷財、壓榨百姓樁樁件件皆是做不得假,功過豈能相抵。
  皇兄結束亂世、取消藩鎮與民更始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后人竟然如此偏見。皇兄才該是千古一帝。”
  趙匡胤只是淡然的看了自己的弟弟說道:“莫要恭維朕了,我大宋直到滅亡燕云十六州沒有收回,后面竟然和晉朝一樣衣冠南渡,更不要說還出了一位殺諸葛武侯一樣忠心臣子的皇帝。
  還有那完顏構,說不得和石敬瑭一樣當了兒皇帝,朕若是千古一帝那不是和那個不要臉封禪的后代一樣被后人謾罵,罷了罷了。
  你二人起來吧,去傳令各位將軍進宮來,商量商量打燕云十六州的事情,后世兒孫多半是指望不上了,朕這一代那怕是拼了亡國也要收服我漢家故地,朕要明明白白的告訴天下人,朕不是一個只會欺負孤兒寡母之人。”
  趙光義還想再勸:“皇兄……”
  “莫勸了,去把諸位將軍請來吧。”
  大秦  咸陽
  嬴政沒有理會朝臣恭維、勸諫。只是默默拿起手中的酒爵,對著天幕像是在遙敬后人,口中喃喃自語道:“謝謝,原來千百年過去還有人理解朕!
  大唐  長安
  大唐朝堂本來喜笑顏開吵鬧不已,因為后輩一句話殺兄囚父變得鴉雀無聲。
  半晌過去還是李世民自己說了句:“后人未免太局促了些,哼!
  朝臣那還敢接話,便是魏征也把頭埋進衣服當個鴕鳥,只有長孫皇后拉住二郎的手勸解道:“陛下可是千古一帝,怎得如此小氣,這后人無非罵一句而已,再難聽還能有魏征勸諫陛下時候難聽嗎?”
  魏征:皇后,您可不能亂說呀,我可不敢罵殺父囚兄。
  大明  應天府
  朱元璋有些疑惑不解問道:“這大逃殺何意?”
  沒人回答,大家也知道皇帝揣著明白裝糊涂,大家一起裝唄。
  而秦王那是終于找到表現機會了,大聲解釋道:“爹,這就是說您殺官員殺的太狠了,他們不是被殺就是逃跑了唄!
  說完之后雙手叉腰等著表揚,卻不料一只大手把自己干倒在地,父皇熟悉的聲音響起:“兔崽子,就你聰明是吧?”
  熟悉的木棍又打在自己圓潤的屁股上。
  朱樉:我又哪里說錯了?為啥呀?


  (https://www.dzxsw.cc/book/30668216/3636602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