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歷史直播:從千古一帝開始 > 第7章 岷湘二王——為“喜歡鏈莢豆的羋家人”大佬加更

第7章 岷湘二王——為“喜歡鏈莢豆的羋家人”大佬加更


PS:加更,加更,加更。
  【按照時間順序我們應(yīng)該先講湘王,可既然前面把四大惡人都說了,那先說小混賬——岷王朱楩。
  他出生于洪武十二年,是朱元璋第十八子。
  洪武二十四年,朱楩被封為岷王,藩地岷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肅岷縣。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洪武二十八年即將離京就藩時,朱元璋又將朱楩改封到了云南。
  很多人說朱元璋安排他去云南的目的是和當時鎮(zhèn)守云南的沐春互相牽制。
  沐春也就是沐英的兒子。
  關(guān)于這點我們不做深究。
  主要講講朱楩做的事。
  當然他做的事和前幾位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魚肉鄉(xiāng)里,搜刮治下軍民。
  嗯,很像電視劇里面演的二世主。
  建文元年八月,受西平侯沐晟控告而被罷免為庶人,改居漳州。
  朱棣登基復(fù)王爵,結(jié)果不尊王法,“擅收諸司印信,殺戮吏民”,被朱棣再次罷免。
  過段時間朱棣又為他復(fù)爵,希望他能改變。
  但是其習性不改,于永樂六年第三次被罷免,削去護衛(wèi)。
  洪熙元年,被移居武岡,住在州府的公寓中。很久以后,才允重建自己的王府。
  景泰元年三月二十九日薨,在位六十年,壽七十二。謚曰岷莊王。
  而他有一位很著名的后人,當然說出來就不能播了,大家自己查!
  ……
  大明  應(yīng)天府
  朱元璋已經(jīng)對兒子做的混賬有些免疫了,何況這人和之前比起都是小巫見大巫了……已經(jīng)習慣了。
  不過這孩子挺能活,七十二歲,轉(zhuǎn)眼向朱標望去。
  卻見朱標又在喃喃自語。
  “七十二?”
  “憑啥那么能活?”
  “十三弟也差不多七十多!
  “真的就禍害活千年?”
  朱元璋連忙發(fā)聲打斷。
  “標兒,你別瞎想,你還真準備去做個禍害?”
  朱標:…………爹你是不是覺得我像傻子?  傻子才放著好人不做要去做禍害。
  【把時間線往前兩個月,湘王朱柏。
  他應(yīng)該是這幾個里面相對無辜的一個。
  查遍史料我只找到朱允炆逮捕他的罪名是:偽造寶鈔,擅虐殺人。
  至于到底是真的還是隨便找的罪名這個我并不能確定。
  據(jù)朱柏的墓志銘記載“自太祖賓天,哭踴幾絕因忽忽內(nèi)傷,有棄人間意”。
  這意思就是說朱柏這時候就已經(jīng)有了自殺殉父的想法。
  但是墓志銘這個東西,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負責捉拿他的還是李景隆。
  但是吧,這方法和之前不太一樣。
  軍隊把兵器藏在裝滿木材堆的車子里面?zhèn)窝b成商隊,抵達荊州后出其不意的包圍了朱柏的府邸。
  按理說之前最嚴重也就是奪爵除國,貶為庶人,要么流放,要么囚禁在南京。
  朱柏都被包圍了,認命也就罷了。
  可他是個鐵血男兒。
  仰天嘆道:“唉!我觀前代大臣,遇到昏暴之朝而下獄,往往多自盡而亡。身為太祖之子,父皇逝世,我既不能探望病情,亦不能參與葬禮,抱憾沉痛,活在這世上還有什么樂趣呢!今日又將受辱于奴仆之輩嗎?我豈能如此茍且求生!”
  說罷痛哭不止,在與家人飲酒訣別后,朱柏隨即親手放火焚其宮室妃妾,并穿戴好親王的衣冠,手執(zhí)弓箭騎著白馬躍入火中自盡,闔宮皆從朱柏而死。
  當然關(guān)于他還有某些史料記載:當時朱棣在積極準備反叛,遣使聯(lián)絡(luò)朱柏,邀約共同起兵反抗朝廷,遭到朱柏拒絕。】
  【根據(jù)現(xiàn)存史料分析,如果朱棣真的這樣做,朱柏應(yīng)該也是會拒絕的。
  朱柏非常喜歡讀書,常常讀書至半夜,還專門設(shè)立“景元閣”招納賢才來整理、編纂圖書。
  他善于書畫詩詞,尤其精通書法,朱元璋每次有詩作發(fā)表,就會讓朱柏來寫。
  朱元璋在分封諸王準備就藩到封國時,曾賜給每名皇子一條玉帶配戴在身上,朱元璋命諸王轉(zhuǎn)身,讓他看看腰帶后方的裝飾品。
  諸王都轉(zhuǎn)身背對皇父,唯獨朱柏將腰帶轉(zhuǎn)過來給父親查看。
  朱元璋問他為何要這么做呢?
  朱柏回答說:“君父不可背也!”
  弓馬也很嫻熟,且好談軍事,堪稱文武雙全。
  他膂力過人,弓矢刀槊運用自如,騎馬飛快,有豪俠之氣。
  同時他又喜歡道家之言,自號“紫虛子”。
  就藩之后還曾親自率兵平定降兵叛亂!
  ……
  大明  應(yīng)天府
  現(xiàn)年九歲的朱柏躬身行禮,向跪在地上的呂氏發(fā)問。
  “我未曾有反意,嫂嫂何故教侄兒如此辱我?”
  “便是要捉拿于我,堂堂正正即可,何必如此做派?”
  呂氏知道死定了……
  如此牙尖嘴利,這是九歲孩子能說的出的話?
  怎么就成我教的了?
  朱元璋看著自己寵愛的孩子死的如此慘烈,淚水仿佛都要滴落下來。

  不過這是朝堂,怎能在朝臣面前做小女兒姿態(tài)。
  “唉,呂氏,起來吧,你們母子二人便去鳳陽守祖陵吧,終生不可返,即刻出發(fā)!
  “謝父皇恩典……”
  待到呂氏退出大殿,又把朱標叫到身邊,小聲吩咐道。
  “標兒,若是這次你還是早逝,爹只有讓呂氏二人給你殉葬。”
  “若是你這次能活到繼位,但雄英早逝,二人殺,呂氏滅族,呂氏門生故舊皆殺。
  你切記不可菩薩心腸,須行那金剛手段。”
  朱標沒有回話,只是默默點了點頭。
  【而朱允炆的削藩手段是有大問題的。
  好聽點叫做雷厲風行,不好聽只能說既無計劃,又缺乏妥善的善后處理。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朱元璋剛走三個月不到朱允炆就迫不及待先削周王,將他流放云南。
  隨后建文元年四月,一月連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為庶人。
  當然也可以說他很孝順。】
  朱元璋:???孝順
  朱標:???
  【畢竟朱元璋沒廢除殉葬制度,朱允炆怕殉葬的人檔次太低,又怕爺爺太過想念子孫,所以親自送皇親下去陪朱元璋!
  【啊,簡直太孝順了!
  【突然讓我想起商朝的人祭也是這樣,地位越高顯得越對祖宗尊敬,甚至商國君王本家宗室貴族才是最好祭品。】
  【對于朱元璋,至少在人殉制度上我是想吐他口水的。
  雖然這個制度不是因他而起,秦漢以后逐漸式微,往往代之以木俑、陶俑,很少有人殉葬。到了遼代,人殉之風才死灰復(fù)燃。
  可他再造華夏有萬世之功,明明知道這個風俗是錯的,不但不加以禁止反而大力提倡!
  【說個冷笑話,連清朝康熙都知道下令禁止人殉,朱元璋沒有!
  【至于為什么不提大明戰(zhàn)神朱祁鎮(zhèn)下令禁止人殉。
  我更愿意相信這是他兒子朱見深自己做的決定,放到自己爹身上貼貼金。
  畢竟朱祁鎮(zhèn)廢除殉葬之前先把朱祁鈺留下的一大批后宮妃嬪全部殉葬。
  沒聽錯,是全部!
  ……
  大明  應(yīng)天府
  朱元璋急火攻心,破口大罵。
  “啊,呸,還吐我口水!
  “你這后輩什么都不懂,我為什么殉葬?”
  “是我老朱喜歡嗎?”
  “是我老朱下去需要人照顧嗎?”
  “明明是前元女主亂政導(dǎo)致社稷傾覆,百姓民不聊生,朕不得已而為之!
  “那漢武帝去母留子你怎么不罵?”
  “姬周直接規(guī)定諸侯殉葬人數(shù),你怎么不罵?”
  “憑啥就說咱老朱?”
  “啊,呸,混蛋,刁民。”
  ……
  大明  景泰三年
  朱祁鈺聽著后輩說的每句話,不禁自嘲。
  真是朕的好哥哥,看來是趁機復(fù)位了。
  對朕真好,后宮妃嬪全都殉葬。
  看來朕和見濟結(jié)果都不好。
  朝臣不準朕改太子,太后不準朕改。
  憑什么,你都和徽欽二宗一樣淪為笑話,他們居然還擁你繼位。
  朱祁鎮(zhèn),你死定了,朕說的,太祖太宗來也沒用。
  ……
  清  康熙年間
  憑啥說道朕就是“連”???
  你這后輩什么意思?朕很差嗎?
  ……
  秦始皇、漢文帝、唐太宗:雖三朝都未強制人殉,常有皇帝死前留下遺詔,令放無子的妃嬪宮女出宮。
  但并未形成定制,三位君王均派遣人手將不可人殉錄入法律,違者車裂,夷族。
  ……
  【話題扯遠了,說回建文削藩。
  削藩主要對象——燕王朱棣。
  對朱棣的削弱很早就開始了。
  首先是洪武三十一年八月朝廷一面對周王和世子本人進行嚴刑拷打,一面讓燕王朱棣來議定其罪。
  出自《明太宗實錄卷一》:初周王被執(zhí),果敕上(這里指的是朱棣)議其罪。時上居喪守制,憂悒成疾,見敕惴惴不知所為。
  弟弟是親弟弟,可自己性命也很重要,朱棣在給朝廷上書中“正義凜然”,處處搬出太祖《皇明祖訓》說事。
  《明太宗實錄卷一》記載原文:
  若周王橚所為,形跡曖昧。幸念至親,曲垂寬貸,以全骨肉之恩。如其跡著,祖訓具在,臣何敢他議?臣之愚議,惟望陛下體祖宗之心,廓日月之明,施天地之德。】
  【既然朱棣不上套,那就準備動兵。
  第一步先解除護衛(wèi)。
  《明史紀事本末·卷十六》記載:
  復(fù)召齊泰問曰:“今欲圖燕,燕王素善用兵,北卒又勁,奈何?”泰對曰:“今北邊有寇警,以防邊為名,遣將戍開平,悉調(diào)燕藩護衛(wèi)兵出塞,去其羽翼,乃可圖也!睆闹
  解除朱棣護衛(wèi)的武裝,以“備邊”為由,將燕山三護衛(wèi)官軍調(diào)往開平,斷了他們和北平城內(nèi)的聯(lián)系。
  第二步接管北平軍政。
  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為了提防燕王謀反,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都指揮使謝貴、張信為北平都指揮使。

  對燕王的不信任到了極致。
  布政使,都指揮使本來就是朱元璋安排在藩國監(jiān)視藩王的,朱允炆都不放心,一定要換上自己人!
  第三步調(diào)動大軍對北平形成合圍。
  命都督宋忠屯兵三萬駐開平,又派耿炳文之子耿瓛在山海關(guān)練兵,徐凱在臨清練兵,又調(diào)北平、永清二衛(wèi)駐扎在彰德、順德!
  【宋忠是朱元璋的老部下。
  最開始為錦衣衛(wèi)指揮使,后來被僉都御史劉觀所劾,調(diào)任鳳陽中衛(wèi)指揮使。
  洪武三十年,以宋忠為參將,跟隨將軍楊文征討西南少數(shù)民族,班師回朝后,復(fù)官為錦衣衛(wèi)!
  【徐凱出身四川都司,長期在四川一帶平定叛亂,不但具有豐富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和燕王之間也并無交集。
  臨清位于北平之南,是京杭大運河中的重要樞紐!
  【耿瓛是開國元勛長興侯耿炳文的兒子,他的夫人是朱標的長女江都公主。
  山海關(guān)位于北平之東,是連接遼東和北平的門戶!
  【換句話說,三路大軍的指揮都是建文帝的親信,朝廷滅燕已經(jīng)是“箭在弦上”!
  【咦,滅燕,突然又想起始皇滅燕,始皇和荊軻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
  嬴政:……朕本來就不準備打劉邦嘴巴子,就憑你這句話……朕保證不打死他。
  燕國:我們總共出場兩次,都是被滅,你能不能不提了?
  【隨后針對朱棣也就是我們前面提過的,齊、代、湘三王被廢。
  齊王朱榑,曾隨朱棣出塞,一旦其在青州起兵,朝廷大軍將腹背受敵。
  大同的代王朱桂,與朱棣同為中山武寧王徐達女婿,大同在北平以西,是朝廷三路大軍的唯一缺口。
  湘王朱柏地處荊州,掌控長江天險,朝廷怕他協(xié)助朱棣偷襲南京。
  所以三王先后被廢,至于地處云南,和燕王八竿子打不著的岷王朱楩突然被免,
  是因為和當時鎮(zhèn)守云南的西平侯沐晟有矛盾,朝廷為了爭取沐家的支持,所以廢岷王。
  事實上云南軍隊此后一直都是朝廷的出征的主力軍!
  【由此對朱棣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而且燕王府長史葛誠也成為了建文帝的內(nèi)應(yīng)。
  外有百萬大軍,內(nèi)有臥底監(jiān)視。】
  【朱棣有什么?八百護衛(wèi)而已。】
  【小小朱棣,可笑可笑!
  【我建文大帝,飛龍騎臉,怎么可能輸?】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
  大明  應(yīng)天府
  朱標是真的驚呆了,原本以為四弟是動用父皇給他的2263名金吾衛(wèi),又勾結(jié)藩地官員奪下北平。
  結(jié)果,居然只有八百,官員也全是朝廷的人。
  當年韓信圍困項羽大概也就這陣勢了吧。
  允炆怎么輸?shù)模?br />  “啊,老四,你到底怎么贏的?”
  “不是……大哥,我不知道啊……”
  朱棣雖然面露疑惑,不過心里卻是笑開了花。
  不愧是我,將來的我很牛掰啊……
  哇哈哈……看這情況,我應(yīng)該是不用死了,不過爹該不會為了防我以后造反直接把我囚禁在南京吧?
  不要啊,我真的不會造大哥反。
  我只想打仗呀。


  (https://www.dzxsw.cc/book/30668216/3636600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